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203节

  归义军内部,实际上是汉蕃双语言并轨制,就连文书也是以吐蕃文字为主,汉字为辅。

  这并不是重番轻汉,而是军中和衙门里没有多少人识得汉字。

  刘继隆被张议潮看上,除了作战勇猛外,便是他能说一口官话,写一手汉字。

  虽说军队中主要以吐蕃文字为主,但军中还是以说官话、写汉字为贵,说写吐蕃文字语言为轻。

  正因如此,得知刘继隆准备重开军队扫盲后,全军上下都十分激动。

  接下来的日子里,刘继隆上午在衙门教导四十余位旅帅及以上的将领识字,正午时分,将领们又去军营教导将士们识字。

  申时以后,将士们继续干活或休息、操练,而将领们再度返回衙门,接受官话和算术的学习。

  日子就这样一点一滴的过去,而期间北边也传来了消息。

  八月初四,张淮深率军协助索勋攻破乌兰、会宁,收复会州全境,索勋担任会州刺史兼防御使,就地依托俘获的甲胄,募兵两千人。

  此外,张淮深、刘继隆、李仪中的擢升帛书也都送到了他们各自的驻跸之所。

  刘继隆擢升河临渭三州节度使兼防御使,以及兰州观察使,其余诸将各自拔擢一至二级。

  陈靖崇被刘继隆授为河州刺史,尚铎罗为临州刺史,张昶、马成、耿明、李骥分别担任河州、临州、渭州的折冲都尉,斛斯光、厝本、郑处擢升为果毅都尉。

  

  由于手下读书人不够,刘继隆只能让他们身兼数职,但好在五泉城小,眼下还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不过随着他们收复河州,这种问题也会日渐尖锐。

  正因如此,刘继隆才没有贸然去攻打河州,哪怕他如今的实力已经足够攻打河州,可他清楚打下容易,治理难。

  先把五泉经营成他麾下粮仓,在此期间把扫盲贯彻。

  只要把识字问题解决,再加上加减乘除的算术基础,他手下这两千八百多人,完全可以将陇西、陇南十一州治理明白。

  当然,治理陇南十一州并不需要那么多人,所以他会在事后把这批人分流。

  有天赋的留下担任文职,而没有天赋的则是继续留在军中锻炼。

  没有政治天赋的这群人,刘继隆会教导他们一些一些基础的行军、指挥等军事手段。

  等他们把这些东西学会,他们便不再是兵卒,而是军队坚实的中下层军官。

  届时只要甲胄充足,刘继隆可以立即拉起两万乃至更多的甲兵。

  只是想要做到这些,纸张和笔墨、印刷术是必不可少的。

  正因如此,当五泉城的军民持续复耕荒地,兴修水利时,刘继隆已经将重心放到了手工业。

  在他忙碌的同时,张议潮派出的使者也通过会州与原州的官道,前往了长安报捷。

  “王长史,您看看这些大食人,您说他们是怎么出现在长安的啊?”

  “对啊,西域都乱成一锅粥了,他们是怎么过来的,我们也没有见到他们啊。”

  “你们看!那些是什么?”

  长安街头,牵马步行的归义军将士们咋咋呼呼,恨不得将长安城装进眼睛里。

  对于自小住着土屋茅房的他们而言,这辈子见过最繁华的建筑,也不过就是土墙灰瓦的县衙罢了。

  土墙刷上一层白灰,搭好框架后铺设瓦片,那就是他们这辈子见过最豪华的建筑。

  可来到了长安,那些高大的坊市围墙让他们错愕,能在坊墙开出门楣的屋舍,更是让他们目瞪口呆。

  繁华的长安城迷乱了他们的眼睛,宽阔的朱雀大道更是令他们感到震撼。

  “别看了,抓紧赶路!”

  马背上,王景之提醒着这群未曾见过繁华世界的将士们。

  上次出使长安并返回敦煌后,王景之就得到了拔擢,如今已经成为了沙州长史。

  由于上次出使过程过于危险,李恩将李明振留在了敦煌读书,因此出使长安的任务就落到了王景之身上。

  王景之已经不是第一次来长安,因此在随行兵卒四处张望的时候,他已经沉着脾气,思考着此行能否成功。

  “你个流子!竟然敢少放羊肉来骗你阿爷我!”

  忽的,嘈杂声吸引了朱雀大街上所有人的注意,就连王景之他们也停下了脚步。

  不过当王景之看见闹事者竟然是神策军和摆摊的摊贩时,他立马皱眉催促道:“别看了,先去找常侍!”

  “是……”将士们虽然应下,心里却在为不能看热闹而遗憾。

  王景之催促着他们,并非是因为事情紧急,而是因为他知道如今神策军的脾性。

  现实的神策军,与族中长辈所说的神策军,简直是两种不同的存在。

  在河西口口相传的故事中,神策军是拱卫至尊的精锐,长安在他们的维持下,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太平景象。

  可是在现实,神策军却充斥着许多官勋子弟及豪强子弟。

  这群人在神策军中滥竽充数暂且不提,欺压盘剥百姓的手段令人眼花缭乱。

  王景之上次随张议潭来长安后不久,便得知了神策军的脾性,为此恍惚了好几天。

  此等画面若是被归义军的将士们亲眼所见,恐怕会闹出些事情来,所以王景之才催促他们赶路。

  他带着遗憾的将士们来到了东市附近的平康坊,寻找张议潭门楣的时候,向这十余名将士解释道:

  “这长安不比其他地方,除了张常侍的府邸我们可以走这乌头门,其它的乌头门最好避远点,那些都是京城高官的门楣,触了门楣,还得让我去赎你们。”

  “那我们去其它坊市要怎么去?”

  将士们询问着王景之,王景之也耐心解释道:“走坊市的大门,京中三品以下的官员都要走坊门。”

  “三品才能开门楣啊?!”听到这话,将士们不免咋舌。

  要知道即便是王景之,也不过是正六品的长史罢了。

  “在这长安城,行事最好小心些,这地方丢个砖头,兴许都能砸个七品官。”

  “好了,我们到了……”

  王景之话音落下,众人这才发现他们来到了一座乌头门前。

  乌头门的门楣极高,门前插十二支长戟,以此彰显地位。

  王景之走上台阶叩响大门,不多时便有人将大门打开。

  一个十余岁的少年人伸出头来,在见到归义军的将士时十分迷糊,可在看清王景之面容后,立马惊喜道:“王主薄?!”

  “呵呵,常侍在吗?”

  见到熟悉的面孔,王景之笑容灿烂,而少年人立马将两扇门打开,边行动边说道:“常侍在正堂和高都虞品茶,您来的刚好。”

  “这就好。”听见张议潭在府中,王景之松了一口气,随后侧过身子道:

  “小孟明,安排弟兄们去休息,准备些饭食,我去与常侍报捷。”

  “报捷?!”孟明闻言惊喜:“哪里大捷了?!”

  “凉州、会州、兰州三处大捷。”

  王景之没有遮掩,笑着告诉孟明,随后示意他安置将士们,自己则走入了府内。

  不多时,他便穿过院子与长廊,来到了府中正堂处,并隔着十余步,见到了正在品茶的张议潭和一名浅绯袍官员。

  “常侍!”

  王景之隔着老远便作揖走来,而被熟悉声音叫唤的张议潭也侧过头来,好奇声音出处。

  只是当他瞧见王景之后,他立马站了起来。

  “夫之,你怎么来了?!”

  张议潭十分惊喜,毕竟距离王景之他们上次离去,还不到一年。

  面对张议潭的询问,王景之则是看了一眼浅绯袍官员,恭敬作揖。

  张议潭反应过来,连忙解释道:“这是右神策军都虞侯高骈,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说出来。”

  “高都虞……”王景之行礼作揖,高骈也回了一礼:“唤我表字千里便可。”

  “是……”王景之倒是没想到这长相端正的高骈竟然如此平易近人,加上张议潭说不用回避,他立马就知道了高骈的身份。

  显然,这是朝廷派来监视他们举动的人。

  想到这里,王景之便没有藏着掖着,深吸一口气后沉声道:

  “河陇大捷,凉州、会州、兰州三州收复!”

第150章 离心离德

  “河陇大捷,凉州、会州、兰州三州收复!”

  府内,当王景之将三州收复的消息交代而出后,张议潭及高骈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三州收复了?这……这怎么会这么快?!”

  张议潭在惊讶过后狂喜起来,但紧接着又好奇起了为何三州收复速度如此之快。

  高骈心里十分惊讶,可一想到近来会州吐蕃十分老实,心里不免认同了几分。

  兰州吐蕃衰亡,对于他们被收复,高骈并不惊讶,但凉州和会州的吐蕃可是如日中天,竟然也被归义军消灭了,这就让他感到诧异了。

  “常侍,您不知道我们走后的河西到底有多精彩……”

  王景之被张议潭拉着走入正堂坐下,将他们跟随张议潭报捷长安后的事情娓娓道来。

  他从刘继隆三次东略凉州,前后杀番人上万,甲首四千,攻破番和开始说起,而这些事情都是他在番和时,从酒居延口中了解到的事情。

  光是刘继隆三次东略,甲首四千的战果,便让张议潭和高骈都为之动容起来。

  要知道大唐对平夏部、南山部党项的战事才结束不到两年,而两部党项不过三万帐,甲兵不过万余,轻骑不过数万。

  面对他们的袭扰,大唐派出了宰相白敏中节制数万兵马,耗费八个月才把两部打服,直到如今还在招抚他们。

  饶是如此正常战事,也不过才杀俘万余人,甲首不到三千罢了。

  眼下张淮深、刘继隆以不到五千甲兵,便杀败凉州吐蕃万余人,甲首四千。

  此等功绩若是放在唐军平定党项的过程中,恐怕此二人都要获封县公了。

  “还有……”

首节 上一节 203/3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