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210节

  不仅如此,在全城七成人口都是番人的情况下,索勋只招募汉兵,这确实富裕了一千八百名汉兵及其家属。

  但剩下的三千户番民,只能均分不到六万亩耕地。

  若是收成好也就罢了,可偏偏会州也受到旱情波及,加上索勋五抽一的苛税,当地番民的生活情况,只比在吐蕃治下稍好一点,变化不大。

  “这些城墙怎么还没有修补好?”

  走到会宁北门处,索勋皱眉看着那修补得坑坑洼洼的城墙,质问旁边的索氏县令。

  “百姓们刚刚秋收结束,加上还有制麻等事情没有完成,所以末将想着开春后再修补。”

  县令解释着,索勋闻言也不好说什么,只是说道:“开春后必须修补好。”

  “是……”县令应下,紧接着又试探道:“不过刺史……这次修补还是发徭役?”

  “自然,难不成你要学刘继隆发工粮?”

  索勋皱眉看向他,县令只能苦着脸道:

  “可是今年收成不好,百姓们的存粮有限,如果春耕之后继续征伐徭役,我担心百姓们会心生不满……”

  “我们的粮食不多。”索勋皱眉道:“先让兵卒吃饱,至于这些番民……”

  索勋扫视远处街道上的番民,厌恶道:“他们饿几天没事,到时候我再找张淮深要一批粮食便是。”

  县令无奈,只能作揖应下,随后提醒道:“节度使派来的信使在衙门等了半个时辰了,要不……”

  “哼!”索勋冷哼一声:“再晾他半个时辰。”

  “这样不太好吧……”县令汗颜,他以前怎么没有发现自家少主这么骄纵。

  好像自从张淮深、刘继隆收复凉州、会州、兰州之后,自家少主的性格就越来越不像以前了。

  “罢了,回去吧!”

  索勋想了想,确实不好继续晾着张淮深派来的人,于是这才返回了衙门。

  返回路上,他同时询问起县令:“派去长安和灵州的人,有消息没有?”

  “暂时没有,不过按照出发的时间和路程算来,大抵也这几日就能回来了。”

  县令解释着,而索勋也满意的点了点头。

  “等我攀上了朝廷,我看张淮深和刘继隆拿什么和我争!”

  索勋在心中暗想,而他们的身影也在不久后,出现在了会宁衙门前。

  望着会宁衙门的牌匾,尽管索勋不知道张淮深为什么会在冬季派人来会州,但他的直觉告诉他,这应该不是什么好事。

  思绪落下,他也胯步走入了会州衙门内……

第154章 壮则生变

  “酒居延是个什么腌臜货色?也配来治理我的会州?!”

  “区区一个家仆,竟然敢骑到主人的头上放肆了!”

  在索勋迈步走入会州衙门后不久,衙门内便传来了打砸声音和怒吼声。

  索勋渴望的会州刺史兼防御使成为了会宁军节度使,而会州刺史竟然给了酒居延这个家仆。

  军政分离,平起平坐……

  想到自己竟然和酒居延这个家奴平起平坐,索勋气得发抖。

  “刺史勿动怒……”

  姑臧所派的校尉朝索勋作揖道:“此次封赏,皆乃朝廷分化河西之举。”

  “朝廷不仅让酒折冲担任了会州刺史,还让您担任兰州观察使。”

  “什么?!”索勋错愕看向这名校尉。

  兰州有谁,索勋可不会忘记。

  若是兰州归李仪中节制,那索勋即便担任兰州观察使,他也不会感到错愕。

  可问题在于,兰州名为李仪中节制,实际上兰州治所却由刘继隆所制。

  朝廷让自己担任兰州观察使,这观察二字,无非就是想提醒自己,好好整治兰州不合常理之事。

  兰州不符合常理的事情,不就是刘继隆驻跸五泉么……

  “这群腌臜的家伙!”

  反应过来后,索勋暗骂一声,对唐廷也提起了防备的心思,随后压下脾气,对姑臧的校尉交代道:

  “你回去禀告节度使,就说我已经知晓此事,请节度使放心。”

  “此外,还请节度使手书刘继隆,勿要让他误会才是。”

  尽管索勋私底下经常想要比过刘继隆,但真的要和刘继隆针锋相对,他还是有些发怵的。

  如果让刘继隆误会自己针对他,那还真是平白多了一场祸事。

  “刺史放心,节度使已经手书发往五泉了。”

  “这就好……”

  校尉说罢,索勋松了一口气,随后看向会宁县令:“带这弟兄下去好好休息,莫要苛待。”

  “是……”县令眼见自家刺史冷静下来,松一口气的同时,也连忙带着姑臧的校尉下去休息。

  在他们走后,索勋这才暗骂起了长安城的那群混账。

  在他谩骂的时候,接到消息的李仪中也急忙往五泉赶去。

  当他抵达五泉的时候,已经是十二月初。

  由于唐代的气温比较后世略高,因此冬季的兰州黄河鲜少结冰,只能安排筏子渡河。

  这种季节渡黄河,无疑让人肢体发僵发麻,十分难受。

  不过为了解释清楚,李仪中还是带着张淮深的书信赶往了五泉。

  “李刺史怎么有空来我这里了?”

  当刘继隆的声音从长廊传来,双手冻得麻木的李仪中只能将双手从火盆附近撤开,连忙起身作揖。

  “末将是来传消息的。”

  李仪中作揖解释,目光也看到了四个多月不见的刘继隆。

  四个多月不见,刘继隆似乎又涨了些身高,相貌也成熟俊朗许多,便是连李仪中也不免多看了几眼。

  刘继隆走到他面前,将他扶起道:“消息什么的可以开春再传,这般天气,倒是劳累你了。”

  “没有没有……”李仪中连忙解释,随后目光扫视衙门。

  见状,刘继隆也察觉到了什么,目光看向张昶:“果毅都尉以下的人都出去。”

  “是!”张昶、马成等人闻言,连忙开始驱散衙门内的将士,同时主动把守起了正堂四周。

  见状,李仪中这才把张淮深的手书从怀中取出:“详情还是得您自己看看。”

  眼见李仪中拿出张淮深手书,刘继隆心里似乎有了预感。

  果然,当他把信拆开后,张淮深便将长安所派圣旨内容告诉了他。

  为了安抚他,张淮深答应在开春后借一万石粮给他,希望他不要动怒去挑衅索勋,为难李仪中。

  换做不了解朝廷的人,兴许还真的会因为朝廷的挑拨而为难索勋和李仪中。

  不过刘继隆早就知道眼下的大唐是个什么鸟样,对于大唐的这些手段,他根本感觉不到有什么值得生气的。

  “呵呵……”

  刘继隆轻笑道:“想赶我走,有本事让他们自己派兵来!”

  “刺史慎言!”

  刘继隆这话把李仪中吓了一跳,尽管他们都对朝廷的安排感到不满,但却没有人敢像刘继隆这样明目张胆说出来。

  “他们把事情都做了,还怕别人说?”

  刘继隆轻蔑看向张昶、马成、尚铎罗和郑处等人:“张昶、马成、尚铎……”

  见刘继隆叫自己,众人纷纷回头看向他。

  尽管他们不知道书信里写着什么,但听刘继隆和李仪中的对话,似乎是有人要赶自家刺史走。

  “朝廷要挑拨我们和节度使他们的关系,想让我们误以为节度使要赶我们离开五泉。”

  刘继隆明目张胆的把事情说了出来,张昶等人一开始还迷糊,反应过来后立马骂道:“娘贼的!”

  “这猪犬的朝廷,上次听悟真大德说了我还不信,现在看来他们真是一群鸟货!”

  “截他娘的头,他们有本事派兵自己来!”

  “他爷的,这朝廷我看离亡不远了!”

  “白汝的家伙,陇西不收复,天天想着对付我们,真该宰了这群家伙!”

  随着刘继隆开口,堂内立马响起了对朝廷的谩骂声,把李仪中看得呆愣当场。

  他们气得破口大骂,刘继隆却乐呵呵的看着这场面。

  过去几个月里,刘继隆可没少揭朝廷的短,尤其预测了朝廷会针对归义军。

  当初张昶他们还不信,可随着张淮深的书信送来,他们立马就骂了出来。

  眼看自己为大唐祛魅的工作有了效果,刘继隆也抬手制止了他们的谩骂,目光挑逗的看向李仪中:“放心,我这里没事。”

  “额……我……您……这……”

  李仪中支支吾吾半天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刘继隆却笑着拍拍他的肩:

  “这样吧,你差人送两千只羊给我,这事就当过去了。”

  五泉粮草不够,虽然张淮深答应借粮,但刘继隆可不会嫌弃粮食多。

  趁机敲李仪中竹杠,让他对自己放心也好。

  “刺史若是需要,开春后我便派人送三千只羊来。”

  李仪中连忙表示,只为让刘继隆看清自己与此事无关。

首节 上一节 210/3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