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238节
张议潮这对叔侄,仗着有人在朝中为官,全凭那人上表天听,完全略过了自己。
想到这里,王宗会心里便十分不舒服。
若不是忌惮这对叔侄手中有兵马,担心闹出乱子,王宗会早就出手收拾他们了。
“这刘继隆,好像是张议潮麾下将领吧?”
王宗会想到了眼下风头正盛的刘继隆,旁边的青年宦官也点头道:“是他麾下将领,不过听闻他为了让自家侄子坐稳防御使的位置,把这刘继隆赶到了兰州。”
“加上朝廷不给他兰州观察使的位置,他眼下在兰州可谓名不正言不顺。”
“喔?”王宗会来了兴趣:“这么说,他对张议潮叔侄应该十分不满才对。”
“这……孩儿就不太清楚了。”青年宦官摇了摇头。
见状,王宗会颔首道:“你派人去会州,问问那索勋,看看刘继隆当下与张议潮叔侄的关系如何。”
“是……”
青年宦官闻言走了出去,不过在走出内堂的时候,他听到了花园传来咆哮声,显然是薛逵的。
他轻嗤一笑,随后向外走去。
与此同时,薛逵则是站在花园之中,额头青筋暴起。
“兵贵神速,这个道理他们不可能不清楚,现在这么耽搁下去,临渭危矣!”
陇西位置重要,是陇西通往秦州唯一的官道。
此地南北皆有隘口,为东西两山相夹,又有渭河作为水源,属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地。
陇西拿到这里,也可以以此为支点进攻秦州,继而拿下陇道,威逼关中。
正因如此,薛逵并不想刘继隆收复临渭二州。
只是他们拖了这么长时间,临州丢失已经成为板上定钉的事情。
临州丢失无法挽回,至少要拿下渭州才是。
可是现在王宗会不断阻挠,就是要他等神策军到来才能开拔。
等神策军到来,黄花菜都凉了!
“我要上表天听,你派人把这份奏表加急送往长安!”
薛逵从怀中取出一封奏表,官员随之接过,匆匆向外走去。
不多时,一支轻骑沿着官道向长安策马而去。
在他离去后不久,又有精骑护送着番骑抵达了伏羌衙门。
正在气头上的薛逵不得不强压脾气,在正堂会见了从渭州赶来的番骑。
“薛刺史,我家乞利本催促,您如果再不驰援渭州,我们就只能南下走去岷州了!”
此次传信的番骑是一名小节儿,可见鲁褥月有多着急。
小节儿不敢说刘继隆已经打到了陇西,只是遮遮掩掩的说他们要去岷州。
尽管他不断遮掩,但薛逵还是听出了他话中意思。
“渭州还剩几座城池?”
薛逵沉声询问,目光却冷冽看向王宗会。
王宗会不以为意,只是端起茶杯抿了抿茶,露出享受的表情。
“自然在我们手上!”
小节儿担心薛逵知道真相会不去救援,因此强硬说着渭州还在他们手中。
闻言王宗会打岔道:“放心吧,天军已经在路上,不日便会集结于伏羌,西进受降。”
“你回去告诉你家节度使,让他再等十日,十日后本都监会为他表功,保他富贵的。”
“十日……”小节儿脸色难看,但想了想,却还是应了下来。
“既然如此,那我便连夜赶回渭州,将此事告诉我家乞利本。”
“去吧……”王宗会示意他退下,并在他退下之后,目光挑衅的看向薛逵。
“薛柱国,本都监早就说过,鲁褥月、尚延心都是吐蕃良将,不至于被一个刚及冠的小将败逐。”
“这番人的旅帅都答应坚守十日,真不知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王宗会此番言论带着三分嘲讽,薛逵怎么会听不出来。
只是现在他没有证据证实鲁褥月他们败退,所以只能任由王宗会嘲讽。
“王都监,本使希望你尽快催促高虞侯,且莫误了大事……”
薛逵起身冷言提醒,而王宗会却轻哼一声:“说了七日便是七日,薛柱国只管等着便是。”
薛逵闻言冷脸拂袖而去,那王宗会却也冷哼站了起来。
只是他才走了几步,却还是停了下来,对身后青年宦官吩咐道:
“派人传信,让高千里走快些,若是马车不足,准许他征调凤翔各州县牛、马作车,越快越好。”
“孩儿领命。”青年宦官应下,随后转身前去吩咐去了。
第170章 饮马陇西
“簌簌……”
大中七年九月初一,陇西河谷秋风送爽,天高云淡。
城北渭水奔腾不息,明甲枪林壮士无数,红旗招展。
经过三日的辛劳,陇西渡口的北部渡桥成功修建,陇西大军渡过渭水,兵锋直抵陇西。
红旗下,八百甲兵分作四队,由南向北呈梯次列阵。
六百精骑分列甲兵左右,后方民夫亦有胆气,纷纷抬头眺望一里外的陇西城头。
人数虽少,气势却盛,压得番军只敢在城头眺望,不敢出城设营作战。
“吁……”
马背上,刘继隆勒马眺望陇西城。
陇西城北一里余地被挖的坑坑洼洼,城根垒砌不知多少河石,以黏土连接夯实。
“这群猪犬是被投石机打怕了,两天时间就垒砌出这么高的石墙。”
尚铎罗抖动缰绳,上前在刘继隆身旁说道:
“这地势确实险要,城东倚靠山岭,城西倚靠渭水,唯有城南城北两处通道可通行,与大夏县地势差不多。”
“刺史,搭建投石机吧?”
尚铎罗试探着请示,刘继隆闻言默不作声,只是颔首,随后调转马头。
不多时,甲兵开始搭建投石机,而民夫则是倚靠山势修筑营垒。
“猪犬的家伙,他不守城吗!”
北城楼,望着城外兵马数量并未减少太多的刘继隆,折逋讳忍不住痛骂。
倒是站在一旁的鲁褥月还算冷静,他沉声道:“别忘了,这厮缴获了多少甲胄。”
“这些甲胄拿给民夫穿上就是兵,出城不行,但守城却不是问题。”
“我望他阵上只有千余兵马,远不如当初强攻大夏时,看来我们还是杀伤了他不少兵马。”
“以他这点兵马,想要十日之内攻下陇西,即便有投石机相助也不可能。”
“我们只需要再坚守九日,就能得到唐廷的援兵。”
鲁褥月说着,可尚延心却皱眉道:“我们麾下精骑甲兵不过一千七百余,即便唐廷赏赐官职,恐怕也不大。”
“话虽如此……”鲁褥月沉吟道:“别忘了,我们还有四千多番丁和上万妇孺,上万奴隶。”
“临渭二州人口,大多都被我们迁至此地,若是唐廷得到我们的支持,便能得到陇西县和鄣县。”
“届时我们说降成州和武州,即便无法在外游弋,可保住下半生富贵却不是问题。”
鲁褥月想的倒是不错,只是尚延心并不觉得唐廷会有那么容易相信他们。
在他这般作想的同时,城外的投石机阵地仍在不断搭建。
更令守城番军感到恐惧的,是陇西军试图爬山伐树,做出了要继续建造投石机的态势。
陇西大地虽然大旱,但也是分轻重缓急的。
临州旱情最为严重,因为洮水水量不足,其次是兰州、河州,最末是渭州和陇南七州。
渭州和陇南七州都处于山脉沟壑间的河谷地带,河水蒸发后会形成疆域流入河谷之中,因此河谷中的树木依旧翠绿,但与河谷一山之隔的其它山岭就难说了。
陇西狭长,渭水充沛的水汽使得这里的树木依旧翠绿。
只是在陇西军的斧头面前,这些百年乃至数百年的成材巨木纷纷倾倒,滑入谷底。
好在刘继隆命人伐树很有章法,基本只挑百年以上的树木,其它树木则是一概不伐。
这些巨木倒下后,那些小树反倒得到了更多的阳光滋润。
“树干做投石机,枝丫做柴火,都不要浪费!”
军营内,民夫们正在处理那些巨木。
那些数百年以上的树木,几乎需要四五个人合抱才能绕一圈,高二十余丈。
这种树在这个时代的陇西、陇南地区并不少见。
这些巨木只能算中等,因为秦汉隋唐这上千年的历史中,关中政权不断砍伐树木修建宫室。
宫室木材的获取地点,从一开始的秦岭慢慢向陇西偏移,随后再转向大巴山。
唐初修建宫室时,陇西地区的巨木就已经被砍伐了一遍。
如果刘继隆记得不错,这些巨木到北宋又被砍伐了一遍。
从秦汉到隋唐,再到北宋……关中、陇西地区的巨木被砍伐殆尽,陇西的水土流失也愈发严重。
至少就刘继隆所见,哪怕大旱背景下的唐代陇西,也要比后世陇西更加翠绿。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