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275节
这两天时间里,和政县外爆竹声不断,而和政县内的岷州吐蕃见刘继隆是铁了心要拿下岷州,于是在坚守近三个月后,于大中九年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时出城投降。
虽说他们顽抗数月之久,但刘继隆还是擢授了岷州吐蕃乞利本赞萘正五品上骑都尉的散勋,保证了他下半辈子的富贵。
城内一万七千余人口被登籍造册,二百精骑和一千二百甲兵被刘继隆裁汰七百人为民,仅仅留下五百人。
随着战事尘埃落定,刘继隆倒是没有进入和政县,只是命人接管后,便撤军返回了十余里外的溢乐县。
岷州的资源丰富,境内有露天石脂、煤炭、麸金,以及上千亩茶田和八百多亩花椒,这些紧俏的资源成为了刘继隆的囊中之物。
针对岷州丰富的资源,刘继隆当即便开始治理岷州。
户籍统一都是民户,但各户的壮劳力各有不同任务。
不过不管是开采石脂、煤炭、麸金,还是照顾茶田和花椒,这些都是有工钱拿的。
所有的工作都是按劳犒赏,哪怕就是照顾茶田和花椒,也定下了每年任务和犒赏标准。
徭役害人,但想要快速恢复生产,又离不开免费的徭役。
为此,刘继隆依旧按照老办法,虽然征发百姓干活,但干的都是利于百姓的活,并且百姓三餐也有所保证。
在刘继隆的治理下,岷州分配不均的情况很快得到了改善。
三月,随着积雪融化,刘继隆也率军返回了临州。
在他返回临州的同时,此前带着精骑前往河套贩卖麻布、绢帛的陈瑛,也总算将手中绢、布给贩卖一空。
“陈押衙,日后若是还有麻布及绢帛需要买卖,劳烦多考虑老夫啊。”
“王押衙客气了,我军新收复陇南四州,朝廷犒赏刚刚下来,若是我家使君有意贩卖,我必然会寻您的。”
关内道夏州衙门前,消失大半年的陈瑛脸上多了些市侩和精明,而他面前的四旬牙将则更为市侩。
“既然如此,那我便不送了。”
“王押衙留步。”
二人寒暄几句,便准备各自离去,然而此时衙门前却停下一队车马。
数十辆马车上押运着许多铁料,粗略估算恐不下万斤。
“王押衙,夏绥军这是要扩军?”
陈瑛好奇询问,那王押衙闻言将陈瑛带到一旁,低声道:“这是前往丰州的生意……”
闻言,陈瑛马上就懂得了这些东西是与谁买卖,他颔首道:“多谢王押衙提醒。”
“嗯,陈押衙慢走,秋收后可别忘了我。”王押衙笑眯眯说着,而陈瑛也连忙摇头。
寒暄几句后,陈瑛这才带着十余名精骑离开了夏州衙门,前往了城外的营盘。
返程路上,精骑们如释重负的说笑道:
“出来大半年了,总算把绢帛和麻布都卖完了。”
“现在就等着前往灵州,然后买卖些挽马黄牛南下,我们就能回家好好休息了。”
“陈旅帅,此次生意结束,您也就擢升校尉了。”
“哈哈,现在就该改口为陈校尉了。”
面对精骑们的打趣,陈瑛没有什么心情回应。
六个月的商贩之旅,他们从临州出发,期间经过会州、灵州、丰州、胜州,然后转道南下麟州和绥、银、夏等州,这才将手中绢帛与麻布售光。
如今手中近三十万贯钱,不管怎么说都是一笔巨富。
好在陇西军在陇南连战连捷,加上陈瑛麾下精骑众多,各镇节度使也不敢得罪。
三十万贯钱虽然很多,但对于整个陇西来说并不算多。
别的不说,单说这些钱若是拿往灵州购买挽马、黄牛,便只能买三四万头罢了。
好在陇西的牧群也不少,他们只需要买几千头南下就足够。
大部分的钱财还是得带回临州,然后前往物资颇丰的剑南道买卖才行。
当然,若是仅仅只是钱货买卖的事情,陈瑛还不至于眉头紧锁,心情低落。
他之所以这般,是因为过去六个月的时间里,他见到了太多走私河西的商贾。
这些商贾的走私对象不是别人,正是大唐暗中扶持的嗢末及回鹘。
虽说大唐对他们的扶持是限量的,但架不住商道开通后,大批走私商人为了利益走私。
对于这些走私商人,朔方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因商人给的利益足够多。
陈瑛已经不知道看过多少走私商人前往河西了,他们带去的物资,都够装备数百名精骑的。
长此以往,陈瑛不敢想象河西军将会面对什么。
“这件事,得尽早回去告知使君才行。”
陈瑛暗下决定,随后率军返回了营盘。
三十万贯钱,若是用马车拉拽,最少需要数千辆马车才行,因此陈瑛将大部分钱都换成了黄金。
翌日,陈瑛率领四百精骑拱卫着三十余辆车,拉拽着朝灵州赶去。
不过这些马车中,大部分都是粮食与淡水,只有前面的五辆马车装着黄金于少量铜钱。
陈瑛一行人的生意,早就做得关内道人尽皆知了。
不过面对四百陇西精骑,大部分藩镇还是不敢明抢的。
在关内道,有能力抢陈瑛的只有夏绥军和朔方军,以及刚刚被唐廷安抚下去的党项军。
两镇各有牙商,且刘继隆整合陇西,陇西许多商货都是他们紧缺的,自然没有抢陇西军的必要。
所以陈瑛他们只需要躲避党项就足够,因此陈瑛选择的路线靠南,远离党项游牧之地。
急色匆匆赶了大半个月,他们总算安全抵达了灵州。
与此同时,刘继隆也返回了临州……
第191章 河西有变
“成州有汉口一万八千二百一十六,番口六千四百余,耕地十四万七千二百五十七亩。”
“武州有汉口一万三千六百七十三,番口四千六百余,耕地九万七千六百二十三亩。”
“岷州有汉口一万五千四百五十二,番口九千九百余,耕地十九万六千三百二十二亩”
“宕州有汉口五千二百一十五,番口三千四百余,耕地三万九千九百五十七亩。”
“此外,河兰临渭四州新垦三万七千六百五十七亩,人口新增五千八百六十五口……”
三月二十,在刘继隆返回临州治所狄道的同时,张昶便带着一大堆文册找到了他。
三个多月过去,各州土地都基本丈量差不多了,人口登籍也弄了个大概。
面对文册,刘继隆皱眉指向番口后面记载的“余”,询问道:
“为何不核实清楚再上报,而是上报这么多余?”
面对刘继隆的询问,张昶作揖道:“节帅,这主要是四州的山中还有不少番口。”
“这些番口以放牧为生,基本都在山中放牧打猎,各州衙门多年不管他们,根本不知道他们有多少人。”
“三个月时间,我们的人连四州大半土地都没走完,往往今日登籍造册,明日便有番人下山采买粮食,这才知晓他们有多少人在山上。”
张昶解释过后,刘继隆皱眉盘算了一下。
四州汉口约有五万二千余,番口二万四千余,合计七万六千余口。
开元年间,四州人口在六万六,大多都是汉口。
如今四周人口虽然增长到七万六千,可汉口却下降上万。
好在当地主要还是以汉人居多,除了岷州的番人比较多外,其它三州的番人口数都能接受。
“陇西的人口,比我们预估的少太多了。”
刘继隆放下文册,揉了揉眉心。
此前他预估整个陇西有二十七万人口,而今他虽然还有五州没有收复,但那五州人口大概也就八九万左右,主要集中在鄯廓二州。
至于他麾下人口,经过如今统计,也不过十六万口,其中有一万二千六百名壮丁是军人。
想到这里,刘继隆朝张昶询问道:“各镇兵额都补齐了吗?”
“补齐了,一共一万二千六百人!”张昶作揖道:
“不过其中有两千八百五十七人没有甲胄,起码要一年后才能补齐甲胄。”
“另外……”张昶有些尴尬,犹豫片刻后还是说道:
“节帅,弟兄们的军饷似乎该发了。”
“嗯!”刘继隆颔首,随后拿起仓、库文册翻阅起来。
距离夏收还有些时间,不过收复四州后,陇西军的仓库物资众多,不怕发不出军饷。
“去年下半年的和今年上半年的一并发了,合计十八万石。”
“此外,每人发绢五匹,伙长发七匹,队正发十匹,旅帅发十五匹,校尉发二十匹。”
“至于别将、都尉和你们这些刺史,便以五十匹、百匹、二百匹发放吧。”
长安已经将十二万匹绢帛运抵渭州,陈靖崇命人转运到了临州,现在存放在州库中。
此番犒赏,差不多要拿出八万匹绢帛,事后应该还能剩三四万匹。
“对了!”刘继隆开口道:“夏收的麻布就不贩卖了,先按照人头发下去,保证陇西军民,每人能有一件夏衣。”
“末将领命!”张昶应下,刘继隆也将文册合上。
“仓、库中还有三十二万石粮食和六万石豆,此外还有各类东西。”
“除了麸金和白银、石脂留下外,其余东西等陈瑛回来,让他一并带往成州,与我陇西麾下牙商交易。”
闻言,张昶有些犹豫道:“刺史,陈瑛这厮大半年没消息,不会跑了吧?”
“你说什么胡话?”刘继隆没好气瞪了他一眼,随后笃定道:
“天下虽大,可偷拿我陇西这么多钱财逃跑,不管哪里都容不下他。”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