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276节
刘继隆这话不假,毕竟安史之乱以来,各藩镇基本都不会为难对方的牙商。
牙商若是犯事,只要不动兵马,各藩镇也常有跨境缉捕的事情发生。
三十万贯钱对于陇西镇来说很多,但对于一些大镇来说并不多。
不提河朔藩镇,单说淄青藩镇靠贩盐,每年就能获利七十万贯。
反观陇西镇,刘继隆这段时间好好算过,如果不算朝廷赏赐的绢帛,仅凭陇西自己的产出,每年收入仅够养军。
当然,这是此前的产出情况,而非如今。
收复岷州后,刘继隆得到了他最需要的一件东西,那就是硫磺。
岷州的硫磺矿并不大,每年产出不过三四千斤,用来制作黑火药,差不多能年产上万斤黑火药。
这黑火药,刘继隆主要用来攻城和采矿。
别的不提,单说陇西的金矿绝对不少,不然也没有办法每年上贡数百两麸金。
除此之外,铜矿和银矿也是重点。
依靠这些矿藏,刘继隆才能在养军之余壮大陇西。
想到这里,刘继隆开口说道:
“张昶,我需要招募一批耳聪目明的老鳏夫。”
“这些人我有用,你招他们前来,命人在凤凰山内修建一座石堡,日后他们便在石堡内生活。”
黑火药虽然还有几十年就会被发现并运用到战场,但在当下还是不传之秘。
何况刘继隆可不会像杨行密那样浪费火药,他手中的火药要用在关键处。
“节帅放心,这种鳏夫在境内很多,用不了几日我就能给你招来。”
张昶笑着应下,紧接着与刘继隆寒暄几句。
就在二人准备起身去内堂吃饭的时候,衙门外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
“节帅!刺史!”
一名校尉急匆匆跑入其中,张昶皱眉道:“叫魂呢,你这杀才!”
“不是……”校尉急忙停下作揖,高兴道:“节帅、刺史,河西的高转运和崔县令带人来投奔我们了!”
“你说什么?”刘继隆扒开张昶,惊喜道;
“你说高进达和崔恕带人来投奔我们?他们在哪?”
“在五泉!”校尉急忙解释道:“窦县令派轻骑通传,询问将他们安置何处。”
“送到狄道来!”刘继隆高兴回应,随后便见校尉应了一声,急忙往外面赶去。
在他走后,刘继隆高兴地来回渡步:“好…好…好……”
他不停叫好,旁边的张昶也高兴道:“太好了,高转运和崔恕来了之后,临州事情就没有那么多归我管了!”
对于张昶而言,仅仅治理一个临州,他并不会感到头疼,毕竟他还是跟着刘继隆学过四年知识的。
可问题在于,随着陇西军不断扩展,如今八州十六万军民的事情都在往临州送,可把他难坏了。
以他那点墨水,现在还应付不过来这么多事情。
高兴之余,张昶也反应过来了一件事,急忙道:
“不对啊节帅,张节帅他们会这么轻松就放高转运他们过来陇西吗?”
“此外,广武那边的李仪中,似乎也有一整年没与我们联系了。”
“节帅……”张昶脸上浮现犹豫之色,扭捏道:“您说河西是不是出事了?”
“……”刘继隆沉默皱眉,片刻后摇头道:
“暂且不用管,等高转运他们来了,便知道河西发生什么事情了。”
这般说罢,刘继隆便带着张昶去内堂吃饭去了。
由于临兰官道修通,从兰州五泉县往临州狄道而来,也不过三日时间罢了。
若是轻骑疾驰,那一昼夜便能抵达,而高进达等人拖家带口,故此慢了些。
待刘继隆接到他们,已经是三月二十四日午后了。
刘继隆率昔日山丹军的二百余名老卒在狄道城北五里外迎接高进达他们,这二百余名老卒,昔日大部分都是兵卒、伙长和队正,官职最高的便是旅帅。
至于旅帅之上的那些老人,眼下已经成为各州的刺史、别驾、主薄和都尉、别将了。
一路走来,身边人死伤不少,尚铎罗的那一千人只有不到七百人还活着,而山丹和昌松招募的弟兄,只有不到一千人还活着。
狄道城东边的凤凰山国殇墓园内,又添了三百多座新坟,都是阵没于收复四州中的弟兄。
“来了!来了!”
隔着老远,前方便出现了一支队伍,而刘继隆身后的那些弟兄们也都叫嚷了起来。
眼见刘继隆等人出城迎接,高进达等人的脚步不由加快。
一盏茶后,高进达、崔恕等人带着数百人的队伍靠近,刘继隆抬腿上前。
“高转运、崔恕!”
刘继隆走上前去,高进达等人正要作揖,却被刘继隆扶起来:“这个礼太生疏了!”
说罢,他抱住俩人,恨不得蹦跶两下。
他乡遇故知这五个字,在此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饶是平日里十分沉稳的刘继隆,都忍不住的想蹦跶几下,更别提张昶他们了。
高进达、崔恕等人带来了许多人,这其中有不少是山丹的军卒和直白。
“王三郎,你看看,当初就让你和我来,我现在都是校尉了!”
“五郎,我现在当上旅帅了!”
“怎么不见赵二郎?”
“赵贞白?他现在是武州镇的折冲都尉,可忙了!”
“哈哈哈哈……”
笑声充斥耳边,但有的人激动,有的人心酸。
队伍之中,有不少人曾是山丹军的队正、伙长,而今他们手下的兵卒已经成为了旅帅、校尉,乃至更高的存在。
有的人后悔当初不坚定,有的人则是暗自神伤。
瞧着他们,刘继隆高兴道:“走吧,我为你们安排了宴席,各种肉食都有!”
他左右手各自拽着高进达与崔恕,将二人拽到马车旁后笑道:“上车!”
他催促二人上车,高进达与崔恕愕然道:“您不上车吗?”
“我啊?”刘继隆笑道:“我天生就是骑马的命!”
他推着二人走上马车,随后翻身上马,带着众人乘车往狄道赶去。
狄道城经过重修,如今规模比凉州城还要大,不仅城墙包砖,每面城墙都高三丈,厚四丈。
城池南北长三里,东西宽二里,其中生活军民一万二千,但城池实际能生活六万人,现在还很空,很多地方都是空地。
不过狄道衙门很大,大门到仪门深二十二步,宽二十步,足够摆五六十桌,而仪门背后的正堂及院子,也能容纳十余桌,因此不用担心坐不下。
七八百人涌入城内,朝衙门走去的景象,很快便吸引了主街左右的百姓。
他们纷纷张望,亦或者对刘继隆遥遥作揖。
在狄道城入住的百姓,大多都是原来的百姓,其次便是牺牲埋葬在国殇墓园的烈属。
因此十分安全,刘继隆明晃晃的骑在马背上,也不担心有人刺杀他。
不多时,众人来到了衙门外,高进达还想带着家眷洗漱,却被刘继隆拽入衙门内。
大门与仪门的长道上摆好了桌椅,上百名新卒也在左右两侧站着,等待上菜。
“上菜吧!”
刘继隆对他们吩咐,他们也急忙往左边不远处的膳馆走去。
家眷被刘继隆他们留在了仪门外,而高进达、崔恕和山丹军的兵卒们则是走入了正堂院中入座。
左右是六司,正面是正门和正堂。
刘继隆、高进达、张昶、崔恕等人坐在正堂,其余人坐在正堂前面的院中。
六司的官员和直白被刘继隆打发去州衙和县衙干活去了,因此他们在这里也不会吵到旁人。
不多时,酒菜上桌。
猪牛羊肉,飞鸟家禽,山珍鱼虾……应有尽有。
看着桌上摆满的二十余道菜肴,高进达不免说道:“这……太铺张了。”
“哈哈,若非你们来,节帅不知多少年没这么铺张过了!”
张昶笑呵呵的回应,高进达这才看向刘继隆,果然发现了他常服之下穿着麻衣。
眼见他穿着麻衣,高进达慢慢放下心来。
他最担心刘继隆在陇西崛起后,逐渐变得铺张浪费,迷失本心。
如今看来,刘继隆还是那个刘继隆。
“此次我来投奔节帅,事前与节度使说过,小张使君也同意了,故此我们才能来到河西。”
“随行队伍有六百二十七人,其中二十四人是我的族兄弟及其家眷,另外三十五人是崔郎君的族人及家眷。”
“剩下的五百六十八人,主要是甘州、凉州的一百三十二个弟兄及其家眷。”
高进达说罢,刘继隆也询问道:“河西眼下情况如何了?”
“这……”高进达迟疑,片刻后才叹气道:“难啊。”
“安西与甘州的回鹘,以及凉州北边的嗢末都归顺了朝廷,因此这几年来他们实力逐渐壮大。”
“我去年九月出发前,西域还有回鹘人试图入侵沙州,幸得节度使率军击退。”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