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30节

  张议潮的心思,众人都心知肚明。

  没卢延为了展现自己的价值,也将自己知道的一切尽数交代。

  通过他的交代,众人也知道了山丹以东十八州的情况。

  自会昌二年(842),达磨赞普死后,吐蕃王室内分离成两派,两位王后各自支持两位年幼王子来继承赞普位。

  其中,吐蕃国相尚思罗及鄯州节度使尚婢婢支持乞离胡,而落门川讨击使的论恐热则是自号国相。

  只是自号国相不久,眼看吐蕃内部依旧动乱,论恐热自然就升起了自立的念头,同时反对立乞离胡为赞普。

  他的做法,自然遭到吐蕃国相尚思罗及鄯州节度使尚婢婢反对。

  面对反对,论恐热则是集结四万兵马,号称二十万大军,进攻尚思罗及尚婢婢,略地至渭州,于洮河擒杀吐蕃国相尚思罗。

  随后因为轻敌,于河州为尚婢婢所败,单骑逃脱。

  面对不利于自己的局势,论恐热希望借助大唐的认可来以壮声势,并要求大唐承认他为赞普。

  好在唐宣宗也不傻,知道这样做会在河湟之地养出一头豺狼,所以将其拒绝,而论恐热遭拒后又举兵反唐。

  去年二月,被吐蕃占领多年的秦州、原州、安乐等三州及石门等七关守将因为河湟战乱而叩塞请降。

  唐宣宗倒是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命太仆卿陆耽为宣慰使,诏泾原、灵武、凤翔、邠宁、振武出兵应接。

  六月,泾原节度使康季荣收复原州及石门等六关。

  七月,唐军先后接管投降的安乐州、萧关、秦州、宁州。

  “如今尚婢婢盘踞鄯州,论恐热则是盘踞河州,而凉州则是由诸位节儿统治,没有一个统一的头人。”

  没卢延将自己知道的事情交代了清楚,厅内沙州诸将听得十分振奋。

  

  “为何大唐没有继续出兵收复河陇诸州?”

  “应该是不知道我们已经收复瓜、沙、甘、肃四州之地,若是知道,一定会西进响应我们的!”

  “对!没错!”

  “哈哈,归唐在即了!”

  一时间,厅内被欢声笑语充斥,张议潮脸上的表情都不由舒展。

  只是相比较他们的乐观,刘继隆却清楚一切。

  唐宣宗虽然信赖张议潮这群义士,可却没有主动出兵河陇的打算。

  另外刘继隆如果记得没错,大中年间的河朔和两淮藩镇也不安稳,几次作乱。

  相比较白手起家,还有着理想主义者张议潮作为头领的沙州军民,河朔与两淮的藩镇才能真正代表着中晚唐的风气。

  尽管大唐境内还有着许许多多理想主义者,可大唐距离落幕已经不远了。

  刘继隆应该庆幸自己加入的是张议潮的部队,而不是河朔和两淮的藩镇,不然他现在恐怕就得知道知道,什么叫做“长安天子,魏府牙军”。

  只是可惜,历史上的归义军也在唐懿宗和唐僖宗的手段下分崩离析,最后闹出了杀死张淮深这个归义军最后一个理想主义者的事情。

  对于刘继隆来说,归义军的历史从张淮深被杀开始就断开了。

  张淮深死后的归义军,已经和河朔、两淮的那些藩镇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归义军的底层武夫没有魏博牙兵那么凶猛罢了。

  不过也不奇怪,不是每个藩镇的牙兵都能有魏博牙兵那么疯狂。

  刘继隆想了想,如果他是魏博牙兵的头子,估计他睡觉、入厕都得戴头盔,更别提变法改革了。

  想到这里,刘继隆想到了自己的十三团,更是下定决心要好好教育他们。

  “好了,天色也不早了,诸位先在这里休息一下,等待膳食上桌。”

  在刘继隆神游天外的时候,张议潮与没卢延不知聊了多久,最后还是因为天色渐晚才结束了话题。

  张议潮已经令人去烹煮饭食,而他也站起身来,目光先是看了一眼张淮溶,随后扫视一圈,最后停在刘继隆身上。

  “淮溶,刘校尉,你们二人随我来。”

  “是!”

  张淮溶下意识应下,刘继隆则是反应过来后连忙应下,起身跟着二人走向衙门之外。

第37章 再获封赏

  “大唐万岁!大唐万岁!”

  “军爷这个你们留着吃!”

  “阿爷,大唐就是我们东边的家吗?”

  “是是是……但现在山丹就是我们的家,这里就是大唐……”

  “大唐……”

  黄昏下,得知山丹城被沙州将士彻底接管,这几日躲在家中的一些汉人、粟特、嗢末百姓纷纷从自家走上街头。

  在他们的注视下,当城门楼与城内钟、鼓楼的吐蕃旌旗被撤换为大唐的三辰旗时,百姓们好似发了疯般的狂欢。

  更多的人从狭窄的街巷里涌出,他们的脸上不再是往日的忧愁和恐惧,而是带着如释重负的笑容,那笑容中蕴含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自由的渴望。

  欢呼声、锣鼓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庆祝的交响曲。

  有的孩童在询问,老人在回答,在感慨……

  成群的孩子在人群中穿梭奔跑,尽管整个人灰扑扑的,但那双眼睛却闪烁着明亮的光芒。

  尽管他们已经不知道如何说汉话,也不知道如何书写汉字,可他们知道自己是汉人,是大唐的子民。

  成群结队的百姓将家里值钱的东西拿了出来,在衙门、在府仓前激动地献出自己的一切,生怕没了这点东西,沙州军队就会撤离山丹城。

  他们对巡道的沙州将士十分热情,动辄作揖顿首,每一个动作都在诉说着心中的喜悦和感激。

  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摆放着精心准备的食物。

  粟米饭团、陈年肉干、埋藏多年的浊酒……

  这些桌上的每一样东西,都是对沙州将士深深敬意和浓浓感激。

  沙州军的将士们身着戎装,甲片在黄昏下闪着冷冽的光芒。

  然而面对百姓的热情,他们的神情中却流露出一丝温暖和柔情。

  他们不敢接过食物,却用粗糙的手指轻轻抚摸着孩子们的头,与老人们作揖。

  那份庄重和尊重,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沙州将士的威严与温情。

  街道两旁,破旧的招牌在风中摇曳,仿佛也在为这座城市的新生欢欣鼓舞。

  炊烟袅袅升起,飘散着家的味道,也预示着这片土地上人们生活的重启。

  山丹城,这座曾经沉寂在吐蕃阴影下的城池,正在三辰旗的庇护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几位军爷,拿着吃吧!”

  一些百姓涌上前来,将自己平日里舍不得吃的家禽宰杀后烹饪,激动的献上来给张议潮、刘继隆他们。

  尽管被护卫的兵卒拦住,可他们却执拗的要献上自己最好的东西。

  “淮溶,让将士们接受吧。”

  张议潮望着眼前一幕,竟然准许了接受百姓的赠予。

  这样的军令,让张淮溶错愕,但片刻反应过来后,他还是选择了遵循军令。

  张议潮继续向前方走去,不多时便带着刘继隆和张淮溶上了山丹城的鼓楼。

  鼓楼由夯土筑成,高两丈有余,放置大鼓,用于报时。

  上面的空间并不宽阔,不过十余平米。

  张议潮站在大鼓前,双手扶在女墙上,目光眺望远处即将落下的太阳。

  落日的余光照在他脸上,却没有照出他的年迈,反而使得他更精神了。

  “甘、肃收复,我们此次东征也要结束了。”

  张议潮带着难以言表的心情说出这句话,随后侧目看向刘继隆和张淮溶。

  “山丹是我军东进门户,我欲在这里设折冲中府,由淮溶你兼任折冲都尉兼领右果毅都尉,索勋担任左果毅都尉,继隆你暂时担任右果毅都尉帐下别将。”

  大唐折冲府分三等:兵千二百人为上,千人为中,八百人为下。

  折冲府设置折冲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兵曹、别将各一人,校尉视等级定人数。

  刘继隆没有想到自己才升官不到一个月,现在居然又连跳一级,成了别将。

  别将又称偏将,虽然没有兵马可以领,但就张议潮的话中含义来看,这分兵是让自己帮张淮溶领右果毅都尉治下兵马。

  想到这里,刘继隆只能在心里感叹大人物对小人物的拔擢是真的很容易。

  与此同时,他单膝下跪,抬手作揖:“末将领命!”

  相比较刘继隆,张淮溶就没有那么快答应了。

  他站在原地没有作揖,张议潮看到后便示意刘继隆:“继隆,你先去下面等着。”

  “末将告退!”刘继隆缓缓后退,随后转身走下了鼓楼。

  

  在刘继隆走后,张淮溶这才开口道:“刺史,这刘继隆自然是有勇有谋,但这么快将其拔擢至别将,恐怕索忠顗和李恩他们会有所反应。”

  “这就是我让他担任别将,帮你领兵的原因之一。”张议潮长叹一口气。

  “刘继隆出身底层,身份干净。”

  “眼下我军中诸多别将、校尉都是豪强子弟出身,长此以往,下面的将士们必然怨声载道。”

  “拔擢一个刘继隆,既能彰显公平,又能树立标杆,何乐而不为?”

  “况且李恩、索忠顗他们都有着自己的心思和打算,不如这个刘继隆纯粹。”

  “山丹这个地方重要,索勋那孩子不错,是索氏子弟中少有东归心思之人,所以我将他留在这里。”

  “只是只留他一人,我担心你制衡不过来,若是一时不察,难免会让山丹成为索氏再发家之地。”

  “留下这个刘继隆,让他帮你兼领兵马,这就是我能想到最好的办法了。”

首节 上一节 30/3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