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31节
“叔父……”张淮溶的称呼亲近了些,他也知道自家叔父很难。
面对索忠顗、李恩等一众有着自己心思的人,自家叔父却满脑子想着的都是东归大唐。
整个沙州军内部,除了自家叔父会这么想,便只有自己的族弟张淮深了。
面对这样的世道,他们这般纯粹的人实在太难得。
想到这里,张淮溶单膝下跪,抬手作揖:“请叔父放心,侄儿一定将山丹治理好!”
“嗯,我相信你。”张议潮将他扶起,同时说道:
“这次我们率军东进山丹,北边的回纥不算安定,我还要回去张掖主持大局,山丹就交给你了。”
“那个刘继隆,你把他用好了,制衡索勋不成问题,不过对于他,还是需要好好防范。”
“防范?”张淮溶不解道:“叔父不是说他很纯粹吗?”
“是啊……”张议潮长吁一口气,走到女墙旁边,低头看着鼓楼下等待的刘继隆。
“相比较那群人,他确实很纯粹,但他也有自己的心思,只是他知道我们现在该做什么,而那群人不知道。”
张议潮渡步走到鼓楼另一面,黄昏的余光被大鼓挡住,他看着遥远的东方,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半晌过后,他才缓缓吐出一句话。
“若要东归大唐,必须收复凉州,只是我军实力孱弱……不知我有生之年,能否实现……”
第38章 别将刘氏
“刘别将!”
“嗯,辛苦了。”
翌日正午,随着刘继隆从节儿府旁的一座小院走出,两名班值门口的兵卒向其行礼,而他也嘴上回应了一番。
一个晚上的时间,他成为别将的事情就已经传遍了沙州军,众人对他的称呼也发生了改变。
对此,走出院门的他低头看着自己“革带九銙”的模样,忍不住在心底啧啧几声。
张议潮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这是刘继隆一直认为的事实。
只是昨日张议潮的表现,无疑展现了他作为沙州军首领的手段。
扶持没有背景的自己成为山丹别将,以此来让自己帮助张淮溶,导致索氏不能独霸山丹。
尽管被人利用了,但刘继隆却还是挺高兴的。
似他这种没背景的人,能被利用反而是好事。
反倒是他如果没有任何利用价值,那说明他这辈子也就是个校尉了,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当上了别将,他自己也有了自己的小院子,尽管只是石块夯土成的围墙小院,内里也不过屋舍五间,但他依旧很高兴。
曾几何时,只能住在大通铺的自己,如今也成了有着独立院落的人了。
想到这里,刘继隆心里的高兴溢于言表,更别提当上别将后的其它待遇了。
单从官职来说,整个山丹城只有张淮溶和索勋的官职比他高,其他要么是平级,要么是下级。
这样的情况,不正是他长期以来一直期盼的吗?
只是想要当好这个第三人,他还需要做很多事情,而且这个第三人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刘别将!”
“辛苦了”
来到节儿府,刘继隆如刚才一般与门口的十余名兵卒客套了一句,随后走入府内。
穿过大门与空地,随着他来到正厅,正厅之中的许多校尉都对他作揖,打起了招呼。
众人都知道刘继隆能升那么快,是因为得到了张议潮的赏识,但他们也不嫉妒刘继隆。
说到底,刘继隆确实有真材实料,这点他们不得不服。
在众人的作揖中,刘继隆来到了队伍右首第二位,而在他之前的人是曾经酒泉城外提点过他的索勋。
“索果毅……”
刘继隆对索勋作揖,二人年纪差不多,索勋颔首表示知晓,并未回礼。
对此,刘继隆也没说什么,只是站在原地,等待张议潮和张淮溶他们走出来。
半盏茶的时间过去,张议潮与张淮溶、索忠顗、李恩等人先后走入正厅,众人纷纷作揖行礼。
张议潮来到主位坐下,张淮溶站在他身旁,索忠顗与李恩二人则是站到了左首第一二位。
眼见众人都到了,张议潮这才开口道:“清晨我与张司马他们去了城外,看了看城外的情况。”
“山丹是我沙州东大门户,为了避免番民作乱,我准备率山丹番兵及其家眷移驻肃州。”
“此次东征已然结束,因此我要返回沙州坐镇,其余各州各城的一些安排,我会在返回沙州后决定。”
“诸位可有意见?”张议潮目光扫视厅内,众人面面相觑,却都没有出言反驳。
当初仅仅收复瓜、沙、肃三州时,还有人敢质疑张议潮。
可随着张议潮收复人口大州的甘州,他的威望无疑更上一层楼,而沙州军队内部的豪强数量也越来越多。
面对复杂的局势,即便是李恩、索忠顗这沙州豪强,也不会在明面上质疑张议潮。
“既然没有意见,那即日起令山丹番兵及其家眷收拾行囊,三日后出发肃州!”
话音落下,他便将目光看向索勋:
“如今河陇动乱,不少番贼都往河湟聚集,为了以防番贼入寇,昔年遗弃的祁连城必须修复,这件事便由索勋你率兵马去办。”
“末将领命!”索勋不假思索的应下。
祁连城在祁连山脚下,位于丹水上游,而丹水绕山丹而过,是山丹境内最长最大的河流。
守好祁连城,就能守好山丹的水源,也能防备河湟之地的吐蕃翻越祁连山来袭。
正因如此,张议潮才会这么在意此地,将此地交给索勋驻守。
不过索勋虽然没有意见,但索忠顗却不愿意。
“祁连城固然重要,但也不必派索勋去吧,相比较祁连城,山丹才更重要。”
索忠顗看出了这是张议潮限制索氏的手段,所以才出言阻止。
“山丹有张司马在,不用担心。”
张议潮平静瞥了一眼索忠顗,随后起身:“就这么安排,都退下吧。”
“我等告退!”
他转身离去,诸将纷纷作揖行礼,哪怕是脸色难看的索忠顗也得如此。
一场议事简单结束,索忠顗和李恩这等人转身离去,而昨夜被通知驻守山丹的官员则是留了下来。
张淮溶坐在了刚才张议潮所坐的主位,目光扫视着索勋、刘继隆及其它五名校尉。
“都入座吧,事情很长,一时半会恐怕说不完。”
“是……”
众人应下,索勋则是走向了对面的左首第一把椅子并入座。
刘继隆见状,也自己往前挪一步,坐在了右首第一把椅子上。
其余五名校尉则是各自挑选了自己的位置入座,静待张淮溶吩咐。
“刚才刺史的话,你们也都听见了,今日起山丹便由我们驻守了。”
张淮溶坐在主位,虽然他没有张淮深的能力,但起码他愿意沟通,不是什么刚愎之人。
“山丹的府库我看过了,文册我也都翻阅了。”
“没卢延及番兵、家眷迁走后,山丹还剩三百六十五户,二千二百余口百姓。”
“刺史说了,府库谷仓和畜栏的钱粮牲畜都不带走,留给我们恢复山丹所用。”
“我想问问诸位,对于恢复山丹,有何看法?”
他话音落下,目光扫视众人,索勋当仁不让的作揖开口:
“我会带轻骑先去看看祁连城的情况,当下山丹第一要事是修建祁连城,防备河湟的番贼来袭,因此钱粮人畜都必须先支给祁连城。”
“此外,我军需要在祁连城、龙首山、焉支山各处修建烽火台和石堡,防备北边的回纥,东边的番贼。”
索勋的建议没有任何问题,前者是张议潮交代要修复的城池,后者也是整顿防务的重点。
对此,张淮溶点头表示认可,随后将目光投向刘继隆,似乎示意他说点什么。
感受到张淮溶的目光,刘继隆也深吸了一口气,随后抬手作揖道:
“末将以为……”
第39章 兼任主薄
“末将以为索果毅所言甚是,山丹民生虽说急需恢复,但山丹首要是军城,而后才是民城。”
“三山的防务要做好,尤其是东边的焉支山方向必须放在首位。”
“其次,我山丹虽然有上千将士,可随着番民迁徙,便只有二千二百余口百姓,养军将会成为一件棘手的事情。”
“我虽不知刺史日后将给予我山丹钱粮多少,但山丹理应做到自给自足,减小对张掖和刺史府的依赖。”
衙门正厅内,随着刘继隆用唐音说出这些放在沙州内部有些文绉绉的话,众人心里皆是一震。
本来刘继隆能把唐音说好,还能写一手楷书就很了不起了,如今瞧他谈吐,哪里像是一个别将,分明更像一位长史。
索勋上下打量着刘继隆,张淮溶也重新审视起了刘继隆。
对此,刘继隆并没有停下,而是继续说道:
“山丹虽以丘陵居多,但境内平原适合开垦耕种之地绝不下百万。”
“末将这些日子巡视山丹城外,发现城外耕地不过二万余亩,且土壑起伏不平,急需修整。”
“昔年番贼治河西时,因畏惧我汉人而禁止我汉人使用铁器,故此山丹汉民所用农具多以木、石为主。”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