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44节
“杀!杀!杀!”
“好了!”
在喊杀声中,刘继隆抬手叫停了操练。
由于加练不过十日,因此在他叫停后,下面的队伍还无法做到令行禁止。
“休息半个时辰,吃了早饭后各旅返回营房午休,未时四刻吹哨继续!”
“遵命!!”
前排的三名旅帅、六名队正异口同声,同时对刘继隆作揖行礼。
刘继隆扫视后颔首,转身走入了牙门之中。
不多时,队伍便原地解散,但所有兵卒都小心翼翼的离开。
这几日他们可是见识到了什么是突发式训练,每次他们放松去休息,结果立马被旅帅们一道木哨声给叫来紧急集合。
经过了几次的戏耍,他们也自然而然养成了习惯。
好在这次是真的解散,他们终于松了一口气,走到角落休息起来。
半个时辰过去,伙头兵们也将饭食给制作好了。
随着厨房方向击鼓,二百多兵卒如饿虎扑食般冲向厨房,但很快就有序的排起了长队。
牙门门口,酒居延看着这一幕,脸上浮出笑容,转身走入牙门内。
他朝厅堂走去,一边笑一边说道:“别将,您这练兵之法真不错,这才多久啊,这群混账都知道不排队的后果了。”
“呵呵,这还只是开始。”坐在主位的刘继隆笑道:
“战场上拼的不止是甲厚兵锐,也拼的是纪律。”
“我军纪律在河西首屈一指,但放眼天下就不行了。”
“古往今来,带兵打仗不怕冲锋,最怕撤退。”
“纪律训练好了,撤退上不出问题,那才是一支真正的军队。”
参军近一年,带兵四个多月的刘继隆也有了自己的感触。
别的不说,当初他作为塘骑的第一仗,其原因就在于撤退不及时,加上撤退路上纪律不行所致。
如果当时李怀深能好好指挥,他们未必没有突围的可能。
十个人都如此,若是几百人、几千人的撤退,那就更别说了。
纪律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厚甲锐兵。
“张司马去了半个月还没回来,看样子这次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酒居延坐到了左首第一位,同时说出自己的猜测。
刘继隆没有看他,而是端起茶碗抿了一口茶。
尽管并不好喝,但起码有些味道。
酒居延所说的,也是他所猜测的。
不过前世归义军遗留的史料太少,所以他也不知道这次发生了什么事情。
“别将、老酒,吃饭了!”
马成的声音响起,只见他和耿明一人端着一个木盘走进牙门。
不多时,二人便把盘子放在了桌上,木盘里放着两大碗肉菜米饭。
一人一碗,四人就这样在牙门里吃了起来,每个人都吃得很香。
只是他们没吃几口,便见张淮满兴高采烈的小跑进来。
“别将!张司马他们回来了!”
“回来了?”刘继隆几人停下手上的筷子。
“对,回来了,已经进了东门!”
张淮满高兴地说着,刘继隆也连忙低头吃了几大口,将剩余饭菜扒到嘴里后,顾不得哽咽,便将碗筷放在桌上,擦了擦嘴。
“走,我们去迎接张司马,你们继续吃,吃完帮我收拾一下。”
交代一番,刘继隆便带着张淮满往外走去。
酒居延几人面面相觑,连忙低头快速扒饭。
与此同时,刘继隆也带着张淮满来到了军营大门。
不等他们走出去,便见张淮溶他们一行数十人牵马而来。
张淮满安排兵卒上去牵马,风尘仆仆的张淮溶则是走到了军营门口,抬手制止了正要作揖的刘继隆。
“走,去牙门谈,另外让人为我打一份饭菜!”
张淮溶能在这个时间出现,显然是着急赶回来,不然应该是在正午之后才对。
刘继隆跟上了他的脚步,心里不由生出好奇。
众人走入牙门内,马成他们已经吃完了饭,将桌椅收拾了个干净。
张淮溶走上主位坐下,舒缓了一口气后才对紧随而来的刘继隆道:
“刺史与回鹘议和了!”
第56章 理念之争
“议和?”
牙门内,刘继隆倒是不意外,只是点了点头。
“嗯!”张淮溶点头道:“山丹和回鹘人互市的地方放到了龙首山烽火台。”
“我们需要在那边修建个小城,互市的商品包括麻布、铁刀,而回鹘主要互市耕牛和挽马。”
山丹不缺羊,但耕牛和挽马却还是重要资源。
“铁刀限制多少?”刘继隆不假思索的询问,张淮溶也开门见山:“每月二百把,每十把换一头牛。”
“除此之外,还有关于麻、盐、酒等商品,对应的价格我让人等会交给你。”
张淮溶的话让刘继隆皱眉:“这些刀过去了,估计也会被熔炼为甲胄。”
“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好。”张淮溶也叹了一口气。
显然,他们都知道与回鹘互市是与虎谋皮,但河西的情况就是这样。
他们不拉拢回鹘,回鹘就会倒向吐蕃,所以即便会被钻空子,但生意还是得做。
“我让马成带塘骑去通知,互市的日子定好了吗?”
“每个月的十五日可以互市,其他时候他们不能进入龙首山。”
刘继隆询问,张淮溶回答,其中内容还是充满了对回鹘人的提防与限制。
张淮深既然有提防,刘继隆便不再担心了。
他将这半个月的事情告诉了张淮溶,尤其是练兵和提升口粮的事情。
张淮溶听后虽然皱了皱眉,但终究没有说什么,反而安抚了刘继隆。
“这次去张掖,我将你的事迹告诉了刺史,刺史也承诺在秋收后运一万石来山丹,到时候我会带兵去押运,山丹这边你依旧照看着。”
“对了,索勋那边传来消息没有?”
他询问起了祁连城方向的索勋,刘继隆摇了摇头,不过又补充道:
“索果毅没有派人来,不过期间我派塘骑去祁连城看了。”
“祁连城的一面城墙已经修葺好了,若是再补充些人,另外三面应该能在秋收前修葺好。”
既然知道了尚婢婢和论恐热有可能走祁连城方向进入甘州,刘继隆自然要派人去查探地势。
“若是这样,那明日我亲率一百弟兄前往祁连城,加紧在秋收前把祁连城抢修好,同时运批粮食过去。”
张淮溶说着,同时解释道:“刺史让索勋修葺好祁连城后,率一团兵马就地驻守,我担心索勋不情愿。”
“要不我去?”刘继隆自告奋勇,毕竟张淮溶和索勋见了面就闹矛盾,他怕索勋为了争口气而拒绝张淮溶。
“无碍,大不了忍他几分。”张淮溶摆摆手,而此时一名兵卒也端着木盘走了进来。
当木盘放下,张淮溶才看着碗里的肉菜米饭错愕道:“这是什么做法?”
“我让人打造了一批铁锅,这是炒菜。”刘继隆示意张淮溶品尝。
张淮溶见状端起碗尝了几口,不由眼前一亮:“这铁锅的炒菜比我在沙洲时吃的还要好。”
“我让人送了两口去司马府上,回去后也能吃到。”
刘继隆将自己早前的安排说了出来,这番举动倒是让张淮溶高兴了几分。
不得不承认,刘继隆弄的铁锅炒菜很好吃,但张淮溶还是忍住了继续吃的冲动。
豪强出身的他,不容自己在外人面前表现出一副不知世面的模样。
不过他这番举动,倒是让刘继隆有了能继续说下去的机会。
“我担心尚婢婢会战败,若是尚婢婢战败,恐怕会如我之前预料的一样,走大斗拔谷道和三斜道来山丹。”
“……”听到刘继隆这么说,张淮溶没有立马回答,而是沉默半晌后才说道:
“我这次去张掖,与刺史说过这件事,刺史府的人都认为你有些杞人忧天了。”
“杞人忧天?”刘继隆有些坐不住,但还是沉着道:
“他们在张掖,距离山丹和祁连城都足够遥远,哪怕山丹遇袭,他们也有时间来防备,可我们没有。”
“眼下祁连城还未竣工,倘若番兵走这两条道入甘州,那索果毅他们将毫无准备,而山丹也会遭遇袭击。”
“城外的粮食还要等一个多月才能收割,到时候番兵来袭,我们根本来不及抢收。”
“张掖那群人觉得我们杞人忧天,难不成张刺史也这么认为吗?”
刘继隆不相信张淮深会如此短见,事实也证明他猜得没错。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