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49节

  “并未!”

  沉吟许久后,刘继隆开口询问,下方的张淮满摇了摇头。

  见状,刘继隆深吸一口气:“龙首山的那二百男丁调回来没有?”

  “昨夜便回来了,今早还参加了收割。”张淮满交代着。

  沉默许久,刘继隆没了什么想要交代的,便只能示意众人各司其职去了。

  只是时间还未到正午,城西便出现了一伙塘骑,众人也再次聚集起来。

  “奉张刺史军令,山丹别将刘继隆接令!”

  “刘继隆接令……”

  衙门厅堂内,张掖的伙长双手呈上军令,刘继隆也走下主位,双手接过军令查看起来。

  军令下压着的信纸被拆开,其中内容被刘继隆一目十行的收入眼底。

  他眉头微皱,没有立即讨论内容,而是抬头示意耿明:“耿明,送这些弟兄下去休息。”

  “是!”耿明作揖应下,亲自带着张掖塘骑们退出了衙门。

  在他们走后,刘继隆才将信中内容交代出来。

  “张刺史命我率兵押运三千石粮草前往祁连城,务必在初五赶到。”

  “初五?!”张淮满失声道:“今日已经是初二,那岂不是说只有四天不到了?”

  崔恕也是眉头紧皱:“从山丹前往祁连城,大军起码要走两天半,现在还要押运粮草,却只给四天时间,这……”

  他没敢继续说下去,可意思十分明显。

  相比较他们的担心,刘继隆则是担心山丹城的安危:“祁连城恐怕是遇到大的战事了。”

  “只是我若带着一旅兵马押运粮草前往祁连城,哪怕按照军令上内容,调回龙首山八十名弟兄,这城内也不过一百八十名弟兄。”

  “倘若北边的回鹘趁机来袭,山丹恐怕难以保全……”

  他面色难看,却依旧在呼吸间想到了办法,目光看向了崔恕:“府库内还有多少甲胄兵器?”

  “五十四套甲胄,兵器和弓箭倒是有上百套。”崔恕解释着。

  闻言,刘继隆沉声吩咐道:“你现在立马派人去龙首山,调回八十名弟兄。”

  “另外,你亲自去谷仓,调三千石粮草去南门。”

  “是!”崔恕应下,转身向外走去。

  瞧着他离去,刘继隆立马看向张淮满:“我带一旅弟兄出发祁连城,给他们每个人都配上一匹马。”

  “只要粮草送到,我会视情况带兵返回山丹,倘若我回不来,这山丹就由你做主驻守!”

  “是……末将…领命。”张淮满艰难吞咽着口水。

  瞧他那模样,刘继隆心里升起一丝担心。

  这群豪强子弟,也不全都是人中龙凤,大部分人还是能力平平。

  “你先退下吧!”

  刘继隆吩咐着,张淮满也脚步虚浮的离开了厅堂。

  瞧着他离去,刘继隆还没开口,陈靖崇和马成便走了上来,二人面露担忧。

  “别将,我跟随您一起去!”

  “我也一样!”

  二人先后开口,刘继隆却摇头道:“你们二人留守山丹城。”

  “这……”他们试图争辩,可刘继隆抬手打断。

  “张淮满志大才疏,留他驻守,只是因为他是校尉罢了。”

  “为了防止山丹丢失,我要你们在山丹好好盯着他,如果有什么不对的,立马向祁连城派出加急!”

  经过刘继隆一番解释,二人这才冷静了下来。

  “下去准备吧!”

  刘继隆示意二人退下,而他则是返回了自己的院子,让曹茂为他准备好出行所用衣甲。

  衣物甲胄被放到了一匹驽马的马鞍上,不过一个时辰,刘继隆便骑着马前往了南城。

  与此同时,南城外也不断驶来挽马车。

  这些挽马车上放置甲胄、兵器与粮食。

  三千石粮食和一旅将士的甲胄兵器,这整整需要六百辆挽马车。

  由于挽马不足,刘继隆只能抽调耕牛来拉拽板车。

  好不容易将物资和车辆凑齐,驾驶挽马车又需要足够的民夫,而此时城内十岁以上男子连四百人都凑不齐。

  加上还需要留男丁守城,刘继隆只能征募了未满十八岁的一百余中男来充当马夫,同时令将士们将一些挽马车和牛车连接起来。

  如此一来,便是两三匹马并排拉拽两三千斤的物资,但只需要一名马夫。

  从午时开始,刘继隆他们这支粮队总算在申时之前做好了所有准备。

  临行之前,刘继隆三申五令的交代张淮满,让他无论发生了什么事都不要擅自做主,而是向祁连城派去塘骑请示。

  得到了张淮满的保证后,刘继隆这才放下心来,带着队伍往祁连山。

  九月初的山丹已经染上了秋意,西北风中更是带着几分寒冷。

  马背上,刘继隆策马来到一处山丘之上,他先是扫视自己的这支粮队,随后又眺望远处的山丹城。

  望着那矗立平原之上的山丹城,他心里不免升起一丝忐忑。

  只是忐忑许久后,他却猛然惊醒,忍不住露出自嘲。

  “真是太平日子过久了,就连我自己都开始有些怕死了……”

  调转马头,他重新整理了一番心情。

  伴随着他抖动马缰,他个人也汇入了队伍之中,向南方的祁连城前进。

  与此同时,在刘继隆出发后的一天。

  沉闷的马蹄声在南方祁连山脉的一处河谷内密集作响,数千人的队伍正在沿着谷道的方向,往西北方紧赶慢赶。

  虽然这数千人都骑着马匹,甚至队伍中还有身着甲胄的数百甲骑,可他们的脸上却写满了惶恐。

  队伍之中藏着十余辆马车,这其中有一辆马车十分宽大,足够容纳七八人。

  马车四周由甲骑拱卫,同时马车车顶还插着一面巨大的旌旗,以此彰显着它的地位。

  “铎罗……”

  嘈杂的场景中,马车内响起了一道声音。

  面对声音,马车一侧的一名将领放慢马速,在与马车同排时,马车车窗方才打开。

  透过窗户,坐在马车内的是一名身材矮壮的吐蕃高官。

  车内除了他以外,还有两名身材健壮的青年。

  “节度使……”

  将领在马背上略微躬身请问,那矮壮的吐蕃高官咳嗽道:“距离谷口还有多少里?”

  “应该还有八十里,后天正午就能赶到。”将领回应着。

  闻言,这高官点了点头,却又不放心询问道:“尚延心的骑兵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面对询问,将领信心十足:

  “最少还有一百里,这三斜道地势崎岖,他们虽然都是骑兵,但也快不起来。”

  

  “在他们追上来前,我们应该能抵达谷口。”

  “没卢东本已经派出了塘骑,相信很快就会有唐军的消息了。”

  “好……好好……”听到将领的话,这高官舒缓了一口气。

  至于他的身份,那便是曾经的吐蕃鄯州节度使,如今落荒而逃的尚婢婢。

  “怪我不听怀光的话,这才导致我现在局面,唉……”

  尚婢婢长叹一声,那将领闻言也沉默不语。

  时间往前推移,哪怕放在一年前,河陇的局势也是以尚婢婢为大。

  谁曾想到,不过是一次轻敌,最后导致了论恐热兵围鄯州,尚婢婢无奈西逃。

  “只要能逃亡甘、肃二州,联系上家族中的东岱们,我们就还有重回鄯州的机会……咳咳!”

  尚婢婢一边安抚着身边人,一边忍不住咳嗽着。

  望着他这模样,那将领也忍不住回头看了看自己的这支队伍。

  三千骑兵大多穿着简单的皮甲,唯有五百人身穿扎甲。

  在队伍中间,十几辆马车拉拽着尚婢婢的家眷和河湟五州的图籍。

  这样的一支队伍,倘若河西的唐军势大,那还真是难说结果。

  现在看来,他们除了投靠河西唐军,也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了。

  前往逻些的道路被论恐热所阻,他们只有从河西绕道前往逻些。

  不过在此之前,他们得先摆脱身后的追兵才行。

  “驾……”

  抖动缰绳,尚铎罗只能在心底暗叹一口气,继续护卫着尚婢婢前进。

  时间在流逝,鄯州兵马除了夜间休息,其余时间都在埋头赶路。

  一直到次日正午,鄯州兵马的前军塘骑传来了消息。

  他们在前方二十里与唐军交涉,唐军同意他们出谷口谈判。

  尚婢婢知道祁连城,不过他没想到,唐军竟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修复祁连城。

首节 上一节 49/3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