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第22节

  夏林的话让唐小姐精神为之一振:“你这人……好奸诈。”

  “哎呀,无奸不商嘛。有驱动他们才有动力,有动力才肯花钱呐。不过你一定要管好手底下的人,这个货我是出给你了,但若是你手底下的人监守自盗,那……”

  夏林的语调拉长,唐小姐立刻心领神会,然后重重点头:“我必亲自监管。”

  对!就是亲自监管!

  夏林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亲自监管的意思就是她必须人在这里,只有人在身边才有机会嘛,真的让她给跑回去了,说不准就被哪个王侯将相给勾搭走了,到时他夏林不得偷鸡不成蚀把米?

  所以人留下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唐晚秋果然冰雪聪明,冰雪聪明啊,哈哈哈哈……

  “看来啊,我一时半会是走不脱咯。”唐晚秋调笑着看向夏林:“看来是是时候在这里也开上一家唐家铺子了。”

  “可以,我给你批块地。”

  夏林办事讲究的就是一个速战速决,上午说给唐晚秋批一块地,下午他的规划方案就做出来了,就在毗邻工坊的地方,前后也就相隔一百米左右,他在这里给唐晚秋规划了一块方圆五百米地界。

  “太大了,这也太大了。”

  “不大。”夏林手指在地图上点了点:“唐小姐,你知道你的龙兴之地应该是哪里了吧?”

  唐晚秋杏眼圆睁,一把捂住了夏林的嘴:“你……你想害死我啊?”

  “操操操……”夏林甩了自己一巴掌:“被老张传染了,抱歉抱歉。”

  看到他意识到了,唐晚秋这才翻了个白眼松开了手,不过虽然这一下夏林胡说八道了,但他却第一次感觉到了唐小姐手心的柔软和甜香,这是真好啊……好香哦~

  不过正事还是要聊的,他咳嗽一下打消了尴尬:“这地界其实反而要比洛阳更适合你唐家的发展,你看此地的位置,横亘于四地之中,徽州、饶州、歙州、洪州,上有茶产区,下有粮产区,左边是鄱阳湖右边是苏杭之地,以唐小姐的眼界应当不难看出这是个什么风水宝地吧?就这么跟唐小姐说,三年之内,此地必撤乡成县。”

  唐晚秋仔细研究了一下地图,了然的点了点头:“的确是不错,不过这弹丸小地……成县?”

  “不光成县,还要成这天下规格最高的县!”

  这可不是夏林胡说八道,这浮梁县那可是五品县,京畿县才六、七品,五品县已经比三等州高半级了,县令正五品,知州从五品,那妥妥的是天下第一县。

  只是现在这地方还是块鸟不拉屎地方,他这么一说多少就有些夸张了,就连唐小姐也是掩面而笑,但夏林不生气,他们越是这样越好,到时候给惊喜的时候他们就知道什么叫当年当真是看人低了。

  不过最后这方圆五百米的范围最终还是划定给了唐小姐,这唐小姐也是个实干派,立刻就张罗人手开始搞建设,人家现在荷包跟她的胸脯一样鼓鼓囊囊,有钱什么都好办,本来那些盖房子的人就还养在一旁闲着,现在这又来活儿了,可谓是皆大欢喜。

  这样过了两天,唐小姐主动找来夏林,手上拿着一张工匠给画的图:“道生,你给我瞧瞧,这地方该取个什么名字好。”

  “斗富弄。”

  “嗯?为何?”

  为何?当然是这地方本来就该叫这个名字呗,但夏林也不能直接说这名字都是他那迷人的老祖宗早就起好的,毕竟他现在就是迷人的老祖宗本宗,所以张口就来还是有必要的。

  “因为富呗,到时候可不止你一家在此地,让你将这里盖好商铺房屋,坐等升值。到时外人来做生意,这地方遍地是老板,人人皆富翁。那取名斗富合情合理啊。”

  “好。”唐小姐显然也是极喜欢这名字的:“那便叫斗富弄了。”

  如火如荼的建设一直持续到年底,年底的时候夏林缴纳了自新平乡脱出鄱阳县后的第一笔赋税,这赋税清单拉到了郭州牧的桌子上,他本也是例行公事进行的核算。

  往年基本上一个县的赋税大概在三千到五千两之间,毕竟是江南之地富庶之所嘛,全境加起来的话能有个十万到十五万两的收入,这放眼全国来说也是名列……

  “啊????”当郭州牧看到新平乡的纳税时,他直接在位置上变成了个大虾米,身子整个就弓了下去。

  “啊?二十七万???”

  “包衡!死过来!”

  郭州牧把桌子拍得啪啪响:“快些!”

  过了一会儿州府里的税官诚惶诚恐的来了,他躬身朝郭州牧行礼,但还没开口说话就被打断,那郭州牧怒斥道:“一个乡,二十七万纳税,你这糊涂账怎么算的?说话!若是若不清楚,我拿你下大狱!”

  那税官包衡走上前仔细看了一下账目,然后拿出自己的账目清单对了一下,眼神立刻就清澈了起来,嗓门也变大了不少:“大人,没错。就是二十七万。”

  “还敢信口雌黄!这账目若是错了,拿你的命都填不满!”

  “真没错啊,大人。您请过目。”

  税官将清单递上了前,这一看才知道主要纳税之人便是唐家的商号,收益三成半的赋税足足有二十二万,而剩下的五万多则是新平乡各村的赋税缴纳。

  “啊???”这郭州牧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他站起身背着手,恶狠狠的瞪了一眼税官:“愣着干什么?备船!跟我一起去新平乡查!二十七万,若是拿不出这真金白银,朝廷不得把我天灵盖给掀了?”

  “大……大人……银钱已落账,正在库房之中呢。”

  “啊?”郭州牧挠了挠头:“不是,他们哪来这么多钱,这钱从哪赚的?备船备船,我必须得亲自去瞧瞧。”

第40章 州牧乘舟将欲行

  郭州牧死活都要去新平乡看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产业在那一年赚了人家一个县一百年的钱,他记忆中当时还特意看了一眼那个破新平乡的数据,三千来人的老弱病残乡,他夏林就算是个治世奇才也不可能短短两年时间就给弄成了全州……不,全国第一大纳税乡吧?

  京畿周围的强县才多少?这二十七万两的数量虽然不能跟长安、洛阳、汉阳、金陵这些地方比,但那是什么地方?这新平乡是个什么地方?长安人口八十二万,赋税四十一万。洛阳人口七十九万,赋税四十七万。汉阳人口一百零四万,赋税六十六万。金陵人口一百八十五万,赋税一百零九万。新平人口三千,赋税二十七万。

  请从以上五个地区里找出一个与其余地区不相同的一处。

  明显长安是吧。

  但人长安现在是大魏对北方的防御门户,人口多是因为士兵多,钱少是因为做生意的少。而洛阳的话,前些年洛阳也是个大户,但后来因为北方官场作风有很大问题加上迁都到了金陵,这北方的经济自然也就下去了,而且今年这洛阳纳税大户唐家的重心也跟着去了南方,这就显得北方两座大城不太显眼……

  但这新平……就看它都已经开始跟洛阳长安比了,就这数据郭州牧是真不敢闭着眼睛往上报,真出个三长两短的话,他最少都要吃个御下不严的罪名,更何况这段时间京城里头风起云涌,以高士廉为首的文官集团挟南方士族正在全力排除异己,这会儿要是犯错,他这个封疆大吏恐怕要被调配到大西北防匈奴咯。

  不过作为堂堂州牧,老郭出行自然是不可能跟夏林那样拉上一辆牛车就杀过去,他可是要讲规格的,即便他不在意,但大魏律法摆在那里,除非微服私访。

  “来不及了,十日之后我便要出发参加大朝会,我现在就要快。别备船了,叫那参军营和驿站给我备好八百里加急快马,我即刻出发。”

  老郭在这其实说白了就是土皇帝,如果不是滕王就在身边,他这个州牧在这一亩三分地说的话甚至要比皇帝说的话都好使,说八百里加急那就八百里加急。

  不过这老郭倒也真的是个能人,五十多岁了骑上马还是英气勃发,带着那么十来个护卫一路就奔向了新平乡去了。

  八百里加急那就是快,沿途驿站里头的驿丞忙到冒烟,而老郭甚至除了吃喝拉撒之外就没有从马上下来,这上午出发的,第二天下午就到了。

  要知道夏林取道鄱阳湖可是整整走了十天。

  这次老郭来这是算是微服私访了,主要就是见证一下这破地方到底凭什么这么有钱,所以行事非常低调。

  不过当他进入到新平乡地界的驿站时,他眯着眼睛在下头看了半天。

  这驿站……那也气派过头了吧?

  三层的楼房虽说不是雕梁画栋,但却也是朱漆打底,外头用木头嵌了个硕大的牌子,上头以朱砂跟大漆混在一起写着“新平欢迎您”和“距新平乡还有十里”的字样,而旁边的还有几个气派的大灯笼上头挂着“餐饮”“住宿”“招待”“歇脚”等等。

  而从那乐平乡进入到新平乡的地界之后,路是明显宽了,全程黄土垫道下铺碎石,马蹄在上头跑得极为舒适,旁边更是有人在开挖路面铺设青砖,一看就是有钱才能干的事。

  正在老郭愣神之际,他突然瞥见一个衣服上绣着“环卫”的老头正开始平整他们刚刚踩过导致坑洼不平的路面,这倒让他有些好奇,老郭便走上前问道:“老人家,这大魏国法里说,这七十之后便不用劳作,为何您这把年纪还要……”

  “罗嗦什么罗嗦。”那老头也不管对面是谁:“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骂完之后,他继续拎着个竹编的簸箕开始平整路面起来。这老郭什么时候受过这个委屈,他站在那生生是愣了老半天,但能怎么办?这种老登是骂不得打不得,别说是他一个小小州牧了,就是皇帝来了遇到这种老东西也只能赧然一笑,站在那无奈摇头。

  毕竟大魏立国之本忠孝礼智信,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早就已经是他们的国训之一了,谁敢找这帮老登的麻烦呢,只要不是十大不赦之罪,老登犯法都不追究的……

  他问不着老登,只能去那驿站里问小二了,不过这一进那院子,他就被一股酒气给熏了一把,转头一瞧正看到一个青衣小帽的少年在那叫卖酒水:

  “长寿泉长寿泉嘞,一碗你万夫莫敌,两碗你斗转星移,这三碗四碗下了肚,遇到老虎你不心慌咯。”

  这会儿这小厮见老郭过来,又看到他衣着华丽面料价值不菲,立刻笑盈盈的迎了上去,手上则拿着酒壶酒杯:“客官客官,来上一杯,不要钱。若是觉得好,您买上一坛子,若是觉得不好,你吐我一身。”

  “有趣。”

  郭州牧刚接过那小酒杯,旁边的侍卫就要伸手去拦,但被老郭一个眼神给吓退了回去,他端起就被嗅了一嗅,深吸一口:“唔,好烈的酒……”

  说完他伸出舌头沾了一下,酒味顿时从口腔蔓延到了鼻腔,他张嘴将那五钱的酒杯一饮而尽,顿时那酒水化作烈火顺着嗓子眼儿就下去了,一路走来风霜侵袭手足早已经冰冷的老郭几乎是不出几个呼吸之间就已经感觉到了血热了起来。

  “嗯!好烈酒!”老郭点头赞叹:“可以可以,好东西。”

  “那客官买上一些?我这便去给客官装坛。”

  “嗯,买上个五斤吧,我这趟带的弟兄多,刚好暖暖身子。”

  那小二嘿嘿一乐,连忙上去打酒,一边打还一边说:“客官您怕不是本地人,咱们这酒啊,烈的很。一般人三两便不行了,您这十几个人五斤那是将将好,喝完之后在咱们这驿站里歇歇脚,泡个澡,那才叫一个舒坦。”

  “泡澡?这寒冬腊月的,不行不行,我到底不是小伙子了。”老郭连连摆手:“吃不住那冰冷。”

  “哈哈哈……客官您可放心吧,包叫您舒坦得呼喊出来。”

  老郭笑了笑一开始倒也没在意,只是问道:“刚才那老叟为何七旬还要服徭役?没人管?”

  “哈哈哈,你说那个啊?这边是我乡里那个什么‘老有所依’计划,反正乡正大人是这般说的,说让那些个老叟老妪们都找些事干干,每个月乡里补贴些银子,这以往这些老的,可怜的很。如今那是叫人羡慕的紧,吃穿不光有了,每个月还能有个三两的银子,你说让他别干了?他可不得骂你呢。”

  原来如此……原来不是徭役而是花了钱的,那还差不多。不过倒是有些意思,居然会请这些个腿脚都不利索的老家伙干活,倒也不是为一种好政策。

  “既然如此,那我先去驿站之中歇歇脚。我问你,这边饭菜可还可口?老头子我呀,别的兴趣没有,就是好吃那一口。”

  “您可放一百二十个心,咱这地方,那厨子是从洛阳请来的大厨,以前可是给洛阳唐家烧饭菜的,您放心着吃,若是有半点不满,您出来砍我一刀,我要是哼哼一声都不算个爷们儿。”

  “小伙子也是北方人?”

  “嗯,随大哥从洛阳来的,此地不少河洛山西之地的人,都是随唐家过来的。”小伙子也是实诚:“您赶紧进去吧,再晚些可就没位置了。”

第41章 这地方有趣

  话说这老郭不就进到了驿站之中么,本来说这驿站的确是有客栈之职,但想要环境多好那却是不可能了,一路过来大如洪都府的驿站也不过就能吃碗面和遮风避雨。

  但这里可就不同了,这地方中间竟有个舞台,几个姑娘在舞台上吹拉弹唱,旁边摆放着桌子供人吃喝。其他的酒楼之中有个东西叫菜牌,就是挂在大堂之中供人点菜,而这里的则是菜单,是一块雕刻好的木牌,上头有那菜名,客人想要些什么便告诉前来点菜的小二,一桌一单。

  而这里菜品的丰富让老郭其实是有些吃惊的,他很好奇这小小的弹丸之地是怎样做到如此程度的,于是便抬头问那店小二:“你们这菜单上的菜当真都有?”

  “有有有,天南地北的都有,这唐家商队走南闯北,各地的东西都能带过来,只是这价会略高一些,毕竟店里买来的本钱摆在那,不过您若是想吃这本地菜也是可以,价码就低上了许多。”

  小二很耐心的给老郭解释着,这一点也让老郭很好奇,那就是这里所有小二似乎都特别客气。那老郭什么见识啊,正经高门大户出来的人,早些年从军更是天南地北闯荡过的人,他深知这些店家小二之恶劣与那狗眼看人低的程度,若是他这样锦衣华服的,这帮人那自然是笑脸相迎可若是看到那破衣烂衫风尘仆仆的,他们可就没什么好脸色了。

  但这里不然,不管是商队还是那三三两两的散客,甚至还有那看着便落魄的旅人,这里的小二都跟见着亲爹一样热忱,倒是让人觉得好奇了起来。

  “小子,我问你啊,你们这的小二为何都如此客气?”

  那小二呵呵的笑着,然后指了指墙上的一块木头牌子,老郭走上前看了一眼,竟是员工准则,上头列举了八准八不准,下头还有告客人书,里头提到两个词倒是很有意思便是微笑服务与互相尊重。

  “你们都识字?”老郭回来之后重新坐下:“倒也是厉害。”

  “我们本就是县里读书的。乡正大人说了,书可以白给我们读,可活儿我们也得干,他还说我们这些个下等人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走出去。”

  “读书?”老郭听了心里一紧:“谁在教?”

  “我们有轮班的,七日早班七日下午班,早班时就夜晚去,下午班时就上午去,每日如此。教授的活儿是从外头请来的先生,偶尔乡正大人也会来教教我们,你别看大人年纪不大,那可是一等一的才子。”

  我勒个乖乖,这小子到底在这里是干了点什么?难怪这些小二看上去虽年轻但都知书达理的,原来是正经上过学的,这可就不一样了,甚至让这个地方的档次都提了一级。

  这个新平乡有趣有趣,十分有趣。这才不过两年,若是再久一点谁知道会长到如何程度。

  很快菜上来了,这一上来老郭就闻到了熟悉的家乡味道,不由得让他食指大动甚至连酒都顾不上了,哐哐就开始旋饭。

  这一路上的确是疲惫了,老郭虽是儒将出身但年岁不饶人,毕竟他也是当爷爷的人了。吃完了饭,那烈酒也喝得差不多了,老郭觉得这头晕晕的身上热热的,于是便想着说先睡一觉等明日再进乡里。

首节 上一节 22/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吾为人屠,监国天下!

下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