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第36节
这几日他没见到夏林,而且当兵的也不能随意离开大营,所以他就一直憋在心里,今天看到夏林之后他才终于有了开口的机会。
“我不会啊……”
夏林倒也实诚:“你看我这样子,我逮个鸡都费劲,哪会练兵呐。”
“大人,我乃鸿宝六年募兵,后驻幽州上谷郡,喀拉干之战后调扬州任盘营教头,略懂练兵之策。”
“嗯?”夏林听完之后快速的眨巴了几下眼睛:“你会练兵?你会练兵你不跟我说?我费劲巴拉又是贴告示又是求人去探寻老兵,你倒好你知道你不告诉我?”
“大人……我也不知道您不会练兵呀,况且我在营中也不知外头您在着急。”
夏林一想确实也是哈,咂摸几下嘴之后点了点头:“那该怎么练,你就开始吧。哦……对,我要给你提个教头是吧?”
周同山忙不迭的点头,脸上尽是笑容,毕竟当教头的待遇可要高不少,若是加上他娘子在这里烧饭,两人吃饭也用不着钱,一个月能攒下差不多十两银子。这十两银子攒个几年,到时而是到了那十六七岁时,这攒下来的钱就可以供他去京中考试。若能中个举回来,那他们这辈子的辛苦也便是值了。
不过夏林倒是不知道周同山心里的小九九,他只是知道这现成的练兵之人这不就来了嘛,于是他只是吩咐道:“反正我也不懂,便不指挥你了,你就操练着,这大营我便交给你手中了,可千万莫要给我出什么纰漏,你家大人上头也有上官,上官性子浪荡喜欢微服私访,若是给我逮住了,顶多骂几句,若是让他逮住了……哼哼,你小子的好日子可就到头了。”
周同山眸子一缩,他是真的怕……
要说之前连死都不怕的汉子为什么现在这么怂?其实说到底不过就是之前一直在绝望之中泡着,现如今被那无形的巨手一把捞了出来见到了光明的未来,若再让他回到之前那黑暗中,他真的是怕。
“大人放心,末将万死不辞。”
“末将?你不是教头么?”
周同山连忙摆手道:“口误口误而已……”
夏林抬起头仔细打量着这个二十六七岁的男人,眯起眼睛看了半天,然后轻轻一笑便站起身:“好好干,反正军营内部的大小事务你自己决定就好,我便不过多参与了。”
当天下午夏林的任命书就来了,直接给周同山提到大营教头,这一下长鞭在手这帮大头兵的好日子可就算到头了。
夏林这会儿就在外头看他操练,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周同山的操练之法极为严格,这可不像是边军的操练之法,夏林虽然没见过军营操练但他这些日子也听说过一些,基本上在边军里头能排整齐队的就已经算是精锐了。
那如果能排好队就算精锐,周同山这是在训练啥?大内禁军?
而周同山那边其实心里也憋着一股劲,因为夏大人虽然嘴上没说但各项的参数都已经说明他是在培养什么了,既然这样的话这帮人吃了这碗饭就要对得起这份殊荣,毕竟军中有句话是喝粥干粥的活儿,吃肉干肉的活儿。就现在夏林给的伙食也好待遇也好,哪怕让他们去死他们都不能眨一下眼睛。
所以周同山还真的就是把这帮新兵蛋子朝着禁军的方向给操练。
两人都没多问,但却都在干一件特别危险的事情……
不过好在这就五百人,被发现了倒也无所谓,五百人能干啥,而且还是步卒乡勇,其实哪怕是老郭听见了也就一笑而过了,权当是小朋友的争强好胜罢了。
但老郭可能不知道,夏林下一阶段军事上的科技树就是钢铁热铸膛线工艺和无烟火药……
第67章 越老越任性
这有兵了,武器总归是要给的,总不能老让他们用竹竿操练吧。
新平乡刚刚开始开炉产钢,现在产能还很有限,肯定最优先的就是打造工具了,榔头、钉耙、铲子、锄子这些工具农具是优先的,然后才能轮到兵器。
而根据那些有经验的老铁匠说啊,这新平乡的铁打起来格外费劲,以往三锤便能弯过来的东西,如今却要反复烧红锻打才能成型,但这成型后的东西的确是不错,可谓是精品中的精品,锄头锄地又快又好而且不易翻折经久耐用。
“我要三种刀,第一种是长柄大刀。两面刃刀,通长一丈十五斤上下。称为陌刀,是用来给步卒对抗骑兵用的。”
这会儿夏林正在跟一个经验十足的老铁匠提出构想,他门下徒弟众多,基本上新平乡里出工出活儿最好的就是他们家了。
“然后是一柄轻长刀,大约这么长……”夏林比划了一个长度并拿出了一张草图:“这个可配为腰刀,无需配重破甲,主打一个锋利。造型这样就行了,狭直刀身,长柄,有刀格。这是赔给捕快城防之类用的,弄个两百把差不多了。上头那个要多弄一些。”
夏林说着又拿出了另外一张草图:“还有这种刀,总长三尺七寸、刀长二尺八寸,柄长九寸。穿刺劈砍,进可攻退可守。”
老铁匠盯着这三款刀沉思了片刻:“这是大人所改?”
“你别管那许多了,照做就是了。”夏林把一摞通票往他面前一拍:“钱管够,干活!”
那老头也不再废话,将手中的铁锤在铁毡上用力一敲:“孩儿们,干活!”
很快夏林便从那烟熏火燎之中出来,回头看一眼时里头就已经叮当声响成了一片。这三把刀其实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冷兵器了,一个是唐陌刀,属重刀,后经戚继光戚将军改进之后成为了一代反骑兵反倭寇神器,还有一种是类绣春刀,主打清便快捷,是为城市治安所配,所以不求破甲只求锋利。
最后一种便是副手刀,也是一直到火器出现之前都属于主战单位的直苗刀。
至于说为什么不直接上火枪,拜托……没有那个技术能力。没错,网上的确是给了工艺流程,但现在冶金技术达不到,化学工业跟不上,热铸工艺配套也不完善,与其耗时耗力的造枪,不如先用冷兵器武装然后弄点爆炸物,比如小口径炮和炸药包和手雷,反正李云龙当年能造啥现在勉强就能造点啥,想要再进一步的话,那就得等第二阶段方案出来了。
这玩意就跟练兵情况差不多,原理明白但还需要大量的经验作为累积,心急可吃不上热豆腐。
除了武器之外,还有就是制式铠甲了,夏林手上的五百人可不是私兵,那可是正经有兵符的正规军,是老郭作为二十多万两税银的回礼,跟那些乡党私兵不同,这些人是有资格配甲的,只是老郭到底还是抠门,只给了编制,其余的别说甲胄武器了,就连个新兵蛋子都没发过来。
所以一切都需要他夏林一点一点的磨出来,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便是有钱也不容易。
而与此同时在京城里,唐小姐趁着皇帝诞辰时托自己父亲曾经的老友给陛下献上了一整套绘画在瓷器上的万国来贺图和一整套的红楼梦,两套瓷器共一百零八件,色彩斑斓相当好看。一开始皇帝也没当一回事,毕竟给他献宝的人极多,各种稀奇古怪之物那是数不胜数,什么珊瑚玳瑁看着就烦心。
不过就在第三天一个偶然的机会,陛下前往御花园中赏景,随行的老太监则抱着一个瓷盒子过来打算给他泡茶喝,这才让皇帝注意到了那个精美异常的明亮瓷盒。
他取过瓷盒端详,发现这东西不光质地如玉,上头还描绘着栩栩如生的风景人物,煞是有趣。于是这陛下便开口问了起来:“田恩啊。”
“老奴在。”老太监低头答应道。
“这是谁献上来的?”
“是一商人托御史台殿中侍御史邵四郎进献,说是天下仅此一套。”
老太监那可是收了人家唐小姐的好处,故意拿着这东西在陛下面前晃荡,这遇见了陛下发问,自然便要好好的介绍一番。
“一套?”陛下笑了笑:“去,取来让我瞧瞧。”
这几日陛下心情极好,前些日子做寿时听闻自家侄女梦中得观音点化,守道救兄成为一方美谈,让那些个文官世家狠狠的吃了一瘪,然后自己那个闲散的弟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火气当着殿前还撒了一把泼,将那些个整日折腾的酸臭文官给弄得灰鼻子土脸,这连续几日都没有再因为和亲之事烦他,这让这位老皇帝整个人都明媚开朗了起来。
要放在平时,他可没心思去欣赏什么瓷器,被人烦都要烦死掉了。
老太监将那一八零八件瓷器都搬入到了御花园之中,陛下坐在亭子里按照秩序一个一个的阅读起上头的叙事诗文来,这诗文配上瓷器上的画作,活生生的便让人看了一出心满意足的好戏。
要说起来这当皇帝什么都好,但偏偏就是困在这皇宫之中,如那笼中之鸟不得高飞,而为数不多的消遣随着年龄的增大也变得索然无味了起来。
但偏偏好这两个瓷器的故事的确是吸引人,还配上了那图画,特别是那套名为红楼梦的套瓷,那是真的可谓荡气回肠,寥寥数笔便将一个大户人家的兴衰描绘的是淋漓尽致。
皇帝最喜欢便是那刘姥姥进大观园的一幕,看得人免不得会心一笑,不禁让人轻松愉悦了起来。
原本只是打算喝两口茶坐上一会儿便回去批阅奏章,但谁曾想这一看便看了两个时辰,上头那些小字着实有些费眼,再抬头时却已经是双眼放花,可即便如此却还是意犹未尽。
不过皇帝毕竟是皇帝,他当然知道身边这老太监这么极力推荐这个东西的目的是什么,于是便笑着问道:“你收了人家多少银子?”
老太监噗通一声就跪下了:“陛下,冤枉……”
“少给朕来这一套,你十二岁便在朕身边,如今已有四十五年了吧?朕还能不知道你这小子。”陛下轻笑一声:“收了便收了,也不会因此责罚你。朕还知道你在宫外将你亲弟弟家的儿子养得极好,如今你也算是三代同堂了,贺喜贺喜啊。”
老太监根本不敢抬头,只是跪在那脑门子上的汗簌簌而下,这伴君如伴虎可不是开玩笑的,赌的就是这老东西心情好不好,心情好这事轻描淡写,若是他心情不好,明天摆在自己面前可就是家中子侄的头。
“罢了,你年纪也大了,为自己打算点也算是人之常情。朕就不追究你了,你拿了多少?说说。”
“五千两……”
“嚯~你小子手够黑的了。”陛下摇了摇头:“这东西当真是极致精美了,朕很满意。既然你都收了人家银子,那朕就替你表示表示吧。去,跟那内侍省知会一声,此物当为贡品。”
“谢我主隆恩!!!”老太监激动的都快要哭出声音来了,他把脑袋磕得砰砰响:“陛下~~”
“好了好了,哎呀。我身边可没剩几个亲近人了。”陛下也是轻叹了一声:“朕就两个亲兄弟,一个天南一个地北。儿子又在四处巡查,剩下那些个不成器的东西看着也是心烦意乱,唉……田恩,你可还记得三十年前你我下江南时的样子?”
“陛下……”听到这惆怅之语,老太监声音哽咽:“这些年陛下受苦了。”
“我受什么苦,皇帝若是受苦,那天下早就反了。只是这年纪大了,总是惦记那过去的日子。”皇帝端起茶水喝了一口,沉思片刻:“你说朕去洪都府寻我那弟弟玩上几日可否?”
“啊这……”
这太监哪里敢开口,如果说好,陛下去了。到时文臣跳出来指责,他必要成为那个背锅的人,哪怕陛下视他为手足,也免不得一个杖毙的下场,罪名就是蛊惑人君。这要说不好,扫了陛下的性子,哪怕陛下性格温良不会多说什么,但颇有微词也属实必然。
太监不好当的。
“去,宣工部尚书觐见,朕要亲自下江南视察水利。”老头这会儿突然好像是雄起了一般:“让他应付去,这江南朕是必下不可。”
“是,老奴这就为陛下去宣他来。”
第68章 背后有高人
皇帝要南巡水利,这件事可大可小,这里头最头疼的自然是工部尚书,他听到这个消息头皮都在发紧,这里头可不光是他要背锅的问题,还有就是……
怎么说呢,就是这自古以来这水利便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有的时候修不如不修,但不修上头的钱又下来了,钱到了但那地方就是没法修,这玩意不要人命么。久而久之这工部里头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回扣网络,那当真是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动不得分毫。
可这一南巡不就露馅了么?可他还不能反对,一反对更完蛋。所以这被召唤来的工部尚书坐在那头疼如杵,恨不得现在天降暴雷把自己跟皇帝一起劈死算了,免得受那折磨。
皇帝见了那工部尚书倒是一言没发就是看着他笑,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就走了,这手莫名其妙生生把这工部尚书给弄蒙了。
可谁知道这第二天早晨上朝的时候这才展现出这皇帝老狐狸一面。
这早朝时,文武百官分列两边,皇帝不紧不慢的拿出一封奏折坐在龙椅上笑道:“今日这尚文啊给朕递了一封折子,说是朝廷兴修水利已十七载,如今略有小成,便邀请朕去畅游那鄱阳湖,朕欣然应邀了。诸位爱卿,意下如何啊?”
满朝大臣的脸都扭到了工部尚书的身上,心说:“这傻卵子是不是发烧烧糊涂了?这种事也是能干的?他自己不知道这里头的猫腻?主动邀请皇帝南巡?是全家活腻歪了?”
行,既然您老人家活腻歪了,那就别怪他人送他一程了。
这话一出来,有那跟他不对付的,上来就开始给这工部杨尚文唱起了赞歌,那是一通吹得天上有地下无,仿佛就像是这杨尚文过了一天突然变成了天下第一能臣。
这就该说不说了,当敌人开始对着某件事大唱赞歌的时候,那就说明这件事一定是错的,这工部杨尚书这一下可真是要羊上树了,明明天气还很凉爽,但那汗珠子却已经在地上滴滴答答形成了一滩。
这会儿陛下的高爱卿主动站了出来,躬身对陛下说:“启禀陛下,臣认为此番倒是可以携文武百官一并前往,听说那千里鄱阳烟波浩渺,倒是一处盛景。不如便让那地方的州官为陛下打造一座悬于水上之行宫,以彰显我大魏能工巧匠之高超,还能让这地方上的大小官员瞻仰天颜。”
高士廉这一开口就把皇帝的眼睛给说眯起来了,他脸上的笑容渐渐的收拢了回去,手上也死死握住了龙椅的把手,胸腔起伏不定,看那样子已是极生气了。
这话里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想去可以,但不能随便就那么去了,在鄱阳湖上整个行宫出来是应该的吧?不然皇帝出巡住哪里?还有什么百官瞻仰,这摆明了就是在把皇帝往穷奢极欲上推,而且这出巡用的是地方财政,说一句劳民伤财都不为过,而这地方还正是滕王所辖之境。
这钱要用完了,一旦出现个什么灾什么难,那地方上的钱就那么多,那不得饿殍千里了?到时候滕王要遭责难、老郭要吃挂落,就连皇帝自己都得下罪己诏。
高士廉此刻已经观察到了皇帝的表情,但他却仍只是笑道:“其实臣认为陛下久居庙堂也是该出宫走走体察一番了,臣认为尚文进谏得好。”
现在好了,皇帝算是被架在火上烤了起来,他现在就恨不得一刀把这高士廉给弄了。但这却也只是想想而已,砍了一个高士廉,那这江山都要动荡起来了,铁打的士族流水的君王,从三国之时就已是如此。若是自己真能与天下士族抗衡,哪至于天天在这受这闷气。
“陛下,我这便差使礼部定制巡查事宜,届时我们还可邀请这异邦使臣,名流才子一起南巡,让他们见识见识这大魏雄风。”
高士廉!
皇帝的眼珠子崩的通红,但却没有什么办法,从逼他册立长春公主,再到一步一步的逼他南巡,这高士廉是真的作为士族的急先锋冲在对抗皇权的第一线呐,可他说话办事滴水不漏,着实找不到理由办他。而且他身后的联盟势力庞大,若是再不随他的愿,今年冬日恐怕草原又要叩关攻城了。
放眼望去啊,这朝中孤立无援,皇帝只能苦笑一声慢慢松开了握紧的拳头:“那高爱卿,你便去督办此事吧?”
“臣遵旨。”
听说皇帝下朝之后把寝宫里都给砸了,气得坐在那嘤嘤的哭,但却一丁点办法都没有。不过他也没说就这么放弃挣扎,当天晚上一批快马就飞驰向了洪都府。
这过了几天,朝堂的风终于也吹到了地方,滕王跟老郭都接到了信,俩人凑到一起这么大眼瞪小眼看了一圈。
“这他奶奶的。”
老郭顺口就骂了一声出来,王爷眼珠子一瞪:“那也是我奶奶!”
不过过了一会儿,两人就平静了下来,坐在那开始唉声叹气,皇帝南巡、水上行宫、文武百官、外国使臣、名流才子。种种关键词看得人是次牙咧嘴。
上一篇:大秦:吾为人屠,监国天下!
下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