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将北伐进行到底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123节

  当八月三十日,温敦浑玉带领五个谋克的骑兵,通过了沂水县最北侧的罗鼓山抵达这片小小的平原地带时,几乎瞬间就被眼前的情况惊着了。

  太荒凉了。

  虽然有农舍,有田地,有城池,但几乎一个人都没有,沿途的房屋都是空荡荡的。

  这可是中原腹地,逃民就算是跑,难道还能跑到这种程度?

  “告诉都统,情况不对。”温敦浑玉回头对着军使说道:“会兰成,带你的谋克散开探路,先探明白沂水县是什么状况。”

  “将军!”

  温敦浑玉还要继续下令,就看到有斥候已经回来了,手中还提着一个木桶。

  “将军,咱们猛安没的那三个军使找到了!在官道旁的大树上挂着。”斥候双手将木桶奉上:“只剩下了脑袋。”

  温敦浑玉皱眉看去,只见三颗由石灰腌制好的人头静静的躺在桶中。

  会兰成又惊又怒:“这必然是贼人在向我军示威,狗娘养的东西,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对俺们呲牙!”

  温敦浑玉瞥了会兰成一眼:“他们可不仅仅是呲牙而已。”

  “回来!”温敦浑玉将刚刚上马的军使又叫了回来:“告诉都统,徒单章那厮可能已经身死,沂水县可能会有贼军埋伏,让都统早做准备!”

  不待其余几个行军谋克反应过来,在心中琢磨出温敦浑玉这番猜测意味着什么,就见温敦浑玉挥了挥手。

  会兰成率领本部谋克猛然前突,其余四个百人队四散开来,以十人为单位,如同一张大网一般,向前兜去。

  温敦浑玉被亲卫簇拥着,一边前行,一边眯着眼睛左顾右盼,寻找敌人可能埋伏的地方。

  他首先注意到的,就是那片占地极为广阔的庄园。

  这就是徒单章还能发出信件来的时候,所说的那投靠武兴军的朱老三的庄园吧。

  叫什么来着?

  大朱庄?

  温敦浑玉如此想着,对着身侧亲卫偏了偏头。

  亲卫会意,驱马来到大朱庄庄门前,大喝出声:“你们这群汉奴听好了,现在是武兴军第二将温敦太尉当面,太尉心善,给你们三屈指的时间,打开大门,让管事的滚出来。

  三屈指后,大军进攻,鸡犬不留!”

  恐吓的话刚刚说了第二遍,大门就已经洞开,其中有一人哭得鼻涕眼泪夹杂在一起,连滚带爬的从庄门处冲了出来。

  原本这人还想去抱温敦浑玉的马腿,但女真骑兵如何会让他这敌我难辨之人靠近自家将军,早早将长枪交叉,将其拦在五步以外。

  这人抱住长枪,大哭出声:“温敦太尉!!!俺朱三可算是把你盼来了!”

  温敦浑玉上下打量了面前之人几眼:“朱三?朱天寿?你就是徒单章在军情中所说的良善之人?”

  朱天寿重重叩首,很快他脸上的眼泪鼻涕就与地上的黄土混合在了一起,使得他整张脸都成了大花猫一般。

  “徒单太尉……啊啊啊……徒单太尉……”

  朱天寿泣不成声,似乎听到这个名字就已经伤心至极。

  温敦浑玉从得胜钩上摘下长枪,轻轻一挥,将朱天寿的幞头挑飞,头发飞散下来。

  朱天寿捂住头发,哭声顿时一滞。

  温敦浑玉冷然以对:“莫要假惺惺,我问你什么你说什么,不要添油加醋,明白吗?徒单章呢?他人在哪里?他麾下兵马又在哪里?”

  朱天寿停住了哭泣,老老实实的回答:“三日前,徒单太尉率军与忠义贼决死,在南边吃了败仗,全军覆没,尸骨无存。”

  温敦浑玉脸色不变:“那现在沂水县城是不是已经落到了忠义贼手中?”

  朱天寿摇头:“没有,没有,沂水县没有沦陷。”

  温敦浑玉至此,脸色才有些难看:“那么,县中百姓是不是都让忠义贼迁走了?忠义贼依旧在南边坚守?”

  朱天寿也没有想到,面前之人如此敏锐,只能连连点头:“是是……”

  温敦浑玉继续说道:“忠义贼驻扎之地,是不是在沂南镇左近?”

  朱天寿只能继续点头:“确实,在沂南镇以北两三里处,就是山丘平缓的山口。”

  温敦浑玉每问一句,就有一名亲卫引着数名骑兵拨马而去,到了最后,温敦浑玉身侧几乎只剩下七八名亲卫。

  到了这个时候,温敦浑玉已经差不多理清了前因后果。

  因为他没有在问事情发生的过程,只是在问现在的结果,而结果为现实,是可以亲眼所见的,就算这朱天寿想要撒谎,斥候也可以一探便知。

  望着心腹将领领兵绕过县城与庄子向北而去,温敦浑玉转过头来,用枪尖托住朱天寿的下巴,将对方的脸抬了起来。

  “朱三,徒单章曾经在信中不止一次夸赞于你,现在他已经身死,你确实还活着,无论如何,你为地主都是你的干系。”温敦浑玉语气平静:“现在你还有没有摆脱干系的物什,都交出来,没有个一二三,爷爷就在这里活剥了你的皮。”

  语气虽然舒缓,但言语中的意思确实狠厉异常。

  朱天寿浑身一哆嗦,连忙从怀中将那一封信掏了出来。

  原本他还想等着见到武兴军都统蒙恬镇国之后,再当众拿出,让蒙恬镇国能认下他的功绩,但此时看来面前的这位武兴军第二将不太好糊弄,再不拿出来,说不得就会被当场打杀。

  有亲卫下马,接过信件后,双手呈给自家将主。

  温敦浑玉上下检查了一下印泥与信封的完整,见到的确是徒单章的印之后,才撕开信封,上下扫了一遍之后,冷笑出言:“朱三,你可知道这信里写的是什么?”

  朱天寿老老实实的回答:“具体内容没有敢看,但徒单太尉口述命令,军中文书书写其上的时候,俺在一旁听着,却是说俺是良善人家,让俺当替了大平正那厮当县令。”

  温敦浑玉摇头:“这是徒单章骗你的,其实信中是说,他依照你的计策行事,若他活着,就会给你报功;如果他死了,必然是你向那忠义贼报信,让都统一定要杀你全家,为他报仇。”

  朱天寿再次下跪,在周遭金军甲骑的逼视下,浑身抖若筛糠。

第208章 兵戈之下如泥草

  “俺……徒单太尉为什么要如此说俺,俺是大金的忠臣……俺……将大军埋伏在沂水县城中,引诱忠义贼来攻,从而一句击破忠义贼的计策,的确是俺提出来的,但也是经过徒单太尉首肯的。

  甚至最后还是他否了俺的以逸待劳的打算,率大军突袭忠义贼,事情不成,为何……为何就全成了俺的错了呢?”

  说到最后,朱天寿几乎是声泪俱下,泣不成声。

  温敦浑玉听到了自己想听的内容,见到对方哭得不成样子,呵呵一笑:“朱三,刚刚是我车马劳顿,花了眼,看错成了别的信。在这封信中,徒单章的确是说你是良善人家,要许你做个县令。”

  朱天寿一愣,随即如同全身力气被抽走一般,一屁股坐在地上,腿软的犹如面条,站都站不起来。

  温敦浑玉见状,心中冷笑:不特么诈你一下,徒单章之败肯定就全成了他的责任,死无对证,你肯定会把自己责任摘得干干净净。

  “怎么,朱三,你还想让我给你赔不是不成?”温敦浑玉捏着信纸,脸色似笑非笑的问道。

  朱天寿连忙强行起身,抖着腿躬身说道:“太尉,俺不敢,不敢啊。”

  温敦浑玉在马上俯下身子:“现在你家太尉,现在还有几个疑难,不知道朱三爷能不能为我分忧?”

  朱天寿刚刚经历过一茬大起大落,现在心门子还怦怦直跳,明知道对方没有什么好话,但还是硬着头皮,俯首应命:“太尉有话直说,但凡是俺朱三能做到的,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惜!”

  温敦浑玉见已经彻底拿捏住面前之人,不由得笑出声来:“朱三,我不用你上刀山下油锅,爷爷要一堆肉馅和油炸果子也没什么用。

  第一件事是,大军需要军粮马料,我军一万人马一天就要消耗五百石粮草,你先按着一个月的粮来准备。”

  “一万……一万五千石?”朱天寿张口结舌。

  一石是九十二斤,一万五千石就是将近十五万斤粮食。

  虽然这几日已经靠刮地皮,征了六千石的粮食,但按着温敦浑玉的说法,这就是大军十日的口粮而已。

  温敦浑玉皱眉:“不成?”

  朱天寿满头大汗:“不敢说不成,只不过……只不过……”

  温敦浑玉长叹一声:“朱三,原本我还想给彼此留些余地,但你这一犹豫,第二件事也就出来了。”

  说着,温敦浑玉抬起长枪,从左至右划了一大圈,包括大朱庄在内的五个庄子都划了进去:“你这几个庄子不赖,要山有山,要水有水,我很喜欢。”

  朱天寿如坠冰窟。

  饶是他今天已经受过好几次惊吓,但这一次尤甚。

  果真,温敦浑玉下一句就露出了自己的獠牙:“你把庄户都迁出来,先到城里暂住,这几个庄子,都由武兴军征用了。放心,一间房一片瓦都不会少你们的,最迟一个月之后,我军击败忠义贼之后,就会南下宋国,到时候这庄子还是你们的。”

  哪有那么简单?

  难道武兴军能给朱家庄十天半个月来搬家吗?

  怎么可能!

  而短时间内,朱家庄的庄户除了细软,还能带着家当一起走吗?

  最起码最为宝贵的粮食全都得留在庄子里,便宜了武兴军!

  别忘了,话头就是因为粮食不够而产生的。

  至于庄户迁移的过程中,会不会被武兴军劫掠,有姿色的女子会不会被强抢,到底会死多少人,到了县城里还有没有粮食可以吃,会不会全庄子的人不分老幼全都被征作军奴,这些事情谁也不敢保证。

  到了这一刻,朱天寿终于打心底里产生了一丝后悔的情绪。

  早知道金军如此酷烈,对待投靠自己的豪强竟然连千金买骨的表面功夫都不愿意做,还不如直接投靠忠义军。

  地被分了还可以再挣,钱被征了还可以再攒,命没了就真没了。

  饶是朱天寿平日视人命如草芥,现在也是彻底心凉,因为一旦放弃庄园根基,不止庄户,甚至他的亲族,乃至于他本身的性命,都会被捏在武兴军手里。

  武兴军随时就可以如同朱天寿打杀庄户一般,轻易将他打杀了!

  见朱天寿愕然不语,温敦浑玉说道:“朱三,你们这五个庄子环绕县城,平日里还可以说是为了商贸方便,进出简单,但到了战时,若不把这几个庄子都握在手里,大军哪里敢近县城?更别说再往北走了。

  若你内心起了怨怼,不说与忠义贼作交通,只是将我军归路一堵,那我军岂不是自投死路?”

  朱天寿喃喃自语:“可……可俺已经纳了投名状了,已经恶了那忠义贼刘大郎了,如何还会投靠他们?”

  温敦浑玉也懒得解释什么投名状之类的江湖手段在军中是如何不靠谱,直接言道:“你说什么都没用,朱三,我这么多年的从军厮杀,只得出来一句话……”

  说着,温敦浑玉声音变大,直视朱天寿的双眼:“谁保证你的都不算数,只有你自己做得了主的才算数!”

  朱天寿呆愣当场。

  温敦浑玉语气转成狠厉,手中长枪转了两圈说道:“我现在只给你两个选择,要么趁着我身侧亲卫稀少,将我一刀两断,然后回到庄子,你是勾结忠义贼也好,还是吃了老虎鞭直接起兵也罢,总归与我武兴军当面锣正面鼓做一场。你打赢了,我们武兴军全都死在这沂水县也无妨,你若打输了,武兴军推平了朱家庄,到时候,我保证你们庄子鸡犬不留!”

  “要么就赶紧大开庄门,带着你的那些庄户,赶紧滚到县城里去。少他娘的跟我讨价还价,我好说话,都统来了,就不是这个价码了!”

  朱天寿依旧保持着呆愣的表情,直到温敦浑玉再次催促,才猛然抬头,满是眼泪尘土的脸上此时已经全是悲愤之色:“太尉如此做事,就不怕失了人心吗?”

  温敦浑玉不由得失笑出声,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般,到最后竟然仰天大笑,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人心?什么人心?朱三,你也是个伶俐人,你来告诉我,对于我们武兴军来说,究竟谁算是个人呢?”

  朱天寿复又愕然一时,张嘴想要说点什么,却又意识到什么,顿时张口结舌起来。

  温敦浑玉自然也不是想要从朱天寿这里找答案,反而以一种传道授业解惑的姿态直接解释:“武兴军不是来接手莒州的知州知县,我们是大军,从来只为作战而存在的大军而已。

首节 上一节 123/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风烈烈起南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