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132节
比如天平军是长途而来,武兴军是以逸待劳;再比如武兴军驱赶签军与天平军作战;甚至天平军这三千人虽然都是各部精锐,但缺少磨合,导致配合得不太好。
但理由归理由,战场是赢家通吃的,理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打败了难道还能说不公平,要各自歇息,拿起兵刃,再打一场吗?
对于辛弃疾等人来说,严峻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第221章 突阵横贼风电驰
“不能再这么打了。”
辛弃疾撤回到了枪阵之中,皱着眉头四面望去。
右翼骑兵不动是对的,因为金军还有千人步骑没有动,得留出些预备队。
身前的枪阵虽然陷入了苦战,但因为阵型扎实,倒还可以支撑。
身后的李铁枪所部已经分出了二百手持长矛的甲士上前支援,但大部依旧没有参战,作为全军的总预备队,在等待着决战。
唯独左翼,因为耿兴所部甲骑与步卒衔接得不太好,而对面大将似乎也是个知机的,看出了这点破绽,亲自率领两百人在彼处猛攻,现在眼瞅着耿兴连连后退,步骑之间的脱节越来越大。
如果耿兴的五百甲骑被驱逐开来,那么天平军的左翼将彻底暴露在武兴军面前,说不得三千天平军就要被这八百武兴军打成倒卷珠帘了。
那可就要闹天大的笑话了。
“辛文远!把你的亲卫给我!”辛弃疾复又观察了一下战场局势,随即就对着自家族弟大声呼喝。
辛文远就是之前与李铁枪一起去宋国,却由阴差阳错被金军征了签的倒霉蛋,之后则是刘淮大闹武兴军的事情,顺手将其救了出来。
辛文远当时受了一点小伤,现在刚刚伤愈,还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就遇到了这种大场面,虽然面上不显,但心中已经慌乱难言。此时听闻自家兄长说话,当即胡乱点头:“铁柱子!带着所有骑兵,跟着五哥走!”
辛铁柱并不是辛氏族人,而是辛家家生子出身,因为身高体壮,犹如一根擎天的铁柱,所以才有了这个名字。
辛铁柱闻言点头,将顿项从头盔上放下,随即就牵着马,引着五十甲骑来到辛弃疾身后。
辛弃疾同样下马,将所有人的身躯隐藏在步卒大阵之后:“文远!无论如何,给我支持两刻钟!”
说罢,辛弃疾带着百人甲骑,偃旗息鼓的向着左翼缓缓移动。
彼处,正有一面猛安大旗左突右杀,势不可挡。
仆散东率领自家一骑一步两个谋克,在侧击击败耿兴二百甲骑之后,得势不饶人,追着这二百溃兵向剩余的左翼三百天平军甲骑卷去。
而且仆散东追击距离不远不近,既不与耿兴接战,又不让耿兴收拢溃兵,导致耿兴想要蓄力打个反击都不可得,偏偏这是在撤退的途中,原本就比较混乱,以至于到了左翼周边之时,两个都的甲骑已经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彻底失控。
萧盆奴见状,有心想要先接应耿兴撤退,可作为契丹人的二号人物,这厮还是有些政治敏感度的。
现在的情况是,一来决不能先撤退整军,因为那样就会把大军左翼漏出来。
二来则是刚刚天平军刚刚整军,甲骑营是由汉儿与契丹共同组成的,偏偏耶律兴哥是甲骑营的大将,耿兴为甲骑营的副将,若是让他伤着了,说不得就会有见死不救、排除异己之嫌!
无奈之下,萧盆奴只能留下一百甲骑,亲率剩余两个都的甲骑绕过耿兴溃军,如同一只大钳子般左右夹击向仆散东。
面对甲骑的冲击,仆散东只是冷笑后撤,让自家那个谋克的精锐步卒列阵,用长枪逼停了萧盆奴后,再次亲率甲骑出击,狠狠砸在了萧盆奴所部后腰之上。
而见到天平军甲骑尽出,第七猛安最后两个甲骑谋克放弃了与步卒作配合,放弃了正面压迫天平军,而是迅速集结起来,绕过正面战场,向着天平军左翼杀去。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那面刚刚大发神威的青犀大旗复又树立而起,并且疾速冲杀起来。
辛弃疾在那身处左翼的二百金军甲骑刚刚列阵,立足未稳之时,率领一百精锐猛然杀出,径直撞了进去。
所谓,兵法之要,在于出奇。
辛弃疾这一招正是出奇制胜,金军探骑早就早早摸清楚了天平军甲骑的数量,左右各五百骑嘛,正是一个千人队的数量,金军对这种战术也是比较熟。
在天平军右翼无动于衷的情况下,照理说金军只要防备左翼那剩下的一百甲骑即可,谁成想到,竟然还有一支如此精锐的骑兵隐藏在天平军步卒大阵之后?
确实是精锐,这可是辛氏两名将官亲卫的集合使用,这些亲卫是有些军官团的性质,都是未来的将军种子,此时被如此使用,简直是暴殄天物。
然而这一击的威力是毋庸置疑的。
辛弃疾犹如虎入羊群一般冲杀向前,一路上敌军纷纷落马,两面代表着行军谋克的乌鹊大旗几乎顷刻间就被斩断撕碎,其中一名行军谋克更是直接被打落下马,卷在了马蹄之下,生死不知。
将这两百金军从中间剖开之后,辛弃疾却没有多做理会,而是继续率军前突,从侧后方突入金军甲骑之中,直指那面猛安大旗。
仆散东正在与萧盆奴厮杀,眼瞅着就能将这契丹人斩于马下,却听到身后一片混乱呼喊,回头见到一面青犀大旗飞速冲来,也不恋战,直接率领甲骑退了回去,与步卒混在一起后,且战且退。
辛弃疾一击未中倒也不懊恼,随即与萧盆奴合兵一处,向前压迫。
现在的局面看起来似乎是武兴军与天平军各占了一些便宜,仆散东之所以后撤,也不是陷入危险,而是回去重整队列,避免陷入混战而已。
但拔队斩这项军法再次显现出了缺点。
具体来说就是,因为自家行军猛安被数百甲骑团团包围,尤其在天平军主将的青犀大旗已经突到猛安大旗身前的情况下,各个行军谋克都红了眼睛,纷纷想要去支援仆散东。
除了哪些依旧猛攻天平军正面的步卒,其余行军谋克几乎同时转向,率领麾下奔向左翼战场。
其中表现尤为突出的,则是刚刚被辛弃疾从中刨为两半的两个甲骑谋克,在大旗被斩断撕碎,一名行军谋克重伤濒死的情况下,剩下的那名行军谋克直接脱下身上罩袍,将其挂在枪杆上以作旗帜,率军冲杀。
应该说这名行军谋克的行为很英勇,并且激励了身侧的袍泽,但不耽搁仆散东愤恨异常,几乎要亲手杀了他。
原因不言自明。
因为这名行军谋克率领乱糟糟的甲骑,乱糟糟的冲杀,瞬间将原本还算清晰齐整的局面搞得一片混乱。
战争是技术活,并不是靠一腔血勇不要命就能百战百胜的,而现在武兴军的表现就跟战场初哥一般,横冲直撞,看似威不可当,却根本无法持久。
很快,仆散东的担忧就变成了现实。
在左翼正在混战的时候,正面战场上,原本人数就较少的金军步卒在脱离的甲骑的呼应之后,完全无法阻止天平军的推进。
不少金军步卒撤退不及,被围杀在了紧跟着长枪甲士的校刀手之中。
在辛弃疾一招朴实无华的黑虎掏心进攻下,第七猛安全线受挫。
就在这时,号角声一阵高过一阵,正在混战中的仆散东回头望去,却只见那面代表着武兴军第二猛安的大旗动了。
在一片悚然的视线中,这支人数高达一千的骑兵队伍没有让轻骑骚扰,没有让步卒下马列阵,也没有让甲骑寻找破绽后入阵。而是由直接甲骑为先导,轻骑为两翼,骑马步卒为后继,缓缓加速之后,狠狠向着右翼耶律兴哥所部冲杀而去。
第222章 压阵冲锋争大将
片刻之前。
“竟然没有出来吗?”
温敦浑玉望着侧后方的莒县县城,有些失望的说道。
他麾下的行军谋克会兰成说道:“那些东平贼才几个人,如何敢冲击咱们千人正军?借他们两个胆子!”
温敦浑玉摇头:“我从来没指望他们敢出城与我军作战,只是盼着他们能有些胆量,去偷袭我军大营。唉……一群鼠辈,枉我费尽心思,将正军全都调出来,只让签军守大营,甚至粮草都放在那里当诱饵。”
会兰成拍着胸脯说道:“不就是区区一莒县县城吗?待攻破当面贼人,俺亲自率亲卫登城,夺下城池,献给将军。”
温敦浑玉嗤笑一声,懒得理会。
他需要将全军尽量完整的带到忠义军身后,以策应蒙恬镇国的正面进攻,哪能在区区莒县县城抛洒性命?
会兰成站在马背上,眺望远方一阵说道:“仆散将军似乎有些危急,咱们还要继续等这些东平贼吗?”
“不等了,不来就不来吧,等会儿再料理他们。”温敦浑玉戴上了头盔:“传我军令,上马!”
在他们身后,一千已经列出阵型却牵马盘腿而坐的金军纷纷站起,将战马拉了起来,随即翻身上马。
温敦浑玉也不多言,只是让士卒吹响号角,随即就带着自家的猛安大旗,缓缓向前。
他身后的一千骑兵同样缓步向前,并且在奔行的过程中调整军阵,并且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直到提升到急速。
直到这时,武兴军第二猛安的全体士卒才同时奋力喊杀起来,声音竟然一时间压过了如雷般的马蹄声。
且说武兴军……或者说这个时代绝大多数金国正军的军队配置都差不多,往往将最精锐身备五仗的甲骑集中在第一猛安中,一旦开始作战,这第一猛安的一千人就会成为绝对主力。
当然,这也就导致了其他九个猛安战力下降。
就比如完颜阿邻所率的武平军,在历史上攻宋时在淮西如入无人之境,将宋国建康都统制王权打得满地找牙。
就是这么一支强军,在采石矶之战时由于强行渡江,登岸的几百精锐被虞允文指挥水军断了后路,统统弄死在了长江岸边。而完颜阿邻当即就如丧肝胆,觉得打不下去了。
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第一猛安都不行,其他几个猛安更不行。
当然,各军有各军的复杂情况,除了一些躺平的统制官,为了提升战力,那是各出奇谋。
具体到武兴军,因为是以猛安谋克户为主体的大军,所以骡马是不缺的。当然,优等战马自然是稀少,但次一等的战马,还是有许多的。
温敦浑玉在武兴军中一直就是蒙恬镇国外置大脑,地位相对超然,所以他的第二猛安马儿尤其多,以至于他能要求本部五个谋克的步卒不止能上马赶路,而且还得能骑马作战。
不要求弓马娴熟,但最起码在跟随甲骑冲锋的时候,能排开阵势,跟上进攻的步伐。
这五个谋克的步卒,不似盛唐时身备五仗的武士,也不似女真常见的骑兵,而更像出现在十七世纪欧洲,被称为龙骑兵的骑马步兵。
温敦浑玉发动规模如此巨大的骑兵冲锋的原因很简单。
仆散东的第七猛安用猛烈的攻势,将天平军最大的劣势打了出来。天平军的武器装备士兵将领素质都没有什么大问题,但似乎是因为成军太短,没有磨合时间,所以配合起来往往产生脱节。
战场是无比混乱的,一旦真的打起来,在狠厉的厮杀中,无论军使、金鼓、旗号都有可能不管用,命令下达的不及时,往往会产生百人队各自为战的局面,这时候就得看各个都头,队将之间的配合了。
如今都头与都头之间别说熟悉了,许多人连彼此的姓名都不认识。
这种配合上的脱节,在天平军甲骑与步卒之间最为严重,双方很难产生大规模呼应。而天平军的步卒很明显要比甲骑要精锐一些,所谓柿子先捡软的捏,要想先击溃对方一部,还有比右翼的甲骑更好的选择吗?
耶律兴哥在发现温敦浑玉将矛头指向自己后,瞬间全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然而到了这种时候,如果撤退就将步卒大阵右翼露了出来,而且就算是跑也没地方跑,身后就是香公河,如果乱了编制,那么就一定会被撵进河里去。
“契……儿郎们,随俺耶律兴哥,冲啊!”
耶律兴哥高举长矛,也顾不得周围有多少人能听到他的命令,一声大吼之后,径直纵马冲出。
天平军五百甲骑以百人都为单位,形成了一个个锥子,而这些锥子中,还有以什为单位的锥子,这些锥子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锥形阵。
如同向前挺刺的矛头。
第二猛安由于在两翼布置了轻骑,再加上甲骑之后的骑马步兵毕竟不是专职骑兵,阵型较为散乱,所以形成了一个横面极为宽广的雁形阵。
如同铺散而开的大网。
耶律兴哥不止一次与金军作战,晓得虽然看起来武兴军是在试图包围天平军甲骑,但实际上,对方是将甲骑隐藏在轻骑掩护之中,以锥形阵对锥形阵,以穿凿战术对穿凿战术,想要通过厚重的阵势,一举将天平军击溃。
金军布置在两翼的轻骑,根本不是要临阵厮杀的,而是为了恐吓迟滞支援的步卒,同时在天平军甲骑崩溃的时候,追亡逐北用的。
到了此时,想的再多也无所谓了。
这片战场是一块宽阔的平原,双方相距不过两里,不过片刻功夫,两军就犹如陨石相撞一般,轰然砸到了一起。
骑兵对冲就好似两个装满水的陶罐对撞,胜负生死只在一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