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将北伐进行到底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168节

  呼延南仙的确是有些威望,这么喊了几圈之后,武成军全军鼓噪,还真有人拿着兵刃,披上战甲,跟在其身后往中军大帐而去。

  就在这时,徐文领着数人驱马而出,大声喊道:“呼延南仙胡言乱语乱军心,武成军各司其职,不许作乱!各个队将、正将,整肃军伍。”

  武成军整个军营当即为止一肃。

  徐文虽然已经老了,精力不济,但他的威望却不是呼延南仙能比的。武成军甚至有些人是他从靖康年间带出来的老底子,虽然呼延南仙能私下串联,攀关系作许诺,但关键时刻,这些人还是会跟徐文一起走的。

  呼延南仙悲愤交加:“徐伯,你难道还没看出来吗?苏老狗就是为了拿捏武成军来着,再不反抗,咱们就像被放了血的野狗,想动也动不了了。你为何要拦我!”

  徐文如同老了十几岁,闻言摇头:“南仙,俺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咱们武成军自相残杀。这次是都统棋高一着,以身犯险,直刺武成军中心,让咱们内里分裂。

  若是武成军自己打起来,神锋军和威镇军就没有顾忌了,会直接将咱们上上下下全都杀光的。

  南仙,你还年轻,输就输了,以后还可以赢回来。现在,就带着愿意跟你走的人走吧。来日俺豁下老脸来,替你们求情,说不得还有说法。”

  “啊!!!”呼延南仙思来想去,左右无法,只能仰天长啸,随后拨马而走。

  大约三千武成军跟着呼延南仙走出了大营,随后只有几百人散去,而两千多人则是排成了队列,绕过了信阳镇,向着西南而去,走向了未知。

  至此,武成军彻底分裂。

第277章 平生忠义只心知

  “都统,武成军已经平息下来了。”

  “也罢,腹中的毒虫,杀死也好,吐出也罢,终究不会再祸害身体了,也是一件好事。”

  徐文肃立拱手,复又犹豫说道:“只是不知都统能否收回成命,勿要在战时大加杀戮,俺害怕引起军变。”

  苏保衡笑道:“徐老将军说的是那份名单?张梁,且拿出来让老将军看一看。”

  张梁绕过一片狼藉的大帐中央,在被摁在地上的曾记身前停了一下,随即复又上前,将那张‘名单’递给了徐文。

  徐文皱眉来看,只见上面写着:当归两钱,甘草三钱……

  苏保衡笑容不改:“徐老将军,从来没有什么名单,老夫这几日有些胸闷,这张纸只不过是老夫给自己开的药方而已。”

  徐文呆愣片刻,苦笑摇头:“都统心思深沉,将俺们所有人都骗了。只不过,这个结果,都统觉得满意吗?”

  苏保衡自己给自己斟了一杯茶,闻言叹道:“怎么可能满意呢?说起来也怪张梁,你为何不把呼延南仙拦住呢?如此好的一个年轻人就这么误入歧途,该如何是好。还连累着徐老将军以身犯险。

  若不是徐老将军亲身去收拢兵马,帅帐之人岂不是全都被杀光?”

  张梁在周遭或怒视或复杂的目光中,跪倒在地说道:“都统说的是。都统曾在完颜撒离喝被杀株连之时,保俺全家老小性命。俺当时发誓,要以父事都统,此时却抗命,放了呼延大哥离开,此是为不孝。”

  说着,张梁复又向徐文叩首:“徐总管简拔俺于微末,只因俺的二叔是总管亲卫,就从小对俺家看顾,俺却暗自投了都统都没有对总管有任何言语,这是不忠。”

  说罢,张梁再次叩首:“呼延大哥对俺们推心置腹,事事为俺们着想,俺却叛了他,此为不义。”

  “与袍泽兄弟刀锋相向,将儿郎兵马继续拉向不明前路,此为不仁。”

  听到这里,今日自入帐以来,一直老神在在的苏保衡脸色大变,豁然起身,对着亲卫吼道:“拦住他!”

  亲卫甲士还没有反应过来,却听到张梁已经说到了最后一句:“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如何有脸面活在世上!”

  张梁最后说罢,从牛皮护腕里抽出一把解腕尖刀,狠狠插在自己心口,复又奋力一搅,登时扑倒在地,抽搐两下后再无声息。

  “唉……”

  帐中寂静一时,俱皆相顾骇然。

  少顷,苏保衡瘫坐在主位上,长叹出声。

  徐文如遭雷击,复又泪流满面。

  他原本以为武成军已经事实上分裂,一部分人被苏保衡笼络,另一部分人想要反金。为了避免内战,所以才出面将呼延南仙驱逐走。

  但此刻看来,哪怕其中最为坚定站在苏保衡一边的张梁,也只是要一死以报对方的恩情而已。

  武成军根本就与苏保衡,或者说与苏保衡身后的金国朝廷势同水火!

  可叹徐文一生跟人斗心眼子,却在关键时刻被吓住,竟然出面当了恶人,在全军面前为苏保衡站台,以自己威望受损为代价稳定了武成军,事了之后才发现,全军竟然都已经想反了吗?

  但此时多说无益了,领头的那些人都已经被呼延南仙带走,其余人都已经是相对稳定之人,他们可能也对现状不满,但没有人领头,没有人居中串联,他们已经无能为力,只能听从苏保衡指挥了。

  徐文想到这里,复又狠狠瞪了一眼苏保衡,这个老狐狸,此次单人来武成军军中,一人来刺一军,目标从来就不是别人,而是他徐文!

  望着张梁的尸首,苏保衡叹息良久,随后正襟危坐说道:“老夫今日并不是来生乱,而是来平乱的,陛下既然将水军托付与我,就是给予我全权处事之权。这件事到老夫为止就打住了,不会有秋后算账,不会有向上禀报。尔等各司其职,各居本位,之前有功得赏,有错无罚。”

  “徐老将军,老夫这次带来了许多金银财帛,作为赏赐,以酬武成军连日来的苦战,接下来由神锋、威震二军攻打张贼,武成军有五日时间可以休整,如此这般可好?”

  这便是施恩了。

  如此恩威并施之下,这剩下的六千多武成军很难再作乱。

  虽然现在武成军一时间很难再形成战斗力,可底子却还在,整编训练十几日,又能上战场了。

  这个空档时间正好让神锋、威震二军放开手脚去攻打张荣,毕竟,这事拖得太久了。

  完颜亮的旨意已经下来了,无论山东战况如何,水军都得迅速南下。海上波涛不定,所以完颜亮也没有给水军定期限,可总不能拖一个多月吧,那岂不是太不像话了?

  但在九月十八日,当金国水军再次组织起进攻前,张荣直接趁夜在苏保衡眼皮子底下撤军,一溜烟的跑了。

  张荣也不是傻子,见武成军莫名分裂出一部,连辎重都不带,就向西南而行,立马就察觉出不对劲来了,待到呼延南仙再次派人来通知张荣事情始末,其人立即信了许多,当机立断,一部分兵马上船走水路,另一部分兵马弃了信阳镇,向日照城撤退。

  有董成保证东平军的后路,再加上金国水军骑兵较少,无论如何都不会出岔子。

  事实上也是如此,当第二日神锋军发动进攻,轻易拿下信阳镇后,苏保衡还能老神在在,完颜郑家差点没气得七窍生烟。

  然后,金军就发现张荣最恶心的地方还不是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撤军,而是琅琊山上那千余东平军依旧在坚守。

  金国水军试图派人劝降,毕竟你们张荣都把你们这千把人抛弃了,你们已经成了孤军,为何还要给张荣送死?

  但劝降之人刚刚抵达山寨门口,开口喊了两嗓子,就直接被乱箭射死。

  这伙子东平军连谈都不想谈,就是铁了心的要和金军斗到底了。

  这可把金军腻歪的够呛。

  就琅琊山的地势,如果想要进攻,搭进去多少性命不好说,耗时良久那是肯定的。

  而且山寨中的东平军士气如此充足,说不得山上已经囤积了大量的粮草,也开好了水井,也不是能靠围困就能轻易拿下的。

  到了这个时候,哪怕是完颜郑家也有了退意,毕竟现在还是有个退敌的说法,将张荣打得溃退千里,也算是德胜而归,撤退也不能算是畏敌如虎。

  但苏保衡此时反而下定决心要追击了。

  道理也很简单,如果东平军自溃,那反而还可以放松,因为一伙子乌合之众,成不了什么大事。

  但东平军先前能在先锋四千兵马被击溃后依旧能坚守,此时临敌撤退丝毫不乱,分出的兵马据守险要面对数倍敌军士气不堕。

  这特么已经不是什么普通的农民起义军了。

  普通宋军能不能完成这种战术动作都很难说!

  必须要出重拳!

  此时不想办法打疼他们,等到金国水军也走了,山东东路还不立马被这些贼人席卷?

  要说大金还是有忠臣的,将事情掰开揉碎跟完颜郑家、蒲辇合达、高什等人说了一遍后,几名总管还是同意了追杀东平军的计划。

  九月十九清晨,神锋军、威镇军合计一万五千兵马继续南下。

  武成军六千余兵马一边整军,一边围困琅琊山,不求能消灭山上的千余东平军,只要能看住他们,不要让东平军断粮道即可。

第278章 固守而战存士气

  日照县城。

  董成对着张荣恳切说道:“张都统,俺这里有三千兵马,张统制这里有两千多战兵,与都统七千多兵马合流一处,总共一万三千正军,无论如何也能正面打一场了。”

  张荣在城头望着东方蔚蓝的大海,犹豫片刻方才说道:“不成,还得分金军的兵。咱们一万三对一万五,是没有胜算的。”

  说着,张荣转头看向董成:“俺知道你想什么,魏大刀那边正面击败了一路正军,所以你觉得自己也可以。但俺告诉你,这完全不是一码事。”

  见董成想要说什么,张荣挥手制止了对方:“俺看魏大刀传来的军报看得清楚,甚至他自己也承认,就算加上天平军的援军,如果正面与金军万人队放对,也一定只有大败一个下场。

  忠义军此次得胜,赢得还是很侥幸的。那武兴军小觑了魏大刀,出了好几次昏招,分了两三次兵,使得忠义军能逐个击破。即便是这样,到了最后,魏大刀与刘大郎也是全军压上,才能一举将武兴军击溃,现在咱们还差得远。”

  董成有些不服气,可想了想之后,觉得自己这点微末道行在张荣面前的确是不够看。

  别的不说,张荣在三十年前就指挥过数万人的大战了,而他董成在这一个月才有指挥千人以上兵马的经验。

  但董成也还是有他的考量的,他对张荣诚恳说道:“张都统,俺在说的不是能不能打赢金军,而是说咱们不能再逃了。”

  张荣皱眉:“为何这么说?”

  “军心会受不住的。”

  张荣嗤笑一声:“论狼狈逃窜的经验,俺可以说天下没人比得上俺。靖康之变的时候,俺带着东平府十万乡亲南下,一路逃一路和各路官兵匪兵贼兵厮杀,最后全须全尾逃到了泰州安置。

  难道此时带着几千军兵,反而能被金贼追得全军溃逃不成?”

  董成长叹一声说道:“张都统,绝大多数人跟着你,是因为能从你这里得到好处。

  靖康年间那是不逃就死定了,逃跑是好处,所以才东平府乡亲才能跟着你转战千里。

  但现在,有许多东平军将士都分了地,许多在周边招募的军兵见你抛弃他们家乡,心中肯定会起怨恨。张都统,现在跟靖康年间真不一样,现在是回头打才有好处,退下去就人心尽丧了。”

  张荣一时间只能沉默以对。

  良久之后,张荣方才肃容言道:“以你所言,阿成你觉得如果继续向后撤,在途中分金军之兵,东平军最远能撤到哪里?”

  董成权衡片刻后,方才艰难说道:“海州赣榆县,这是底线了。张都统,海州的地是最先被分的,海州健儿已经有许多参军,不止东平军,忠义军也是如此,如果将金军放进海州,任他们烧杀抢掠,你我两军甚至可能不战自溃。”

  张荣思考着山川地势,闭眼良久之后方才说道:“如此说来,我军其实在赣榆与日照之间只有一个落足点了?”

  “正是……正是荻水镇。”董成正色说道,复又语气坚定的补充:“但俺还是要说,能死保日照就要死保,再退下去,士气就真没了。”

  山东东部沿海的地形相对崎岖,有数座山峰沿着海岸线由北向南的排列,因此,找到依山傍水的聚集地并不难。

  但是用作大军屯驻的地方却不能随随便便挑一座城池就可以。

  尤其是东平军与金国水军,双方都有海上舰队,所以所选的城池还得有内渡。

  这就导致了只有几个选择了。

  之前的草桥镇与信阳镇正是如此,侧边有琅琊山可以屯军,城镇中有内渡可以停靠水军,城墙还算齐整,稍稍修一下就可以作为防御工事。

  而如今的日照县更是如此。

  九仙山在西侧,石臼山在东北,两侧皆可以屯兵……事实上,现在张青就带着一千多忠义军后军将士屯驻在了石臼山上,与日照县城互为犄角。

  算上日照县城近两丈高的城墙,可以说单论防守来说,东平军能将这个地方守成铁桶。

首节 上一节 168/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风烈烈起南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