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将北伐进行到底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170节

  “莫非是想要将俺扔进海里毁尸灭迹?”习雍如此想着,却又立马觉得自己想多了。

  他又不是什么大人物,何苦用这种私下手段来处决他?

  说句难听的,明正典刑还可以以儆效尤呢!

  就在习雍胡思乱想间,这艘千料的水轮船已经载着水手穿过水门,来到了海上。

  因为日照县的水门是靠着石臼山建的,山上还有军寨,如果金国水军如果想要通过水门攻城就得先挨一轮箭雨,所以金军虽然有舰船,也早早息了从水门攻城的心思。

  也因此,李公佐的战舰没有遭到任何阻拦,平平稳稳的顺着北风,向南行进了三四里。

  在一处浅滩处放下了小船,包括梁邦与习雍在内的二十人,带着二十匹马乘坐小船登岸。

  只是将小船草草掩盖隐藏后,李公佐等人在山间小路驱马狂奔,穿过了九仙山南侧那一片小山与丘陵夹杂的地区后,几人眼前豁然开朗。

  习雍算了算,此时不过行进了四十里而已,正好在大青山与九仙山之间的一片空地上,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此地应该唤作陈通镇。

  来这里做什么?难道此地还能屯驻大军不成?

  在山口处遇到了几个哨卡,层层验证身份后,李公佐等人方才正式来到这处山间平原。

  习雍定睛一看,好家伙,还真特么藏着一支大军!

  在山口居高临下匆匆一瞥,习雍就大略根据营帐估算一下,这支大军应该不下五千人。而且扎营十分讲究,没有一股脑的冲进陈通镇中,而是在镇子四周分出一大三小四个营寨来,互相呼应,又相互有些距离,不至于发生被突袭后就全军炸锅的下场。

  而那面熟悉的‘忠义’大旗就在营寨的最中心高高飘扬。

  至于稍小的那两面“漢”字与飞虎大旗,则是习雍只听闻过,却没有亲眼见过的那位飞虎郎君刘淮的旗帜了。

  这次难道不只是刘飞虎来了,竟然连魏公也来了吗?

  这么一支大军悄悄聚集在此地,自然不是来赏九仙山秋日盛景的,那么只有一个可能:

  忠义军与东平军在酝酿一个能把金国水军一网打尽的计划。

  此时联想到在董成面前气急败坏说的那番话,习雍有些羞愧难当,心中翻涌,脸上也是青一阵白一阵。

  “现在知道错了吧。”梁邦见状,直接出言嘲讽:“魏公、飞虎郎君还有董统制,他们放着在江南的富贵日子不过,到山东来与金贼拼命,然后你竟然觉得他们是怕了,竟然觉得他们不敢再继续杀金贼了。你跟俺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习雍瞪了梁邦一眼,嘴巴嗫嚅:“俺这不是见金贼糟蹋乡亲……实在是受不了了吗?”

  说话间,一众人已经抵达军营区域,而习雍却发现,在南北一大一小军营之间,靠近陈通镇的地方,竟然有一个小小的集市,其中不只有买卖衣物、席子的,而且还有许多中年妇人在摆摊做一些缝缝补补的工作,其中竟然还有卖鸡子、家畜、果蔬的。

  此时已经过了朝食,却不耽搁有百姓依旧在大锅上蒸炊饼,并且不断向来往公干的军士兜售。

  梁邦已经秘密来了几次来为董成传递消息,所以倒也见怪不怪,路过一处摊贩时,扔出几个铜板,接过店家递过来的菜馒头后,将其中两个扔给了习雍。

  “为了捉你们几个,俺一早没吃饭,你折腾了几个时辰,想必也饿了,这次算俺请。”

  习雍接过热乎乎的菜馒头,也觉得腹中饥饿,低头咬了两口才反应过来,回头看着那摊位,惊奇说道:“他们怎么敢来这摆摊?”

  百姓面对军队是毫无反抗能力的,这倒不是说军队一定会屠杀百姓,而是说没有百姓敢将身家性命寄托在军队仁慈上。

  所以一般百姓见到军队后,就会能跑多远跑多远。

  就算跑不了,也不会主动往军队面前凑,风险太大了。

  “唉……俺一开始也奇怪……嗝……”梁邦大嚼着菜包子:“这菘菜新鲜……所以俺就问在前军相熟的兄弟,他们也不太清楚,只说飞虎郎君赏罚严整,军纪严明,该有的赏赐一点也不少,该有的惩罚一点也不会缺。劫掠捉实的最轻就是逐出军中,剥夺授田,并在审判大会时专门批评;

  如果出了人命,那更是要斩首以儆效尤的。如此三四回之后,大家又不是傻子,如何会为了省三四个铜板而犯这种忌讳?

  一开始来陈通镇时,百姓也都闭门不出,可还是会有些军士入镇中采买,百姓更不是傻子,公道买卖几次后,自然就会有人赚钱,谁都不嫌铜钱烫手不是?”

  说着,梁邦看向已经彻底呆住的习雍,一种信息差带来的优越感油然而生,拍着对方的肩膀说道:“左军因为留守海州,没有在魏公眼皮子底下,所以军纪就松弛一些,但早晚还是要走这一遭的。

  不过不用担心,咱们都是吃饭给钱,从来不仗势欺人的顶天立地好汉子,行得正走的直,就算军纪再严,鬼头大刀也砍不到咱们身上。”

  习雍将剩下半个菜馒头塞进嘴里,吞咽下去之后方才说道:“俺只是不知道,为何魏公与飞虎郎君要这么做?”

  梁邦嗤笑:“你管他呢?操这闲心干嘛?你没听话本中三国时魏国丞相司马仲达,平时闲得没事还扮作妇人呢?耽搁他跟诸葛丞相厮杀了吗?

  又没少你的银钱赏赐,你就当魏公有个怪癖,总比让军兵给他盖大房子要好吧。”

  一番话虽然强词夺理,却也说的习雍哑口无言。

  然而他心中的疑惑却更深了。

  这种事情,难道不是安定天下的关键吗?如何就是个人喜好了?

  想到这里,习雍复又看了梁邦一眼,只觉得对方虽然大大咧咧,却似乎不想交浅言深。

  梁邦似无所觉,吃完菜馒头后,拍了拍手,就依旧牵着习雍的马缰,跟随李公佐向最大的营寨而去。

第281章 世事无常不由人

  “梁邦、傅多,你们二人跟我一起去见统制郎君,其余人暂且歇息饮马。”

  李公佐带着众人来到帅帐前,随后就让亲卫各自散去,指着梁邦还有代表东平军的张荣亲卫,招呼他们一起入营。

  然而梁邦却是抓着习雍的胳膊说道:“李郎君,俺家统制很看重这厮,让俺带着他跟统制郎君见一面。”

  李公佐不耐挥手:“随你便吧。”

  随后,四人各自唱名而入。

  帅帐之中,刘淮正在一副沙盘上比划着什么,听到声音后笑道:“李三郎来了?可有什么好消息?”

  李公佐一拱手:“有的。”

  “莫要急,先坐下饮一些茶水,我先去将其余将军唤来。”

  因为还要围攻武兴军残部,所以忠义大军也没有倾巢而出,莒州以东的多山地形也不足以支撑万人大军运动,所以,此次还是由刘淮带队,休整完毕的前军与中军一部,合计四千五百兵马,前来支援东平军。

  如果算一算兵力对比的话,北伐军汇聚于日照县的人马大约已经到了一万八千人,可即便是这样,想要正面击败金国水军一万五千兵马依旧很难,哪怕最好的局面也只可能是两败俱伤罢了。

  所以能拉的援军,还是要尽可能的拉。

  但援军来自哪里呢?

  天平军是不可能的,他们已经仁至义尽了。耿京此时已经跟王友直搭上了线,知道从大名府败退回来的天雄军身后跟着一支金国主力正军要顺势杀进山东,自然如临大敌,不可能再派遣援军。

  但即便是这样,耿京也没有唤回辛弃疾那三千人马,你可以说其人有些阴私想法,但对忠义军绝对够意思了。

  所以,援军只能来自于宋国了。

  事实上,当金国水军这个关键词出现在刘淮眼前的时候,其人第一时间就想起了泼李三李宝。

  这厮到底怎么回事?

  明明提前开始了北伐,明明提前打好了招呼,怎么行动如此之迟?

  到底出了什么岔子?

  如同这般名垂青史的英雄人物,总不可能在最后时刻,临门一脚的时候缩卵了吧?

  所谓父债子偿,既然李公佐还在北伐军中,李宝就逃不掉,在三番两次强调援军问题后,李公佐也是麻了爪子,派遣亲兵不断打听自家老爹到哪里了。

  就在昨日夜间,终于有人有了确切情报,最迟在十月一日,李宝的船队就会抵达海州,再休整一日,十月三日,李宝就会来参战。

  这个消息极大鼓舞了张荣等人,李公佐更是迫不及待,带着张、董二人的亲信,快马加鞭的来到刘淮所在的陈通镇,就是以李宝的消息为凭,将出兵围杀金国水军的事情定下来。

  他娘的,北伐军加起来足有两万多兵马,难道还拿不下区区金国水军。

  很快,忠义军的军官们就已经到齐,而就在此时,李公佐方才发现,竟然有一名面生之人来到大帐中,参与这最要紧的军议。

  此人大约三旬年纪,面色白净,唇上有两撇胡子,如同儒将,只是脸色有些憔悴罢了。

  见李公佐用疑问的眼神看向那人,刘淮笑着说道:“李三郎,此人正是武成军副总管呼延南仙,此时反正起义,与我军一起,抗金北伐,复我汉家江山。”

  李公佐恍然大悟,连忙拱手行礼。

  呼延南仙随即还礼。

  虽然呼延南仙与张荣勾兑属于机密,但张荣还是对麾下的军官有些言语的,省的将武成军派来的信使当探子砍了。

  对此,李公佐自然有所察觉,尤其是前几日武成军公开分裂之后,这些事情基本上也就没有保密的必要了。

  呼延南仙自然也知道李公佐,这并不仅仅是因为此人率领水军作战威猛绝伦,更是因为其人的父亲李宝乃是宋国大将,呼延南仙期望通过李公佐与宋国官面上的人物取得联系。

  这不怪呼延南仙,毕竟相对于宋金这种万里大国,无论忠义军还是东平军,都过于草台班子了。

  既然想要抱大腿,就一定要捡粗的抱。

  在真正历史上,以武成军为首的汉儿军就是这么干的,李宝刚到石臼山附近,汉儿军就将金国水军底细卖了个精光,李宝也因此能将金国水军堵在陈家岛,一把火烧个精光。

  “……就是如此了,十月三日,我父就会率三千水军抵达日照,皆是精锐,足以正面迎敌。”

  将日照周边的军事情况说了一遍之后,李公佐以期待的眼神,看着刘淮,等待他的决定。

  而刘淮则是望着沙盘,复又陷入了沉思。

  这一次他倒不是在犹豫是否要打,现在已经事到临头,如何能不打呢?

  别的不说,虽然金国斥候由于要劫掠四方,暂时不会越过九仙山发现伏兵的身影,但再这么拖下去,东平军的士气可就真的不能要了。

  原本的战略是,在日照县城下挫败金军士气,东平军找到机会,再撤到荻水镇防守,金军如果还想追,也只能再分兵围困石臼山。

  届时忠义军从九仙山小道中杀出,先突袭击溃围困石臼山的金军,再断金国水军的后路,所有兵马前后夹击,一拥而上,把金国水军全都弄死。

  但世事难预料,金国水军似乎也学聪明了,根本就是围而不攻,而且派遣游骑劫掠村镇以自肥。这下子金军士气越来越高,东平军反而快要坚持不住了。

  这场仗虽然依旧有山东义军与李宝水军参与,但跟历史上那场陈岛之战根本不是一码事。

  这是堂堂之阵了。

  想到这里,刘淮不由得有些心虚,复又有懊恼。

  他娘的,事态怎么会发展到如今这副田地!

  见帐中众将同时望向自己,刘淮知道,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是要下决心的,当即肃容问道:“呼延将军,你那两千余武成军能参战吗?”

  呼延南仙沉默半晌,方才闷闷说道:“不瞒统制郎君,我的确是想让他们参战以立功,但毕竟都是朝夕相处的袍泽,都在水军这一个饭桶里搅过马勺,埋怨归埋怨。但没有时间整训,很难下死手。”

  刘淮点头:“我理解呼延将军的难处,也请呼延将军理解我的难处,既然大战将起,这两千武成军又无法交投名状,我就无法放心将你们摆在后路上。请武成军现在暂且离开莒县,向西去沂水县去寻我父魏公,在他帐下听令。

  同时,我也会发文与我父,如果武成军在十月三日没有抵达他的帐下,那就视同反叛,我父将会扔下武兴军那些残兵败将,先去杀武成军。

  呼延将军,我将话在这里说明白,这并不是疑你,而是兵凶战危,我需要怜惜儿郎们的性命。”

  呼延南仙有些狼狈,却也知道这是最好的办法。

  说句难听的,刘淮没有将这两千武成军全都缴械,然后发往阵前作炮灰已经是心善了。

  “统制郎君说的这是哪里的话,如此也避免了我与水军的一场尴尬,我道谢还来不及……”

  见刘淮依旧定定的望着自己,呼延南仙恍然大悟,顿时拱手告辞,竟是连行李都不收拾,就去莒县统军去了。

首节 上一节 170/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风烈烈起南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