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将北伐进行到底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19节

  当然,只要瞒住几个月,等金军大军南下,这点事就根本不叫事了。

  可谁知道自中枢大理寺来的司直竟然在这里呢?

  中年文士仿佛知道徐通判的所思所想:“没有说笑,老夫只知金国汉人不堪欺压,魏胜、刘淮举义兵抗金,夺涟水县而奔宋,其中缘由,都在这书信中,劳烦徐通判交与上峰,再呈给官家。”

  徐通判接过信件,愣了愣:“那陆司直你要去哪里?”

  中年文士捻须而笑,从容回答:“自然是去北伐。”

  徐通判心神大震,抓着信件的手竟然有些颤抖:“陆……陆司直,你是朝中清贵……为何……为何……”

  “老夫今年三十有七,已然半截入土了,蹉跎半生,今日恰逢其会,如若不正心而前,今后必将追悔余生。”

  中年文士打断了徐通判的询问:“如若遇到家乡父老,就跟他们说,北方不定,我陆游就不回去了。”

第31章 非以寸心争高下

  刘淮还不知道由于他斩杀张玉而导致的魏胜提前北伐已经使历史又发生了一个小小的偏移。

  知道了他也不会在意。

  战争已经打响,接下来还不知道多少人会死,刘淮也算是低级将领了,要为许多人的生命负责,哪会在意一个老愤青的想法?

  县衙此时已经变成了北伐军的中军所在,原本的主人李涯李县令被关在了后院,成了囚犯,而大堂上,原本被李县令视为贼寇的宋军分列两排饮宴,虽然场面其乐融融,但分庭抗礼的意思简直不要太明显。

  “刘大郎回来了,怎么去了如此之久,当饮!”

  刘淮一踏入大堂,最先出声招呼的不是坐在右侧上首的魏胜,而是坐在对面的张荣。

  此时张荣已经面色酡红,似乎是喝了不少酒,只不过眼神依旧澄澈,显然没有醉。

  刘淮端起酒碗一饮而尽,拱手行礼:“爹爹,张伯。”

  这年头的酒水基本全是黄酒与果酒,度数还不如啤酒大,多饮几杯也不碍事。

  “怎么,刘大郎似有所得,可是短短时间尽收签军之心了?”张荣哈哈一笑,言语轻松,虽是在跟刘淮说话,眼睛却是在看着魏胜。

  魏胜不以为意的摇了摇头。

  张荣自然有理由阴阳怪气。

  主要是在他看来,刘淮的所作所为就是在争权。

  就是在为他的义父魏胜争北伐的主导权。

  但这手段也太糙了点,太明显了点。

  张荣自问与魏胜的统帅之争,不是为了争什么高低上下,而是他真的合适作这个北伐军的统帅。

  论资历,张荣打出缩头滩大捷时,魏胜还是个小兵辣子;论地位,张荣在归隐前可是正经的右武大夫、泰州知州;论形势,这次往山东打,张荣是东平府人,魏胜一个宿迁人,山川地形哪能有他熟悉?

  张荣不是不能容忍山头,他自己部下都是山头林立,但是刘淮连大胜后的宴席都不参加,就去拉拢签军的人心,是不是有点太着急了。

  魏胜下首的位置一直空着,让人看着就别扭,许多事更是谈都没法谈。

  今早刘淮单骑入阵的英姿可是被所有人看在眼里,在座的自问哪怕是突袭也没几个敢这么莽,万一这边谈定了,刘淮回来后不同意,要耍泼皮掀桌子怎么办?

  “张伯说笑了,短短一个时辰,怎么说能让这些山东汉儿归心?无非就是让他们稍稍安定,外加探知山东虚实罢了。”

  刘淮没有落座,而是直接站在大堂上,对着一众将领侃侃而谈。

  “哦?短短一个时辰,你能探知出什么?”

  张荣好奇问道。

  不单单是他,就连一直推杯换盏的呼延绰、萧恩、张小乙、董成等人也压低了声音,仔细来听。

  “第一,金贼的猛安谋克户确实大规模内迁,侵占田地,而且规模十分巨大。”

  张荣摇头笑道:“此老生常谈。”

  刘淮不以为意,继续说道:“山东、河北有千万两手空空的农民,金贼已经将其视为敝履,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张荣嗤笑点头。

  其余诸将也有些失望。

  原本以为刘淮必有高论,谁想到是这些魏胜已经说烂的事情,无非是签军身体力行,再次论证而已。

  金国治下如果国泰民安,那此次北伐就不是九死一生了,而是十死无生了。

  “第二,要分清楚谁是死敌,谁是朋友,南迁却就地造反的猛安谋克户未必不可联合,反抗金贼的义军山寨未必不是敌人。”

  坐在上首的魏胜抚须不语。

  张荣也稍稍正色。

  其余诸将只有张小乙神色一振。

  他是在北方起义失败而南逃之人,身为败军之将,这两年张小乙一直在想到底败在了何处,他不是不能接受失败,却是无论如何想不明白,怎么一朝被金贼水军七百人击败,局势就迅速无药可救,落得个全家死绝的下场?

  此时听到刘淮所言,张小乙似乎模模糊糊摸到了一点东西,却又不太清楚,当即放下酒盏,认真来听。

  刘淮继续说道:“第三,我们要明确要去干什么。”

  他环视四周,声音渐渐变大:“咱们吊民伐罪,是天下至正之军,所行的也应该是天下至正之事。金贼不管流民,咱们要管;金贼不去平乱,咱们要平;金贼抢夺良田,咱们要分。如果不能驱逐金贼官府,取而代之,咱们千把人北上,早晚死无葬身之地!”

  此时四周已经鸦雀无声,刘淮气沉丹田,朗声说道:“用一句话来说,咱们要做的就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彩!”张小乙大叫出声,刚想要鼓掌,却见其余诸将只是皱眉沉思,当即闭嘴。

  在刘淮看来,今天张荣与自家义父所争论的东西全是浪费时间。

  魏胜的根本在于甲骑甲士。

  张荣的根本在于水军船队。

  一旦开始北上,魏胜手下的水军,如李公佐等人必须由张荣节制;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张荣手下的步卒,如张青等人必须由魏胜指挥。

  这是天然的地理分野,想争也争不来。

  就算此时分个上下,难道在临战之时让魏胜在陆上指挥水军?或者让张荣在船上指挥步卒?

  有这工夫,还不如赶紧确定政治纲领,明确北伐军究竟是什么样的队伍。

  没有政治纲领的军队只能一通乱打,哪怕能战胜,也绝对无法站稳脚跟,早晚被人撵回来。

  历史上的魏胜就是这样,在山东连战连捷,却差点被一个空降官员逼回建康。最后宋金再次议和的时候,南宋小朝廷轻飘飘一纸文书就彻底放弃了山东,魏胜的心血就这么付之东流了。

  刘淮既然豁出去参与此次北伐,就必然不会让这种事情再次发生,提出政治纲领只是第一步。

  今后南宋若是想放弃山东,就得问问百万分了地的农民答不答应了。

  张荣皱眉道:“刘大郎,俺明白你的意思,然而驱赶金国官贼自是正道,可充作新官府之语实在太过狂悖,更何况厘定田亩。此事自有朝廷定夺,自有官家决断,不能僭越。”

第32章 却言今人似故人

  刘淮摇头,待要说话,魏胜却接过了话头:“张统制此言差矣,若此时咱们上书说要北伐山东,请朝廷派遣军兵官吏,朝中绝不会理会。只有咱们在山东立稳脚跟后,大宋才能真正的收复故土。这是权宜之计。”

  张荣想了想,目光在似有意动的部下脸上略过,心中忽然想明白了刘淮没有明说的话。

  既然要分地,是不是先得按军功分给有功之臣呢?

  既然要当官府,是不是有功之臣都能当官呢?

  北伐诸将自然都是心怀忠义之士,可在忠义之余,能获得田产官爵那就更好了。

  而且不用偷,不用抢,而是北击胡虏从马上取,是天底下最为堂堂正正的前途正道。

  这让他们怎么忍得住?即使他们能忍,也得为麾下儿郎子弟考虑啊!

  可以这么说,刘淮作为忠义军的副将,此时没有大张旗鼓的公开做政治承诺,已经算是十分给张荣面子了。

  张荣当即叹了一声:“张青,带着你的人到魏统制帐下听命。”

  张青愣了一下之后,却是应诺。

  说罢,张荣竟然不等魏胜回答,就起身拱手说道:“张某不胜酒力,军议明日再说,老夫先告辞了。”

  魏胜直接愣住,他没想到张荣竟然真的干净利落的走了,竟是连李公佐所部都不要了。

  张荣回到自家房舍,一个清秀似女子的青年紧随其后,愤愤不平的说道:“爹爹,你为什么不争了,难道就因为那刘大郎说了几句不咸不淡的废话?”

  张荣端起桌上的茶壶,对着嘴将其中凉茶一饮而尽,斜了对方一眼说道:“你懂个屁!”

  喘了几口气后,张荣扯开身上衣袍,露出一身牡丹花刺青,耐心解释:“三十年前,俺与大小眼(岳飞)在泰州与金贼厮杀,他一败涂地,俺却打出缩头湖大捷。

  然而十年后,俺只能弃官归隐。他却能在郾城大破金贼的拐子马铁浮屠,扫荡中原将金贼打得不敢南顾,若非秦桧那王八蛋从中阻挠,直捣黄龙不是一句空话。你说,俺比他差在哪?”

  “当然是因为爹爹是水军大将,而岳元帅是陆上大将。”

  “狗屁!”张荣嗤笑一声说道:“就差在了你口中的那些废话上,你还真以为‘克复中原,直捣黄龙’单单只是句口号?你还真觉得岳家军官兵一体只是虚伪?”

  见俊秀青年依旧不服,张荣干脆说道:“你的弓马功夫在船上也用不上,明天开始,你去跟着那刘大郎,去当个护卫副将。”

  “爹爹,我不去!”俊秀青年仿佛赌气般,猛然坐在凳子上。

  张荣眼睛一瞪:“那俺以东平军统制的身份下正式军令,令准备将张白鱼去往忠义军,为刘淮之护卫,不得有误!”

  唤作张白鱼的俊秀青年知道此时再不同意,马上就会被张荣以违抗军令的罪责逐出军中,撵回江南,只能不情不愿的拱手应诺。

  张荣嘿然一笑,他还有个无法述说的理由。

  今日的刘淮,像极了往日的岳飞。

  当年泰州之战失败后,岳飞也是这样闯入了自家营寨,述说抗金大略。

  可笑的是,当年的自己仗着兵强马壮,竟然将其人其言当成了笑话。

  如今想来,竟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了。

  ……

  张荣既走,酒宴吃着也就没什么意思,众将不久之后就纷纷散去。

  魏胜将董成与张小乙二人打发走了之后,望着几个儿女,冷哼一声,转身回到县衙之后的屋舍之中。

  魏如君见状,转身就跑,却被刘淮擒住腰带,将整个人提了起来。

  虽然魏如君的身材也算是高挑,平日舞刀弄棒身体也不似大家闺秀般弱不禁风,可哪里比得过刘淮这种熊虎之将?

  魏如君双脚腾空使劲倒腾,哭嚎出声:“大兄,求求你放我一马……阿爹生气了,一定会把我撵回去的!”

  “不怕不怕。”刘淮拍了拍小妹的脑袋,拉着她往前走:“我估计父亲是在生我的气。”

首节 上一节 19/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风烈烈起南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