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247节
躲在巢湖的庐州大军残部同意协助靖难大军,但以他们的实力,别说合肥了,就连巢县都没有办法攻下来,也因此只能提供一些情报,到了靖难大军抵达的时候再行汇合。
刘淮对此也是了然。
杨春他们肯定是害怕他们夺下城池之后,靖难大军已读不回,表示要取消渡江计划,这就扯淡了。
虽然管崇彦他们将靖难大军吹得天花乱坠,但杨春作为大军统帅,肯定不能听风就是雨。
想要自己这边出力,你们靖难大军总得显示出决心而已。
怎么显示决心?
你们渡江到两淮作战的那一刻开始,就足以显示决心了,到时候无论是庐州大军还是巢湖水军,都会听从你刘大郎的指挥,与金贼决死。
除此之外,元茂还带来了一个准确的消息。
金国武胜军屯驻在了合肥,在前几日分出一些兵马,带着投降的宋国伪军,向西面而去了,不知道究竟是分兵驻扎,还是攻打哪里的城池。
至于武胜军都统大怀贞,他的旗号倒是一直都在合肥,没有动作。
巢县与东关总共有武胜军一个猛安屯驻,其中大部在巢县,东关只有一二百正军。这个猛安还有保护裕溪这一条后勤要道的任务,时不时就得派出数百兵马押运粮船。
巢湖水军残部曾经组织人手夺取过两回金军漕船,但金军吃了两次亏之后也学乖了。粮道不走肥河入巢湖了,而是通过陆路抵达巢县,然后堵住裕溪与巢湖的入口,自巢县入裕溪,继续走水路。
如此转手麻烦无比,却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金国马步军强大无比,但水军实在是过于菜了一些,总不能让武胜军脱了重甲,弃了战马,驾着小船到巢湖去围剿庐州大军残部吧?
到时候杨春与梁子初就要笑歪嘴巴了。
于此同时,虞允文也在发挥手中的权力,调动民船商船渔船,在丹阳湖中聚集,并通过芜湖水陆续抵达芜湖内渡。
池州大军与淮西军则是放出风声来,说要渡江作战,打回老家去云云。
效果十分显著,立即就在军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别说小兵辣子,就连统领官一级也纷纷向上汇报,不是说不想作战,但现在确实是没有准备好,池州大军、淮西军、靖难大军即便进行了扩军,现在总人数才不到四万,如何能在三个万户金军面前完成抢滩登陆?
这可是长江,被半渡而击可不是闹着玩的,说不得渡江之人就会被直接弄死在滩涂上。
若不是各个统制官知道内情,强行压制,并且暗暗透风,由洞庭湖水军打头阵,说不得宋军已经自乱阵脚了,平白让靖难大军看了笑话。
靖难大军与其他军队不一样,军士大多数都是山东出身的豪杰,他们到江南也是异域作战,到两淮同样是异域作战,虽然将要面对敌军主力,但这些年山东汉儿面对金贼主力的时候还少吗?
更别说此战还是由他们的无敌统帅刘淮亲自带领,这还怕个鸟?
应该说战场才是建立威望的最好地点,在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大胜之后,靖难大军对于刘淮的信任已经到了近乎盲从的地步。
这也说不清究竟是好是坏,这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统帅很有可能让其余人离了他就不会打仗,但在此时此刻,刘淮就是靖难大军勇气的源头。
在靖难大军急速扩军之中,时间飞速流逝,很快就到了十一月二十八日。
在这一日清晨,靖难大军将营寨让给了池州大军,远离江岸行军,机动到了芜湖城中。
差不多同一时间,关于靖难大军要渡江赴两淮作战的军情终于被秘密送到了枢密相公叶义问处。
负责处理此类文书的正是原本忠义大军三号人物,如今的镇江府诸军参谋军事陆游。
当文书传到瓜洲渡的时候,陆游正在大发雷霆。
“在大江岸上插树枝,以作鹿角,来阻拦金贼渡江,这个主意是谁出的?”
陆游拿起一封文书,冷冷出言。
几名幕僚面面相觑,其中一名年轻人颤颤巍巍拱手出言:“陆参谋,是我出的主意。”
陆游看了那人几眼,叹了口气说道:“若是他人也就罢了,但你侯宇侯二郎可不是什么糊涂人物,不得不罚。”
说罢,陆游沉下脸来:“拖下去,打二十军棍。”
肃立在身侧的靖难军甲士立即扶刀向前,摁住肩膀将其拖拽出去。
“慢着!等……等等……我有何罪?!”
侯宇慌忙挣扎,同时大喊出声。
然而这些被刘淮专门留在陆游身侧的靖难军甲士哪里会搭理他究竟要说什么,直接就要用破布塞住侯宇的嘴巴。
“慢。”陆游在案几之后出言。
甲士立即止步,并架着侯宇转过身来。
“现在我就跟你说个明白。”陆游拿着文书起身,同时看向帐中其余幕僚:“将树枝插在江岸,不止难以阻敌,夜间水流一冲,就会无影无踪,届时无论是谁下的命令,浪费民力不说,还会被世人所笑。”
“你久居江边,兄长就在水军,又是个难得的伶俐人,如何会不知晓这个道理?”陆游指着文书说道:“如此荒唐的建议你还是提出来了,而且是越过我这个略略知兵的参谋军事,直接递到了叶相公面前,堪称居心不良!”
“你为何要做此事我不管,你背后又是谁我同样不管,但我身为叶相公晚辈,不敢不替他拔除幕府中的隐患。”陆游将文书摔在案几上:“侯宇,如今我再送你一句金玉良言,大丈夫既然托身效命,即便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也只会封金挂印罢了,如何能做吃里爬外之事?到时候无论是你如今效忠之人,还是背后之人都会看你不起。”
侯宇的脸色在陆游说第二句的时候已经变得惨白,到了最后更是摇摇欲坠,却还是强行反驳:“陆游,你莫以为你可以一手遮天……咳……”
见有人敢直呼陆游之名,甲士勃然大怒,一拳擂在侯宇的胸腹之间,将其打得连连干呕。
“这个金玉良言值十军棍,将其拖下去,打三十军棍。”陆游冷然下令,随后在侯宇的惨呼求饶声中坐回案几之后,拿起文书之余没来由的一阵心累。
在忠义军中时,即便也是心神俱疲,劳累奔波,那也是全军豪杰殚精竭虑一起对抗外敌。
哪像现在,除了抗金之外还得预防身后捅来的刀子。
就比如今日,如果叶义问真的发动民夫,在河岸上插树枝充作鹿角,来日江水将树枝冲走之后,就是叶义问不习军旅,措置乖谬的铁证。
到时候朝中政敌就有手段要用出来了。
当然,敢于陷害枢密相公,甚至能买通叶义问幕僚的官员也不可能是什么小人物,陆游就算猜也能猜出来究竟是哪几个,只不过大敌当前,没法计较而已。
“报!”有军使高举文书,报名而入:“淮西虞相公、李都统、刘都统共同的署名文书,需面呈叶相公!”
陆游脸色一变,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却依旧抓住这名衣服下摆湿淋淋的军使说道:“叶相公此时在刘经略帐中,随我一起来!”
说罢,陆游招呼上四名甲士,一起上马,将军使夹在中间,向着瓜洲渡中心位置而去。
第388章 宰相股肱急功利
“如此看来,此计是刘都统提出,并且推行的。”刘锜仔细看完文书后,复又轻咳了两声,将文书递给了叶义问。
叶义问只是上下扫了一眼,就很自然的将其递给了陆游。
虽然在私人书信中,刘淮早就透露过他的这套断敌军后路的计划,然而真正开始发动之后,陆游还是觉得一阵心惊肉跳。
这可是深入敌占区。
前路皆敌,后无援军,稍有失误,就是身死军灭的下场。
“以我对刘大郎的了解,此人一直敢为天下先,为他人之不能为。”陆游定了定心神,将文书递了回去:“此必然是他主动所为,其余人没有这个气魄。”
刘锜笑道:“难道连李显忠那番子都没有吗?”
刘锜是西军出身,跟西夏人打老了仗了。而李显忠与他的父亲李永奇都是宋夏边境生人,有些胡风再正常不过,也有种说法李显忠一家干脆就是内附的党项人。
具体什么情况,李永奇可能知道一些,但李显忠也说不清了。
但是到了今日,谁敢说李显忠不是大宋忠良,擎天一柱?
哪怕刘锜称呼李显忠为番子,更多的也是战友间的调笑罢了。
陆游闻言直接摇头:“若李太尉再年轻三十岁,说不得还有此等雄心壮志,但现在,李太尉已经老了。”
刘锜点了点头,叹气说道:“是啊,我们都已经老了。”
说罢,刘锜复又看向陆游:“陆先生,你觉得此策如何?”
陆游沉默半晌,摇头以对:“我的军略远不及刘经略,也远不及刘大郎,如果二位觉得可行,那就是可行了。”
刘锜失笑:“淮西到底如何,老夫其实也是鞭长莫及,不过既然李制置、虞相公都觉得可行,大约也是大差不差的。”
叶义问莫名觉得有些心急。
当然,作为一名公认不知兵的相公,这厮并不是觉得此举冒险,事实上,他听着刘锜与陆游都说此举可行,心底也就觉得可行了。
叶义问只是觉得若是能击败金军,他这个枢密相公就算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也应该有些存在感的。
现在淮西那边似乎要有大动作了,然而淮东这边还在僵持,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到时候报功文书上没有他叶大相公,就太难看了。
然而叶义问身在淮东,却要硬说淮西功劳是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也确实不太像话。
“刘经略,我军是不是也应该有些动作?”叶义问知道自己不知兵,所以倒也不敢提议进攻,只是轻声询问。
刘锜缓缓摇头。
如同他这般宦海沉浮的老将对世情可谓洞若观火,早就将叶义问的心思看在眼中。
然而仗却不是这么打的。
虽然淮东的形势不像历史那般严酷,因为金军只有三万兵马,在野战之时堪称无敌,但宋军如果坚定守城,以金军的兵力很难迅速克城。
现在就是这样,即便徒单贞就地征发了大量签军民夫,甚至收拢了一群投降过来的宋军来攻打江都,却在李横的坚守下无法攻克。
当然,此时刘锜主力大军就屯驻在江都以南的瓜洲渡也是徒单贞不敢放开手脚,全力进攻江都的重要因素。
徒单贞担心自己派遣精锐兵马攻城之时,刘锜率大军来反包围。若是那般,别说江都不可能攻克,甚至可能吃一场大败仗。
金军正军数量的劣势在这一刻已经开始显现了。
如果如历史上那般,几十万大军攻入两淮,徒单贞完全可以以一部兵马攻城,率剩余兵马截断江都退路的同时,猛攻瓜洲渡。
而现在宋军在淮东已经站稳了跟脚,若徒单贞再分兵,可能会被刘锜集中精锐,冒险进行虎口拔牙。
正因为徒单贞采取了比较保守的战略,他麾下的三万大军几乎完好无损,占据大运河之后也不担心辎重补给,即便以刘锜的能力,面对这么一大坨金军也是束手无策。
然而面对枢密相公的意见,刘锜也不能当作什么都没听见。
毕竟这几日相处下来,刘锜对叶义问观感还是不错的。
有自知之明,不乱指挥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即便金军已经近至数十里,叶相公也没有慌乱,更没有撤退,而是带着书写着‘义问到处,如朕亲行’的王命旗牌留在了瓜洲渡,有效的激励了诸军士气。
面子都是互相给的,所以刘锜也只能对着叶义问温言解释::“叶相公,我以军中搏戏相喻。大宋金贼两人相搏,大宋先露出了破绽,被金贼攻了几拳,打翻在地。现在大宋后退了几步,稍稍稳定了阵脚。而金贼之前挥出的几拳也耗费了气力,双方互相僵持,互相找破绽。”
“现在刘都统率靖难大军渡江就是大宋试探性的挥出拳头,看能不能找出金贼破绽。金贼也会做出些许反应,他们可能以拳对拳,可能后撤一步,也可能会被一拳打懵。”
“大宋接下来要如何反应,还得看金贼会做出何种举措。”
“咱们淮东大军这一拳不是不能挥出,而是得看到金贼接下来的动作之后,方能打出去。否则岂不是打成了王八拳,自乱了阵脚?”
叶义问似懂非懂的缓缓点头。
然而陆游却说道:“刘经略,我虽不知兵,却也观过军阵厮杀。只有一事相询,如果淮东大军一直躲在瓜洲渡中不出战,士气这么一日日跌下去,到了需要挥出这拳的时候,经略还能挥出去吗?”
刘锜咳嗽几声后,终于无言以对。
这就是淮东大军的一个重大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