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将北伐进行到底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248节

  宋军在两淮是大溃败,淮西属于大浪淘沙留下五千精锐,淮东虽然撤退的比较快,没有大规模减员,但在内里也是丧志丧胆的一群货色。

  往日里的精兵强将可能早就已经怕得要死,根本打不了野战的。

  没有战略决战能力的军队只能龟缩于城池中固守,任由敌方破坏自己的经济基础,如此两三次之后,城池也守不住了。

  后世明末在北直隶地区的统治就是这么崩坏的。

  刘锜盘算了许久,麾下靠谱的野战军不过万余,即便算上张荣的三千东平军,这些兵力也难以正面进攻金军扬州大营。

  想到这里,刘锜不由得又是一阵暗恨。

  张子盖、刘宝这群淮东故将实在是太不像话。

  这些人掌握着江南数万大军屯驻在了建康、镇江一带,打着保卫大江保卫临安的名义,逡巡不前,丝毫不顾他这个镇江府御前诸军都统制屡次下令,让他们渡江参战。

  然而在朝廷的眼中,没准张子盖这群人忠心耿耿,反倒是刘锜这个抱病在前线奋战之人有些恋权之态。

  “叶相公、陆参谋。此事还得从长计议,最起码得金军先动起来才可以。”刘锜正色说道:“就算是孤注一掷,也得让老夫知道,究竟要将这一掷扔到哪里才可以。”

  “至于陆参谋所说的,确实是一件要事。”刘锜沉思片刻:“但以老夫观之,两淮局势将有大变,淮东大军需要养精蓄锐,不可轻动。”

  陆游看了看左侧不知兵的枢密相公,又看了看右侧的浑身病气的经略相公,不由得叹了口气,同样难以劝谏了。

第389章 道旁相左遇乡人

  十一月二十八日夜间,李继虎带着浑身汗水与一身尘土回到了巢湖侧边的篙头村。

  除了杨春与梁子初,负责探查周边形势的管崇彦也回到了此地。

  见面之后,李继虎连口热水都来不及喝,就迅速禀报:“都统郎君说了,十一月三十日,全军渡江,走裕溪,下东关,攻巢县,一日之内,断金贼后路!”

  饶是杨春早就有些准备,此时听到准确消息,也不由得心中一跳,继而振奋起来。

  至于梁子初则是摩拳擦掌,狞笑说道:“东关与巢县的弟兄都已经联系上了,到时候自然会有人大开城门,以迎接靖难大军。”

  淮西溃军有人投向了金军,此时也被编练成了签军,有的去当了民夫。这其中有对金国死心塌地的,自然就会有心怀异志的。

  梁子初作为巢湖水军的统领官,又是此时在巢湖的宋军领袖之一,自然是有些门路与手段的。

  然而此时杨春依旧补充了一句:“可若是靖难大军不来,单靠我们就算攻下东关与巢县,也是难以守住的。”

  言语中的意思就是巢湖中的淮西大军残部绝对不会主动出击,为靖难大军开辟前路的。

  互相不了解,也没有合作,在生死之事上有所提防,这倒是人之常情。

  毕竟没有并肩厮杀之前,莫说杨春等人不相信靖难大军,靖难大军诸将对杨春也是有所保留的。

  但无所谓了,此战是靖难大军突袭而至,东关与巢县的守军是不可能反应过来的。

  退一万步讲,这两地守军以签军为主,靖难大军派遣精锐强行攻城,也能轻松拿下来。

  唯一可畏的是金军反应过来,派遣大军衔尾追杀,到时候李显忠、李道等人就得化佯攻为主攻,与靖难大军一起在东关迎敌了。

  管崇彦听罢,直接起身:“既如此,那我等就即刻出发回归军中,诸位保重,来日以成功见!”

  说罢,管崇彦、李继虎、曹大车三人纷纷拱手。

  包括杨春在内的几名淮西残兵将官纷纷动容,同时拱手应诺:“我等在此,静待靖难大军前来!”

  管崇彦三人趁着夜色,举着火把离开。

  在这几日对周围的探查中,管崇彦已经摸清楚了周围的地形,再加上他就是淮南出身,因此即便今夜只有繁星在天,管崇彦也看得清路,分得出地标。

  然而只是刚刚从小道绕过东关,管崇彦就发现有些不对。

  金军游骑基本上都消失了。

  与前几日金军层层设卡,在夜间也有游骑往来不同,今夜不只是道路要点的关卡消失,就连举着火把进行巡视的游骑也都不见了。

  管崇彦本能觉得有些不太对,然而还没有理清楚头绪,三人就沿着小道到了七宝山的山口,出去之后就是东关以南的平原,三人不敢在夜间继续赶路,暂时找了个山窝子,生起火来,煮了一些豆粥,饮马之后抓紧休息到了清晨。

  第二日,三人休息妥当后,借着朦胧的晨光继续赶路,原本管崇彦还想要绕过裕溪口,从大江的更上游渡江,然而他却总有一种不妙的预感,在跟其余二人商议之后,三人冒险,沿着裕溪东进。

  不多时,管崇彦遥遥看到了一座破庙,其中有一些火光传来。

  三人驱马上前,管崇彦直接来到了破庙门口,破庙中火堆旁的几名衣衫褴褛之人愕然抬头。

  他们也知道升起火可能会招来金贼,可在冬日中只有身上片缕,饥饿下根本无法御寒,若没有这堆篝火,没准金贼还没有来,寒冷就会先杀死他们。

  这些人灰头土脸,骨瘦如柴,目光呆滞,虽然看到有军兵前来,绝大部分人却依然一动不动。

  并不是不想跑,而是真的没有力气了。

  有个体格较为健壮之人,挣扎着站起来想要穿过破庙门逃走,却被一支扎在面前的羽箭吓得趴到了地上。

  管崇彦勒住战马,复又从箭囊中抽出一支箭,皱眉看向这批人。

  “你们是做什么的?”管崇彦问道。

  没人搭理他。

  李继虎哼了一声,一箭射入火堆之中,火星子四散而飞。而围在火堆四周的难民们却是头也不抬,只是拍了拍落在各自身上的火星,见到火堆依然旺盛后,就继续抱住双腿,姿势都没有变的继续取暖烤火。

  这些衣衫褴褛之人已经不怕死了,更没有一点力气回答管崇彦的问题。

  “阿虎。”管崇彦伸手压住李继虎的弓梢,微微摇头。

  随后,管崇彦拿着一个小布包下了战马,走向庙中。

  “我有几个问题,但我这里炊饼不多,先回答的先得!”管崇彦从布口袋里掏出个炊饼,在几人面前晃了晃。

  眼见有吃的,这些难民眼睛终于亮起来了,纷纷挣扎着起身。

  可他们的动作都没有那名被管崇彦一箭吓趴下的男子快,他火速从管崇彦手中接过炊饼,掰下一半向身后一扔,而将另一半狠狠的塞进嘴里。

  扔出的半块饼子在地上滚了滚,滚到了破庙的角落里。其余的难民奋力向那个方向爬去,互相争抢起来。

  “太尉……太尉所问何事?”使劲将炊饼咽下后,这名男子虽然被噎的直翻白眼,却还是恭敬的问向管崇彦。

  他的眼睛同时死死的盯着那个布口袋。

  管崇彦皱起眉头,因为他听出来面前之人口音不似淮南口音,反而有些山东调子,向面前的男子问道:“你叫什么,家住在何方?”

  “禀太尉,俺叫顾顺,俺的家乡是山东兖州。”那名男子老老实实回答道。

  “你是如何来到这里的?”

  “俺原本家里有几十亩地,家中过得还算滋润。可那天杀的女真狗来了,得给安置他们。县中说俺的地被征了,又给俺分了几十亩荒山地。”顾顺哭丧着脸说道:“这天杀的庞老狗,俺那可都是熟地!”

  “说重点!”李继虎扶着刀恐吓了一句。

  “好好好,太尉息怒。”顾顺一缩脖子,连连摆手:“俺不得已,只能上城中找工,却在城门口被拉了丁,编成了签军,一路至此。”

  “如此说来,你也是金贼?”李继虎抽出了刀,以作威胁:“你可知道我等是何人?”

  “听口音,太尉们自然是大宋天军。”顾顺也不敢再看那个布口袋了,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叫起了撞天屈:“俺不是金军正军……呸!俺可绝不是金贼。俺们签军也是被强征来的,起得比鸡早,睡得比鸡晚,吃得比猪狗都差。金贼也不把俺们当人看,有什么险事都让俺们去做,稍有不从兜头就是一刀。可俺们绝没有敢任何伤天害理的事儿!”

  说到此处,这名山东汉子彻底失态,伏在地上泣不成声。

第390章 行人但云点行频

  看着顾顺痛哭失声,管崇彦终究还是有些不忍,上前将他扶起。

  “他们也都是签军?”管崇彦对其余的难民抬了抬下巴,并将一个炊饼递到顾顺手里。

  那些骨瘦如柴之人已经把那半块炊饼连着泥土一起吃了下去,此时正在眼巴巴的看着管崇彦。

  “不是,他们都是淮西人,有两个是从光州一路逃难而来的,剩下的人都是本地人。被征为了苦力,过得比俺们还惨。俺们好歹有一口饭吃,他们都是一棍汉,啥时候饿死啥时候拉倒,反正淮西人多,死一批还能征来一批。”顾顺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炊饼尽量均分成几份,分与众人,有个难民想要抢,被他一拳打翻:“俺们在一起做苦工,俺算是个小头头。入夜之后,趁着金贼看管有些松懈,俺就带着他们跑了出来。”

  “跑了大半夜,又累又饿又冷,刚刚找了个破庙,升起火休息了一会儿,众位太尉就来了。”炊饼的个头也不大,将近十人均分之后,人人也只是分得一口。

  顾顺将自己那份扔进大嘴里,嚼两下就咽了下去。

  “嗯?”管崇彦敏锐的察觉到了不对头的地方:“你们跑了大半夜,可曾遇见巡逻的金贼?”

  “禀太尉,这倒是没有……”顾顺心中嘀咕,若是遇见一两支巡逻队伍,怎还能活?

  管崇彦心中一沉。

  之前几天这一片游骑之多让出身飞虎军的骑士们都有些棘手,就算夜间也只能绕行,但这今天却没有游骑了?为什么?

  曹大车明显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低声问道:“七哥,这是好事吗?”

  “不,可能恰恰相反。”管崇彦想了一下,接下来的话却将其余两人刚刚有些活泛的想法摁到了万古冰层:“之前金贼很有可能在遮掩什么,但现在金贼不遮掩了,只能说明无论金贼想要做什么,他们都做完了,所以才会收回游骑,不再畏惧任何人发现。”

  李继虎张了张嘴,刚想说什么,却只见管崇彦又从口袋里拿出四张炊饼:“你们平日都干些什么?事无巨细都要说!”

  “挖沟渠。”

  “砍树!砍很多很多树!”

  “拆房子,把大梁木都拆下来,运到军营里。”

  “哦,对了,木头并没有都运到大营里,而是隔一段放一堆。”

  “之前是挖宽河道,结果淹死了好几人,俺被冲到下游,又被金贼捉住,然后就去砍大树了。”

  那些一棍汉们也纷纷开口,争先恐后的将这些天干的事都倒了个精光。

  管崇彦倒也没有食言,每一个回答就将手中的炊饼扔出一个。

  可得到的回答也就是这样了,除了挖河道,来来回回就是砍木头搬木头,至于这些木头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这群连签军都不算的苦力根本不知道。

  想来这些木头的用处是另一批人负责的。

  “他们是想在大江上同时搭设多架浮桥?全军一齐进攻?”李继虎想了半天,也只是想出这个理由来。

  “拉倒吧!”曹大车嗤之以鼻:“采石浮桥那是大宋灭南唐时就探查出的好位置,其他地方哪有那么容易搭设浮桥?再说了,宋国水军也不是吃干饭的,金贼铺设浮桥时早就出手阻拦了,金贼要有在水军攻击下架好浮桥的本事,直接游过来多好。”

  “不过若是将木头做成小船强渡……”曹大车说完,想了想淮西军的战斗力,难免还是有些心虚。

  无论攻城还是渡河最困难的地方在于兵力的投放,任有千军万马在短时间内也只能将少数战兵送到敌人面前,这点战兵在面对军纪严明的大军时一点儿都不够看。

  而若是金军孤注一掷来拼命,造出无数小船来渡河,靖难大军还则罢了,淮西军即便岸上以逸待劳,也极有可能根本抵挡不住。

  不过曹大车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又不是兵临城下国破家亡之时,金贼不至于这么上头来赌国运。

  “不想了,先去看看再说!”管崇彦摇了摇头。

  将炊饼分完后,管崇彦拍着手:“我们还有要事去做,无法护送你们。但我告诉你们一句话,过了江就有活路,你们全都想办法渡江,哪怕是游过去!”

  “谢太尉……”

  曹大车补充了一句:“金贼没有游骑戒严了,你们可以沿着大江找渔村,总能找到一两艘渔船的。”

首节 上一节 248/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风烈烈起南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