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将北伐进行到底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255节

  若是让一千神锋军去正面迎敌,且不说用正军给签军垫刀头,阿兀奎的麾下会怎么想,就说没有人监管,真当这些被欺负惨的强军不敢倒戈一击吗?

  且不说阿兀奎陷入了纠结之中,另一边,辛弃疾在攻占寨门之后,同样也有些犹豫。

  一方面,这个水寨再大也是分水陆两部分的,陆上范围大约宽两里,长四里,相当于一个狭长的长方形,骑兵在这个地形中,对战如此多的步卒,根本没有奔驰迂回的空间,稍不留神就会陷进去。

  另一方面,辛弃疾比韩文广聪明的地方在于,他明白越是深入敌境,越不能放弃速度优势,否则四面合围之下,根本难以脱身。因此,下马步战的选项在一开始就被他否了。

  就在辛弃疾想要在营寨中放火来搅乱大营的时候,解局的来了。

  无论是辛弃疾还是阿兀奎,都不用再纠结了。

  如果从时间上来算,第一批沿着裕溪向上游进发的宋军并不是辛弃疾,而是将辛弃疾放在裕溪镇,就顺着裕溪向北的洞庭湖水军杨钦所部。

  一般来说,逆流而上肯定是要有纤夫的,但洞庭湖水军的水轮船相当于这个时代的黑科技,在百余壮硕水手的奋力踩桨之下,水轮船逆流而上,竟然要比纤夫拖拽还要快得多。

  当然,水军毕竟是逆流而上,所以很快就被辛弃疾所部追上并超越,但在僵持的这短短时间内,三艘满载着甲士水手的水轮船已经摸到了水寨边上。

  杨钦站在船头,扶刀目视前方,眼中似有一团火焰在燃烧。

  如果有熟悉杨钦之人在侧,就会发现这名洞庭湖水军副统制的眼角在微微抽动,已经是愤怒至极的表现。

  杨钦愤怒的缘由不是靖难大军去,甚至只有一小部分在金军身上。他更多的是愤怒于自己的无能,愤怒于自己的远见,愤怒于自己能审时度势,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作为从钟相杨幺起义时就活跃的水军大将,杨钦在听到李继虎报告情报的第一时刻,就做出了最正确的判断,也对战事过程做出了最正确的推测。

  事实也正如杨钦所想。

  李道并没有退缩,而是带着洞庭湖水军直面金国水军的上下夹击,为靖难大军争取时间。

  刘淮也没有退缩,直接带着靖难大军渡江,以一种孤注一掷的决绝姿态,向北行军。

  想到这里,杨钦的牙关复又咬紧了一些,脸颊上花白的虬髯也随之耸起。

  如果李道撤回姑孰溪,那么虽说渡江作战就成了泡影,但洞庭湖水军还能得以保全。

  如果刘淮不敢渡江,那么杨钦就会率水军顺流而下,从身后直扑那些自作聪明的金国水军,将他们葬送到这大江之中。

  然而李道还是以身为饵,吸引所有金军的注意力。刘淮同样没有放弃这个机会,率大军渡江,直取金军的辎重关隘。

  所有人都知道,只有这一次机会的。

  错过这次机会,如果金军再次分兵控制裕溪口,那么即便以靖难大军的能耐,也很难在渡河登陆作战中占得便宜。

  到时候两淮就真的不属大宋了!

  这一切,杨钦自然也知道,准确的来说,他是今日第一个意识到事态发展之人,然而想到往日袍泽正在大江上血战,很有可能会落得全军覆没下场之时,他还是觉得痛彻心扉,恨不得以身相替。

  既然做不到以身相替,那就在各自战场上奋死吧!

  “将军!前方有水门,用八牛弩还是火箭?”

  有军官大声请令。

  杨钦抬眼略略一扫,就知道这个水寨是仓促建立的,水门也是临时用木栏做的遮掩,不可能十分坚固,所以直接冷然下令:“不用了,直接撞过去!”

  军官一愣,随即高声下令:“将军有令,踏桨!加速!撞过去!”

  “站稳了!”

  “撞过去!”

  “啊!!!”

  在各式各样的嘶吼声中。

  在营寨墙头金军恐惧的目光中。

  巨大的旗舰轰然撞上了营寨,巨大的撞角将一扇水门直接撞飞了出去。

  杨钦身子问问一晃,随后就扶住舵杆,拔出刀来大声说道:“儿郎们,传我将令,八牛弩,神臂弓,抛石机,有什么用什么,杀光你们见到的每一个金贼!”

  “杀贼!”

  “杀贼!”

  三艘巨大的水轮船犹如三座水上堡垒,向着岸边泼洒着箭矢,裕溪上原本还有几艘载人的小船,也被撞翻,其上金军惨叫着被碾进了船底。

  背河列阵的神锋军纷纷悚然,阵型变得骚动起来。

  数名行军谋克将目光投向了自家行军猛安的将旗处,而那名满头大汗的行军猛安则是看向了阿兀奎,想要从他这里得到些许命令。

  但是阿兀奎更加不堪,竟然在马上脸色苍白,摇摇欲坠起来。

  “总管!总管!”行军猛安大声呼唤了几声,阿兀奎才算是回过神来。

  “事情要糟!”阿兀奎也知道现在不是扯淡的时候,直接指了指在身前密密麻麻站成一团,说是列阵,不如说是充作人肉盾牌的八千签军:“不应该将这些汉奴放出来的。

  这些汉奴见风使舵惯了,如果咱们稍稍落入下风,就不是九千人攻打八百骑外加几艘水轮船了。而是八千人加上这些宋狗,一起来打咱们一千人了!”

  行军猛安悚然而惊:“那现在该如何是好?”

  阿兀奎镇定了一下心情,立即下令:“现在全军列阵向前,将这些汉奴往外推,远离河道。这些汉奴逃就逃吧,大不了再捉,但绝对不能让他们合力来打咱们!”

  话声刚落,行军猛安还没有下达军令,辛弃疾动了起来。

第400章 杀人从来为活人

  “五哥!这些都是签军,手里都是木锄头木铲子,连一寸铁都没有,咱们还怕什么?直接踏过去,此间事就定了!”

  贾瑞手中转动着大枪,有些焦急的催促。

  辛弃疾皱眉以对。

  作为一名将领,贾瑞所言自然是有道理的。

  将军只对战争负责,只要战争能赢,自然是什么手段都可以用。

  但辛弃疾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将军,他还是靖难大军的高层,是统率天平军的客将,是要在政治上为全局作考量的。

  就比如横亘在辛弃疾八百骑与神锋军之间的这庞大的签军阵列,他们都是两淮汉人,又都与金国有血海深仇……哪怕之前没有,这几日被驱逐着掘沟壑、抬舰船,过随时饿毙的苦日子,他们现在也对金军恨之入骨了。

  这些人难道就只能杀?不能用?

  如果能用这些人,那么无论是兵源还是民夫短缺问题,都会得到解决。

  至于粮食与物资的短缺,别忘了,这次靖难大军袭击的是金军的辎重线路,无论东关还是巢县,粮草物资乃至于战马一定都不会少。

  如果按照在巢湖中待了许久的梁子初的推断,现在淮西与中原的物资都集中到了这一条线上,随便打下哪个,都够靖难大军吃个够了。

  想到这里,辛弃疾迅速下定决心:“梁磐!你率一百骑,去拉开木栏,口子越多越好!”

  张白鱼的副将梁磐立即拱手,口称得令。

  “呼延丈八!你率一百骑,在签军阵前来回奔马,莫要伤人,只需一起大喊‘回老家’三个字即可。”

  石七朗的副将呼延丈八拱手应诺。

  “王铁判,你带十几骑去官道上,无论是哪名大将率军先到,都告诉他,让他收拢签军。想办法将这些签军带到东关。”

  王世隆的副将王铁判立即拱手,却又有些疑问:“辛统制,能来硬的吗?”

  辛弃疾摇头:“随机应变,但要尽量怀柔,到时候让全军一起大喊东关有粮食,有冬衣,有住所。到东关就可以吃香喝辣,无论如何,哪怕是骗,也要将这些签军骗过去。”

  “喏!”

  “贾瑞,与你三百骑,让开中央道路,去营寨北侧。我在营寨南侧,到时候看我旗号。等这些签军逃走之后,咱们就一举击溃这伙金贼!”辛弃疾脸上浮现出一丝狞笑:“还敢在爷爷面前作背水一战,让他们到裕溪中喂王八!”

  贾瑞有些不耐,焦躁出言劝道:“五哥,你这个做派确实是有仁心,也确实符合都统郎君的心意,可今日毕竟是突袭,关键就是一个快字,这般心软,莫不会误了大事?”

  辛弃疾冷然伸手,直接抓住贾瑞的领子,将其从马上提了起来,复又扔到地上。

  贾瑞虽然也是悍将,却在辛弃疾手中犹如稚童挣扎不得,被扔到地上时狼狈向后退了两步,方才站稳脚跟。

  “贾忽律,你这是在违抗我的军令,但念在你是初犯,饶你一条性命。”辛弃疾语气冰冷,睥睨以对:“我跟你说清楚,山东义军,无论是咱们天平军,还是忠义军、东平军,乃至于如今的靖难大军,杀人从来是为了活人。

  如果能活人却要滥杀,那么今日即便是抢到两刻钟的先机,来日也会有天大的灾祸在等着咱们。

  而若是能活人就要尽力活人,哪怕今日晚上两刻钟,来日也会有无数被咱们救活的人替咱们将这差出的两刻钟抢回来!

  懂了吗?懂了就去执行军令!”

  贾瑞不敢怠慢,直接拱手上马,打起旗帜,带着三百骑在北边列阵了。

  就在辛弃疾所部骑兵分开,让出通路之时,八千签军也被金军驱赶着向前。

  签军毕竟没有接受过完整的队列训练,因此在行军的过程中阵型就已经变得极为松散,有人想要止步,却被身后之人推搡着前进,不多时就来到了刚刚辛弃疾驻足的地方。

  如果是寻常正经兵马,见到敌骑撤往两翼,绝对会意识到接下来就要受到夹击了,肯定会分兵以作布置,然而签军哪还管得了这么多?

  原本前排的签军还以为死定了,此时见到不只营寨大门敞开,营寨木栏也被扯得七零八落,不由得大喜过望,不顾一切的向前逃去。

  金军还在驱赶签军向前,不时还斩杀数名驻足不进的汉儿,然后他们就觉得眼前压力一松,签军也不用他们驱赶了,直接蜂拥向前,开始了逃亡。

  这下子不只普通金军,阿兀奎也有些傻眼。

  金军几乎都是甲士,身着重甲,却因为身为水军,没有骑兵,也因此根本没有阻拦签军的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签军一溜烟的逃了个精光。

  “结阵!结阵!”这下子阿兀奎也没有其余指望,只能就地结成坚阵,以抵挡靖难大军的夹击:“结六花阵!”

  这是军中最常用,也是最实用的阵型之一,按照形制来说,就是六支小股兵马,如同花瓣包围花蕊一般,将中军保护起来。

  六花阵是唐朝时李靖所创,优点就在于进可攻退可守,而且操练简单,易于上手。

  很快,金军六个谋克分别站定位置,中央四个谋克聚拢起来,随时准备出战,与外围六个谋克夹击来犯之地。

  阿兀奎见到麾下儿郎依旧训练有素,才稍稍放下心来,现在的情况虽然糟糕,却也不似那最糟糕的情况,最起码签军没有倒戈,还是能抗一抗的。

  但很快,马蹄隆隆,辛弃疾带着六百骑兵奔腾而至,阿兀奎又将心脏提到嗓子眼中。

  见副总管的脸色不太好看,行军猛安劝道:“总管勿忧,如今咱们一千儿郎结成了坚阵,宋狗马军再多,也无济于事!他们冲不过来的!”

  辛弃疾压根就没有想啃坚阵,眼见金军缩成了乌龟王八蛋形状,他刚想要下令放火,用营寨中随处可见的可燃物来对付金军,就见裕溪上,汇聚过来的近十艘水轮船排成了阵型,将船头朝向了金军战阵的方向。

  随后,仿佛是数只女鬼呜咽的呼啸声由远及近的传来。形制犹如长矛的弩矢激射而至,在阿兀奎惊恐的目光中,狠狠砸进了金军阵型之中,掀起了一阵惊呼与惨叫声。

  金军距离岸边有五十多步,已经脱离了寻常弓弩的有效射程,却依旧在八牛弩的射程范围之内。

  八牛弩的确有各式各样的问题,比如说十分金贵,难以保养,容易损坏,移动困难,造价极高,上弦缓慢,准确度低等等等等。但它依旧是十二世纪军工领域的巅峰之作,一旦激射而出,莫说洞穿铁铠,就连城墙上的青石夯土都能穿过去。

  虽是十具八牛弩同时发射,但真正造成伤亡的只有四支弩矢而已,可挨上一发就肠穿肚烂的结果实在是太吓人了。

  如果刘淮在这里,一眼就能发现,洞庭湖水军的八牛弩,此时歪打正着的起到了野战炮的作用。

  这倒不是说能杀掉多少人,而是金军既难以阻拦弩矢,又没有反击手段,只能被动挨打,实在是太损伤士气了。

  然而阿兀奎却又偏偏不敢解散密集阵型,因为辛弃疾就在一旁虎视眈眈,阿兀奎毫不怀疑,如果金军阵型稍稍散乱,这名打着青兕大旗的将领肯定会不顾一切的冲杀而来,将金军全都蹉踏弄死在这里。

首节 上一节 255/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风烈烈起南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