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将北伐进行到底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29节

  石七朗似乎看出了乌野心中所想,向前低声说道:“将军,此时是要下决断的。”

  乌野迅速明白过来,刚刚算是败了一场,再迟疑下去,军心就彻底不能要了。

  此时此刻,错误的决断也胜过没有决断!

  “那你说该如何是好?”乌野同样压低声音询问。

  “留下几人看着宋狗,将军带着其余人与大军汇合,缓缓整军后,以堂堂军势压进去。”石七朗长吸了一口气:“只不过此次可千万不要心急,无论如何,大势是在我军的。”

  “你说的是!”

  说罢,乌野迅速下定决心,点出几骑作为斥候看着宋军,同时让他们小心行事。

  石七朗见乌野没有让他当斥候的意思,面色虽然不变,信中不由得暗自又叹了一声。

  这他妈都是什么事啊?!

第50章 风烟滚滚来天半

  听到斥候来报前军挫败时,高安仁直接被搞蒙了。

  那可是五十名甲骑啊!

  带兵的可是沙场宿将乌野啊!

  怎么就败了?!

  宋军有水军,已经全军过河了?

  可是也不对啊,宋军如果全军过河,乌野也不是傻子,那会用五十骑正面去打?

  又或者是,宋军只是少量部队,让乌野以为有机可乘,然而却没想到宋军战力惊人,竟然用这少量先头部队就野战打败五十甲骑了?

  无论哪种可能都很可怕!

  此时天光已经大亮,金军距沭河只不到五里,这种时候这种地方接到这种离谱的消息,让高安仁是进是退?

  不过还好,金军全是骑兵,乌野几乎紧跟着军使跑了回来。

  简单的将经过听了一遍后——其实也不用说,高安仁看他们这一副泥猴的模样,就猜的八九不离十了——高安仁与乌野迅速下定决心,就地将部队展开,歇息片刻后,再列阵进军。

  这也是寻常办法,前锋确定敌军位置与多少后,中军自然要开始列阵迎敌,若是一窝蜂的去打遭遇战,那不就成添油战术了吗?

  不过这也大大的耽搁了时间。

  没有了金军的干扰,宋军很快就在沭河上立起了两座浮桥。

  魏胜没有耽搁,直接率千余战兵渡河,将忠义军节度使魏字大旗插在了沭河北岸。

  与刘淮和董成不同,魏胜早就将海州等地的地形摸熟,只是扫了周遭一眼,立即就选好了决战地。

  “张青,带你本部二百人,去北边一里处的小丘,列阵护住本阵右翼。”

  张青拱手应诺,心底长舒一口气。

  宋军面向北方列阵,右翼紧挨着那一大片芦苇荡,防守压力会小许多。

  除非金军能饶一大圈绕过宋军左翼,否则张青所部只用一面对敌即可。

  这么看来,魏胜不会拿他去垫刀头了。

  不怪张青这么想,拿客军当炮灰、保存实力、见死不救属实是宋军的传统艺能,张青在刘光世军中厮混的这些年早就听说过——甚至经历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就比如当年靖康之变后,决定关中归属的富平之战,刘锜率泾源军跟完颜兀术拼命,刘锡为了保存本部,硬是按兵不动。

  须知道,刘锡可是刘锜的亲哥啊!

  “董成,你带你的人马,去左翼,多扎长枪大盾,五十神臂弩手也全都给你。待中军进攻时,再缓缓跟上,记住,你部不求杀伤,左翼不溃,你就是大功一件!”

  董成躬身应诺。

  随即,宋军抛弃了刚刚成型的营寨,蜂拥而出,向着一里外的小丘抢去。

  说是小丘,其实也只是个缓坡而已,大约只在地面上有个弧度,二三十步才有一米落差,但这一米左右的落差就足以发挥重大作用了。

  当宋军踏上小丘,并草草列出阵型后,三里外的金军也开始了动作。

  先是游骑尽出,到宋军阵前骚扰侦查,并试图找出宋军的侦骑并杀掉。

  然而金军找了许久之后,终于确定了。

  宋军就没有骑兵。

  “妹有骑兵?”高安仁一张口就发现,因为一上午全靠吼来下令,声音已经变得沙哑,所以赶紧灌了几口水,再次看向探骑询问:“宋军真的没有骑兵?”

  “确实!他们连游骑都没有,只有千把步兵结成的阵型。”

  “试了试没有?”

  “试了。”天气已经开始热了,探骑头上的汗水顺着额头流入眼中,他有心想擦一下,却因为‘战时不得去甲’的军令而不敢脱去头盔,只能不断的用手指擦着眉毛。

  “俺们先去的东边,但宋狗右翼紧靠芦苇荡,俺们试着进去看了看,全是烂泥岔子,别说骑马,行人都很难。芦苇长得很高,进去之后互相看不着人影,俺有心多派几人再绕一下,却又觉得进去之后只会让军士离散,也就息了念想。”

  高安仁点头以示赞同。

  探骑的处理方式没有一点问题,既然进入芦苇荡中的金军无法维持编制,那么宋军同样也不可能在其中维持编制。

  到时候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别说突袭了,不自溃就算是好的,何苦来哉。

  高安仁没想到的是,昨夜就有一百宋骑摸了进去,更没想到的是,芦苇荡中竟然有干燥平整的空地可作屯兵。

  同样,高安仁也没想到,他这一失察,会给他带来多大的隐患。

  探骑又擦了把汗,向西指了指:“俺们随后又往宋狗左翼绕了一下,刚刚接近百步就是一轮弩矢,张大瓜的马都被射死了,摔伤了腿,被俺们拖回来了。”

  “神臂弩……”高安仁狞笑一声:“宋狗就是这般,论小聪明有许多,大智慧却一点也无,咱们的硬弓临阵也不过三发,神臂弩也就是一轮罢了,济得何事?但只要一接战,宋狗自会溃败!”

  高安仁说话声音很大,不止是说给探骑,更是说给周围的都头、队将们听的。

  见周遭兵将纷纷点头称是,高安仁直接下令:“高冲,等会儿你带人在中军打头阵,射一轮箭就直接冲杀。

  高八,高十二,你们分在左右两翼,跟着高冲的将旗前压。

  乌野,你带上一个谋克甲骑,从北边绕到宋狗左翼,看能不能占点便宜。

  俺带另一个谋克压阵,宋狗一乱,俺就亲自从中军压过去!”

  “诸位,此战不仅仅关乎俺们父子的项上人头,更关乎尔等之富贵,若宋狗杀到海州,你们还能过予取予夺的逍遥日子吗?敢退者,不止是俺的生死大敌,更是你们的仇人!”

  “诸位,随俺一齐,踏平宋狗!”

  “喏!”

  轰然应诺声中,各个都头、队将各回本阵指挥军队,随着中军的高字大旗前指,金军伴着鼓声,向宋军压来。

  抛去掉队的,金军共计一千二百余步卒,在二百甲骑的压阵下滚滚向前。

  虽然这点人马在即将开始的宋金大战中连个浪花都算不上,可在海州这种兵力空虚的地方,已经足以决定一州一县的归属了。

  战争,以一种仓促却又理所当然的方式开始了。

第51章 将军拔剑南天起

  话说金军是以骑兵起家,所以以骑兵为核心的建军传统也传承了下来,哪怕精锐骑兵在郾城、颍昌两场大战中,被岳飞用重步兵大阵加少数精骑野战打爆,此时也依旧秉承着这种传统。

  这不能算对,同样也不能算错,因为金军同样有骑兵下马,将甲骑当作甲士用的传统。

  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战争的结果,从来不是某个兵种可以决定的,而是平日的训练,严明的赏罚,准确的判断以及一丁点运气所共同铸就的。

  但毫无疑问的是,精锐甲骑加上签军步卒垃圾海是金军的经典特色,不可不品尝。

  然而山东民风剽悍,海州大部分地方又是鸟不拉屎,两者加起来使得海州汉人又臭又硬,高文富只能用怀柔的政策来笼络州中兵马。

  不过错有错招,原本不怎么受重视的步卒乡兵得到了训练和军饷,高家子弟也充斥其中,掌控军队。

  其中有近百人有头盔戴,有两裆甲穿。身强体壮,手持长兵,腰挎短剑,气势汹汹走在队列的最前方。

  “宋狗懦弱,不敢见血,等下放一轮箭,就跟我冲上去。冲上去就胜了!”高冲穿着步人甲,如同个铁罐头,手中高举长矛,给部下打气:“赏格已经定下来,这次是少将军亲自带兵!田地,房产绝对不会少你们的,打完这仗,一人一个大屁股婆姨!”

  “好!”

  “杀!”

  重赏之下,海州乡兵士气爆棚,纷纷大喊着为自己鼓劲。

  宋军这边。

  “将军,你别说,金贼的乡兵练得有模有样,可比大宋的弓手强多了。”

  一名抱着两杆长枪,盘膝而坐的甲士伸着脖子看着金军的阵势,仰头对魏胜说道。

  魏胜此时并没有骑马,而是站在队列的最前方,与魏字大旗站在一起。

  他听闻此言,嘿然一笑:“都一样,我就不信海州金军全都能练成这个样子,也不信大宋的州郡还拉不出千把能战的人。”

  魏胜一挥手,中军一直盘膝而坐的数十甲士纷纷站了起来。

  “总归来说,大家都是两个膀子扛个脑袋,没有人天生比谁高一等。”魏胜接过亲卫递过来的铁锥枪,声音愈发高昂,“但金贼骑在咱们汉人头上已经三十多年了,是为什么?”

  “是因为除了岳元帅,韩郡王,其他人都不能战,不敢战!”魏胜背着传自韩世忠的长刀,将手中的铁锥枪高举:“今天,就让金贼看看,敢战的汉人究竟能不能得胜!”

  “前进!”

  鼓声大作,魏胜步行一马当先,向前缓步而行。

  “杀!”

  宋军一齐振奋,同样跟着‘魏’字大旗缓步向前。

  转眼间,宋军与金军相距不过百余步,喊杀声在两列相向而行的横阵中同时响起,催动进军的鼓声越来越急。

  金军步卒迫近宋军五十步左右之后,阵型中射出稀稀拉拉的一阵箭雨,随后同时呐喊起来,向前冲锋。

  他们虽然不明白宋军为什么一发神臂弩也不射,但也知道这是个机会。趁着宋军被箭雨稍稍扰乱的工夫,冲上去一举将对方军阵击破,这才是正道。

  虽是仰攻,但金军依旧有信心将宋军一击而溃。

  但这次宋军却是不同以往。

  魏胜将插着几支箭的藤盾扔到一旁,双手将铁锥枪平放。

  最前排的数十甲士也纷纷放平铁锥枪。

  “随我一起!”

首节 上一节 29/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风烈烈起南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