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466节
此时正是痛打落水狗的时候,正应该携大胜之威,一路南下,号令不臣。
如果再拖一些时日,徐州的武捷军起了异动该怎么办?
从个人利益来说,贾瑞、李铁枪你们这些人,想要以什么地位在汉军中立足,就看这一仗打得漂不漂亮了。
普通军卒加入汉军后,开春到底能分多少地,能不能多些赏赐,分到耕牛,那也要看这仗能不能立下功勋了。
在统一思想之后,十二月初二,留下了李铁枪率领千余兵马照顾伤兵,并且继续清扫东平府后,天平军在辛弃疾的率领下再次启动。
这次天平军已经精简到了四千人,在缴获了金军大量马骡之后,行军速度进一步上升,沿着南清河南下,一日就收复了汶阳。
与此同时,临沂的王雄矣与新婚妻子崔氏道别。
这倒不是因为王雄矣迷恋温柔乡,在接到军令之后,都敢浪费好几日方才上路。
而是因为山东军粮调动也是需要时间的,地方民夫集结起来更是需要时间,此时方才有一批军粮从费县府库中转运出来,并且装上了漕船。
“阿雄,你这次出兵,知道关窍在何处吗?”
仆散达摩曾经的夫人,在真正历史上,因为击败魏胜偏师而青史留名的王夫人,也是大王雄矣七岁的童养媳崔翠儿,此时已经嫁给了王雄矣。
崔氏含情脉脉的看着十几年前就被自己当作弟弟的小丈夫,一边为他整理衣领,一边低声嘱咐。
王雄矣知道崔氏在军国大事上有智谋,直接询问:“二姐请说。”
崔氏低声说道:“关键就在于曲阜孔氏,阿雄万万不可过于折辱他们。”
王雄矣皱眉:“孔端起那厮干出腌臜事,正是抓手,如何不能处置孔氏?”
崔氏叹了口气,轻轻拍了一下王雄矣的额头:“阿雄,平日让你多读一些书,你就是不听。”
王雄矣嘿嘿笑了两声,随后正色说道:“还望阿姐解惑。”
崔氏摇头:“这也是我刚刚想到的,处置孔家的关键不在于孔端起,而是在于至圣先师孔子,在于都统郎君。”
“孔夫子乃是万世师表,他的后人即便不是天潢贵胄,却也是算是天生贵人。无论宋国的皇帝,还是金国的皇帝,他们善待孔家,是因为要以此证明来尊崇孔夫子,来证明国家是重视儒学,依旧在以儒学治国,以科举来选拔儒生来做官。”
“同样,处置孔家,也代表着要对孔夫子、对儒学下手。无论动手之人是不是这么想,但天下人肯定会这么想。阿雄,你想想,你能担起这个重任吗?”
王雄矣若有所思的说道:“此事也只有都统郎君可以做,我做了,就是……就是……”
崔氏重重说道:“就是僭越!”
王雄矣又有一问:“若是都统郎君下令让我处置曲阜孔家呢?我应该向都统郎君上书作提醒吗?”
崔氏思量片刻,方才缓缓说道:“以都统郎君从不负人的性子,就算他要处置孔家,也八成不可能要让你去跳这个火坑,而是亲自去做。但如果真的有万一可能,那你也莫要犹豫,按照忠义军的制度,分田分地,进行公审即可,将案卷整理清楚,谁也说不出话来。”
王雄矣再次重重点头,随后上前用力抱了一下崔氏:“二姐,你且在临沂安坐,我为咱家儿子搏个封妻荫子来。”
崔氏原本还要说什么,却被这句话弄得有些害羞,轻轻一巴掌打在王雄矣的盔甲上,定了定心神方才说道:“还有一件事,魏公与大郎君二人,你要选边站了。”
王雄矣立即被惊得一激灵,说话都说不清楚了:“……为……为何……”
虽然在暗室中,崔氏却将声音再次压低:“不是让你现在就跳出来做什么事情,也轮不到你做,而是让你在心中选好偏向,做好准备。”
见王雄矣依旧不太明白,崔氏将话说的更明白了:“如果你准备与魏公走到底,那么就要准备安安稳稳的当宋国臣子;若你要从都统郎君,就要准备与宋国反目了。”
“这不是两人要反目成仇,而是因为天下大势推着,身后之人架着,不得不如此罢了。”
“就比如此次大战,无论耿节度是不是仓促冒进,然而宋国没有出兵却是个天大的事实,天平军能存活,到底是要承都统郎君的恩德。
阿雄,你说辛青兕那些人,如今是认宋国,还是认都统郎君呢?”
“这样的人来日会越来越多,他们只听从都统郎君的军令,那都统郎君不想当皇帝,也是皇帝了。”
王雄矣听到此处叹了口气:“但魏公是绝对不会叛宋的。”
崔氏正色说道:“魏公不会,但忠义军的老将们可不一定,如同雷奔,还有你这次要带着出征的周行烈、尉迟明月、庞如归等人,他们都在都统郎君麾下作战,并且取得大胜。他们难道就不服都统郎君?魏公想要夺回人心,就必须要再次临阵杀敌才行。”
王雄矣再次叹气:“可是魏公的身体……”
这就是关键了,魏胜在去年连续受伤之后,身体伤了根本,还在休养之中。
老不以筋骨为能,魏胜今年四十三岁,正好是武将巅峰期的尾巴,一旦伤了元气,恢复起来耗费良久,如果要强行上阵拼命,很有可能会出大事。
然而王雄矣此时却突兀想到,魏胜为什么会伤到这种程度?
是因为宋军坐视魏胜在邳州孤军奋战,没有出兵牵制金军。
因为宋国的短视,导致宋国用来牵制刘淮的最大筹码失效了,不得不说是一种重大的黑色幽默。
耳听号角声与鼓声已经响起,王雄矣再次抱了一下崔氏,在她耳边低声说道:“我会仔细思量妥当的,二姐,你也要保重。我要出征了。”
说罢,王雄矣披上罩袍,转头走进了屋外的寒风之中。
崔氏倚着大门,笑着对王雄矣挥手告别,直到转过一处街道,王雄矣身影消失不见之后,崔氏的笑容才终于维持不住,眼中落下泪来。
但她迅速擦干了眼泪,轻轻抚摸了小腹。
千万不能哭,哭多了对腹中的孩儿不好。
十二月二日,王雄矣率领三千兵马,以朱熹为参谋军事,总管后勤,沿着浚河向西北行军,顺着沂蒙山通道,攻入了兖州。
第634章 孤军败将议前途
十二月六日,与纥石烈良弼大败北归、神威军被全歼、萧琦身死的消息一块抵达徐州的,还有徒单贞与徒单永年两个倒霉蛋。
这二人一开始打算在济州收拢兵马,然后再顺着黄河汊流向西北行军,再寻机北上。
然而辛弃疾带着变成骡马军团的天平军坚定地追上来后,徒单贞没有办法,只能继续一路南逃。
原本他身边还有三百多徒单部的甲骑跟随,可这一路上掉队离散,抵达徐州之时,也只剩下百余亲信了。
就连移剌道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接到游骑的禀报之后,郭安国与蒲察世杰都犹如遭遇了晴天霹雳。
两万多正军,就这么败了不要紧,徐州这地方就更险恶了。
到时候山东义军不全力来攻打,那就见鬼了!
武捷军大约只有一万兵马,能不能抗住山东义军的进攻,那简直就不是个疑问,而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将戚戚惶惶的徒单贞与徒单永年迎进彭城府衙之后,郭安国拉着徒单贞不停颤抖的双手,浑身同样都在抖动:“怎么……怎么败得这么惨……”
徒单贞苦笑一声,随后突兀开始落泪,言语却诡异的有些平淡:“郭将军说的是我徒单部族兵,还是左相的两万大军主力?”
郭安国嘴唇蠕动着:“都有。这么多兵马,就算不能克敌取胜,但是……但是自保也能成吧。为何萧琦都战死了?”
徒单永年垂头丧气的摇头说道:“我们镇守东平府,不知道详情。”
说着,徒单永年将溃兵带回来的消息说了一遍,随后抬头看向武捷军的正副总管:“不说这些了,关键是咱们该如何去做,总不能在这里等死吧?!”
蒲察世杰脸色青白不定,看了徒单永年一眼:“为何不能在这里尽忠报国?”
徒单贞闻言叹了一口气:“阿撒,我知道你在想左相临行前的那番言语,什么坚守本心,以国事为重之类的废话。但你可曾想过,左相也没有死战到底,他都没做到的事情,如何能强求咱们做到?”
场面一时安静,四名金国高官齐齐沉默,各自思考着出路。
郭安国却突兀说道:“你们说,以左相如此聪明之人,有没有想到今日这般结果?”
徒单贞用一块热巾擦了擦脸,面前去了疲惫:“左相也只是人,而不是神,他如果能事事料事如神,就不会打败仗了。”
蒲察世杰突然长叹一口气:“不,左相已经想到了,我也是刚刚想明白左相临别时的那番话。”
他看着郭安国,缓缓说道:“你我为国家重臣,身负家国重任,当一切为国事为重。只要能坚持住这一句,即便之后再艰难,也会有回转余地;可一旦三心二意,首鼠两端,那么莫说国家崩沮,就连个人前途也将混沌难明。”
“这就是左相的原话了。”
“这个国家,不是陛下或者完颜雍那厮的大金国,而是整个大金国。”
蒲察世杰比划了一下,做出了个囊括的手势:“左相希望我等想办法保卫大金国祚,而不是将精兵生生牵扯进皇位之争中,他想要让咱们去防备宋国,防备山东贼军。否则汉人起来之后,无论是我这等女真人,还是你这种汉人叛将,都要死无葬身之地的。”
郭安国面露疑惑:“然而左相为何不明言呢?”
徒单永年也想明白了,叹气说道:“因为不能说。左相不可能在出兵之前,就与你们说战败之后该如何如何。而且徐州太重要了,但凡有一丝希望,都要坚守到底的。”
郭安国扫了一眼徒单永年,随后说道:“但现在一丝希望都没有了,趁那刘贼还没有围上来,咱们赶紧撤退!可是……可是这一万正军,要撤往哪里,既能为国家出力,又不能轻易浪送呢?”
四人同时抬头看向了舆图,并且最终将目光放在了一个地方。
寿州。
此地距离徐州三百多里,能避开山东义军的兵锋,不至于刘淮一发兵,就被大军直接冲到脸上来。
寿州最南方就是金国与宋国的边境,淮河。
寿州境内有淝水流过,淝水与淮河的交汇处就是下蔡,隔着淮河正对着下蔡的,就是寿春。
说的更明白一点,下蔡对岸的山丘名字唤作八公山。
就是那个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八公山。
寿州以东就是宿州,境内有汴水故道,历史上宋国的隆兴北伐就是沿着这里进军的。
寿州以西则是颍州,境内有颍水,可以直通汴梁。
此时的寿州十分空虚,只有数千地方兵马罢了,武捷军如果能驻守寿州,那么不但可以堵住淝水通道,而且还能支援宿州与颍州,万一实在打不过,还可以顺着颍水一路北上,回到汴梁。
这就是纥石烈良弼所嘱咐的,要为国家出力了。
而且如果这般,武捷军还可以为完颜亮尽忠,替完颜亮挡住来自宋国的攻势。
说的再明白一点,武捷军驻扎在寿州之后,就在金国边境建立了战略支点,不拔除掉这颗钉子,宋国很难一路直驱中原。
于公于私,一举两得。
只不过徒单贞与徒单永年听闻此言皆是脸色一沉。
这两个姓徒单的是真的不想再为完颜亮这个暴君效忠了,尤其是在徒单太后死得不明不白之后。
可关键在于,经此一败,徒单部的精锐损失惨重,莫说战场上继续争锋,就连徒单部在国家中的话语权都会下降。
一个国家部落制与汉制并存就是这个德行,中央官员地位高低还得看本部落的实力来定夺。
也因此,徒单贞想要赶紧回到辽东,想办法将这次的损失敷衍过去。
这一路艰险,没有兵马护送是不成的。
“此战之后,完……陛下也不可能再将都城设立在汴梁了,他需得支应关中的张中彦与徒单合喜,大约会迁都到洛阳。”徒单贞指着舆图,开始分析局势:“若是汴梁都不守了,河南地也是根本守不住的。两位不如跟我一起回到辽东,想必武捷军的儿郎们同样想衣锦还乡的。”
郭安国与蒲察世杰同时无语。
武捷军曾经长期作为完颜亮的亲军存在,以郭安国与蒲察世杰二人的立场,甚至以武捷军绝大部分军官的立场,都不可能向完颜雍俯首称臣的。
这件事莫说长期处于武捷军顶头上司的徒单贞一清二楚,就连完颜亮与完颜雍哥俩都是明明白白。
上一篇:汉风烈烈起南洋
下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