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将北伐进行到底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467节

  要不然为什么完颜亮打内战的时候,不将武捷军召回呢?

  不就是因为他需要武捷军牵制住神威军与武安军,不让他们投靠到完颜雍身边吗?

  蒲察世杰懒得再打机锋,直接询问道:“左监军,右监军,你们二人想要什么,可以直接说个明白。”

  徒单贞沉默了片刻,方才说道:“我想要武捷军所有徒单部族的兵马。”

  蒲察世杰笑了,郭安国也笑了。

  武捷军中大约有数百徒单部的精锐骑兵,其中还有一名行军猛安,四名行军谋克姓徒单。

  也就是说,徒单贞一句话就要拉走近千人。

  这怎么可能?

  寿州地处金国与宋国的对峙前线,又是整个河南地东部的战略支点,武捷军一万兵马已经是捉袖见肘了,哪里可能分出千余兵马,只为了护送徒单贞北逃呢?

  “你为何不去关中,劝徒单合喜回来?”蒲察世杰眼中闪过一丝轻蔑:“到时候让吴璘攻下关中,从西北来取晋地,如何?”

  徒单贞有些狼狈。

  他本来也是以忠义自居的,毕竟是国家重臣,父兄又是开国功臣,徒单部还出过皇后太后,也算是金国的大股东,与金国是荣辱与共的。

  可到了如今的地步,徒单贞还是要先考虑自己,毕竟,什么都不如活着重要。

  徒单贞沉吟片刻方才说道:“阿撒,大金已经到了此等地步,接下来的局势也是混沌难明,听我一句劝,还是要保存自身为上。”

  蒲察世杰与郭安国对视了一眼,齐齐起身,随后郭安国方才冷冷说道:“左监军,既然你只愿意去取自家富贵,而不愿意为大金国祚拼命,那就在辽东看着我这个汉儿,为大金,为陛下赴死吧!”

  说罢,武捷军的正副总管竟然连继续言语的欲望都没有了,转身就要离去。

  徒单贞又是羞愧,又是恼怒,终于忍耐不住,大声吼道:“我还是大金都元帅府的左监军!你们都应听我的军令!”

  郭安国脚步不停,蒲察世杰却是扶着腰带转身:“我的儿子与十几个亲信子侄,上百个族人,都在巢县为陛下,为大金赴死了。左监军,如你这般的怯懦小人,如何敢在我身前充英雄好汉?趁着彼此还有一分情面,速速滚蛋吧,莫要让我用手段。”

  徒单贞脸色铁青,却终究不敢反驳。

  此情此景,只能说金国不愧是军队拥有国家,徒单贞虽然在中枢位高权重,可一旦损兵折将,就连以往的下属也不会听从命令了。

  “左监军,咱们赶紧走吧。”徒单永年说道:“武捷军出兵动静这么大,是瞒不过人的。周围还有刘贼留下的兵马,到时候说不得还有一场大战,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第635章 难得易失乃时也

  徒单永年说的不错,徐州此时已经是暗流涌动,武捷军一旦有所行动,根本就是谁都瞒不住的。

  到了十二月七日,身在邳州的梁肃就收到了数封来源不同的情报,并且迅速判断出来,这是武捷军要有动作了。

  “张四郎,程凤递来的条子,说金贼在聚集漕船,搬运粮草。”

  “这是江明义派人递来的书信,金贼限期三日,让全城的铁匠带着家小跟他们一起走,并且将他们家的铁器一扫而空。

  他现在正在敷衍,却很难逃过这一遭了。”

  “孟堂跟李仲卿两人亲自来了,说金军一边征调民夫,一边在砀山县有些动作,许多游骑精锐已经去清扫道路,驱逐商贾了。”

  “还有其余人,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要么送来书信,要么就是来传的口信,都已经整理成了文书。”

  “跟咱们游骑探查出来的结果差不多。”

  梁肃最后总结道:“金贼要出兵了,却不是要打邳州,而是向西或者向北,至于究竟去往何方,还得需要探查。”

  张白鱼站在简陋的舆图前,皱着眉头看着徐州,不断比量着金军可能的行军方向。

  梁肃言语不停,继续说道:“按照送达的军报,都统郎君已经击败了东平府叛军与金贼的一个万户。

  天平军也南下东平府,击败了徒单贞,嘿,这大青兕果真不是好相与的。

  王雄矣也率领大军进驻兖州,不日就能与天平军合军一处。”

  说罢,梁肃看向了张白鱼:“张四郎,张总管,如此局面,难道你没有什么想法吗?”

  张白鱼终于开口:“有的,自然是有的。”

  说罢,张白鱼转过身来,目光炯炯的看着梁肃:“自家主君、叔父长辈、故人旧识,尽皆在沙场搏命,或是立下殊勋,扬名于后世,或是军败身灭,尸骨无存。

  然而如今我手握靖难大军最精锐的飞虎甲骑,还有东平军最精锐的两千步卒甲士,却只能在邳州坐蜡,看天下局势风起云涌,心中焦急的五内俱焚,梁先生可能明白此等心情吗?”

  梁肃捏着信纸,哈哈大笑起来。

  然而张白鱼只是再次正色询问:“同为新附之人,那李通李相公可以总揽大军后勤,借此插手地方事务,来日说不得也会成为都统郎君的丞相。

  而梁先生虽然被都统郎君亲口称为来日武侯,却因为与我一起,在此地牵制徐州武捷军,而没有寸功。这一步慢下来,可能步步落后于人。梁先生,你现在能明白我的心情吗?”

  梁肃止住了笑容,叹了口气说道:“如何不明白呢?我之所以投奔都统郎君,也是因为胸怀大志,想要安定天下的,如今看着别人建功立业,自然心中焦急。

  可都统郎君的军令自然也是正经事,武捷军战力彪悍,若是看不住,那真的会惹出大祸端的!”

  张白鱼点头说道:“那还请梁先生想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梁肃微微一愣,随后指着张白鱼点了点,笑道:“张四郎,你可真是面白心黑,原来在这里埋伏我呢。”

  不过梁肃也只是调笑了一下,就抬头看着舆图,分析出局势来:“武捷军此时动起来,也不全都是坏事,最起码,郭安国那厮终于从彭城的王八壳子里出来了。”

  彭城就坐落在群山与河流环绕的一处小盆地中,天然的筑城之地,这种地形在中原地区堪称绝无仅有。

  如今的彭城还没有被黄河糟蹋一千多年,还没有被黄泥覆盖十一层。因此,彭城的地势要比现代徐州低上十余米,周围的山丘比后世更加险峻。

  汴水与泗水上游在彭城东北角交汇,形成了天然的护城河。如今虽然黄河改道,主道夺了汴水,岔流夺了泗水上游,却依旧将彭城护得严实。

  武捷军可以轻易的通过这两条河道得到来自汴梁的粮草支援,而进攻一方的大军团却因为彭亨周边的地势险要,根本没有办法将军队展开。

  所谓的兵家必争之地,就是如同彭城这般的情况了。

  张白鱼闻言也点头:“这也就是之前咱们无法主动攻打彭城的原因,非有十万大军,水陆俱全,否则很难攻克。

  可是,梁先生,武捷军就算从彭城出来,我军难道能与武捷军正面厮杀吗?”

  梁肃笑着摇头:“自然不能如此。我想都统郎君也没有想过,让咱们这四千精锐去与武捷军正面决战,否则辛弃疾与王雄矣二人就不会动了。”

  张白鱼心中一动:“也就是说要合军一处?那到时候以谁为首?”

  梁肃笑容更盛了:“虽然还没有收到军令,但若是都统郎君能赶来,那自然就是大郎君亲自指挥。如果河北之事没完,统军之人自然是……辛五郎了。”

  张白鱼原本还有些期待的俊脸一垮,叹气说道:“与我想的差不多,只不过还有一分念想罢了。”

  梁肃摇头以对:“有念想是正常的,我看过大军过往征战的文书,自从我军当日在沂水县对战武兴军,辛五郎率领两千天平军来援之时,他在我军中的地位就已经不可动摇了。”

  说着,梁肃开始掰着指头说道:“当时忠义大军也就几千兵,辛五郎充作偏师,与金军偏师厮杀,保证大军侧翼安全。立即就融入了大军。”

  “有这种功劳,再加上前来支援的天平军都在他麾下作战,辛五郎自然就是靖难大军最重要的客将,也自然成了大郎君的副手,大郎君不在之时,他也自然就会成为一路总管都统。”

  “就如同巢县大战时那般。”

  “只要辛五郎一直不犯错,一直立下功勋,他的地位就绝对会逐渐超然起来。”

  张白鱼一开始还是心平气和,到最后却逐渐愤愤不平起来:“这么说来,只有辛五郎是帅才,而我等都是将才?”

  梁肃再三摇头:“不是这样论的,四郎,这天下哪有什么万全之备?又如何有天授之人?就比如大汉初创之时,高祖斩白蛇起义,不到十年凭借丰沛之地的人才平定天下,难道天下的英才都聚集在了两三县之地了吗?

  无非就是在艰难的局面中撑下来,在必死的战场上活了下来,打赢一场又一场的大战,平定一个又一个贼寇,只要还能活下来,自然就能成为名师大将,国家重臣。”

  “如同张小乙,何等忠勇之人,如果不是战殒在巢县大战中,此时说不得就能与辛五郎争一下汉军第一将,然而……”

  说到这里,梁肃叹了一口气,看着张白鱼正色说道:“张四郎,我如今说这番话,不是为了吹嘘辛五郎,贬低于你。而是时也命也,虽然有天时在看,却也要各人搏命的。此番虽然身居人下,只要坚定不挠,自然会有出头的一日。”

  张白鱼闻言转过身去,不让梁肃看到自己的表情,片刻之后,方才转过身来,笑着说道:“这番话,梁先生不仅仅是对我说的吧?是不是已经不知道在心中,对着自己说了多少遍了?”

  梁肃再次笑出了声:“自然是这般,我是要作诸葛武侯,作大国相公的。什么李通,什么陆游,都不过是我的眼前过客罢了!”

  张白鱼:“既如此,梁先生下定决心,要在辛五郎他们没有抵达之时,与金贼做一场了?”

  梁肃:“正是如此,只要咱们能拖住武捷军,吃掉他们一两千人,谁还敢说你张四郎掌握精锐,却畏战避战呢?”

  张白鱼再次扭头看向了舆图:“还是得看金贼动向。”

  梁肃起身,站在了舆图之前:“武捷军也只有几个方向罢了。要么向北,进攻东平府,到时候自然有辛五郎来应对。

  不过不太可能。

  要么向东,进攻邳州,咱们只要坚守城池即可;

  要么向西,顺着黄河回到汴梁;

  要么……”

  梁肃在舆图上一指,指出了最大的可能:“要么向南,四郎,你还记得金国左相纥石烈良弼在雎水准备了些船只粮草,试图以此来包围宋国援军?”

  “武捷军很有可能通过这条线,抵达宿州,以此来应对我军。”

  张白鱼摇头说道:“不管了,彭城与下邳之间相距不过百五十里,不管金贼做出什么反应来,只要金贼一动,我军立即集结兵马,一路咬上去!”

  “只要能收复徐州,以后天下谁还敢小觑于我?!”

第636章 苏堤尽日风和雨

  梁肃与张白鱼的计划很完美,可惜战争是混沌模型,并不会因为个人的意志而变化。

  十二月九日,就在张白鱼已经蓄势待发的时候,一条消息的传来,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起来。

  金军派遣了数百兵马占据了彭城以北的河堤,并且禁止任何人靠近大堤附近。

  这立即引起了徐州本地豪强百姓的猜忌及恐慌。

  且说,彭城左近的地势是北低南高,每次发大水也是从北部开始的。

  也因此,黄河堤坝是以半包围结构,围住了彭城东西北三面。

  近百年前,黄河自濮阳决口,奔腾南下。

  正所谓:澶渊北流断绝,河道南徙,东汇于梁山张泽泺,分为二派,一合于南清河入于淮,一合于北清河入于海,凡灌郡县四十五,而濮、齐、郓、徐尤甚,坏田逾三十万顷。

  洪水抵达彭城时,水深已达两丈八尺。

  在此千钧一发之际,徐州知州挺身而出,临危不惧,身先士卒修筑这条大堤,保住了全城人的性命。

  这名徐州知州,正是北宋名臣、大诗人苏轼。

  这条堤坝直到明朝天启年间才被彻底冲毁,清康熙乾隆年间又被重新修建。

  而这条堤坝,也就是后世的徐州苏堤。

  回到眼前,苏堤能坚持几百年,并不是因为苏轼有点石成金之能,而是因为历代官员豪绅百姓出钱出力,维护苏堤。

  毕竟洪水之下人人平等,不会因为你是豪门大户就放你一马,也不会因为你是平民百姓就心生怜悯,黄河母亲平等的殴打每一个人。

首节 上一节 467/5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风烈烈起南洋

下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