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496节
吴璘为了避免猜忌,同时也是维护新皇的威严,只能仓促下令撤军。
宋军收复的关中失地,三路一十三州全都再次被金军占领。
宋军撤退途中遭遇金军的追击,死伤两万余人。
但如今的情况又有些不同。
史浩搞破坏的时候,山东义军正在与金军打得激烈,虞允文身在两淮,虽然搞不明白具体军情,却也能知道战事紧急,所以一直在给赵眘上书,请他一定要坚持,千万不要起议和的心思。
这可是赵眘登基后的第一战,若是能打赢,哪怕只是小胜,也足以稳固皇帝位置了。
在了真正历史上,虞允文没有主政两淮,而是去了蜀地,路途遥远,没有时间跟赵眘分析清楚局势,等到吴璘撤军之后,万事休矣。
但如今虞允文身在庐州,如果不嫌麻烦,挑一个休沐日直接回到临安,亲自面见赵眘都成,自然不会让对方犯了糊涂。
在虞允文的坚持下,赵眘没有下令山东义军撤军,也就顺势没有答应史浩的请求。
另外还有关键一点。
此时关中金军力量不如历史上强悍。
一方面是金国分为东西两个,而且还在互相打内战,无暇支援关中。
另一方面则是,历史上那些去关中跟吴璘拼命的金军将领,有许多来到了山东河北战场来稳定局势。
就比如完颜守道,若不是他来镇守大名府,没准就被耿京一鼓而下了。
也因此,吴璘的作战计划非常顺利,甚至要比历史上还要多占了两个州府。
这下子史浩不仅仅暴露了政治倾向,引起了张浚等人的注意,更是什么成果都没有捞到,堪称偷鸡不成蚀把米。
如今虞允文督山东义军,取得了这么大的战果,赵眘的北伐意志将会更加坚定,而虞允文更是要一飞冲天,从此地位难以动摇了。
脸色不好看的不只是史浩,张浚更是如此。
他倒不是期望北伐失败,而是期望北伐能在他的手中成功。
这已经不仅仅是志向,更像是一种执念了。
在朝中大臣神色各异之中,虞允文捧着几封报捷文书,当场大声念了起来。
内容大约是在某年某月某日打了一场仗,击杀了多少敌人,俘获了多少敌人,有敌军头颅,还有金鼓旗帜为证。
其中某某作战英勇,率先突破敌阵,当赏赐;某某死战不退,最终战殒,当追封后事。
然后就是一些拍马屁的话,什么‘伏惟陛下以德政治天下,北伐大军所到之处,百姓赢粮而景从……’‘天兵到处,贼军裂胆……’之类的言语如同不要钱的往外蹦。
赵眘只觉得心花怒放,在龙椅上连连点头。
“陛下,此番大捷,所赖的,乃是陛下之恩德,北地百姓盼望天军,如枯禾以望甘霖,饥儿以望父母,所以大军到处,所向披靡,金军丧胆,贼酋奔逃。”
虞允文念完他亲自润色后的报捷文书,随后对着赵眘躬身一礼:“陛下,天下将平,大宋当兴!”
虞允文的语气平和,却充满了十足的力量。
仿佛被他的言语所感染,其余大臣同时躬身对赵眘诵唱赞歌。
“大宋当兴!”
“大宋当兴!”
赵眘有些激动,就连身上的绯袍与脑后的幞头翅都颤抖起来。
但他并没有说话,只是缓缓站起身来,透过大殿的正门,看向远方的天平,仿佛真的看到了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临安府望仙桥东,凤凰山以北的秦桧旧宅,此时已经被赵构定为了养老之地。
原本秦桧就将宅子建的制逾王侯,在经赵构修建了一番之后,更是富丽堂皇,宫殿十余座,鳞次栉比,亭台楼阁园林景观一应俱全,奇花异草,叠石为山,号称飞来峰,万寿山,乃是临安绝景。
此时的赵构,也在一处亭台中看着天空,手中捏着一盏茶,听着杨沂中的汇报。
“……官家,事情就是这般了,耿京已死,山东西路已复,金贼在徐州的三个万户,或死或逃,已经不成气候。”
“官家,这次真的是中原可望,金贼可破了。”
杨沂中说到这里,听见赵构饮茶的声音停止,立即就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当即闭口不言。
“正甫,你说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赵构淡淡询问。
杨沂中沉默半晌之后,却没有正面回答:“回禀官家,人心已经有些不稳了。”
赵构呵呵一笑,随后面色转冷。
杨沂中说的人心,并不是宋国朝廷或者百姓,而是主和派的人心。
如今理论上赵构依然是主和派的主心骨,但如果让赵眘继续这么胜利下去……哪怕只是名义上的胜利,这些主和派为了能保住荣华富贵,也会有许多人要转变立场了。
到时候赵构还能剩下什么?还能在朝中有影响力吗?
到时候赵构岂不是要看便宜儿子赵眘的脸色来过日子?
杨沂中这话的意思很简单,北伐胜利,对于国家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说不清楚。
但对于赵构为代表的主和派来说,那几乎就是灭顶之灾了。
“我早就跟大哥儿说过,等我死了之后,任他折腾,如今看来,这孩子大了,心思也多了,不会听我的话了。”
赵构冷笑了几声后,将茶碗挥手扔到了亭子外的湖水之中。
……
水上涟漪泛起,祭台之上,魏胜缓缓将杯中酒水倒入了济水之中。
随后,魏胜退后几步,将亲手点燃香烛,插在了香炉之中。
他的言语并不算是激昂,也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用周围人能听到的声音,举起酒杯,朗声说道:“敬耿节度,敬为抗金牺牲的士民,尚飨!”
刘淮同样举起酒杯:“尚飨!”
声音一圈一圈的传递出去,直到最外围数千观礼的士民,同时对着祭台躬身行礼,并且齐声念祝:“英灵尚飨!”
声音浩荡,如同春雷,滚滚向四方,一时间竟然真的压过了济水波涛之声。
刘淮身在其中,心中莫名感叹起来。
仅仅千人齐心协力的祝祷,就能压过大河奔流之声。
而十万人,百万人齐心协力,又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第五卷,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完》
第670章 却笑汉儿空种田(上)
三月初四,纥石烈良弼率军北归。
平心而论,这场大战虽然临阵逼杀了耿京,而且重创了天平军,将山东西路搞得一片狼藉,但金军最终还是棋差一着,只能狼狈撤退。
论事实,金军算是彻彻底底的败了。
毕竟,神威军除了三个女真猛安,其余几乎全都被围歼在了济水之畔,就连总管萧琦也被斩首示众,怎么看都不像是胜利的样子。
但纥石烈良弼深谙一个道理。
金军之所以百战百胜,是因为百战百胜。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很绕口,但拆解一下中心思想就是:只要能赢,就有士气,只要有士气,就能继续赢下去。
所以,纥石烈良弼哪怕已经默认失败,却不可能承认失败。
他率军回幽燕之时,更是让麾下士卒敲锣打鼓,放声喝彩,以示我军打了个了不得的大胜仗。
原本三个万户都会在徐州被山东义军围殴致死,如今不单单让两个万户逃出生天,更是给山东贼军一下狠的,如何算不上大胜呢?
十二世纪赢学大师了属于是。
当然,虽然纥石烈良弼宣称是一场大胜,沿途地方官员也认为这是一场大胜,但作为当事人,武安军外加神威军的三个猛安,就不这么认为了。
武安军还好,神威军有许多军卒的本部猛安都已经迁到了山东,此时已经在汉军的治下。
此番他们虽然是回辽东老家,但老家却没有亲人了。
所以,这些女真士卒许多人都处于神情恍惚的状态,士气更是低落的无可复加。
对此,纥石烈良弼自然是有所察觉的,但他也不是神仙,既然没有办法带领着三个万户灭掉忠义军,那么这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而且,女真国族的人数本来就相对稀少,纥石烈良弼终究不能将他们弃之如敝履。
如今也只能回到幽燕辽东之后,再慢慢进行整编,从而鼓舞军心士气了。
沿着永济渠一路向北,纥石烈良弼入目皆是一片萧瑟之景,但抵达河间府的时候,景色却是随之一变,正是一副春耕的忙碌景象。
“传令下去,不许踩踏耕地,不许脱离官道,违令者斩!”
纥石烈良弼下达了命令之后,又唤来心腹:“你且去问一问,如今的知河间府是谁?让他来见我。”
其实已经不用纥石烈良弼下令了,就在河间府府城之外,纥石烈良弼看到了老熟人。
“石琚石相公,许久未见,身体可算安康?”
面对纥石烈良弼的含笑询问,石琚同样笑容以对:“不敢劳纥石烈相公垂问,身子骨还算过得去。”
纥石烈良弼笑了几声,翻身下马,来到石琚身前,握住了对方的手,诚恳说道:“听闻石相公已经成了参知政事,如何不在中枢听用,反而到这地方上呢?”
石琚同样诚恳以对:“虽然立下些许功勋,陛下任用,但身为宰执,自然要为国事为重。既然稳定地方最为重要,那么身为臣子,自然就需要来地方主持。”
“石相公果真是国之干才。”纥石烈良弼感叹了一声,随后又看向了正在扎营的大军:“只可惜石相公不是女真国族,否则还可以担起更大的担子。”
石琚笑容一凝。
这话说得自然是正理,金国毕竟是女真人打下来的天下,女真人当一等人也是理所当然。
但是你当面说出来,是不是过于不给面子了?
这是什么意思?
哪怕你身为相公,只要是个汉儿,就依旧还是女真人,完颜氏的家奴?
虽然是私下相论,周围没有其余人,但纥石烈良弼这种态度,却依旧让石琚有些恼怒。
纥石烈良弼对石琚笑道:“石相公,我虽有这番言语,却并不是这般想的,可是石相公,你有没有想过,就算我不这么想,其余人也会这么想吗?”
当然会这么想,就那些女真国族的德行,叠加了老牌贵族与外族的身份,石琚想要继续立功以出头,那是十分艰难的。
石琚又堆起笑容,缓缓说道:“都是为国出力,何谈高低上下?其余人想说什么,就说去吧,我也不会在乎的。”
纥石烈良弼点头,随后后撤一步,躬身一礼:“不过我还是要替河北士民,对石相公道一声谢,若不是石相公恢复民生,说不定今年河北就会饿殍遍野了。”
上一篇:汉风烈烈起南洋
下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