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将北伐进行到底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50节

  惨叫两声后,夹谷思忠的声音就被淹没在了更加巨大的惨叫声中。

  忠义军甲骑毕竟没有专门训练过结阵步战,阵型走形之后,也迅速变得有些混乱。

  不过白杆阵有个好处在于,只要能冲起来,一切都好说。

  在队列末尾,最起码有十余人掉队,又有二十余甲士陷入了混战,整个锥形阵也从一个扁等腰三角形变成了真正的锥子,然而还有五十余名甲士脚步不停,跟着飞虎大旗,奋力向前。

  金戈铁衣,豪杰竞死。

  王五郎喘着粗气,目瞪口呆的望着这一幕,只觉得自家上半辈子的所有争斗厮杀加起来,与此刻相比都如同含情脉脉的过家家。

  之前与金军激情对射的庄户不由自主地勒马后退,只有一人大声询问:“五郎,咱们该当如何?”

  “下马!”王世隆只是犹豫片刻,就咬牙下令:“持刀盾短兵,并肩推进去!”

  原本以为这些庄户会犹豫,会畏缩。事实上王五郎也已经做好了身先士卒的准备,然而他的部下却有种迫不及待的感觉,迅速下马持刀盾分成两排列阵。

  “杀贼!”

  “推!”

  分不清是谁下得命令,或者说干脆就是一齐发喊,十余甲士猛然砸向了金军右翼。

第87章 猛安谋克难成军(五)

  原本在右翼的金军还有些组织,十余名女真青壮组成了小型方阵,还在苦苦坚持,然而来自正面的战斗只是波及,侧方的突袭却是实实在在的打在了身上。

  “杀啊!”

  王世隆的脚步加快,用盾牌推翻两名崩溃乱跑的金军后,杀到了女真军阵面前。

  “啊!!!”

  当面的女真青壮被挤在阵型中央,退无可退之下,也不知道是恐惧还是愤怒,竟然也持刀盾猛冲出来。

  两人的盾牌轰然撞在了一起。

  王世隆觉得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变慢了,他觉得天地之间的所有信息都通过眼睛涌进了脑海。

  眼角的余光中,他看到除了面前这一小撮金军,其余女真人已经崩溃的四散而逃,他们丢盔卸甲,互相推搡,不少人摔倒在地,直接被活活踩死。

  正面小阵周围,同样有数人扔掉手中的长矛向后逃跑,然而主院道路已经堵塞,他们退无可退之下,纷纷跌入壕沟。

  至于这唯一逆击而上的女真青壮,他的头盔偏大,歪歪斜斜的遮挡了一部分眼睛,铁裲裆也不太合身,肩上的束带没有束紧,甲胄上沿不止没有护住脖子,甚至连半个胸膛都裸露在外。

  他的嘴巴张大到了极限,白沫状的口水从嘴角溢出,使得整个脸都有种怪异的扭曲感,让人分辨不出他究竟是恐惧还是愤怒。

  这个表情,王世隆见得多了。

  这种夹杂着畏惧、怒火、悲伤的表情,不止一次出现在王家庄庄户的脸上。

  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大金国万里大国,想要照顾自家国族,委屈你们王家一个在沭水旁的乡间土豪,又算得什么大事呢?

  老天不开眼!

  想到此时,王世隆不由得微微抬眼,看向前方的天空。

  天好蓝啊。

  王世隆在生死搏杀的前一瞬,脑子中最深刻的印象却是这天真蓝,这让他稍稍有些诧异。

  这一瞬随着盾牌上传来的力道飞速略过,王世隆肩膀发力,怒吼一声。

  “杀!”

  盾牌的轰然碰撞中,王世隆纹丝不动,与之对撞的女真青壮整个人都飞了起来,又重重摔倒在地。

  王世隆向前一步,先是一脚踹飞了倒地之人手中刀,又是用刀挑飞了对方的头盔。王世隆盯着这女真人的眼睛,不等他的求饶,只是轻轻一挥,就用刀尖划开了对方的喉咙。

  血流如注。

  如此简单,原来如此简单。

  原来汉儿拿起刀来反抗后,一切都会如此简单。

  自己这些年,究竟在等什么?究竟在怕什么?

  当然,这只是王五郎血气上涌之时的一时振奋,若是在平时,他还是有所畏惧的,毕竟金国虽是堕落许多,却也有精兵强将。

  这么多年来,北地汉人的各路起义军,被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难道是假的吗?

  然而即便有这么多的若是,却不耽搁王五郎一吐胸中郁气,觉得如同酷暑时喝了一碗冰镇酸梅汤,彻底畅快起来。

  击溃当面之敌后,王世隆欢呼了一句自己也听不懂的口号,如同疯虎,继续向前冲去。

  ——

  “披甲!”

  此时张白鱼终于把步卒带到了王家庄外二百步的一处打谷场中。

  原本张四郎想依据军令在一里处止步披甲,但四周都是即将成熟的庄稼,别说普通士卒不舍得踩踏,就算张白鱼也是一阵肉痛。

  所以他在犹豫片刻之后,还是让四百轻装步卒沿着田垄间的小路向前疾行,而拉着盔甲大盾长矛的牛车则是顺着官道一路向前。

  待到校场列阵时,张白鱼又突然发现,四百人发力奔跑把阵型跑乱了,这时候都头大概还能找到什长,什长根本找不齐自己的兵。

  没有人生来就是名将的,张白鱼此时也终于学到了继‘听从指挥,当断则断’之后的第二课:应该让各个什长拿着一面小旗,从而可以让普通士卒也能找到自家长官。

  或许可以再简单一些,在什长的长矛上绑上颜色不同的绳子,既能当作标志,也不会影响作战。

  张白鱼还在胡思乱想,石七朗却是已经驰马而至。

  “张统领!”石七朗见到这乱乱哄哄一幕,不由得一愣:“速速列阵来助俺。”

  张白鱼额头汗水冒出:“先披甲……”

  “莫要披甲了!”石七朗声音拔高,然后立即反应过来,张白鱼此时为统领,要给予充分尊重,当即把声音放平缓:“张统领,步军皆有盾牌短兵,已经够用了。庄子太大,俺们五十骑围不过来。”

  张白鱼没有在意石七朗的语气,慌忙点头下令:“第一都,第二都,跟随石队将去庄子西北两方,第三都,第四都,随我来。”

  石七朗长舒一口气。

  他并不知道这支女真屯田军骨干已经去了汴梁,更不知道剩下的大部分青壮被刘淮率军堵在了庄中。他只见有些妇孺从小道中窜出来,又有个别剽悍骑士从庄中逃出,放了几箭扭头就向北逃去。

  人员太散,王家庄太大,五十骑根本围不过来。

  有二百步卒的帮助,他足以从西北两侧扫荡进入王家庄。

  不过石七朗还是有些看轻张白鱼,只觉得这个小年轻连四百老卒都能带得一塌糊涂,实在是有失水准。

  可谁让人家有个好爹呢?

  要自己也有个挥手就能送出五十甲骑的亲爹,起步也得是个统领,如何还能在正将上打转?

  石七朗刚一拱手,想要引军离去,却又回头询问:“张统领,如果有人反抗,该当如何?”

  这却是在问对敌政策了。在刘淮进行了几次公审之后,哪怕没有三令五申,石七朗这么精细的人自然会有些想法。

  对这种半兵半民性质的屯军,如果放肆屠戮,会不会违反军纪。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这四句可是大纲领,也是底线,违反的话说不准就要挨一刀。

  这边要立纲陈纪,你这边就不教而诛,这不是摆明了对着干嘛!

  “临阵皆是敌,对敌还有什么好说的?”张白鱼没有多想直接皱眉:“头上是辫发的,无论男女老幼,全都直接全杀了。”

  石七朗头皮一麻,拱手称是的同时,心中想着这小子也不是一无是处,最起码这股狠厉劲倒是得了其父的真传。

第88章 处置俘获难妥当

  魏胜率中军赶到王家庄时,陆游正在满头大汗的指挥辅兵民夫建立营寨。

  与陆游想象中与从书中读到的军旅生活不同,战争发生之后,军队九成九的时间在行军,剩下的时间中又有一大半在建立营地。

  真正的战斗只是整场战争中的一小部分,是短促而激烈的。而战争的绝大部分是枯燥乏味的。

  看史书中所臆想的上午出征,中午开打,下午回家团聚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存在。

  所谓‘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正是这个意思。

  “元帅。”陆游见魏胜走近,连忙拱手行礼:“营寨已经设立,请元帅入营。”

  “陆先生辛苦。”魏胜捉住陆游的胳膊,与他把臂而行,一起进入了营寨。

  “这个营寨地址选得好,紧挨水源。但西侧的这个林子太危险,敌人如果夜间袭营,可以靠这片林子作为屏障,迅速接近。下次建立营寨,要么远离树林,要么就要砍伐干净。”

  “茅坑挖的不够,也太靠近水源了,明天早上饮水就得一股屎尿味。战马和牛不要放在一起,战马是警哨的一部分,比狗好用。”

  “用牛车拉制好的版块是个好办法,但有时候木栏来不及转运,就一定要回收麻绳。须知只要有树,就能砍了作木栏,但捆绑木栏的麻绳却是往往短缺。”

  魏胜拉着陆游的胳膊,一边在营寨中视察,一边指出营寨的不足之处。

  陆游原本擦干的额头又开始冒汗了。

  没办法,真没办法,哪怕陆游看过几本兵书,可哪有军事家会讲例如‘麻绳很重要’这种细节?

  那是《孙子兵法》,又不是《大宋陆军操典》。

  有些事,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陆先生,老夫说这些不是在指责。”见陆游只是沉默点头,魏胜复又诚恳说道:“初入行伍,这已经算做得极好的了,想必陆先生曾有治民的经验。”

  “正是,陆某曾在州县做过一地父母。”

  魏胜点头笑道:“正所谓治军如治民,两者其实有相通之处。士大夫都是顶尖聪明之人,能治民的,自然也能治军。可愿意亲身来行伍中的,却是少之又少。陆先生既愿意来,老夫这种老革只能无限感激,恨不得倾囊相授,以期来日陆先生能独领一军。”

  陆游如何不知道这是魏胜在给自己政治承诺,心脏不由得砰砰直跳。好半天他才平复心情,反手把住了魏胜的胳膊,不顾对方被太阳晒得滚烫的臂铠,诚恳言道:“元帅,陆某不甚聪明,只是有一股憨直之气可供元帅驱使而已。”

  这倒不是陆游这么快的官迷心窍,甚至起了不该有的野心,而是作为北伐军中的一员,既然已经走上了武力恢复中原的道路,如何不想真正掌握一分力量呢?

  当了这么多年的主战派,陆游又如何不想真的统帅千军万马,与金贼一较长短呢?

  魏胜哈哈大笑,却又立即长叹:“若天下所有的聪明人都不去当清贵士大夫,而是有如陆先生一般的憨直之气,则中原可复,燕云可复,就算直捣黄龙也不是一句空话。”

  “不说这些了。”一句感叹过后,魏胜迅速说起正事:“大郎呢?”

  “在庄子里。”陆游表情不由得有些怪异:“在审讯俘虏。”

  魏胜眉头皱在一起:“又在开什么公审大会?”

  他倒不是认为开公审大会是浪费时间的事,相反,魏胜甚至认为这是少有的值得推广的正经大事,毕竟,能让一县一地百姓迅速归心的办法太少了。

首节 上一节 50/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风烈烈起南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