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将北伐进行到底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519节

  萧琦虽然不想出头,但面对刘淮的询问,却也不能闭口不答。

  再加上他的确有独到的见解,所以只是犹豫一下之后,就起身拱手说道:“禀大郎君,末将以为,完颜亮之所以到如今还没有迁都,还是有些信心与北伐军较量一番的,不可轻视。”

  萧琦果真是有些见地,话声刚落地,梁肃就一拍手说道:“着啊!”

  眼见有些人还在纳闷,梁肃当场解惑。

  北宋定都汴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里与江南沟通方便,水道便利,便于运送钱粮,商贸往来。

  也因为如此,完颜亮为了方便出兵南征,方才迁都到汴梁。

  现在江南属于宋国,宋金之间贸易断绝,也就没了什么江南漕运往来的事情。

  而与金国南征便利相对应的则是,宋军北伐也很便利。

  到如今,完颜亮还没有迁都,只能说他真的有些把握面对东金、宋国、山东三方面的夹击。

  但这也就引出另外一个问题了。

  “完颜亮怎么如此有种?”王世隆皱眉询问:“这厮是真的有把握,还是狂妄自大惯了?”

  萧琦沉默片刻之后,方才说道:“禀大郎君,臣以为,逆亮还是有些把握的。原因不是别的,而是因为整个河南地有仆散忠义坐镇。”

  “仆散忠义。”刘淮自然知道此人是谁。

  仆散部的族长、如今西金的都元帅,历史上金国的都元帅,岂是泛泛之辈?

  王世隆继续问道:“这人有什么能处吗?”

  萧琦正色说道:“在我看来,金国如今只有两个大将,一个是纥石烈志宁,一个就是仆散忠义。其余人,或是能力有差,或是地位不足,或是历练不够,都要差上一截。”

  说到这里,萧琦不由得苦笑一声:“如今这两名大将,分属东西两个金国,却都当上了元帅,真是天意造化弄人。”

  王世隆听罢,嗤之以鼻:“还以为此人是个多了不得的人物,原来也是功名不显,谁知道这厮是不是吹出来的?”

  面对刘淮心腹大将的质问,萧琦不敢反驳,只能沉默以对。

  刘淮却为萧琦辩解:“此人我知之甚详,他乃是在完颜宗望统军的时代,就以弱冠从军,进攻辽宋两国的,也在前线立下了大功劳,方才有如今的地位。

  如今金国的宿将都被完颜亮收拾的差不多了,他也就成了军中定海神针一般的人物。萧将军,你难道是说仆散忠义会有些谋划?”

  萧琦点头说道:“仆散忠义不是束手待毙之人,我军在秣马厉兵,臣怀疑仆散忠义同样在磨砺刀斧,谁第一个攻来,就会面对他的第一波攻势。大郎君,万万不可小觑啊!”

  刘淮点头。

  这就是从实际角度来说进攻汴梁的危险之处了。

  萧琦的暗示很明显,让宋国去抗仆散忠义的第一波攻势,山东兵马在后面捡漏才是正理。

  刘淮见到其余人皆是缓缓点头,目露了然,只有老将雷奔沉着一张脸,面露不悦。

  他难道还在对宋国抱有希望?

  不应该啊。

  前几个月,雷奔就将家眷从宋国全都迁到山东来了,怎么看都不像是看好宋国前途的样子。

  刘淮直接询问:“雷叔,这是军议,有什么话可以直说的。”

  雷奔起身,环视四周,面色有些愤懑:“本来俺不应该在正经军议中说这些的,但既然大郎君问了,俺也不好再遮掩。”

  “大郎,你当着如此多山东豪杰的面,给俺一句准话。”雷奔嘹亮的声音将周围几人震得耳朵生疼:“你究竟还娶不娶二娘子?若是你真的变心,有其余相好的,直接说出来。俺相信大哥也不会因为这事与你起了生分。”

  “但如今你娶又不娶,分又不分,究竟是什么道理?女娃子的韶华才有几年?你非得将二娘子拖成老姑娘才甘心吗?”

  雷奔是魏胜的老部下,也是看着魏如君长大的,此时忍不住要为她鸣不平,属实理所应当。

  若是雷奔因为其他事情而呵斥刘淮,那辛弃疾、张白鱼这些人早就恼火了。

  可此时却是在说刘淮与魏如君的婚事,外人根本插不上嘴,众人一时间只能面露古怪之色,等待刘淮的决定。

  因为大部分人都对刘淮未成婚焦急异常,除了因为前途与刘淮绑定的关系之外,还有类似王世隆这种妹妹侄女众多之人。

  刘淮不娶妻,王世隆都不敢出言将家中未出阁的女子塞到节度府填房。

  刘淮原本还以为是天下大势的大议题,听罢雷奔愤懑之言后,也微微一愣,随后就苦笑说道:“雷叔,我这一年在忙什么,你又不是不知道,怎么会觉得是我怠慢阿君呢?”

  雷奔闻言更加愤怒:“俺知道大郎君是个大忙人,不是在练兵,就是组织社学、卫学,还有兴修水利、地方吏治等一堆麻烦。可抽出两旬来完婚,真的如此艰难吗?”

  刘淮再次笑了两声,不过笑声变得有些尴尬:“哪里能简简单单来迎娶阿君呢?雷叔,是要风光大办的。可每次准备到一半,就不是这边出毛病,就那边出大事,我也不得不来回奔波,屡次错过吉日……”

  眼见其余人也要皱眉劝谏,刘淮赶紧举起三根手指:“雷叔,我在此给你个承诺,我立即与父亲商议婚事,必然要将此事在开春之前办成。”

  雷奔怒气稍减,对刘淮躬身说道:“大郎君莫怪俺脾气大,实在是……”

  话声刚落,只听到帐外有人唱名:“报!博州军情!十万火急!”

  府衙中刚刚轻松的气氛瞬间凝固。

  而刘淮脸上的讪笑也随之消失不见,瞬间就从一名面对家中长辈催婚的狼狈晚辈,变成了统领千军的大将。

  “进!”

  “说军情!”

  “喏!”

  “河北金贼有些异动,有纥石烈志宁的旗号出现在了大名府,河间府似乎有大军调动。”

  “元城漕船往来,运送许多粮草,似有甲胄在其中。”

  “王总管让俺来请求援军,详情尽在文书中。”

  刘淮亲自上前,接过文书后,只翻看了一下,就正色下令:“我将立即亲率亲卫,前往东平府,以作王友直后继。”

  “管崇彦!”

  “在!”

  “你率三千飞虎军!向东阿汇合!”

  “喏!”

  “张白鱼!集结三千东平军水军,北上东平府!”

  “喏!”

  “辛弃疾!”

  “在!”

  “你亲率一万天平军,进驻东阿!”

  “喏!”

  “梁肃!”

  “在!”

  “发令给各个卫所,准备动员!若是战事升级,则要集全军之力,与金贼作决战!”

  “喏!”

  “其余人各司其职!等待命令!”

  在轰然应诺声中,一直站着的雷奔微微叹气。

  二娘子莫非与大郎君八字不合?

  怎么就这么犯冲呢?!

  真该找个佛道高人看看了!

第698章 报君黄金台上意

  东金兵马集结在大名府,既有可能来攻打山东,也有可能去攻打汴梁。

  如果从金国内部的角度上来说,攻打汴梁的可能性甚至还大一些。

  所谓叛徒比敌人更可恨,完颜亮与完颜雍这兄弟二人虽然在纥石烈良弼的调和下,有了一定的默契,但双方的仇怨是根本不可调和的。

  天无二日,大金国怎么可能有两个皇帝?

  所以,完颜雍想要趁着完颜亮向关西调兵,来骗来偷袭,一举攻破汴梁,也是能说得过去的。

  可这种事情,哪里能靠猜测来解决呢?

  这要是一个不小心,被几万大军怼到脸上,攻入山东境内烧杀抢掠一番,秋收之后百废俱兴的景象可就要一扫而空了。

  十一月初三,刘淮赶回了东平府,并且与留守在此地的罗慎言汇合。

  然后刘淮发现,纥石烈志宁的确已经带着近万先锋抵达了大名府,却并没有立即行动,而是驻扎在大名府不动了。

  要知道现在王友直的天雄军有五千兵马,纥石烈志宁若是直接率军来攻打博州,或许还能打王友直个措手不及。

  但在王友直警惕起来后,想要用万余兵马攻克聊城,不是不可能,但损失一定会无比巨大。

  十一月初五,管崇彦率领三千飞虎军甲骑,进驻东平府东阿,蓄势待发。

  在这里,管崇彦既可以支援西面的阳谷县,又可以支援博州,堪称骑兵的最佳机动位置。

  就在这时,纥石烈志宁动了。

  一万金军骑兵从大名府出动,却并没有直接扑向山东,而是一路向西南,直抵白马。

  这里就是关羽斩颜良之地,在此地南渡黄河,只要再行进百里,就是汴梁所在了。

  仆散忠义立即就有了反应。

  他并没有在汴梁布防,因为这种纯商业性质的城市,讲究的就是四通八达,是根本无法防守的。

  因此,仆散忠义率领两万兵马,向北来到了黄河南岸,与纥石烈志宁隔着黄河对峙。

  两名在历史上互相搭档,亲密无间的金军大将,在此时却成为两个金国的执剑人,不得不说是命运的玩笑了。

  仆散忠义驻马在河堤之上,吹着冬日的冷风,看着一艘打着白旗的小船逐渐驶近,抬手一指。

  亲兵会意,吹起号角,让水上的舰船让开道路,不要阻拦。

  小船来到河堤后,似乎是人生地不熟,找不到渡口,又因为冬日黄河水位下降,所以一时间也够不到河堤,场面有些尴尬。

  不过好在岸上金军都是知机的,他们迅速垂下一个箩筐,片刻之后,终于将那名东金官员拉到了河堤上。

  “都元帅。”来人躬身行礼。

  仆散忠义上下打量了对方一番:“元忠,你为何亲自来了?难道就不怕我杀你?”

首节 上一节 519/5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风烈烈起南洋

下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