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靖难遗憾?我一梦改之!

大明:靖难遗憾?我一梦改之! 第170节

  朱祁镇双眼顿时暗淡。

  这怎么可能?!

第124章 朱祁镇:爹!你没死啊?!

  见其内心动摇,也先趁机说道。

  “现在你只能依靠我,来夺回你的皇位了。”

  “我帮你夺回皇位的条件也很简单,生下一个子嗣,并封其为太子。”

  “这样,我也先,世代效忠于你,我们瓦剌部,世代效忠大明朝。”

  “我本就是明臣,何必如此犹豫。”

  若是自己母亲还活着,他断然不可能会答应其请求。

  可如今,自己母亲被汉王朱高煦烧死,那自己想要重新登顶皇位几乎不可能。

  甚至回去大明朝,恐怕就会死。

  他不想做阶下囚,更不想连家都回不去。

  朱祁镇思虑良久,最终开口道:“我可以答应你的要求,但前提是……我夺回皇位后。”

  “你不得干涉朝政,且,必须等我重新登基,我才会和你妹妹生下一个子嗣。”

  “至于是否立其为太子,必须我说了算。”

  闻言,也先虽然心中有些愤愤,却也咬着牙答应了朱祁镇的请求。

  他现在需要朱祁镇的名声,至于打下应天府,能否兑现朱祁镇的承诺。

  兵权在他手里。

  兑现承诺,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情。

  为了以防万一,也先还让朱祁镇写下承诺书,并盖上皇帝的印玺。

  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朱祁镇翻脸不认人。

  朱祁镇拿着手里的皇帝印玺,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没想到大明皇帝居然有一天,会和瓦剌部和鞑靼部联手。

  望着手里代表着皇帝权柄的印玺,朱祁镇心中安慰道。

  “太爷爷,爷爷,父亲,这不是我的本意,是叔公欺人太甚。”

  “我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你们……应该能原谅我吧。”

  太宗皇帝能不能原谅自己,这个肯定毋庸置疑。

  不把自己大卸八块,都已经算是太宗皇帝的脾气收敛。

  但自己爷爷和自己父亲,想必应该能够理解自己的行为。

  毕竟,若是自己不和也先合作,那大明皇帝一脉的,可就要从太子朱高炽一脉,流向汉王朱高煦一脉了。

  自己只是在紧急时刻,做出的紧急行为。

  目的是为了保全皇位在仁宗一脉继续流传。

  也先在得到朱祁镇亲自加盖的承诺书后,心情大喜。

  接下来,只需要专心对付这个汉王朱高煦就行了。

  斗倒朱高煦。

  扶持朱祁镇,到时候再来一个张冠李戴。

  天下就又是草原的天下了。

  若不是因为蒙古大汗的位子必须是黄金家族血脉,否则,他现在可就不是太师,而是蒙古大汗了。

  但,只要自己夺位大明,到时候自己就是下一个忽必烈!下一个成吉思汗!

  想到这里,也先嘴角就止不住的上扬。

  国号他都想好了,就叫大庆,大清也行。

  ……

  殊不知,此刻的北京城内。

  “复活”的朱高炽和朱瞻基,已经被朱棣带到了皇宫之中。

  而朱高煦、朱高燧和姚广孝则是早已经在此等候。

  同时身边还有着大量的关于仁宗时期,宣宗时期的记录。

  当朱高煦看见朱棣三人的到来。

  便连忙走上前迎接:“爹,这些便是朝廷目前记录的洪熙,宣德两朝所发生的大事情。”

  “我和老三都还没看,就等着您来阅览。”

  朱高炽和朱瞻基都有些懵圈。

  朱棣并未理会,缓缓开口说道。

  “老三,你来念,事情重要与否,你自己决断。”

  “双帝制度既然已经确立,并昭告天下,那你们就要好好做。”

  其实他是想要让朱高煦废掉这双帝制度的。

  可……这是朱高煦自己愿意的。

  况且朝廷的信誉和威望已经跌落谷底,若是现在确立制度没多久,就废除的话。

  这也会给朝廷造成一定的动荡。

  “你尊为南帝,需要有自主的判断朝政的能力。”

  “在这些记录中,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你也需要自己斟酌。”

  朱高燧点了点头。

  双帝制度,分南北两帝,南帝住在南直隶,执掌国家的财政文治等方面。

  北帝居住在北直隶,执掌国家的军事外交边防等方面。

  自然,朱高燧肯定是南帝,毕竟朱高煦来治国的话……嗯,他还是比较适合带兵打仗。

  “是,爹。”

  朱高炽和朱瞻基望着面前的这里的两位老头子。

  谁能知道,朱高煦和朱高燧居然这么老。

  朱高炽倒是对自己的处境大概清楚,朱瞻基则是还有些茫然。

  直到朱高燧开始阅览,关于仁宗,宣宗时期的实录等记载的时候。

  因为朱高炽在位时间未到一年,能做的事情其实很少。

  “爹,那我开始说了。”

  朱棣点了点头。

  尚书房,众人的目光都纷纷朝着朱高燧汇聚。

  “永乐二十二年,永乐皇帝朱棣,在北伐归来的途中,病逝榆木川,而今,六师在外,内臣马云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商议,秘不发丧,一切照旧,并将消息传回在京城的太子朱高炽。”

  “大军回朝,皇太子朱高炽,灵前登基,改年号洪熙,并将永乐皇帝朱棣埋葬在明长陵,和徐皇后合葬,尊……庙号太宗。”

  庙号太宗。

  朱棣听着这两个字的时候,嘴角情不自禁的上扬。

  双手叉腰的手,情不自禁的摸了摸自己的胡子。

  毕竟庙号太宗对标的是唐朝时期的唐太宗,向来都是象征着第二位顺位继承的皇帝。

  汉朝太宗文皇帝是汉文帝,唐朝太宗文皇帝是李世民,宋朝太宗……略过,反正太宗庙号意味着很多东西。

  紧接着,朱高燧继续说道。

  “洪熙皇帝朱高炽,在位期间,政治举措为。”

  “抚恤灾民,灾民因灾情,卖儿卖女,朝廷为其赎回之。”

  “改革内阁,使得内阁学士,具有一定的参与朝政的权力。”

  “削汰冗官,以唐太宗为楷模,修明纲纪,爱民如子,减免赋税,开放山泽,供农民渔猎,改善流民的刑罚。”

  “宽刑平狱,赦免靖难遗孤。”

  这些都是在朱棣的预料之中。

  “老大,这就是你登基之后,会做到的事情。”

  闻言,朱高炽瞬间明白,原来这个梦是未来的梦。

  只不过好像梦里自己已经死了。

  这样一来,就能解释自己为什么复活在墓里了。

  朱高燧继续说道。

  “边防策略,朱高炽多次叮嘱边关守将,加强巡逻,加强对出入大明边关的审察,没有指令或堪合文书,不得放其出关……”

  “同时,命武安侯郑哼镇大同,保定侯孟英镇交趾,襄城伯李隆镇山海关,武进伯朱荣镇镇辽东。”

  闻言,朱棣略有些意外。

  “同时,洪熙皇帝朱高炽在户部尚书夏元吉的提议下,准备南迁回南京。”

  朱棣刚刚稍微有了的些许喜色,瞬间消散。

  “老大,怎么?北京城的皇宫住的不舒服?”

  迁都北平,花费了多少年。

首节 上一节 170/2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