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

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 第22节

  【“哟!这不是当年的小神童吗?今年又来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你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了,门吏一眼就认出了你,于是笑道:“听说上次你没考上,我心里还怪遗憾的……”】

  【你面色不变,心头却冷笑:遗憾?怕是心里乐开了花吧!】

  【一个举人名头卖十万两,自己的功名八成就是被他卖了……】

  【“对了,这次买不买?还是十万两!”】

  【说着,他低声笑道:“买了必中……”】

  【“不买!”】

  【你平静地迈出了步伐,在门吏愕然的注视下,你又一次走进了考场……】

  【当卷子发下来后,你很快露出一抹轻松的笑意:稳了!】

  【这回的试题虽然并不比上回更简单,但你也不再是那个赶鸭子上架的小娃娃了,八岁的你足以凭自己的能力去考中一个举人!】

  【成竹在胸的你,缓缓动起了笔……】

  【但,你又一次失算了。】

  【当考试结束后放榜那天,自信的你从早等到晚,却还是没有等到那声“捷报贵府老爷周讳良……”】

  【客栈夜晚的烛火中,你的师父清楚地看到了你脸上的狰狞……】

  【次日,你再次来到西安知府衙门,找吏员查卷子:你不相信自己没中!】

  【而调查的结果也正如你所料:吏员调出的那张落榜卷子,依旧不是你的……】

  【“良啊……”】

  【看完了全程的师父,忍不住开口了:“运气不好而已,咱们下次再来……为师就不信了,有一有二,难道还有三不成?!”】

  【听着师父的安慰,你面容苦涩:三?怕是真的有吧……】

  【你心里已经埋下了阴霾。】

  【但你还是选择继续努力,以备战下一次乡试,毕竟你已经拿命和陕西官场对爆过了,那种爽局你也已经打过了,当爷爷当爽了!】

  【所以如今这条支线,你本来就是奔着当孙子来的,艰难与困苦,你早已有所准备……】

  【“师父,我们回家吧……”】

  【“嗯嗯!良下次一定能中!师父相信你!”】

  【……】

  【崇祯五十一年,西元1678年,农历戊午年,八岁的你第二次乡试落榜!】

  【崇祯五十四年八月,西元1681年,农历辛酉年,又值陕西乡试正科,十一岁的你第三次参考乡试!】

  【这一次,你又准备了三年,比之上次,你的各项学识与应试手段更加老练。】

  【临行前,你甚至拜访过陕北的一位老举人,请他指教你的文彩……老举人试后,明确表示你的水平已经比他还高了,中举一点问题也没有,若发挥好了,解元也可摘得!】

  【于是,重拾信心的你再次踏上了前往西安府应试的老路,这一回师父没有再陪你一起去,因为十一岁的你已经能独立应对途中的所有事情了。】

  【而等你坐马车抵达了西安考场后,不出所料地,你再次见到了那名门吏……】

  【“哟!第三回了,还是不肯买吗?”】

  【门吏笑了。】

  【“不买!”】

  【你冷冷一声,而后大步走进了考场……】

  【其实你早就看清了,这举人能不能考中和你卷子做得怎么样之间,根本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你肯给钱,那怕你大字不识一个,这帮人也要把你抬到举人的位置上去!】

  【可若是你死硬着不给钱的话,那你能否考中,就得听天由命碰运气了……】

  【不过,你一没有十万两银子,二则有也不想给……你就想看看,这帮人到底能把你按下去几回!】

  【铁头娃,就是头铁!】

  【很好!于是你不出所料地再次落榜了……】

  【又到了放榜那天,又一次从早等到晚,沉默的你依旧没有等来那声“捷报贵府老爷周讳良……”】

  【……】

  【老子这辈子就跟你们杠上了!】

  【红着眼睛的你,继续回家复习,然后等待三年一次的乡试……】

  【崇祯五十四年,西元1681年,农历辛酉年,十一岁的你第三次乡试落榜!】

  【崇祯五十七年,西元1684年,农历甲子年,又值陕西乡试正科,你在师父和家人及闯贼们复杂的目光中,又双叕一次背上了行囊,离开了家乡……】

  【这一年你十四岁,这也是你第四次参考乡试。】

  【哟,来了老弟!】

  【门口依旧是那位门吏,不过距离当初第一次相遇之时,也已经过去了整整九年了,所以当年还算中年人的他,如今早已鬓角斑白。】

  【他这回依旧笑问:“你还是不肯掏钱吗?说实话,十万两真的没你想的那么多,你找你们知府借借不就行了!反正你是天才,未来前途无量,你若求他借钱,他真的会给你借的……”】

  【“不借,不买!”】

  【你闷头进门。】

  【“你这小子真是……”】

  【……】

  【崇祯五十七年,西元1684年,农历甲子年,十四岁的你不出意料地再次落榜……】

  【崇祯六十年,西元1687年,农历丁卯年,十七岁的你又考又败,第五次名落孙山。】

  【崇祯六十三年,西元1690年,农历庚午年,二十岁的你又双叕没中举,第六次名落孙山。】

  【崇祯六十六年……】

  【……】

  【崇祯七十二年,西元1699年,农历己卯年,二十九岁的你第九次参考陕西乡试正科!】

  【这又是一个兔年,但它距离你第一次参考,已经过去了足足二十四年了……】

  【这二十四年以来,原本对你无限期待的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失望,闯贼不再说你是文曲星,师父也不再指望你能给他摇下多少银子来,就连父母也觉得:“娃啊,你着相了!”】

  【他们不理解你为什么要这样头铁,既然考不上,那不考不就行吗?反正你这个秀才公的含金量也很高了,家里也不缺钱用……他们也想让你成家立业,生些儿女传宗接代,好延续周家香火。】

  【可是你全然拒绝了这些,既不去谋生,也不想结婚,只一门心思地扑在四书五经的框框里,整日写着枯燥乏味的八股文……】

  【“我一定能中!”】

  【中举早已成为了你的执念!】

  【以至于当那期待已久的喜报之声真的传到你耳边时,你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当!一声锣响!】

  【“捷报贵府老爷周讳良,高中陕西乡试第一名解元!京报连登黄甲!”】

  【听着门外那声激昂的报喜,你咧开嘴了,不觉傻笑了一声……】

  【“噫!好!我中了!”】

  ……

第26章 他日龌龊不足夸!

  “终于中了……”

  当周良看到这个头铁娃居然真就硬是考中了之后,实在是忍不住赞了一声:

  牛批!

  “想当年我也不过就是考了三届,硬耗十年而已,就给我考到精神崩溃了,你这九届二十四年……属实是离了大谱!”

  “明明知道中不中举和你考怎么样压根就没有必然关系,上头让你中你才能中,上头不让他中,你考破头也中了……就这种情况,你居然还能坚持二十四年……”

  周良也不知道是该贬他头铁呢,还是该夸他意志力坚定呢……

  这小子和范进之间,也就差发个癫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明明每次他都应该能考中,可为什么总是考不中呢?”

  周良忍不住开始思考:

  一次是运气,两次是遇然,三次也可以硬说非酋……但连着八次考不中,这就不可能是运气问题了,这分明就是有人故意针对!

  可问题是,这小子和西安的官吏之间无冤无仇,人家为啥针对他?

  而且针对就针对吧,为什么这回突然又不针对了?

  如果周良所料不错,这中间肯定有着不为人知的py交易!

  “希望他能继续把这条路给走下去吧,这回尽可能地把这些谜团给解开……等弄懂了这些,再想办法去更高的层次混上一混,不求他弄出什么不得了的人生功业,只求他能尽可能地把世界迷雾拨开,好好建立一套完整的世界观。”

  “我活了五十多岁,终生也不过是在陕地和巴蜀附近当刺客头头,对这个大明朝,其实我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过它……希望你能比我干得更好,未来知道的也比我更多……”

  一声无奈的轻叹,怀着希望的周良继续模拟起来……

  ……

  【“捷报贵府老爷周讳良,高中陕西乡试第一名解元,京报连登黄甲!”】

  【报喜人高呼着冲到你家门前,横幅早已拉起,红色的报喜横幅上赫然就是你中举的消息!】

  【“噫!好!我中了!”】

  【你傻笑着抚掌一拍,眼中缓缓落泪……】

  【这一刻,你忽然就明白了范进的感觉,这种多年付出也毫无收获的事情,却又突然一朝功成,其间的落差之大,绝非普通人所能承受。】

  【其中既有努力得以收获的充实感,也有成绩得到认可的满足感,还有回想起历次落榜时所泛起的辛酸感,还有即将迎来权力与富贵双重收获的激动之感……】

  【范进发疯,属实正常。】

  【不过你倒不会发疯,因为虽然你也有和范进相似的经历,但你毕竟死过两次,而且见证过陕西官场覆灭的大场面……正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你的视界早已超越了范进那种普通人,所以这点动静还不足以掉光你的san值……】

  【但这总归是件喜事,它证明你二十四年来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只要你不止步,道路就会不断延伸!】

首节 上一节 22/1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靖难遗憾?我一梦改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