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郎 第344节
不仅仅是张纮关心这个问题,这些人也关心。
赵昱也是太常种拂所举的方正,然而种拂之子种邵联合侍中马宇、刘焉二子、马腾企图兵变攻杀李傕郭汜,兵败身死。
早在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时,种拂也率兵抵抗而战死。
赵基杀李傕郭汜,已经算是把种氏的人情还的差不多了。
目前五位侍中里的种辑是种拂的侄儿,也与赵氏亲近,刘艾外放扬州牧后,下一个人选肯定是种辑。
高级士人之间的竞争,其实一直很朴素,跟着赵氏消灭袁氏,再弄趴下一大堆两汉名门、高门,种氏不需要再发展什么,保持目前的地位,以后也是大佬。
新朝交替,如果种氏能有先机占得有利地位……交替时装聋作哑,生病辞官这种事情,又不是很难。
黄巾之乱,本就是各方士人针对汉室的一场叛乱。
在经历董卓、李傕之后,谁都不肯再回到过去,都想试探一个新路子。
如果找不到新路子,将其他体量相近的士人家族打垮,再开新朝混日子,也就成了不是办法的办法。
张纮听了也是陷入沉默,从宗法上来说,多是过继侄儿、族子;极少有过继侄孙、族孙的。
从赵基的弟弟中选一个过继给赵昱,以后赵基这里即便照顾,也是有限的照顾。
可从赵基子嗣中选一个,不提赵基对这个孩子以后的补偿、照顾,仅仅是‘血统优良’,就能占很大便宜。
张纮考虑片刻后,就表态:“乱世沉浮,人事也有颇多不得已。以仆之见,大司马能过嗣元明公,以此为例,从大司马膝下过继一子给元达公为嗣孙,想来也是无妨。”
“嗯,我与蔡伯喈之女互生爱慕,未来若有两三男儿,就从中选择可好?”
赵基提议,张纮眼前又是一亮,急忙拱手,起身再拜:“如此再好不过了!”
赵基也只能扶他重新坐下,笑说:“那就这样定下了,至于孙策这边,先生也要爱惜身体,切不可自处险地。”
“是,仆明白。”
张纮这才将孙策的手书取出,双手递上:“这是孙策谢罪文表,乃张子布所书。”
略犹豫,张纮又说:“昔年元达公多方奔走,才救张子布一命。对于张子布,大司马也可信赖。”
两个人跟着孙策,基本上是将赵昱的仇给报了。
笮融虽死,可笮融聚集、发展起来的浮屠道信众也流散江东各地,沦为了火种。
赵基阅览这份很是诚恳的谢罪表章,其中孙策表达的一系列请求,赵基肯定不会答应。
现在的江东,都是孙策昔年的手下败将。
如果追击过去,江东不过是望风而降的局面,能瞬间接管袁术留下的权力真空。
丹阳郡守是周尚,吴郡郡守是盛宪,会稽郡守是许贡,加上华歆的豫章郡守,这四个郡有二百多万人口。
以孙策的挖掘能力,挖出三百万人也不难。
再加上淮南的九江、庐江与广陵,能有四百万人口。
赵基又没疯,没必要给自己上强度。
刘备、孙策都不能放到江东去,持续扶植刘姓宗藩就可以了。
看完表章,赵基提议:“这样,既然他与袁术有仇,就由他围攻袁术于陈县。待我与大将军部伍合军摧破纪灵后,再往陈国与他合军。袁术之后,还有袁绍。此战他若功勋显著,我会上表天子,与大将军一起表奏他为青州牧、后将军。齐侯之位,也未尝不可。”
袁术这么大的经验包,参与进来的人,都可以换一个意义特殊的名号侯。
齐侯对齐地的综合影响力,不亚青州牧。
孙策都能当齐侯,自己或老爷子凭什么不能当晋侯?
吕布这里看他心意,想换的话,也弄个威风响亮的名号侯。
第390章 相忘江湖
又三日,孙策前锋太史慈渡涡水,进围武平。
而张纮也快马抵达蒙县,与孙策主力汇合。
这一路上,时有大风,张纮比预期迟了一日。
孙策大军三万余出泰山,至今已膨胀到五万余人,车七千辆。
蒙县之外,环车为营。
张纮来时,就见车营外已经建立人才市场,向外围豪强拍卖沿途抓捕的男女。
有些豪强是来赎人的,也有些纯粹就是来买奴隶的。
孙策军中也竖立护国讨袁大旗,发卖的这些俘虏也都有孙策军中的印信为证。
换言之,被买卖的男女是逆贼袁术一方的反民。
就是当奴隶卖了,以后在朝廷那边也是可以据理力争的。
豪强是来买奴隶的,其实也是上缴保护费。
来买奴隶,就相当于支持朝廷的护国讨袁大军。
蒙城之中,孙策很是忙碌,往来信使为他提供全军各部的时时状态。
北边就是程昱、曹洪联合驻屯的济阴、山阳,孙策要保证军队安全通过、穿梭。
因此他人到了蒙城,可注意力重点依旧放在断后的部队身上。
情况不对,就要做出调头返身与程昱、曹洪对垒、野战的凶狠姿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威慑这两支曹军。
赵基也是一样,人在许都待着,也在时刻关注各处侦查信息,当大部分军队抵达雒都后,赵基才能率精锐亲骑前往汝阳挑衅纪灵,压制纪灵的眼线活动范围与士气。
这种状态之下,孙策、赵基的精神状态处于紧绷状态,赵基还好,运转技能能快速消化食物恢复体力、精力;而孙策既要防备军中新编的四支黄巾渠帅作乱、逃跑,还要高度警惕曹操的举动。
孙策旧部没有家眷累赘,而四支黄巾军拖家带口,目前家眷还都在泰山。
但也从泰山脱离,向着泰山南部的蒙阴、琅琊边界迁徙。
如果能得到赵基的许可,琅琊相赵范也会出面安置这四支黄巾军。
换言之,等家眷迁徙到琅琊扎根后,这四支黄巾军对孙策的依附感会大降。
可孙策也没办法,不能指望青壮男子随军效力,又狠心将对方家眷亲族抛给袁绍、曹操。
这些黄巾军也没有更好的去处,去年他们贪恋自由没有依附臧霸,就已经交恶了臧霸。
袁绍今年已开始强力扫荡青州,他们再不迁走,等待他们的只有被剿灭、做奴隶。
故而,这四支黄巾残军的状态并不好,与孙策更像是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而非全面臣属。
为了稳定这些黄巾军与他们的家眷,孙策留张昭负责这些家眷的迁徙、对接安置工作。
张昭是徐州名士,更容易获取黄巾军家眷的信赖,也不容易遭受臧霸、赵范的进攻。
如果琅琊方向传来家眷队伍遇袭的消息,那军中四支黄巾军一万多人立刻就会哗变。
孙策承受的内外压力可想而知,得知张纮返回,孙策直接抛下手头工作,亲自来迎张纮。
城内县府门口,孙策亲自来迎:“有劳子纲先生奔波,不知大司马如何回复?”
“未能达成使命,但也不是没有收获。”
张纮对孙策歉意拱手,孙策赶紧搀扶:“先生不必如此,我也知大司马非比常人,能有些收获,总好过没有。不知大司马如何回复?”
引着张纮往院内走,张纮回答:“大司马说袁术造逆于眼前,其兄弟相争由来已久,袁绍又岂会落于袁术之后?又说将军乃当世小霸王,为国家长远顾虑,又岂敢放纵将军返回江东?”
孙策神情一僵,但也很快释然,做笑:“大司马真如此说我?”
“是,岂能有假?”
张纮指着许都方面:“今汝颖之士,都已知将军小霸王威名。”
威名是自己的,只要自己活着,威名就能源源不绝变现出利好。
孙策更觉得这个赵基认可的威名比攻掠江东的许诺更重要,神情越发畅快,笑问:“还有什么,先生一并说来。”
“是,就眼前陈国之战事,大司马欲合大将军部伍,联军进讨纪灵于汝阳;而使将军进围袁术于陈县,待大司马破纪灵后,届时三家联军,围杀袁术于陈县。”
张纮说着故意顿了顿,孙策引着张纮入厅堂,张纮落座后才说:“大司马许诺,说破袁术后,将与大将军一起表奏将军功勋于天子阶前,许以青州牧、后将军。并说将军功勋卓著,可得齐侯尊位。”
“齐侯?”
孙策刚坐下,猛地弹跳绷直而立:“当真是齐侯?”
“不敢有假,就是齐侯。”
张纮语气确凿,目光坚定:“袁术造逆,海内震动,人心沸腾,破灭袁术之功,足以酬齐侯之重号。”
孙策缓缓坐下,开口:“如此说来,大司马亦有图谋尊号之意。”
就这一点,张纮也没什么好避讳的:“今天子年幼公卿无德,天若予之,谁能拒绝?”
刘艾这种天子近臣都会去找太史令讨论汉室社稷存亡问题,对于汉室会不会消亡,天下士人几百年来就有共识。
没有不灭之国,汉室社稷肯定也是要完蛋的。
让大家好奇的是,会在什么时候完蛋,谁来继承。
推算这件事情,也能算是士人日常讨论的热门话题。
就思想禁锢来说,两汉还算开放,老刘家都不避讳,你又有什么好怕的?
孙策稍稍稳定心神,他肯定要抓着袁术往死里打。
袁术称号建制,已经将孙策的背叛行为洗白了。
就连现在从袁绍麾下脱离,也能一起洗干净,袁氏是国贼,他孙家世代勇烈,不肯与之同流合污,就这么简单。
可在士人的观念认知里,就有另一套逻辑。
即袁术是孙坚的旧主,也是孙策的旧主。
作为袁氏的旧吏,孙策察觉袁术有谋反的意图,提前决裂,投入袁绍麾下,也能说的过去。
但唯独,不能对袁术动刀子。
身为举主、故主,我可以作乱,你们这些门生故吏不支持也就算了,如果还举兵来打……还不如养一条狗。
孙策不是不懂这套逻辑,而是顺着这个逻辑来做事,身为故吏,他就非常吃亏、被动。
所以只能推崇国贼不两立的说法,将自身家族设定为国家忠烈之臣,彻底否定士人的那套逻辑。
也就是谁反朝廷,谁就是孙家的敌人。
上一篇: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
下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