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郎 第350节
手忙脚乱之下,有的人甚至会在惊慌之中,被膝盖高的洪水淹死。
东营也好不到哪里去,各处营门渗水,营内地面很快就湿滑一片,好在各处墙体没有崩塌,挡住了绝大多数洪水。
洪峰来得快,去的也算快。
纪灵甚至还没来得及统计西营损失,就见北边举火推来的步骑大军。
北边地势更高一些,四周也没有其他障碍物,几乎可以完整看到那火龙一样的行军队列。
骑兵在左侧,举火而进,斥候侦查范围扩充到方圆半径八十里内。
步兵推搡车辆,车内是他们的铠甲战具、草帘子、帐篷,或以马车拉载二十台投石车零部件,
时不时有斥候将预埋用来测量水位的长矛送来,根据这些长矛的淹没高度,赵基自然就清楚水淹对道路的损毁状况。
还好,水攻范围并不是很大,并没有破坏驰道,不影响步兵推进。
也就是说,纪灵营地遭受的破坏,肯定比预期要小。
驰道之上,敢死兵尽数披甲,他们的车辆被马匹拉着,论惬意程度,仅次于车骑化的五千虎步精锐。
而他们身后,就跟着这五千虎步精锐,也是披甲乘车而行。
再后面,跟着一千余徒步行进的羌兵,他们是最近才调来的义从部队。
主要使用矛盾,并有大车装载战阵长矛随行,中远程杀伤依赖投矛与飞石。
羌兵与巴兵类似,比起沉重不便的铠甲,他们更相信盾牌的运用技巧。
羌兵队列后方,就是关中兵,再往后就是五部营行军队列。
赵基跟随关中兵移动,他坐在战车之内,扯开牛皮卷轴研究预定的轮番强攻阵图。
全军分为四部,骑兵单独一部,是总预备队;步兵三部,轮番强攻。
第一波就是披甲行军的敢死兵与虎步兵;他们进攻之际,关中兵披甲、食用干粮,然后接替冲锋;最后就是五部营一万人。
两万余步兵一口气全砸上去,赵基不认为纪灵能挡住这凶猛的一拳!
别说他,换袁术来也是一样的。
袁术麾下各军底子早就烂了,真正能打的反而是陈国兵,可陈国兵去了徐州战场。
刘备、关羽可以激励士民,同生共死固守城池不怕水攻。
而你纪灵,算是个什么东西?
若真是厉害,又怎么可能追随袁术?
第397章 进展迅速
随着前军、敢死队抵达战场,饮水、吃干粮列队之际。
赵基引着百余骑绕纪灵东营来到颖水岸边,观察水攻效果。
水面已经消退,这么短的时间里,对东营地面、墙垒冲泡、破坏效果有限。
但也不是没有收获,洪峰过境后,卷来大量的滩涂淤泥,这些烂泥此刻就淤积在东营与河床之间的低洼地面上。
不需要阻断河流,仅仅是这残留的淤积烂泥,就能有效隔断纪灵的东营、西营,使之难以相互增员。
别说增员,就是溃兵逃亡,也会陷足其中,难以跋涉。
“贼寇已是绝境!”
赵基做出判断激励左右跟随的军吏,暴力拉扯缰绳调转马头,高喝一声:“破贼就在今日!”
身边军吏也都是神情振奋,即便从东岸上游观察,也能看到纪灵西营临河一面的壁垒有坍塌的迹象,再加上河道难以通行,相当于己方两万余百战精兵强攻纪灵,哪有不胜利的?
若是纪灵出营野战,双方哪怕只是步兵阵列纠缠绞杀,彼此也能有类似的战场宽度,不会在局部占优势。
而现在纪灵还要坚守,那己方几个强攻点位,必然是优势优质兵力猪突猛进。
守军自然也能在攻击点位聚集优势优质兵力……可野战的时候,某支军队、战阵溃退,还能有其他部队上前接替、接应。
攻防战则不同,守军的心理防线就是壁垒。
壁垒被破,士气就会全线动摇。
若是守军强韧,这点士气波动恢复后,立刻就能有序反击;可守军意志不坚定,难以快速恢复,那相互影响之下,会产生连锁反应。
尤其是河道附近淤泥堆积的情况下,能让守军激发背水一战的精神,也能加速战意的整体瓦解!
如果是陈国兵守御营垒,自赵基以下的中高级军吏还不敢轻视。
陈国兵自黄巾以来,就没经历过重大挫折,虽然缺乏光辉的战绩,但整体是郡国兵标准线;即便野战能力弱,但强于防守。
然而纪灵麾下是淮南兵、丹阳兵为主,过去几年饿肚子的兵,今年冬春就饿的头晕眼花的军队,经过一个夏天的休养训练,又能强到哪里去?
赵基军中弥漫着自负、轻敌的观点,整体士气高昂,显得盛气凌人。
他返回前阵时,二十台投石车已开始就地组装,一共七个进攻的重步兵千人方阵以前四后三的方式列队完毕。
前军之后,就是中军七千关中兵,其中五个重步兵方阵就地进行武装,余下两千人推车而进,他们穿戴轻便铠甲,操控强弩,将在车辆掩护下抵近射击。
后军五部营一万人十五个营堪堪抵达战场,正在环车做营,还未卸载车上运输的铠甲战具。
赵基引着骑从穿梭,来到前军时,羌兵义从的司马敬纯迎上来:“大司马,我军可要跟随前军作战?”
他也是临时被贾诩动员,带着羌兵义从跟随西门俭率兵入驻雒阳。
羌兵好战,敬纯又只能带着羌兵跟随最后一支参战部队离开雒阳,来到了中原战场。
匈奴义从在中原战场获得功勋、战利品与赏赐,早就引的羌人眼红。
贾诩临时征召羌人义从,也就有消化几座镇羌城,并进行排毒的用意。
几个羌人百人将跟在敬纯身后,都仰头看着赵基,目光单纯赤忱,只有对战斗的向往。
赵基环视诸人,目光落在敬纯脸上:“文卿兄率羌兵守卫投石车,待前军攻势受阻,我率中军接替时,文卿兄随我而动。”
“喏!”
敬纯高声应答,右臂握拳高举,神情振奋。
他麾下的汉羌百人将也是对赵基振臂高呼,宣告他们的热情。
能跟着赵基冲阵,本身就是信任的体现,同时建立功勋的概率最大。
很快赵基来到前军,前军七个千人队的司马、营督、校尉一共十三个人驱马集结。
此刻天色伏晓,橘色太阳形状完整。
见人到齐,赵基看向李应:“一切按计划来。”
“领命。”
李应名义上是敢死千人队的司马,可却是实际的前军指挥。
李应十三骑返回各阵,开始指挥本阵重装步兵推搡车辆压向守军营垒。
赵基则在原地开始穿戴重铠,百余台虎贲战车集结完毕,赵基见前军四个方阵距离营垒堪堪百步时,扭头看旗官:“大力擂鼓,助威!”
旗官当即摇动长麾,远近鼓声更为响彻。
隆隆鼓声中,守军最先开始反击,弓弩齐发,朝天空攒射,箭矢密集纷纷扬扬落在前军四个千人队。
这些千人队前排吏士推搡车辆,自有车辆提供掩护;中后排甲兵也是举盾而行,无视这种箭雨骚扰。
箭雨干扰之下,各阵推进因地势起伏有快有慢,但依旧在李应控制下,维持着缓慢有序推进。
两支关中轻装弩手车队也护卫着投石车抵近纪灵营地东北角,贴近到五六十步时,这些强弩手三五人一组,依托车辆防护,开始对营地内守军进行覆盖射击。
其中精锐射手,专门狙杀一丈四五尺高墙壁上的弓弩手,干扰他们,免得他们精准破坏投石车的工作。
投石车勉强停成一条线,立在弓弩手战线之后,当即开始参与进攻,也没有齐射之类的战术。
各车投放的是一种浇注油脂的藤编毒火球,投掷石块的话,破坏墙壁需要太多的时间。
等投石车破坏出足够面积的墙壁时,太阳早就升起来,天气酷热不利于甲兵行动。
因此赵基选择了相对轻便的毒火球,一枚枚人头大小的毒火球从天空划过,燃烧烟尘在空中留下轨迹。
此刻前军四个千人方阵贴近城墙,双方都是重装弓弩手,一个依托墙壁,一个依托车辆,近距离对射,拼的就是勇气。
也就三米高的墙壁,一些重装长矛手、勾戟在盾兵伙伴掩护下冲到墙垒下开始戳刺、凿击。
几台沉重的冲车脱离方阵抵近后,开始冲撞墙垒,仅仅一次撞击,就引发墙壁坍塌!
相隔二百余步,赵基遥遥观战,就见李应开始调动后三阵前进,后三阵并无车辆,轻便行进。
西营守将桥蕤不敢出现在墙头,在营中木台上调动一支支百人队陆续投入墙壁之上,企图恢复混乱、溃退的守军秩序。
袁术麾下根本没有什么成建制的元从老兵,也就说是……袁术麾下各军只能打顺风仗。
这也是特殊兵制、征兵机制所决定的,袁术放弃了编户,任由豪强吞并编户,再从豪强这里摊派兵役。
结果就是豪强充当军吏时,普遍不耐苦战,不舍得消耗麾下的部曲、私兵。
未来孙吴的特殊兵制,与袁术这里的兵制有一定的相似性。
此刻面对赵基的全军猛攻,仅仅是前军万人强攻,就将居高临下有射击优势的守军压制住。
得到陈国武库,袁术麾下不缺铠甲弓弩,可缺为袁术大业拼命的觉悟!
双方近距离交战不到五轮互射,袁军就从墙面上消失,极少冒头的。
但墙垒后面,袁军弓弩手依旧持续射箭,流矢乱射。
这种情况下,一共十二台冲车,不受干扰冲撞墙壁,撞塌一段又一段土墙。
李应见状,对身边学习指挥的韩述说:“文白,我立刻率敢死兵突入营地,请大司马派发中军。”
韩述也左右观察,前军弓弩手再高强度射击十二三轮,效率就会降低。
当即点头:“明白。”
韩述扭头看自己的前军旗官:“摇旗,升赤虎战旗!”
“喏!”
旗官当即摇动自己手里的专属于韩述的长麾,这是一副青红两色流苏组成的长麾,并大喊:“升赤虎战旗!”
立刻有护旗兵将携带的白底赤边赤纹虎纹战旗竖立,见赤虎战旗升起,两支敢死兵当即抛弃弓弩,持矛戟向着缺口推进。
赵基见韩述摇旗,扭头看中军关中兵指挥杨秋、张横,杨秋握着羽饰麈尾展臂斜挥:“前进!”
上一篇: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
下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