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虎贲郎

虎贲郎 第358节

  许都之内,吕布睡醒后邀请陈宫,连同杨俊一起商议赵基撤兵一事。

  陈宫闻言,立刻做出判断:“大司马威震西州,今精锐尽出,西州虽然空虚,却也非卢水胡所能扰乱。以某观之,要么是关中守将夸大军情,要么是袁本初勾连,怂恿卢水胡作乱。”

  袁绍有没有动机给赵基添乱?

  太有了,几乎不需要证据,稍稍有些见识的人都会这么认为。

  卢水胡又不是什么强盛的大部,不过是以乱羌为主,杂以匈奴、汉边民糅合而成,撑死也就能动员两万步骑青壮。

  这样的部落在防守的时候,各部之间同气连枝,能爆发出相对较强的抵抗勇气与部队规模。

  若是入寇三辅或河东、太原,卢水胡又没疯,就算其中几个部落豪帅想要赌一把,也就能动员三五千骑,不可能再多了。

  诸胡之间也是有竞争与鄙视链的,卢水胡这种新崛起的诸胡,底子就是杂种羌、乱羌,还不是诸羌大部。

  在正统诸胡、有名大部眼中,就跟贼寇、盗马贼一样,都是没跟脚的杂种,先天就是做奴隶的好材料。

  如果匈奴各部联军来讨伐、征服卢水胡,那么同样杂种羌为底发展而来的北地胡也不会救援,更别说是距离遥远的其他羌部。

  诸羌之间本就竞争激烈,谁还管你卢水胡、北地胡这些被赶走的杂种羌?

  所以从陈宫固有的认知上来说,卢水胡不管怎么作乱,动员三五千就是极限。

  关中守将看似是京兆尹裴茂、右扶风荚童、左冯翊张绣,其实还有个弘农郡守段煨。

  这四个人随便能联军组织出一支万人规模、步骑参半的联军来;且具有野战经验和勇气,根本不是卢水胡能放肆的。

  所以陈宫一眼断定所谓的卢水胡作乱,很成问题;要么是三辅守将相互矛盾不肯协力配合,要么就是赵基自己想退兵。

  随即,陈宫就说:“袁本初既然敢策动卢水胡作乱,那绝不会轻易收手。今曹操驻军陈留浚仪,能窥伺荥阳、雒都;若是大司马急于撤军回师救三辅,那曹操岂会放纵战机?”

  这话引的吕布侧目不已,陈宫神情坦然:“还请提示大司马,撤兵时定要警惕曹操伏击。”

  “公台有心了。”

  吕布干咳两声,就去看杨俊:“季才如何看?”

  杨俊敛容:“以臣对大司马的了解,其性情刚直。今生出撤兵之意,想来应该是有人散播流言,意图离间大将军与大司马。大司马生出质疑,这才提出撤兵,意在试探大将军。”

  “哦?”

  吕布坐直身子,立刻来了兴趣:“季才详细说。”

  “喏。”

  杨俊拱手,坦然讲述:“今大将军若是同意大司马撤兵,则贼臣奸计达成,那么护国讨袁一事再生波折,必将使朝廷受困。以今年粮秣之紧缺,届时大司马有心救援,也无力出兵。”

  吕布听着缓缓点着头,真到形势再变的一日,他也放不下脸面去求赵基。

  杨俊又说:“若是阻挠大司马撤兵,则大司马受贼挑拨,难免怀疑大将军的本心。届时撤兵之意坚决,更不会轻易援助朝廷。是以,臣以为当遣使向大司马申明心迹,使大司马总揽诸军,以摧破叛贼为要,余者皆不足虑。”

  吕布听了也是缓缓点头,这是要给赵基放权,将前线指挥大权尽数交给赵基。

  不由得,吕布又想到了曹操。

  吕布扭头去看陈宫,陈宫也是一副沉思的模样。

  似乎陈宫、杨俊都想借赵基的手,将曹操弄死。

  吕布不怎么喜欢曹操,可现在也不想要曹操的命。

  天下各方,每少一个,余下的各方势力都会增长,这对本身掌控朝廷的吕布来说很不利。

  因为只要朝廷在手,吕布本身实力就在持续增长,而各方则一日弱于一日。

  这是朝廷号召力、威望所决定的,所以天下各方越是破碎,吕布优势就越大。

第407章 不拘常理

  “这个世界充满了变数。”

  颖水岸边,夜色之下火把环绕,赵基眺望对岸,忍不住对左右生出感慨。

  也就晒了两天的太阳,今晚入夜时纪灵搜集营中燃料,开始纵火焚烧。

  受限于夜晚的视线,赵基不清楚对岸发生的详细、具体事情。

  但纪灵焚烧营地开始突围是摆在面前的,可能是突围,也可能是给营中染疫士兵寻一条活路,也有可能是疫疾压力之下,营中吏士哗变在即,所以迫使纪灵做出了改变。

  战况未明之前,赵基是不可能出兵对岸的,哪怕张辽遣使求援,赵基也不会有任何举动。

  而此刻,张辽各处营地也点燃了备用营火,以弓弩乱射,击退各种人影。

  夜色下,时不时有鼓声传出,鼓声位置也在变化。

  张辽勒兵固守,不做理睬。

  纪灵想要撤离、突围,张辽也不会进行阻拦。

  甚至纪灵部伍想要投降,张辽也会拒绝。

  自黄巾以来张辽从戎十余载,能让他棘手的就是疫疾,这真的不是张辽所能对抗的。

  夜色下,纪灵几次组织亲兵部队佯攻、袭扰张辽营地,每次也只是试探性的袭扰。

  张辽麾下各营皆避战不出,放任纪灵麾下染疫士兵撤离。

  哪怕这些士兵身体虚弱难以行走,只能相互搀扶……张辽也不屑于去俘斩对方。

  天色渐亮,纪灵西营燃烧的几处大火堆余烟袅袅,染疫最重的吏士早已弃械,派遣使者企图向张辽投降。

  而回应他们的,只有一轮箭雨攒射,尽数射杀于营门外二三十步处。

  驻守汝阳县城的魏越闻讯,驰入张辽军中一同商议眼前突然的变故。

  两人站在辕门附近的瞭望塔上,魏越望着营外野地上聚团坐卧的染病袁兵:“如此看来,大司马水淹纪灵时,其营中所储粮秣受灾不浅,想来已然朽坏,难以食用。”

  高温天气,又被水泡;随后又是连续大霖雨,纪灵能撑十天,已经算是很对得起袁术知遇之恩了。

  魏越想到的是营中储粮被浸泡朽坏,至于营中爆发疫疾……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连续旱灾还好一些,纵然野外道路上饿殍前后首尾相连,却不会滋生大范围的疫疾。

  唯有涝灾,大涝之后往往会有大疫,这已经成了一种军旅固有的认知、经验总结。

  张辽则直接表态说:“我营中药材本就不足,今兖豫、南阳、荆楚饱受涝灾,军民乏谷饥馑,恕我难以援手。”

  见此,魏越也不强调什么,只是说:“我立刻上报大将军。不过营外乞降之士不下万人,文远务必警惕,免得中纪灵奸计。”

  “喏。”

  张辽应答一声,也不做什么额外承诺。

  他是没心情、也没动力来解决眼前这个难题,他是真的不屑于杀营外这样的残兵、羸弱之兵。

  吕布要受降的话,就派专人来受降、整编、救护这些残兵,反正张辽是不想介入。

  若是要攻杀、逼死这些降军,只要吕布肯给盖了大将军印的军书,张辽不介意出力执行。

  至于擅自处决这些染疫残兵……张辽真没那个心思,也轮不到他来承担这种责任和骂名。

  西岸的张辽,与后方监军的魏越都没兴趣去帮吕布、朝廷扛恶名;两个人颇有默契,一个去给吕布发书,请求指导;一个则继续闭营,射杀一切擅自靠近的染疫袁兵。

  东岸,赵基则命令军队开始收拾行囊,准备向三十里外的陈县西郊迁徙。

  明明知道纪灵抛弃的残兵如同捏一把就爆毒液的脓包,赵基又怎么可能指挥自己的军队去搞人道主义救护?

  就这样,纪灵半夜时放弃营地、染疫士兵,顺颖水而下去与项县的孙香汇合。

  张辽闭营不战,赵基也率军撤离已经没有战术价值的汝阳。

  驰道之上,赵基乘战车缓缓行进,沉眉不语。

  他很想救这些染疫的袁兵,可相关药材储备本身就不足,就连粮食都很紧张。

  为了防止霍乱染疫的残兵扩散、壮大毒圈,其实应该挥兵攻杀,尽数扑灭……可这样徒惹恶名,也没意义。

  因为纪灵带着部分健康状态相对较好的吏士南撤进入项县,没有意外的话,驻屯项县的孙香万余人很快就会被感染,全军吏士在痢疾、伤寒中失去战斗力。

  等这些军队染病后溃散,逃回淮南各地后……赵基强迫自己不去思索这些东西。

  天下大乱以来,战乱、饥寒、疾病一茬茬收割人命,淮南士民男女也不缺这一次打击。

  想的越多,除了让自己内疚外,能有什么用?

  自己军队目前连足够的粮食储备都无,哪有资格去侈谈什么救护万民,还天下太平?

  当赵基大军顺驰道而来时,袁术在陈县城头也都看在眼里。

  赵基能全军来此,说明纪灵完了。

  要么是被歼灭,要么反戈背叛,总之纪灵、汝阳驻军已经无法为陈县提供支撑。

  等城中消息传开口,上下吏士自然能想明白局势,会对战局持悲观态度,到那个时候就会滋生许多不好的事情。

  袁术的出身与经历,决定了他是个十分慷慨的人。

  丢失了城内的驻军、百姓,他以后依旧有机会重新拉扯规模类似的军队。

  可自己若是失陷城中,东线徐州战场就是大捷取胜,对他而言又有什么意义?

  袁术有着清晰的自我认知,脑海中生出退避之意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他也不是那种扭扭捏捏,要借别人的嘴来分摊过失的人,当即就对身边的阎象说:“吕布、赵基、孙策皆当世虎狼,我在陈县,他们尚能同气连枝;我若是突然撤军,此三人自相谋害,必有死伤。”

  阎象习以为常,袁术都不心疼陈县士民与军队,他一个谋士又有什么好心疼的?

  自开战以来,赵基的优势骑兵就封锁了道路,早已掐断了陈县与外界的消息渠道。

  除非外界刘勋、张勋取得极大的优势,才会迫使赵基、孙策麾下的部分军吏朝秦暮楚,故意放水。

  而现在赵基、孙策麾下吏士并无相关表现,也就说明东线徐州的战况并不理想。

  眼前纪灵也全军覆没,那还留在陈县做什么?

  真等到赵基、吕布、孙策讨论好怎么分赃后,也就到了陈县守军的末日。

  面对袁术突然、不失果断的提议,阎象略思索,就说:“至尊,大将军与刘子台等人至今无有嘉讯捷报传来,说明徐州战况危急。今前将军败绩,赵基、吕布锋锐正盛,至尊退避寿春,也不失为良策。”

  “是啊,这小儿锋锐强健,还在孙策之上。”

  袁术轻声感慨,随即呵呵做笑,笑声渐大:“袁绍无知啊,他放任赵基、吕布协力攻我,我军败归淮南,无力展望中原。那接下来,赵基、吕布又岂会让他好过?”

  顺着这个思路,袁术自己都感觉快被气笑了。

  如果袁绍也跟着举兵,彼此南北呼应,怎么可能让事情发展到眼前这一步!

首节 上一节 358/4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

下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