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郎 第364节
“叔茂何必瞒我?”
孔融抬手搭在赵戬肩上,仰头看渐渐圆润起来的明月:“大司马是要请我与曹建德探讨文学,以辨其真假。世上有形貌举止酷似之人,不可不防啊。”
赵戬疑惑不已:“文举公怎会如此做想?大司马左右亦有熟知曹建德之人,岂能认错?”
“不,叔茂你是不知。”
孔融神情复杂看赵戬:“朝廷新募虎贲,竟有一人与蔡伯喈极为酷似。有相貌类似蔡伯喈者,自然也有类似曹建德者。形貌类似,谈吐举止也能模仿,唯独才学难以企及。”
“竟有此事?”
赵戬感到惊奇,立刻就说:“此间事了,有劳文举公引荐,仆也要瞻仰一番这位虎贲风采。”
“此事不难。”
孔融应下,忍不住笑了笑,自觉地已经猜到了赵基的本意。
虽然他很早就认识了曹操,可彼此之间素来看不惯对方。
而赵基呢,已经成为蔡伯喈的女婿,这种时刻哪怕赵基不占理,孔融也会帮赵基。
做笑之际,孔融观察赵戬神态变化,感觉赵戬可能真的不清楚。
不过也都无所谓了,孔融只想看到曹操的人头,不然今晚白被蚊子咬了。
两人闲聊之际,祢衡举着两把刚烤好的肉串走来,当即给孔融、赵戬分发:“文举公,叔茂公快尝尝,这是西河来的羊,最是鲜嫩。”
孔融挽袖,接住就吃,略有焦糊,但还是点着头:“正平这厨艺不佳啊,肉黑又咸,实难下口。”
说着又咬下一块,补充说:“西河的羊,果然不凡。”
赵戬嚼着肉串,立刻笑说:“既然先生喜欢,秋季羊肥时,大司马会进献许都一批肥羊。到时候多带一些,赠给先生。”
祢衡担心孔融拒绝,也就说:“席间肥羊伴美酒,人间乐事也。”
孔融也点着头,感慨说:“这样的世道,能烹羊饮酒,夫复何求?”
见孔融肯收下,这下赵戬笑容更灿烂了。
他们吃串之际,曹操下船,登上了码头,看着远近昏黑的天色,又看着三四里外举火的车骑队伍,神情凝重。
不过他选择相信荀彧的判断,赵基是个心思缜密所图甚大的人,只要自己姿态足够卑微,赵基不屑于杀自己。
虽说如此,曹操也不会引颈就戮。
他回头去看,后方一同下船的亲兵都穿戴双层甲,都已吃饱喝足。
第414章 赌斗之议
稍后,曹操引领千人驱马而来,座下良驹乃是绝影。
双方吏士举火把照明,赵基驱车上前居高临下审视曹操,略感滑稽。
听说曹操身形矮壮,可也不能跟老夫子漫画里的大番薯一样。
不,比大番薯还不如,曹操身形低矮、肥硕之余,本该有圆润或敦厚的面容,起码胖乎乎的人看起来都比较和蔼。
可密集火把照明下,曹操是一张冷酷的脸。
消瘦的人,气质冷酷的话,怎么看也不违和;而曹操是一种皮笑肉不笑的浮夸神情。
也可能是夜里火光照明不清,赵基本人也有先入为主的负面观点,总之曹操给他的印象很不好。
曹操也不由抬眉观察赵基,上次陈留一战他也只是遥遥观察到了赵基骑马驱驰的身影,而且那天赵基还佩戴面具,逃回去的曹军吏士都没见过赵基面容。
今夜火光之下,赵基面容在曹操眼中显得冷酷、阴鸷,仿佛择人而噬的饿虎。
曹操勒马,倒也矫健下马,对着赵基拱手长拜:“卑职建德将军曹操拜见大司马。”
此刻,他可不敢自称兖州牧。
赵基看向曹操身后重铠、背负刀戟的雄壮甲士,目光又落到曹操头顶:“本想追究你迟疑不进之罪,念你得我将令急趋于此,此事就此揭过。朝廷也差遣孔文举主持设宴,余下诸事宴席上再说。”
“谨遵令。”
曹操又拜,又展臂指着身后千人规模的甲兵护卫:“启禀大司马,卑将护卫颇多,不知如何安置?”
“你既不安,就一并带上,我也有车骑千人。”
赵基说着抬手挥了挥,御手抖动缰绳,驾御战车原地调头,二十余台战车与百余骑簇拥着赵基离去。
原来的车骑还是大横阵立定,留出中间一条通道。
曹操只能返身骑上绝影,引着亲骑跟上,从左右车骑阵列中经过。
身后各队步兵执火而行,脚步沉健,皆持矛戟并挽盾,腰挎刀剑,背负弓弩箭矢。
这些步兵倒也胆气雄壮,在车骑阵列围观下,以大纵队穿插而过。
随后两翼车骑也开始转向,各自从两翼调头向后。
曹操也不敢带着全部护卫参与宴席,宴席处篝火盛大。
外围扎立木桩,以绳索圈定区域,人员只能在两条绳索之间规划的道路上行走。
随意跨绳索行走,若被巡查军吏抓住定会严惩。
曹操带着百余人进入宴席区域,多数人留在篝火处,他只能带着十几个人进入核心帷幕区域。
孔融、赵戬来迎,曹操左右没看到陈纪、应劭,就感觉不妙,与孔融并肩而行询问:“文举公,怎不见应仲瑗?”
“今日早间某在宫中侍讲,应仲瑗拜谒天子,欲为将军求赦免诏书。”
孔融笑着说:“天子犹豫不决,某以为将军之罪在于进军迟缓,以至于有人误以为将军内通袁氏。若将军率兵抵达陈国参与讨逆,此类谣言不攻自破,又何必索求赦书?”
“有理。”
曹操爽朗做笑:“是我多虑了,大司马威震海内,锋锐无匹,我不得不谨慎从事,让文举公见笑了。”
“不敢,听说将军此前驻屯巨野泽,观徐州战况?”
“是,我也担忧袁逆破徐州,进扰兖州、青州疆域。故屯兵巨野泽,若能得刘玄德书信,我自会跨境驰援徐州。奈何上无朝廷调令,也无刘玄德求援信使,遂不敢擅自跨越州界。”
曹操解释着,孔融听着也感觉挺合理,不由想到了三年前,那时候他还是北海相。
想了想,孔融感慨说:“天下形势朝夕生变,实在是令人应接不暇。”
曹操也是点着头,仅仅一年时间,他就从兖豫二州的中原霸主沦为了袁绍的附庸。
如今更是迫于形势,不得不屈身涉险。
他也可以不来,可等待他的必然是政治死亡;紧接着就是军事打击下的物理死亡。
除非赵基攻打他的时候,袁绍能兵分数路,进攻太原、河内的同时,再分兵救援曹操。
这样的话,那二袁合力作乱,袁术已经率先称号建制……结果就是袁术全面破局,袁绍沦为垫脚石。
所以就袁氏内部的争斗来说,袁绍不可能帮袁术扛雷;可袁术败亡后,袁绍也会受到间接削弱。
两权其害取其轻,袁绍做出如今的选择,也是权衡利弊之后的不得已。
彼此闲聊之际,就进入了帷幕之中。
赵基端坐主位,此刻也起身展臂:“文举先生、叔茂先生请坐右席,建德将军可居左首。”
曹操口中称是,老实坐到了左首。
汉以右为尊,如果是双方军事会盟,曹操是客,理应在右首。
可孔融代表朝廷,赵戬现在挂着议郎的官职,也是朝臣,两人一起坐在右边首席、次席,完全是合乎情理的。
而曹操不过是杂号将军与祖传的亭侯,让他坐在左首第一也不算过分。
赵基如果想为难的话,就是让曹操站着,他今夜也得站着。
各自落座后,曹操就问:“敢问大司马,陈国战事如何?”
“我与大将军前部各军协力于汝阳击破纪灵三万余人,俘斩泰半,逃亡项城者不足五千。”
赵基端着酒碗在手中打旋:“今陈县城内有袁术叛军两万余,另有吏民男女五六万左右。我与孙策合军有十万之众,袁术插翅难逃。另,魏越整顿各军,会伺机前往项城,进围孙香、纪灵。如此,可掐断袁术最后的退路。”
曹操对此不觉得意外,因袁术的军队征召方式就有缺陷,只能打顺风仗,稍稍逆风就全军溃散,很难追击、歼灭。
随即,曹操就问:“敢问徐州战况如何?”
“刘勋率陈国诸将易帜,已联合刘玄德大破张勋。徐州各军将联合进讨淮南叛军,想来旬月间可得捷报。”
赵基身子微微前倾看曹操:“这也是我下令督促将军之意,将军再不来,如何能自证清白?”
“是,大司马指点警醒之恩,卑将不敢遗忘。”
曹操说着端起酒:“仅以薄酒,敬谢大司马回护恩德。”
赵基笑呵呵举杯示意,也抬起酒杯浅饮一口,曹操身边不缺勇士,彼此相距十几步,赵基可不敢仰头饮酒。
让典韦这些人始终待在他的视线内,这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曹操自己斟酒之际,赵基扭头看另一边的孔融:“文举公,曹建德终究是来迟了,文举公以为该如何惩戒?”
孔融略犹豫,还是说:“逆术困守陈县已入绝境,如若不能劝降,可由建德将军所部先登攻城,以期将功赎罪。”
这也是曹操的底线,再强攻,也最多不过死一万多人。
当兵吃粮,哪有不死人的?
死一万多人,让他跳出这个危局,怎么看都不亏。
这也是赵基此前的打算,可就怕夜长梦多,也怕袁术不按套路出牌,突然弃城突围,将天大功劳白送给曹操。
随即,赵基看向曹操:“文举公提议,不知建德将军意下如何?”
“不敢,朝廷若有差遣,卑将挥师而进,死不旋踵。”
曹操说着举起刚满的酒杯,看向孔融举杯:“还请文举先生代我回禀天子,曹某世食汉禄,值此国难之际,又岂会贪生怕死?”
“将军之心迹,我自会一字不落转呈天子。”
孔融也是举杯,两人遥遥示意,一同仰头应下。
曹操自行斟酒之际,赵基就看向典韦:“将军身后捉刀而立的英雄,可是陈留典君?”
典韦不语,身姿挺拔目不斜视。
曹操放下酒壶,拱手回答:“回禀大司马,正是陈留典韦。”
“真乃壮士也。”
上一篇: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
下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