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郎 第367节
“喏。”
杨俊又快步离去,吕布起身稍稍整理自己衣袍,扶正左腰佩剑,抬手又抱着大冠轻轻压了压,大概只有这样端正仪态,才能让他保持相对严肃的神态。
许都行宫,光禄勋陈宫侍奉天子阶前,阶下孔融详细讲述夜中见闻以及经过。
刘协端坐主位,大长秋时迁侍立身后,再后方还站着十几个新阉割的宦官。
说是新阉割,也只是秋冬时节因罪判宫刑的士人,以汝颖、南阳士人为主。
下首两侧还有桌案席位,左侧首席是辅国将军伏完,其次是司徒赵温;右侧首席、次席空缺,是给吕布和赵基预留的。
孔融叙述完毕后,说:“臧子源乃国朝贤良忠臣也,受曹仁袭杀重伤,因伤故去。其故吏复仇袭杀曹建德,致使曹建德误以为是大司马授意,使得事端失控。今曹建德身死,为难的是如何处置臧子源故吏。”
刘协听着也感到为难,曹操死都死了,再掰扯曹操身上那点破事已经没意义了。
具体也要看曹操旧部如何选择,如果多数选择依附朝廷,那说明这次曹操之死的确有一定的冤屈。
那么给曹操盖棺定论上,就要着重阐述这次误伤,给曹操相对体面的葬礼,并恩及子弟。
如果曹操旧部在曹操死后选择对抗朝廷,这就说明赵基杀的很准,早就该杀曹操。
刘协扭头去看伏完、赵温,伏完这位辅国将军仪同三司,位在三公之上。
因此地位相对较低的赵温率先开口:“陛下,老朽以为朝廷施政当念春秋公义。先是曹操遣其弟曹仁袭杀臧子源,臧子源乃国家所任兖州牧守,曹操此举与谋逆何异?后臧子源因伤故去,其故吏不忘故主冤屈,择机复仇杀曹操。如此两家仇怨已清,宜小惩大诫。”
刘协根本不在意陈容这些人的死活,关键的是赵基的态度,以及曹操旧部的态度。
虽说立刻严惩陈容这些行刺的军吏,能向曹操旧部展示朝廷公正的态度,可你前脚严惩陈容这些人,后脚曹操的旧部却反抗朝廷,那提议严惩陈容的人,会颜面尽失。
从实际考虑,这些人是臧洪的人,臧洪是忠良楷模,如果为臧洪复仇的义士都被朝廷严惩,那这会让各地心怀朝廷的士人寒心!
再实际一点,天子廷议做出严惩的决议,而赵基不执行的话,岂不是更尴尬?
臧洪是广陵人,陈容也是广陵人,赵基、伏完都有义务回护自己的乡党。
可赵温开口就是小惩大诫,这让伏完怎么回护?难道要在赵温小惩大诫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搞奖赏,宣扬陈容等人的义举?
伏完思索之际,刘协目光也落到他身上,伏完当即拱手:“陛下,臣以为陈容等义士为故主臧子源复仇,是春秋大义之所在。世人皆知曹操五毒俱全,可谓德行败坏;兖豫青徐四州吏民多受曹操残害,陈容等义士上应国家忠义,下应万民呼声。以臣之见,宜擢升重用,以示朝廷亲近贤良而远奸邪之心。”
这下赵温都有些看不过去了,紧接着拱手:“陛下不可,今若表彰陈容等人义举,那曹操旧部势必俱反,如当年李傕郭汜造乱也。以臣之见,先行羁押移交廷尉府严审,待抚定曹操旧部,再择情处理。”
伏完扭头怒视赵温,怒声:“司徒此言何意,竟以曹操旧部比作李郭二贼!”
刘协的脸色也不是很好,他不喜欢听到李傕郭汜的任何消息,也不想听到有关那段时间的相关言语。
赵温也不怕伏完,身子微微前倾,仿佛顶牛一样:“今天下各方争锋不止,仇怨深结。如若大肆表彰陈容等人,则公仇私怨相互攻杀,何时能止?”
陈宫侍立在阶下,此刻却没有多少轻松、欢快的心情。
曹操的头颅已清洗干净,还重新梳理、扎了发辫,此刻就静静盛放在盘子里,摆在天子阶前。
陈宫只能看到曹操的侧脸,但这已经足够了。
那口怨气就这么出了,可惜遗憾不是亲手复仇,也可能是让曹操死的太痛快了,也可能是其他原因,陈宫心里很不得劲,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失落感。
听着伏完、赵温争论,陈宫更感烦躁,只觉得赵温、伏完完全就是敷衍于表面。
身为三公,真关心社稷根本,现在应该干什么?
应该立刻遣使去招抚曹操旧部,而不是在这里扯皮陈容等人的处置办法。
扯皮这些有用么?
赵基不点头,谁能动陈容一根毛?
陈容等人行刺曹操,此后天下扬名,各方仰慕,谁敢伤害这些义士?
一定要赶在吕布、赵基之前去招抚曹操的旧部……曹操的旧部除去部分梁沛、兖豫人,绝大多数人可都是兖州人,是他陈宫的乡党!
他这么大一个兖州士人领袖伫立在这里,赵温没有看到,伏完也没有看到。
现在只要放他去陈留,陈宫有信心拉来一半的人!
他作为光禄勋,整编这些人为天子禁军,再配合卫将军董承手里的卫军,有这两支军队配合,天子的权威上涨更快,更多的人会来依附天子。
此刻,陈宫十分的理解赵基,他恨不得发动兵谏,亲自拿锤子敲断赵温、伏完的腿,还要打碎他们的狗牙。
陈宫心态渐渐麻木了,也不再期待什么天子振奋而神武,突然命令他驰往陈留之类的事情发生。
陈宫心绪渐渐波澜不惊时,吕布引着几个羽林中郎来到宫院。
赵基都有剑履上殿的权限待遇,吕布也是一样。
今日的吕布绛色衣袍,外穿宽松皮铠,随后是一领赤红刺绣百花的鲜艳蜀锦文武袖战袍,露出右肩。
左腰悬挂宝剑,右腰悬挂各种玉饰,行走时玉饰相互撞击,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大将军、温侯到~!”
随驾侍御史高唱,吕布绕过陈宫从台阶一侧登上,来到自己的坐席。
他也不脱战靴,就跪坐在支撑垫子上,扭腰侧身对刘协拱手:“臣布,拜见陛下。”
“温侯免礼。”
刘协指着台阶下曹操首级:“昨夜曹操遇袭而死,温侯知否?”
“臣略有耳闻,不知具体。”
吕布也回头看一眼曹操首级,随即就说:“如曹操这样不忠不孝的人,平阳侯表现的还是过于软弱了。若非臧子源故吏义愤而起诛杀恶贼曹操,今日臣也要发兵袭击曹操。”
吕布当即拱手看向刘协:“曹贼旧部闻讯必然作乱,恳请陛下派遣光禄勋陈宫持天子旌节随平阳侯提兵向北,如此平阳侯主征剿,光禄勋主招抚,抚剿并用可得奇效。”
陈宫闻声脑海立刻清明起来,诧异不已,扭头去看吕布,真没想到吕布会拉他一把。
扶植陈宫去接管兖州人,也利于张杨接管兖州郡国、地方。
经历了一系列汝颖、南阳人主导、推动的变故后,吕布目前只能相信陈宫、杨俊。
先扶植陈宫,再扶植杨俊,这两个人站稳,那吕布自己也就乱不到哪里去。
凡事不能顺着赵基的规划去做,现在能在兖州战场给赵基捣乱的只剩下陈宫了。
刘协闻言,看向陈宫:“光禄勋如何?”
“臣愿随大司马收合兖州各军。”
陈宫出列来到天子阶前,站在曹操首级侧旁,对着刘协俯身长拜。
曹操首级弥漫而出的血腥气味,让陈宫杂念消退,脑海更是清明。
能救多少兖州人,只能看他了。
第418章 彰义都尉
陈县,北门城墙上。
袁术穿戴鎏金铠甲,左右有持华盖的武士跟随,这样公然出巡,他生怕城中军民看不到他。
唯有这样华丽表演,才能激起城中士气。
他观望城外三四里外的码头,那里三千余曹军已被赵基收编,正进行集中剃发,他们将集体编入敢死队。
原来李傕郭汜二部整编而来的两个千人队将与这三个千人队混编,李郭二部敢死队自然是老兵骨干与什伍长。
今日新编的敢死兵,只能沦为敢死新兵。
在掉头和剃发之间,士兵整体上都是很务实的,自然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再说剃发也只是敢死兵服役期间的政策,等攒够功勋自赎后,自然就恢复正常了。
袁术看到堆积起来的头发被燃烧,不由眯眼:“曹阿瞒从小奸滑就爱骗人,如今被赵基骗杀,也算是报应不爽。”
阎象低声:“至尊,若赵基诱杀曹操,必舍弃陈县,提兵向北追逐曹操部伍。”
陈县是坚城,短期内没有攻破的希望。
陈兵于城外,除了消耗粮食外不会有什么额外的收获。
因此留够部队继续包围陈县,率兵去吃曹操军心大乱的旧部,就成了最佳的选择。
先去吃曹操的旧部,再迫使曹操的旧部来当攻坚的主力。
易地而处,袁术也会这么选择。
所以也不需要阎象提醒什么,而阎象提醒的是突围的机会就在眼下,应该珍惜。
袁术不言语,依旧沉吟模样:“赵基骑军众多,封锁严密。朕就担忧他设下诡计,诱我军出城,再行伏击截杀。”
上次冒险出城,他也不会相信赵基一面之词。
同时赵基那射断伞盖曲柄的一箭,也给他留下了连夜的噩梦。
他如果没有记错,那夜赵基给他的暗示很简单,就是会迫使曹操率军攻坚,让袁术来消磨曹操的军队。
消磨到一定程度,赵基会给袁术一个突围的机会。
可看现在的样子,接下来赵基吃掉曹操旧部后,就会驱使他们来强攻陈县……这样话,赵基肯定不会履行当时的诺言。
说到底,自己的头颅此刻也就比王莽之首低一些,不亚项王。
想砍他头颅、四肢躯干去向朝廷领取厚赏的人太多了。
所以守城战守到一定时限,得不到东线战场的救援,或者得到什么坏消息,那城中军民想借他脑袋换个亭侯、乡侯的人比比皆是。
推算一下时间,赵基最快二十天收降大部分曹军,也就是说围城部队还有二十多天的战备,到时候各种攻城器械就能齐备、充足。
赵基返回后,就会发动总攻。
而那时候,东线战场的援军怎么都该出现了……如果不出现,城中军民士气低靡,哗变在即。
赵基不需要攻坚,自己就守不住。
因此突围的窗口期很短,赵基提兵向北后,吕布就会派兵弥补空缺的兵力。
最佳的突围时间可能只有那么一个晚上。
袁术细细计较,思考着如何脱身。
曹操被诱杀,已经将他吓住了。
其他人再怎么死,袁术都缺乏感触。
而从小一起长大的曹操,在袁术眼中勉强是个人,他终于产生了物伤其类的惊恐感。
上一次有这种感觉,还是兄长袁基被杀的时候。
上一篇: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
下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