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虎贲郎

虎贲郎 第417节

  贾逵这里不仅仅是平阳侯国八县数据,周边其他各郡也都将信息送来,这算是内部的一次上计。

  平阳侯国下辖八县,规模已经能算是一个中等的王国、边郡。

  贾逵名义上是官职千石的侯国相,但跟一个郡守没区别。

  除了平阳侯国外,这里还有河东、太原、上党、西河、弘农、京兆、冯翊、扶风一共八个郡的详细信息。

  上党虽然还是归张杨旧吏薛洪来管,可上党已经空了,西部几个通向河东、太原的路口早已军管。上党的信息最简单,薛洪也识趣,所以贾逵这里有版籍备份。

  虽说是薛洪送来的版籍备份,但准确与否就不好说了。

  不过上党的大姓、豪强已经被赵基犁过一次;上党各县重绘版籍时遭遇的阻力也小,就算信息有误差,也偏差不到哪里去。

  其他各郡也是一样的,就算有朦胧模糊不清的地方,也是涉及到关中诸将的军屯、部曲。

  军屯占据的田地性质不好分类,部曲人口的性质也不好定义,各县统计时就会朦胧处理。

  这也不是他们能搞定的,这需要赵基通过军功酬赏将关中诸将进行深层次整编。

  原本这些事情在五月、六月时就能乘胜解决,以较低成本转移安置关中诸将、各军。

  可袁术造逆称号建制,天子、公卿、吕布这里三个和尚没水吃……现在想一下,自己的确太过主动了。

  没有拿到自身统战价值应有的回报,可若不主动一些,真怕朝廷暴死。

  如果当时坐观形势变化,真拖到火烧眉毛的时候,自己怎么也能捞个晋侯回来,哪像现在,就捞了二十几万人口,意外摘了曹操脑袋?

  赵基耐心翻阅更详细的各郡书册,这些书册纸张坚韧,明显是用质量上乘的桑皮纸制成,只是脱色技术落后,达不到当世合格的范畴,因此是黄色的。

  油灯照明下,这种书册的黄,更加的饱满。

  赵基没有去看贾逵总结、提炼的竹简,专门抱着各郡原本研读,嘴上却说别的:“如今难办,我军与关中兵未能混编同化,就急于勤王讨贼。如今关中将士虽无大功,终究有袍泽之情,但也不好随意处置。”

  贾逵则回答:“大司马既然有征讨北地、卢水诸胡,恢复三郡之意。若以关中兵为前驱,使之立功,也可平息纠纷,抚平差异。”

  原则上来说,河东以及太原籍贯的虎步军不能出现太大的损伤,这个损伤界限在赵基看来是可动员青壮的三成。

  而贾逵、贾诩、裴秀以及徐晃、赵云这些人眼中,赵基过于保守,总青壮一半人口的折损,都是可以牺牲的,这其中也包括他们自己的亲友。

  要建立大业,怎么能怕牺牲?

  以他们对内部形势的认知,感觉太原、河东青壮能承受一半的损失。

  有了这一半的折损,才会失去对外进取的能力,但守土还是不成问题的。

  不是他们狠厉,而是目前大约八成五的青壮是赵基释放、解救的各家仆僮、部曲与匈奴奴隶。

  绝大多数恢复自由身的人,哪怕沦为官佃,竟然也能撮合、分配妻子……这还有什么好顾忌的?

  也就是这次出征关东时,赵基是轮番、分批次动员虎步军、义从骑士;问题就出在持续动员的军事力量跟不上俘虏增加的速度,使得全军压力很大,有一触即溃的隐患。

  溃的不可能是虎步军、义从骑士,而是去年收编的大司马五部营,今年收编的关中各军,以及韩当、闾丘简、甘宁、张辽、青州四部。

  这些人中接连出现两三个故意捣乱的,那战线就会从动摇,变为混乱、大溃。

  带着这样的乌合之众,裹挟二十几万人口,赵基能全身而退,这已经超乎了贾逵的想象。

  这肯定会付出代价的,代价就是赵基舍弃了太多破敌的机会。

  任何的破敌机会,都是对乌合之众的锤炼,是赵基主动放弃了锤炼的机会,也就规避了大多数风险。

  例如只剩下一半营垒的纪灵,相当于把衣服扒光了,赵基却一脚把对方踹到柴房里去了。

  许多人都是这样看的,可只有赵基清楚,那时候纪灵固然没了衣物,但整个人就跟茅坑里爬出来的一样,是真不能碰,这个冒险的风险代价太高了。

  关中军队没有经历锤炼,反倒是甘宁、张辽与青州四部证明了自身,走在了关中兵的前列。

  而现在全军撤回,重新组织新一轮战争,这次临战之际不可能再突然多出很多陌生的配属、从属武装。

  从一开始,参战的势力就是可控的,可以针对性捶打部分军队,要么夹碎重组,要么对方证明值得拿那份军田年俸。

  赵基、贾逵讨论之际,裴秀乘机开口,表达忧虑:“今虎步军功勋不足,若使外军多立功勋,军吏多转为郡县佐吏,我担忧日后难以制衡,不可不虑。”

  “这不难,我早有应对之策。”

  赵基笑了笑:“今后军吏转任文吏,要前往龙城大学学习案例、民户相关的科律。不熟悉公文案牍的,也要重新学习。我派到郡县的官吏,去了就得能做事,不能白占岗位。”

  这也是对甘宁、张辽二部的平衡补丁,不然这两人麾下大半军吏积功足够,都能转任地方六百石、千石官职,这就太夸张了。

  裴秀抬眉看向赵基面庞,目光接触隐隐间有所觉悟:“龙城大学……若不能通过考核,将会如何?”

  “能积功进入龙城大学,说明本性并非顽劣。若迟迟不能通过考核,那自然是求学的心态不端正。求学尚且如此敷衍,我又怎能放心让他们参与民政?”

  赵基理直气壮,说着还谦和笑了笑。

  他的固有认知里就这样,上学、考试的态度都敷衍、不端正,再去当官的话,那真的是不如一头猪狗。

  军吏转任地方,冲击最大的还是郡县两级,原本是征辟制度,县吏来自本县,郡吏来自本郡。只有郡县长吏是外部的人,很容易架空。

  现在什么都是新的,很多问题其实是敌我问题,反倒很好解决。

  见赵基已经给转任军吏打了预防补丁,裴秀也就松一口气。

  虎步军再差,军吏也是虎贲郎,虎贲郎的军中再教育一直抓的很严,不存在积功足够后会被龙城大学卡住的可能。

  虎贲郎不仅要在军中压这些旁系军吏一头,转任地方后,也要进行压制。

  如果可以,赵基很想让所有人当他的嫡系……可怎么说,看看各种原子核与电子,都是内外有序层层排列……核心位置就那么点,优质资源永远都是有限的。

  维持整体稳定,隔三差五挥舞大棒敲死一群人,这样才能充满生机、活跃。

第478章 主宰之权

  “四百三十万人,不过堪堪百万户……”

  赵基捏着户册总录,他自然清楚这个数据没有水分,反而有所疏漏。

  例如即将要收复的北地、安定、上郡,这三郡并不在统计范围内,这三郡仅仅是卢水、北地诸胡就不下三十万口人。

  此外天水郡上报了九万七千人,旁边陇西郡上报了六万三千人,更远的金城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宁都没有报,也就姑且每郡粗略计算了两三万人。

  而实际上,应该翻个两到三倍;越是偏远的地方,诸胡侵蚀,豪强隐匿的户口更多。

  联合统计汉胡人口,不说别的,就武威一郡,最少也能挤出十五万人。

  而目前,人口最稠密的是河东、太原二郡,各类人口达到了一百五十万。

  西河郡的匈奴也算进来,有三十余万。

  加上这次从中原裹挟来的人口,今后河东、太原、西河三郡足有二百万人口。

  雁门、代郡南部、上党西部的汉胡受控人口,也在十万规模。

  所以现在的问题不是无处征兵,而是要逆着压制军队数量。

  理论上来讲,平均三家官佃承租的军田就能满足一家军户的脱产生活。

  实际上两家官佃承租三百亩官田,军户家庭自己再耕种百亩出头的户田、口田,足以让军户家庭生活殷实。

  可这样极限扩军很危险,会让军队规模壮大到难以控制的地步。

  越来越多的人在军田年俸制度上吃饭,会强推着对外扩张……可打下的土地,已经没有那么多的人口来充当官佃。

  战争中晋升的吏士需要更多的军田年俸来酬功,官佃、官田规模不够,会造成大面积失信,这比吃败仗更惨。

  甚至偶尔吃点败仗,修剪一下枝条,反而有利于集体的壮大。

  所以赵基的底线是十户官佃,对应一家军户。

  这样军队规模可控,自我增殖扩大的速度勉强可以压制。

  虽说军户与官佃不存在主从关系,官佃承租的是官田,不一定非得承租军田。

  可赵基有一种预感,当军户数量极限壮大,肯定会压迫官佃……比如官佃缺乏生育积极性,或者官佃家庭生产效率降低。

  只有空缺出足够的岗位,给民户、官佃子弟希望,那他们才能做好当下的耕牧工作。

  留下足够多的操作、分割利益的空间,才不至于玩崩。

  军户规模被压缩,那郡县的财政也相对充沛一些。

  而如今,算上关中三辅、弘农,以及河东三郡,这七个郡一共有官佃三十二万户。

  虎步军就是一万八千家军户,大司马五部营则是两万家军户。

  不计算五千敢死兵以及对应的五千个家庭,此外还有关中诸将一万两千家;张辽五千家,甘宁三千家,青州四部未来家眷也要接来,这就是一万家军户。

  至于从张杨那克扣过来的闾丘简部三千人,赵基肯定不可能让对方尽数吃军粮,择精锐缩编一个营,给八百家军户名额即可。

  这样一来,目前不计算骑奴、义从部队,仅仅是军户,就有六万九,七万家军户。

  虽然其中六万多是基层士兵,军田平均额度在一百五十亩,实际对应十五万户的官佃,这些基层士兵、什伍长每年税租分成约在一百一十石出头。

  配属这么多的官佃,是因为这些军田要进行精耕,获取更高的收益。

  等后续生产工具、技艺改进后,官佃数量能降到十万户以下。

  而不足五千家的军吏、将校队伍,平均军田每家一千四百亩军田;军阶一杠一星的少尉队官起步就是八百亩军田,岁入六百石谷物。

  军阶一杠三星、两杠一星的百人督,平均能有一千三百亩;营督、营司马则是两千亩军田,都尉两千五百亩,校尉三千亩。

  就军吏、将校团队来说,人数是基层吏士的三十分之一,可每户平均军田是基层吏士的十二倍。

  也就是说,仅仅是军队的年俸军饷支出,就要占据大约二十三万户官佃。

  而这,还是军户要从事基础农业的结果,他们无法完全脱产。

  这二十三万户的官佃的一半田租给了军队,作为年俸军饷,另一半田租则上缴给郡县两级,作为郡县乡三级官吏的俸禄支出,也免除了官佃的徭役。

  五成税租,换取官佃的徭役免除,这在赵基看来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因为承租官田,本身就能算是一种服役。

  虽说没有外出服徭役的歹事,但官田区域内的水利、渠沟修缮,还是会摊派人力的。

  当然了,口赋这种人头税也是要缴纳的。

  等到未来四五年内,赵基准备轮换、对调佃户……这个过程虽然有物资损耗与各级抵触情绪,但总好过官佃被吞并,或承受更重的盘剥。

  如今三十二万户官佃,其中二十三万户参与军田承租。

  这意味着未来开拓三郡,能调动的官佃人力不足十万户。

  赵基看着人口籍册思索分析,裴秀、贾逵也在翻阅类似的籍册,他们三人只是进行议论,并不会记录什么文字档案。

  片刻后,赵基说:“今冬若能破北地、卢水诸胡,幕府节制各军,当以八万为限。”

  目前算上一些杂乱的编制,需要吃军田年俸的军队总数实际上已经过九万了。

首节 上一节 417/4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

下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