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134节
这就是清丈条例清丈出来的问题了,有功名的读书人买不起那么多免税的地没关系啊,土豪乡绅地主把自家的地投献给他们啊。
投献的意思不是把地送给有功名的读书人,而是挂有功名的读书人名下,每年给点钱或者给点粮食,用来免交田赋。
这样一来,有功名的读书人赚了钱,土豪乡绅地主免了田赋,皆大欢喜,朝廷吃亏。
说到投献,其实投献给读书人的田地还不算恐怖,投献给藩王及其宗室的田地才叫恐怖呢,因为皇亲国戚不管多少田地都不用交田赋啊!
这个着实很恐怖,就好比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清丈出来的田地足有九千多万亩,如果按二十税一交田赋,一亩地哪怕一年就产两石粮,那也得交九百多万石的田赋啊。
事实上自然是没有的,现在整个大明的田赋全加起来都没九百多万石,河南承宣布政使司上交田赋的地也就剩下一千多万亩了,其他都挂各藩王及其宗室名下了!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田赋到底怎么才能收上来呢?
难道,真来硬的,削藩,取消所有读书人的免税额度?
这么搞天下肯定会大乱啊。
他能让这天下大乱吗?
这天一大早辰时许,万历正拿着报上来的清丈结果皱眉沉思呢,内阁首辅申时行竟然跑来求见来了。
申时行这家伙这段时间就如同消失了一般,根本就没来找过他。
这家伙突然间跑过来干什么呢?
他将这家伙传进来一看,这家伙手里竟然还拿着张单子。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申时行双手举着单子恭敬的道:“万岁爷,微臣命人查过了,北直隶顺天府及其周边永平府、河间府、保定府的田地大半都在公侯勋贵和皇亲国戚名下,这些地原本大部分都是京营屯田和牧马场。”
你他吗的!
谁让你去查这个的?
这家伙的意思就是让他去收拾公侯勋贵和皇亲国戚!
万历眼睛微微一眯,盯着这家伙看了好一阵,这才接过单子细看起来。
这些公侯勋贵和皇亲国戚着实过分,顺天府及其周边永平府、河间府和保定府的田地足有三千多万亩,大半那就是将近两千万亩啊!
他能不管不顾收拾这帮家伙吗?
其他人都可以收拾,这帮人是绝对不能收拾的。
申时行这狗东西就是知道这一点,所以故意命人去查这个。
问题,他能说这狗东西做的不对吗?
现在他就是想通过推行清丈条例来增加田赋啊。
这狗东西好像还没做错。
至少,不能因为这个惩处这狗东西。
如果这次惩处了,那以后谁还敢去清查田地到底是被什么人兼并了?
他盯着单子看了一阵,又细细想了想,随即微微点头道:“嗯,不错,查得好。”
呃,你还夸我?
申时行闻言,不由得愣住了。
他愣了好一阵,这才连忙拱手道:“万岁爷过奖了,这是微臣该做的。”
对,这是你该做的。
万历又微微点头道:“山西的田地好像也清丈完了吧,你派人好好去清查一下。”
你!
我将你的军,你就将我的军是吧?
山西的田地能清查吗?
你将我的军是吧?
行,我派张居正旧党去查,让他们去跟那些藩王宗室狗咬狗。
申时行想了想,还是拱手躬身道:“微臣遵旨。”
说罢,他便恭敬的退了出去。
万历看了看这家伙的背影,又看了看手中的单子,那眉头都不由得皱了起来。
这些公侯勋贵和皇亲国戚兼并的田地怎么处理呢?
第149章 又开始不务正业了
万历真的头大了。
京城的公侯勋贵和皇亲国戚竟然兼并了将近两千万亩田地!
关键,他还不能收拾这帮家伙。
公侯勋贵可是他掌控武力的基础。
成国公朱应桢、定国公徐文璧和英国公张元功那就是明证。
这帮公侯勋贵不但轮流执掌着五军都督府,关键,京营、禁军、锦衣卫、乃至边军屯卫里面还有很多将校是他们的亲族和故旧。
他如果把这些有权有势的公侯勋贵给收拾了,那京营、禁军、锦衣卫、边军屯卫都要乱套了。
皇亲国戚他也不能收拾啊。
京城的皇亲国戚就不是藩王及其宗室,而是后宫嫔妃的家人和公主驸马等。
说白了这帮人就是他的七大姑八大姨、妹妹、妹夫、舅舅、外公、表舅、姑表兄弟等等。
他若是把这帮人收拾了,那会被烦死。
不说别的,就他几个亲姑姑和亲妹妹天天来找他哭闹他都受不了啊。
问题,不收拾这帮家伙京营屯田怎么办呢?
牧马场也就罢了,河套有的是草地牧马,京营没有屯田那肯定不行啊。
他现在给出的粮饷一个月也就合到二两银子,这点钱够养活一大家子人吗?
如果没有屯田,那就得涨粮饷,京营现在十二万将士每个人涨一两那一个月都是十二万两,一年就是一百四十四万两。
更何况他过完年就要扩充京营了,到时候就不是一年一百多万两了,而是一年两三百万两乃至四五百万两。
这还只是涨的部分,加上原来的二两,十二万将士一年就得四百六十八万两,二十四万将士一年就得九百三十六万两,三十六万将士就是一千四百多万两!
现在他还没这么多钱,所以,涨粮饷还不在他考虑范围,他还只能在屯田上想办法。
这会儿加上从武定侯府收回来的那些屯田,京营总共还不到两百万亩屯田呢,十二万将士每个将士家里都只能分到十多亩,勉强也就能吃饱而已。
他已经计算过了,如果想让京营将士的家人丰衣足食,那每一户最少得三十亩地。
这个其实不算多,因为洪武朝和永乐朝的时候屯卫基本都是按五十亩一户分的。
现在他倒没必要每户分五十亩了,因为京营将士并不是以屯田为主,每年那最少有半年需要操练乃至出征,这几个月赚的粮饷就差不多够补那二十亩地的收益了。
而且京营将士必须操练和征战,家里也不能种太多的地,三十亩一户差不多就是极限了。
也就是说,他并不一定要把京营的屯田和牧马场全收回来,能收回来一千万亩左右的屯田那就差不多了,至于牧马场,现在河套的草原就足够用了,而且塞外也有的是,如果不够了再去开疆扩土就行了。
这一千多万亩京营屯田能收回来吗?
万历盯着长长的名单皱眉沉思了好一阵,这才抬手道:“小舅,命人去把名单上的公侯勋贵和皇亲国戚全招到养心殿的正殿,就说朕有事和他们商量。”
不到半个时辰,养心殿的正殿里就聚集了将近百人。
这帮家伙都兼并了很多田地,最多的兼并了几十万亩,最少的那也兼并了几万亩。
他们还都有点莫名其妙呢。
万历到底找他们商量什么事呢?
成国公朱应桢和英国公张元功都不知道。
他们都到齐了,万历才拿着单子缓步走了进来。
众人见状,连忙躬身行礼。
万历也没吭气,他直接走到暖阁的大靠背椅上坐下来,然后便让李玄成将手中的单子交给成国公朱应桢,让这家伙自己看完再一个个传递下去。
成国公朱应桢和英国公张元功看了单子那都尴尬不已。
其他公侯勋贵和皇亲国戚看了单子那更是吓得脸色都变了。
万岁爷这是要收拾他们吗?
其实,他们心里都清楚,他们兼并了这么多田地迟早是要出事的。
张居正开始推行清丈条例的时候他们心里就有数了。
问题就是,这些田地都是钱粮啊,一万亩一年最少能收获一万多石粮啊,按京城的粮价那就是一万多两啊。
谁愿意把几万两、十几万两甚至几十万两就这么交出去?
这可不是总收入,而是每年都有的收入!
万历等大家都看完了,单子都回到手里了,这才郑重道:“大家应该都知道,朕想扩充京营,要想扩充京营,那就必须有足够的屯田。
朕今天招你们来就是商量一下这京营屯田的问题,现在,京营的屯田严重不足,你们手里的屯田朕想收回来一部分。
当然,朕也不白要你们的屯田,凡是把屯田交上来的,朕都会让你们参与皇家的生意。
朕保证,你们那点屯田的收益靠分红就能赚回来,而且也是每年都有,你们意下如何啊?”
成国公朱应桢闻言,连忙拱手躬身道:“万岁爷,我们成国公府那几十万亩屯田早就应该上交了,您不说微臣都忘了,微臣今天就去把屯田全划回京营各卫所。”
这家伙靠着卖玻璃着实赚不少钱。
万历微微点头道:“嗯,很好,正好,朕也想把玻璃生意做到两京十三省去,这个我们明天去商量。”
哎呀,这一下又要发大财了。
成国公朱应桢连连拱手道:“多谢万岁爷恩典。”
英国公张元功见状,那也连忙拱手躬身道:“万岁爷,我们英国公府那几十万亩屯田早就应该上交了,您不说微臣也忘了,微臣今天就去把屯田全划回京营各卫所。”
这家伙赚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