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161节

  这个其实也可以用水车来干啊。

  万历琢磨道:“他们一年辛苦到头总该休息休息,这样吧,朕让国丈给每个百户所建造一个舂米的水车,他们轮流拿去舂就行了。”

  戚继光连连拱手道:“多谢万岁爷恩典。”

  万历微微摇了摇头,随即郑重道:“元敬,年初朕就说过,今年收完粮食我们就要去突袭朵颜三卫一波,为明年收复北平行都司故地做准备,怎么样,京营十二万新兵操练得如何了,能拉出去练一练了吗?

  这个自然是没问题。

  朵颜三卫才多少人马?

  若不是收复北平行都司故地之后还要考虑后面镇守的问题,那直接让京营横推过去就行了。

  戚继光连连点头道:“万岁爷英明,他们是该拉出去练练了,正好,那些学兵法的公侯勋贵也能上战场去跟着学学怎么指挥成千上万人马作战。”

  万历闻言,微微点头道:“嗯,那行,你把京营所有人马都拉到北较场来集结吧,下个月我们拉出去好好练一练。”

  戚继光连忙拱手躬身道:“微臣遵旨。”

  这下好了,他不用两头跑了。

  不过,他走了之后,万历却是皱眉看向窗外的落叶。

  沈璟的问题还没解决呢,国本之争可大意不得。

  大明其实不是亡在外敌手里,而是亡在自己人手里。

  这个自己人就是指那些别有用心的文官。

  他必须让那帮文官知道,谁敢跳出来跟他争,他就要收拾谁。

  而且,他并不是简简单单的革职查办了事,最少他也要给人家来个抄家流放,以儆效尤。

  问题就是,沈璟好像就是个典型的清流,办事勤勉,廉洁奉公,他能因为人家上疏请立太子就把人家给抄家流放乃至直接斩了吗?

  这样肯定不行,上疏请立太子并没有违反大明律例,他就算看着不爽,最多也就是将人家革职查办。

  他要收拾人家,那还得有点罪名才行。

  这家伙如果真的两袖清风,什么事都没犯,怎么办呢?

  这次出征之前他再怎么样也要把这家伙收拾了才行,要不然,他真不放心。

  还好,这会儿有水师快船拼命滑,而且常州府和苏州府还都在长江主干旁边,水路过去方便得很。

  没过几天,骆思恭便收到了南直隶传来的八百里加急密报。

  这天一大早辰时许,他又匆匆跑到避暑山庄来了。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便掏出一份密报来,恭敬道:“万岁爷,查到沈璟老家的消息了,他原本是不接受投献的,但是,上个月,他名下突然间就多了两千亩地。

  我们的人偷偷查了一番,那些地原本都是当地土豪乡绅的,他并没有出钱买,他甚至都没回去过。”

  万历接过密报细细一看,不由冷冷一笑。

  清流好像都学会了徐阶那一手,在朝堂之上是两袖清风,暗地里却在家乡疯狂兼并田地。

  这个沈璟原本好像是纯粹的清流,连投献都不接受。

  现在,这家伙名下却突然间多出来两千亩地,这明显就有问题。

  说白了,这家伙就是为了利益。

  这家伙自己或许可以过两袖清风的清苦日子,但是,这家伙的家人不一定能过,这家伙也不一定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都过清苦的日子。

  所以,这家伙被利益腐蚀了。

  至于到底是谁腐蚀了这家伙,这个可以慢慢查。

  现在,他完全可以利用这个理由将这家伙抓起来,严刑拷问。

  他怀疑,这些地就不是投献的,而是别人送给这家伙的,就算是投献的,那也要借机大做文章。

  投献没有违反大明律例吗?

  这个可不一定。

  他说违反了,那就违反了,毕竟,这是典型的损公肥私。

  投献让朝廷不知道损失了多少税赋,这股歪风邪气是该好好治治了。

  他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传旨,吏部验封司员外郎沈璟名下突然多出两千亩田地,涉嫌严重贪腐,即刻革职查办,交三法司会审。”

  这次他还就不抓进诏狱审。

  他倒要看看,谁敢护着沈璟。

  谁敢护,他收拾谁!

第179章 斗清流

  金秋十月,凉风习习,正是突袭北虏的好时机。

  这天气哪怕就是在野外扎营那也不冷不热,舒适得很。

  所以,万历选在这个时机对朵颜三卫发动突袭。

  京营接到调令之后那都开始往北较场汇集了。

  这天一大早卯时许,天刚朦朦亮,南苑到昌平州,昌平州再到避暑山庄,足足两百余里的官道便布满了一条条骑兵、战车、炮车和粮车组成的长龙。

  早起的京城百姓收到消息之后那都纷纷从广宁门、西便门、阜成门和西直门内涌出来,看热闹来了。

  京营装备之精良着实令沿途的百姓欢欣鼓舞,那连绵不绝的数量更是令京城百姓心里满满都是安全感。

  现在京营足有二十四万人马,而且要么骑着战马,要么坐着战车和粮车,单单排成一列的话那最少都有五六百里长,就算连绵不断的从南苑往避暑山庄的北较场赶,一天那都出不完。

  那一条条长龙足足出了三天,京营才算是全部从南苑赶到了避暑山庄北较场。

  如此多的人马,北虏根本就不可能攻进京畿了,京城百姓看了那自然是把心放回肚子里了。

  这个时候,朝堂之上的文官却是炸毛了。

  沈璟竟然被革职查办,交三法司会审!

  小皇帝这是摆明了打击报复啊!

  沈璟不就是上疏请立太子吗?

  这有什么错?

  太子乃是国之根本,立了太子,国本稳固,不立太子,人心惶惶,甚至会弄得诸王夺嫡,朝堂大乱。

  这话原本没错。

  如果皇子一堆,当皇帝的迟迟不愿立太子,那的确会搞得人心惶惶,诸王夺嫡。

  那些别有用心的文官就以这个为借口,暗地里一扇呼,大多数文官那都打心里认为是小皇帝不对。

  人家上疏请立太子怎么了?

  你就算不愿意,也不用这样报复吧?

  姜应麟上疏请立太子,满门抄斩!

  沈璟上疏请立太子,革职查办,交三法司会审。

  小皇帝这么做,着实让人无法理解。

  历史上如此,现在也是如此。

  很多官员都无法理解小皇帝为什么就是不愿意立太子。

  历史上的万历那也是谁上疏请立太子就收拾谁。

  不过,那时候的他就是直接将人革职查办又或者抄家流放了事,没有将谁满门抄斩,甚至斩都没斩一个。

  那时候很多不明真相的文官也认为他这样做不对。

  这会儿就更不得了了。

  他已经把姜应麟满门抄斩了,现在又命人把沈璟革职查办,交三法司会审了。

  接下来难道又要把沈璟砍了?

  这么搞也太暴戾无道了。

  沈璟在清流里面那可是很有名气的,此人为官着实是勤勉办事,廉洁奉公,可谓清流楷模。

  小皇帝这完全是不把清流放在眼里了啊,逮着清流想怎么搞就怎么搞,这还得了?

  那些别有用心的文官一扇呼,清流怒了。

  孙继皋和李三才等再一通大声疾呼,上疏劝谏为沈璟求情乃至说理的清流那是越来越多,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

  高茂才、辛自修和张梦鲤那都有点投鼠忌器了,压根就不敢把沈璟怎么样。

  他们是真不敢,因为张居正一党本就出自清流啊,清流等于是他们的根基,他们能自毁根基吗?

  沈璟那也硬气了,三法司会审审了几天,他都是一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其他什么都不招。

  这意思小皇帝就是因为他上疏请立太子,所以打击报复,想以莫须有的罪名收拾他,他没什么好说的。

  万历这会儿正忙着调集人马准备突袭朵颜三卫呢,沈璟的事情他都先放一边没有管。

  这天一大早辰时许,朝阳初升,他便在戚继光和一众京营将领的陪同下来到了北较场。

  京营都已经集结完毕了,随时可以出击了。

  这会儿的北较场那简直成了营帐的海洋,原本能容纳上百万人马集结的草地这会儿几乎都被密密麻麻的营帐和整整齐齐的战车、炮车和粮车给填满了。

  万历和一众将领打马穿过密密麻麻的营帐,来到点将台上,举起胳膊长的望远镜细细扫视了一番,那都不由得豪情万丈。

  现在京营已经初具规模了,他可以说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等明年京营三十六万人马齐集,他就可以和洪武大帝、永乐大帝一样,挥兵征讨北虏了。

  这一次,他可不是光想跟洪武大帝和永乐大帝一般,击败北虏,让北虏远遁便了事了,他要彻底征服北虏,永绝后患!

  他正琢磨着拿下漠南草原乃至漠北草原之后怎么防守呢,行宫方向突然有一骑狂奔而来。

  没过多久,骆思恭便疾步走上点将台,拱手躬身道:“万岁爷,查清楚了,那些清流着实在暗地里勾连商议,准备闹事了。”

  哼,玩来玩去就是这一招,上疏没用就闹事,在强大的武力面前,这一招有用吗?

  万历暗自冷哼一声,随即果断道:“元敬,让神机前营和神武前营立马集结,带上四千辆粮车,拉上点东西,准备随朕回京。”

  说罢,他便招呼李玄成、单思南、骆思恭等下了点将台,打马往行宫方向狂奔而去。

首节 上一节 161/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谁教你这么当兵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