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178节
沈一贯那是真的猛,他等于是在以一敌三,朝中的申时行一党、张四维旧党和张居正旧党都在跟他斗呢。
他竟然还占了点优势。
这优势其实还是万历暗中偏袒的结果。
因为万历让余有才把咬出来有问题的官员都交给三法司去会审。
三法司那就是张居正旧党和清流把持的,他们不能徇私也不敢徇私。
所以,但凡有问题的官员那都被三法司给惩治了。
这留下的空位却是吏部选取的官员来填补的。
吏部尚书杨兆就故意不管事,沈一贯就是管事的吏部左侍郎,吏部文选司郎中还是余姚孙氏的孙鑛。
这选取官员自然就变成沈一贯说了算,他不占点优势才怪呢。
张居正旧党和清流就惨了,他们不但要惩治沈一贯这边的官员,申时行一党和张四维旧党他们同样要惩治,甚至就连他们自己人出了问题那也要惩治。
这一下整得他们简直里外不是人啊。
总之,朝堂之上的文官都被万历给整得没空来跟他作对了,他也跟一大家子人过了个欢欢喜喜的年节。
年节过后就是正月十六了。
万历十四年正好还是个会试年,会试的主考官和副主考或者说同考官又成了文官争夺的焦点。
这天一大早辰时许,余有才又拿着一大叠奏折跑御书房来了。
万历见状,竟然还笑呵呵的打招呼道:“丙仲,新年好啊。”
余有才闻言,连忙拱手躬身道:“万岁爷,新年好,新年好。”
万历颇有些好奇道:“你这拿着一堆什么奏折啊,这大过年的他们还咬得这么凶吗?”
官场上的人表面的礼仪还是要讲的,大过年的都逮着人咬那就是不懂礼了,一般没人会这么干。
余有才连忙躬身把奏折递上去解释道:“万岁爷,大过年的他们倒是没咬了,是很多官员上疏举荐会试主考官和同考官。”
哦,原来是这事啊。
这帮文官怕是在想屁吃。
朕要培养皇党,会试还轮不到这帮文官来主持。
万历接过奏折大致翻了翻,颇有些不屑道:“这会试还轮不到他们做主。”
呃,这话什么意思?
余有才想了想,随即小心道:“万岁爷,您是不是已经选定会试主考官和同考官了?”
这个还用选吗?
万历不假思索道:“要不还是你和仲化来主持会试吧。”
啊?
余有才吓得脖子一缩,略带惊慌道:“万岁爷,微臣斗胆,微臣已经当过一回会试主考官了啊,如果再当一回,他们恐怕会连微臣一起骂啊。”
你怕挨骂啊?
万历琢磨道:“你觉得仲化来当这个会试主考官怎么样?”
这个。
沈鲤倒是刚得很,不怕挨骂。
余有才连连点头道:“万岁爷英明,仲化的确挺合适的。”
万历又琢磨道:“这个同考官就让尔张来吧,给他擢个翰林院学士应该够资格了吧?”
翰林院学士可是正五品,而且还是翰林院的主官,读书人的翘楚。
余有才闻言,小心道:“万岁爷,尔张已经擢升过一次了,三年给尔张擢升两次,而且还是擢升到正五品翰林院学士,恐怕会遭人弹劾啊。”
哼,朕看谁敢。
万历冷冷的道:“谁敢弹劾尔张,你直接把奏折给朕。”
朕不弄死他!
这时候他已经可以独断专行了。
会试主考官和同考官一公布,朝堂之上不由一片哗然。
沈鲤已经当过一回同考官了啊,按理来说是不应该再主持会试了。
李廷机这家伙就更过分了,三年擢升两次,而且还提到正五品的翰林院学士,就算是状元郎也不能这么破格擢升啊。
这么擢升下去,再过三年岂不是要升到正三品的六部侍郎了!
三年擢升到正五品,开玩笑呢?
很多官员一辈子都擢升不到正五品啊。
朝堂之上的文官那叫一个羡慕妒忌恨啊。
不过,他们也就敢在私底下骂几通出出气,没人敢上奏弹劾李廷机,更没人敢上奏弹劾沈鲤。
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两是小皇帝的宠臣,敢胡乱弹劾这两个家伙,小皇帝肯定会生气。
小皇帝一生气那就砍人啊!
这个时候文官如果还是铁板一块,兴许还有人敢试试。
问题,这会儿他们已经斗得不可开交了,小皇帝要砍谁,对面的那肯定拍手称快。
他们可不能干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
沈鲤和李廷机就这么当上了会试的主考官和同考官,朝堂之上竟然连一个敢放屁的都没有。
接下来就要赶紧准备会试了,二月初九会试可就要开始了。
沈鲤的确是难得的能臣干吏,没过几天他竟然就准备好了。
这天一大早辰时许,他便抱着一大堆殿试考题和一张清单跟在余有才身后屁颠屁颠的进来了。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沈鲤便把一大堆殿试考题恭敬的呈上来,小心道:“万岁爷,请选题。”
会试考题的确多得吓人,一套考题那都看着头疼,更何况好几套。
万历见那厚厚的一大沓子,那都有些后怕道:“会试考题你和丙仲选定就行了。“
说罢,他便拿起上面那张清单细看起来。
这些就是会试需要准备的东西,相比于会试考题来说,这张单子倒是简单的多。
不过,里面的内容也有不少。
会试那需要调集京营又或者禁军去搜身看场子,还得定下诸如阅卷官、弥封官、巡视官等一大堆官员,还要准备很多的东西。
万历细细看了看,随即忍不住好奇道:“木炭多少钱一斤,怎么搞个会试要买一万多两银子的木炭?”
这个。
沈鲤看了看余有才,随即细细解释道:“万岁爷,木炭是三钱五左右一百斤,量大的话是一两银子三百斤。
至于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木炭,那是因为二月份天气还很冷,而且号房没门,没有炭火盆顶着,考生会冻死在号房里面。
特别是晚上,那是最难熬的,炭火盆一直烧还是冷,一不小心就冻伤了,所以,我们得保证每个考生晚上都能有炭火烤。
现在给每个考生每天配的木炭都是五十斤左右,就这也只能保证晚上,白天他们不冻得受不了是不会烤的。
会试是九天,每个考生需要发放四百五十斤木炭,也就是一两半银子左右,而每次会试的考生大致是六七千,再加上考官和看考场的将士也需要烤火,一万多两银子已经算是少的了。”
这哪里是烧木炭啊,这简直是在烧钱啊!
煤炭好像比木炭烧得久一点,而且煤炭好像比木炭便宜得多。
这生意好像有得做。
当然,这生意指的不是会试这一锤子买卖,而是整个北方冬天烤火所需,那个量肯定大到恐怖。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煤炭现在什么价?”
呃,这个。
沈鲤小心道:“万岁爷,煤炭倒是便宜得多,量少的话大致是一钱三一百斤,量大的话一钱二乃至一钱一一百斤的都有。
问题,这煤炭不能用来烤火啊,煤炭熏人得很,烤一阵那就会头疼乃至呕吐,如果烤几天,那会烤死人的。”
这是因为煤炭的烟气有毒,用炭盆烤肯定是不行的。
万历缓缓点头道:“嗯,明天一早我们去贡院看看。”
第197章 改建贡院
京城贡院,也就是举行文科会试的地方。
北直隶的乡试也在这里举行。
其位置大致就是京城内城的东南角。
万历是极度的重武轻文,所以贡院这地方他还没来过呢。
不过,大明硕大的疆域总需要文官来治理,他也想培养一批听话的皇党。
这新科进士就是他培养皇党的根基,他总是要拉拢一番的。
再者就是他脑子里突然又想出个新点子来,他准备做煤炭生意了。
所以,他想改建一下贡院,给贡院的号房里面装上煤炉子,让新科进士感受一下来自他这个当皇帝的关怀,同时通过这些考生把煤炉子的用途宣扬出去,打开煤炭生意的路子。
第二天一大早辰时许,他便带着内阁首辅余有才、内阁大学士沈鲤、翰林院学士李廷机、礼部尚书孙鑨、永年伯王伟和单思南、李玄成等在上万锦衣卫轻骑的护卫下打马直奔贡院而来。
皇城到贡院倒是很方便,出了右长安门,过了东长安街,穿过东单牌楼和观音寺胡同就到了。
这贡院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贡院外面那是学子聚集等候进场的地方,硕大的广场容纳上万锦衣卫轻骑都没有问题。
大门里面,那还有一个长条形的广场,这是学子们排队搜身进入号房的地方,同样能容纳上万人。
广场的内侧则是一个个如同检票闸口一般的小门,小门进去则是一排排的号房。
每个号房对外的墙上还写着比人还高的大字,依次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