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207节

  山西可是边镇,而且蒲州三大豪族还有很多余孽在那边,他如果搞得平民百姓有意见,那肯定会出事。

  对了,那里是边镇,而且是大明九边的中心位置。

  万历皱眉沉思了一阵,总算是想到办法了。

  他拿着账本细细解释道:“丙仲,这些平民百姓每家每户都可以分三十亩地,但是,这地不能白给他们,白给他们其他百姓会有意见。

  我们给他们的三十亩地其中十亩算屯田,他们白得二十亩地那就必须连同这十亩一起种,每年每家每户都必须上缴二十石的军粮,田赋还得另算。

  不过,我们也不能让他们太辛苦,作为种军粮的奖励,每年耕种和收获的时候我们会派屯卫带着耕牛和田犁什么的去帮忙。”

  这一下大同镇每年就能出产将近一千万石的军粮了,边军和京营的口粮都够了,甚至还能多出大半来做粮饷。

  余有才闻言,连连拱手躬身道:“万岁爷英明。”

  现在朕满脑子想的都是钱啊,不但在想怎么赚钱,还在想怎么省钱。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怎么样,现在那帮文官有什么动静没?”

  呃,这个。

  余有才小心道:“万岁爷,这吏部让沈一贯掌控好像有点不合适啊,现在清流都在骂,朝中大半都是沈一贯安插的官员,这家伙太不像话了。”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破格擢升沈一贯入阁就行了。

  不过,还不到时候。

  清流都在骂,那就证明其他官员对这条狗有很大的意见,这样他们才会不停的咬啊!

  万历淡淡的道:“没事,让他们骂,只要内阁掌控在我们手里就没事。”

  这个倒是实在话。

  现在六部五寺督察院其实就没多大的权力,朝堂上的事基本都要通过内阁才能办。

  余有才闻言,缓缓点头道:“微臣明白了。”

  万历想了想,又问道:“对了,那些藩王怎么说,投献给他们的田地他们交出来没?”

  这个。

  余有才颇有些无奈道:“那些藩王什么都没说,他们好像就不知道代藩被削了一样。”

  他吗的,这帮蛀虫,还想让朕杀只鸡是吧?

  行,等朕缺粮饷了再杀一只鸡给你们看看。

  现在不急,等水师发展起来你们再不听话那就不要怪朕不客气了。

  万历颇有些恼火道:“他们装不知道是吧,行,让他们先装着吧,等朕有空了,让他们知道知道。”

  这话什么意思?

  万岁爷还想削藩!

  余有才想到这里,下意识又缩了缩脖子。

  他并没有点明。

  这种事他可不敢瞎掺和,搞不好那是要诛九族的。

  万历不管朝堂之事,沈一贯这家伙就拼命在朝堂之上安插自己的亲信。

  清流、申时行一党、张四维旧党和张居正旧党那都气得张牙舞爪,逮着这家伙安插的人就是一通咬。

  朝堂之上那是咬得不亦乐乎。

  万历却一直在想怎么赚钱。

  衣食住行,这是最基本的,这年头赚钱的行当大多也出自这四样。

  问题,衣需要时间发展,这年头织布还是手工的呢,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台织布机,避暑山庄的木匠一年也就能做出来这么多而已。

  而且大明内部的布价就这么高,利润单薄,你卖贵了人家就不买你的,这个行当想要赚大钱那还得靠海外贸易才行。

  食的话大抵也就是肉食能赚钱,鸡鸭鱼肉,这四样是最基本的。

  鸡鸭猪那需要大量的人,大量的粮食去养,这个暂时不用考虑,现在很多百姓还吃不饱呢,拿大量粮食去喂鸡鸭喂猪根本就不现实。

  看样子只能靠鱼了。

  大明海禁两百余年了,海里的鱼简直不要太多。

  山珍海味,这海味其实也挺值钱的。

  问题,海里的鱼也得靠船去捞,而且,还得有水师保护这些船,要不然,出远海捕鱼那很有可能回不来。

  这又涉及到水师和造船的问题了。

  看样子南直隶是必须去一趟了。

  至于住和行,搞房,造火车,那都不是现在能干的。

  现在很多老百姓还吃不饱,搞房,想都不要去想。

  火车那更不用想,那东西比造船可难多了,不论是从投入上来说还是从时间上来说,这会儿造火车那都不如造船。

  这南直隶之行看样子是势在必行。

第230章 给朕去山里找

  年节临近,京城是越来越冷了,大街上却是越来越热闹了。

  原因无他,就是民间的钱多了。

  别的不说,就说京营将士,他们不但有粮饷,每家每户都还有三十亩地,而且还有军功奖励。

  这一次收复北平行都司军功奖励九成九都被京营将士给得了。

  很多京营将士的家人那都是拉着车来买年货啊!

  民间的钱是越来越多了,万历却是感觉钱永远都不够花。

  现在他每天上午就是坐御书房发呆,想着怎么赚钱,处理重要奏折之前发呆,处理完重要奏折之后还是发呆。

  这天上午巳时许,他正坐那里发呆呢,李玄成突然间溜进来,小心道:“万岁爷,避暑山庄那边传来消息,您要的大钻头做好了。”

  对了,勘探煤矿的大钻头!

  万历闻言,细细想了想,便果断起身道:“你去跟单将军说,让一万禁军精锐准备一下,我们去趟避暑山庄。”

  啊?

  李玄成闻言,那都不由得哆嗦道:“万岁爷,现在外面很冷。”

  正是因为外面很冷,朕才要去看一下。

  万历没好气道:“你这么怕冷的吗,大街上不到处都是人吗,各大衙门的官员每天一大早卯时那都按时到值房了,他们都扛得住,你怕什么?”

  那是在城里乃至屋里啊,而且人家不是坐马车就是走路,我们可是打马出城。

  我倒不是很怕冷,我是怕你受不了啊。

  李玄成无奈,只能去跟单思南说了一声。

  这冰天雪地的出去着实麻烦,那马蹄子都得包得跟穿了棉鞋一样,而且,他们还不能跑太快,跑太快不但冷,而且滑,马要是滑倒了,摔下来那可不得了。

  万历带着上万禁军轻骑跑外面大街上一看,街上的人还真不少。

  老百姓好像都习惯了,这么冷得天不带帽子乃至不带手套出门的都大有人在。

  这城里还好,他们刚一跑出德胜门,那凛冽的寒风一吹,就算穿着裘袍裹着披风的他那都有点受不了。

  外面那是白茫茫的一片,白得都有点刺眼睛,这看久了怕是会得雪盲症。

  不过,他还是咬牙坚持,没有吭气,就这么带着上万禁军轻骑往避暑山庄奔去。

  这一跑他们足足跑了一个多时辰,午时都过了,他们才赶到避暑山庄的南大门。

  永年伯王伟听说万历要来,那都惊呆了,这天也太冷了,站外面吹风都受不了,更何况是打马跑过来。

  这会儿他就带着手底下一堆管事的在大门口跺脚呢,行礼的时候那都在打哆嗦。

  万历那更是冻得睫毛都结冰了。

  他哆哆嗦嗦的翻身下了马,使劲搓了把麻木的脸,这才问道:“怎么样,国丈,冷不冷?”

  您说冷不冷?

  永年伯王伟哆嗦道:“还好,还好,动一动就没那么冷了。”

  那就好。

  万历使劲动了动,这才挥手道:“走吧,去看看钻头怎么样。”

  说罢,他便跟永年伯王伟一起翻身上马,往里面奔去。

  这打磨的作坊还在大校场的北边呢,他们又打马奔行了将近半个时辰才来到磨钻头的作坊跟前。

  万历冷得啊,那都忍不住直打哆嗦。

  李玄成见状,着实不能理解。

  这看钻头一定要自己过来吗,命人送去皇宫不也一样的看吗?

  实在不行,你坐马车啊,这骑着马过来不找罪受吗?

  还好,打磨钻头的作坊里有煤火炉,一点不冷。

  这一进打磨作坊那立马就跟春天来了一样,浑身都暖洋洋的。

  万历摘掉手套搓了搓略微有些僵硬的双手,这才问道:“国丈,钻头呢?”

  永年伯王伟闻言,立马指着不远处的一个铁架道:“万岁爷,那就是。”

  呃,这上面的圆柱子好像才半丈长吧?

  而且,大小也不对啊,朕的意思是大人胳膊粗啊,你怎么做的跟小孩胳膊差不多粗细?

  万历走过去拿起一根来试了试,挺沉的,比皇贵妃秦兰的重剑还沉,双手拿起来都费劲。

  他细细看了看两头,结构是没问题,一头凹槽,一头凸销,而且还都是圆弧型的,旋进去应该就扣住了。

  这钻头连接没问题,表面也挺光滑,关键就是太小了,太短了。

  他放下这一截比划道:“国丈,朕的意思是跟大人胳膊差不多粗,而且做长点,你做这么细,而且这么短,连接的地方也多,万一转断了或者连接脱开了,那可就埋土里拉不出来了。”

首节 上一节 207/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谁教你这么当兵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