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248节
北平行都司三面环山,一面还有一条河缓冲,北虏骑兵要冲过来没那么容易。
至于塞外其他地方,虽然不是一马平川,但也没有什么高大的山脉和宽阔的河流阻挡北虏骑兵,压根就不好守。
这个问题也让万历颇为头疼。
察哈尔部的地盘除了南面是宣府镇和大同镇,东西北三面根本就无险可守啊。
而且,那块地盘都不知道有多大,因为北虏诸部的放牧区域根本就没有边界。
他唯一的办法貌似就是修建城池堡垒,然后以骑兵震慑。
问题,北平行都司那么好守的地方,城池和堡垒都修建了一年多才修建完,察哈尔部那无险可守的地方又要修建多久呢?
他可不能在那么一片地盘上就耽误好几年,光是鞑靼的地盘就十倍于察哈尔部的地盘啊,还有瓦剌,还有奴儿干都司,那都比鞑靼的地盘还要大。
那么,到底怎么才能快速的把城池堡垒修建起来呢?
万历琢磨了不知道多久,终于想到办法了。
六月己未,一大早辰时许,他便带上一大家子人坐上马车,在上万锦衣卫轻骑和上万禁军轻骑的护卫下往避暑山庄赶去。
这会儿京城到避暑山庄的路都已经铺上沥青和碎石子了,马车跑起来都轻快得很,战马那更是全速狂飙都没有问题。
午时还未至,他们便赶到了密云行宫。
紧接着,他便将永年伯王伟和周丹泉招至原来的县衙大堂。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便直接问道:“周公,你会烧砖不?”
呃,这话问的。
我一个烧制瓷器的高手你问我会烧砖不?
周丹泉愣了一下,这才小心道:“万岁爷,砖其实也算是陶器的一种,算是最简单的陶器,跟陶器的烧制过程基本是一样的,这个微臣自然是会烧制的。”
哦,原来是这样。
那就什么都不用解释了。
万历微微点头道:“嗯,朕就是想用窑炉来烧砖试试,要不,你组织人手给朕建个大点的窑炉。”
哦,原来万岁爷是想用窑炉烧砖啊。
民间烧砖用的可不是窑炉,包括砖瓦匠烧砖,那都是把风干了的砖块和柴火、煤饼、干草等一起堆起来,然后用大块土砖围起来,围的像个圆形堡垒一样,然后在下面预留的孔洞里点火烧。
那么烧省钱啊,以前煤还没流行起来的时候那就是砍柴火烧,除了人工,基本没有其他成本。
如果建窑炉烧那就不一样了,光是建个窑炉费的人工成本那就比民间土办法烧一堆砖还要高。
不过,对于万岁爷来说,这点人工成本自然不算什么。
周丹泉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万岁爷,这烧砖的窑炉您想建多大?”
这个问题。
万历想了想,干脆道:“那自然是能建多大就建多大,你看着办就行了。”
啊?
窑炉能建多大呢?
周丹泉细细想了想,随即小心道:“万岁爷,微臣见过的窑炉最大的就是景德镇的镇窑,那里面足有数丈方圆,这避暑山庄里恐怕没法建那么大的窑炉,微臣得去找座土质比较紧实的山来掏才行。”
数丈方圆?
万历追问道:“那里面能烧多少砖?”
呃,那是用来烧制瓷器的名窑,不是用来烧砖的。
周丹泉估摸道:“那里面一次最多能烧制两三万件瓷器,烧砖的话,砖的形状规整,比瓷器好码放,微臣估摸着一次烧个五六万块应该是没问题的。”
这个是多还是少呢?
万历想了想,又问道:“那围起来跟个圆形堡垒一样的砖窑一次能烧多少砖?”
这没个定数啊。
周丹泉回想道:“万岁爷,那种砖窑看着大,其实里面夹杂的柴火、煤饼、干草等很多,所以,一般也就能烧几千块砖,最大的也就能烧上万块,多了就不行了。”
这意思,一个窑炉就能顶十来个那样的砖窑?
太好了!
万历连连点头道:“那你赶紧去挖个这样的窑炉给朕看看。”
这赶紧是多长时间?
那自然是越快越好。
周丹泉回去之后便召集了数百掏洞高手跑避暑山庄四周找了个合适的山坡疯狂掏起来。
第二天午时许,万历正陪着一众嫔妃和皇子公主在后院用膳呢,李玄成突然又探头道:“万岁爷,周公求见。”
这家伙,不会这么快吧?
万历闻言,立马放下碗筷,起身道:“你们吃,朕去看看。”
周丹泉见他出来了,连忙拱手躬身道:“万岁爷,窑炉建好了。”
果然,这家伙办事是能有多快就有多快。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在哪儿呢?”
周丹泉不假思索道:“就在北较场西面。”
那近得很。
万历闻言,当即招来禁军轻骑,跟着周丹泉往北较场奔去。
不一刻钟,他们就来到了一座不是很高的山下面。
这时候山底下已经掏出来一个大抵比人高一点的城门型孔洞出来了。
万历跟着周丹泉走进去一看,里面就是个不到丈许高的圆弧形山洞,跟个倒扣的碗一样,四周包括顶上竟然还整整齐齐铺了一层砖,正顶端还有个脸盆大的圆孔,阳光正好从上面照下来。
他细细看了看,随即问道:“周公,铺砖是为了防塌吗?”
周丹泉连连点头道:“是的,万岁爷,山土烧干了会往下掉,所以必须铺一层砖,这些砖中间还要加上黏土,这样只要烧一窑,那就会联成一体,就跟个巨大的碗倒扣着一样。”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你这费了不少人手吧?”
这个。
周丹泉颇有些尴尬道:“是的,万岁爷说赶紧,所以微臣召集了三百多匠户。”
嗯,三百多匠户倒是不多。
万历又扫视了一圈,随即问道:“你为什么挖这么低呢,这样不是要少摆很多砖吗?”
周丹泉细细解释道:“万岁爷,挖这么低是为了升温快,这窑炉的高度猛火烧十个时辰左右就差不多了,挖得越高,需要烧的时间就越长。”
嗯,还是效率高点好。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吩咐道:“那赶紧烧一窑砖出来试试。”
呃,又赶紧啊?
那得赶紧召集几百匠户做砖。
第277章 光打雷不下雨
万历都传旨九边准备征讨北虏了。
结果,他自己竟然跑避暑山庄避暑来了。
而且,他还没有偷摸摸的集结人马搞突袭。
京营将士那都没有一点集结的迹象。
他到底想干什么呢?
这家伙,他竟然在北较场边上跟周丹泉烧砖玩!
戚继光、董一奎和麻贵都懵了。
他们接到旨意急匆匆的赶过来的时候万历竟然没有招他们到大堂商议。
这天一大早辰时许,万历竟然带着他们打马直奔北较场西面的山坡下。
他们着实有点懵了。
这里好像是烧砖的地方,不远处一块草皮都被掀掉了,一堆匠户正在那里挖土造砖呢。
山坡下面也整整齐齐码放了一排又一排的砖,有烧好的,也有风干还没烧的。
周丹泉则带着上百匠户在那里列队相迎。
这是要干嘛呢?
万历翻身下马之后却是直接挥手道:“周公,开门吧。”
开门?
这哪来的门?
周丹泉一挥手,几个匠户立马拿着铲子小心的在山坡下铲了铲,铲下来一圈干干的黏土,哪里还真露出个城门形的门出来。
紧接着,几个匠户合力握住个大铁环往外一拉,一个厚厚的土门便被拉开了。
万历见状,微微皱眉道:“这也太麻烦了,让国丈按这样式打造一批铁板当门吧。”
周丹泉闻言,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万历见他们还不动弹,立马又挥手道:“周公,赶紧拉砖出来啊。”
周丹泉连忙挥手让匠户们拉着铁板小车进去搬砖。
不一会儿,一车一车砖便从里面拉出来了。
这一炉子怕不有几万块砖。
万历见他们搬完了,这才挥手道:“走吧,跟朕进去看看。”
戚继光、董一奎和麻贵闻言,连忙跟着他和周丹泉往里走去。
这里面还有点热,而且还有股怪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