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兵圣

红楼兵圣 第107节

  所以回到了应天府,别人忙什么,王信不去管,自己先忙着把军功报上去。

  朱伟有些不好意思,王信递来的军功薄,朱伟没有卡,不过解释道:“这些军功我可以都报上去,但你这名单可不少,想要落实的话,至少要在金陵兵部跑一跑关系。”

  大周有一个内阁,两个六部。

  京城一套六部,是实权的部门,金陵也有一套六部,名义上职位高,实权却不大,唯一不同的是兵部尚书,应天兵部尚书的权力很大。

  应天府的兵部尚书是张吉甫。

  朱伟也可以去兵部跑关系,而且关系不会小,但是朱伟自己的嫡系人马名额都不够,不太愿意用在王信身上,小忙可以帮,顺势抬之也可以,涉及到自身就有些不舍。

  主要是知道王信身后有人,关系不小,既然如此,王信自己去动用自己身后的关系。

  关系太过宝贵,谁也别想省。

  “军门之恩,属下没齿难忘。”王信真心实意的说道。

  自己姓王,不提自己如何想,东军提督的内心,就算再看重自己,也不会认为他能收下自己,那么从客观的角度来看,提督已经很够意思了。

  朱伟很满意王信的态度,只可惜此子姓王。

  要是换一个背景干净些的普通将领,自己必然会收入囊中,当做亲信花大代价去培养。

  以前只听名声,得知是真的,虽然惊叹,但也不震撼,前方数万大军在台州包围倭寇,厮杀激烈,倭寇排兵布阵的能力差,也没有骑兵,缺点实在是太多,可无法否认的确很凶狠,打起仗来不要命。

  倭寇是硬骨头,用了不小的代价,才算是击溃了王志。

  那么对于王信消灭倭寇的战绩,朱伟有了清晰的判断,此人的本领,可能连自己也不如,除非以数倍围攻之,又或者使用骑兵。

  告别了提督,离开行辕,却遇到了一人。

  那人见是王信,顺势挡住道路。

  郑昂这回趾高气昂,他部负责主攻之一,提督已经透露给自己,至少升都司。

  提督的安排,并没有让郑昂满意。

  要不是眼前的此人,从都司升了游击将军,游击将军的名额多宝贵,被此人抢了先,否则自己凭啥不能连升两级。

  此人两年之内连升五级,还能这么升官,郑昂觉得自己也行。

  可偏偏此人走在前头,后人短时间就很难再走,一边鄙视道:“你也别得意,靠着自己的关系四处散播,搞得金陵内外独你会打仗似的。”

  不遭人妒是庸才,明白这个道理,自己还是不爽,这郑昂从一开始就针对自己,真认为自己是泥捏的?

  王信瞪了一眼。

  郑昂大怒,对方竟然敢反抗,不知道自己才是提督的亲信么,破口大骂:“别以为你姓王就觉得了不起,京营早就不姓王了。”

  “你说话注意点,嘴巴臭就回去漱口。”

  王信淡然道。

  “好狗不挡道。”

  王信不再像以前退让,郑昂反而冷静下来,知道王信会点拳脚功夫,自己不一定打得过他,冷笑道:“死到临头还嘴硬,老子看着你怎么死。”

  冷哼一声,扬长而去。

第108章 金陵变故

  “你得罪他干什么。”

  严中正其实看到了,不过见两人起了冲突,思量片刻躲了过去,等之后遇到郑昂,才忍不住劝诫,都是同僚,何必闹成这般。

  比起郑昂的气盛,年龄大些的严重中做事更沉稳些,不会轻易得罪人。

  不过严中正有时候也会想,打仗的人,是不是要有点脾气,否则郑昂与那王信两人都是出了名的会打仗,与王信不同,郑昂靠着不要命,身边养着一帮精锐。

  前方在台州,左冲右突,把倭寇的本部冲击的摇摇欲坠,立下了大功。

  郑昂不以为意,拍了拍严中正的肩膀,笑道:“老严,你我都是常人,比不得那些有关系的,不去与他们抢,好处难道又如何到手。”

  “那也没必要如此。”严中正反驳。

  郑昂摇了摇头,“老严,你就是太老实,以为老老实实做事就能混出头,咱们是同袍,我说话直,以你的年龄,顶多都司,最多游击也到头了。”

  “游击还不满意?”

  严中正笑道。

  郑昂冷笑,自己要一步一步爬到最高,别说游击,至少也要当总兵。

  可一个萝卜一个坑,如今那王信抢了先,此人又比自己年轻,所以怎么可能不与人去争,不光不能怕事,还要让对方不如意,乱了对方的阵脚,耍花招是必须的。

  “老严,你虽然看上去沉稳,实际上对很多事不懂啊。”

  郑昂意味深长的说了句。

  王信此人名声越大,日后摔得越狠,自己现在与他作对,那就是划清界限,也让上头的人看清楚,知道自己是可以用的。

  最好能找个机会弄死他。

  郑昂眯起眼睛。

  应天府知府衙门。

  王信吃了两次闭门羹,第三次才见到贾雨村。

  贾雨村不冷不热,悄然打量眼前的年轻人。

  王信没有在意。

  自己不见此人一次,此人不见自己两次,事不过三,第三次见自己,态度表达的很清楚,接受了自己的道歉,也幸亏林如海交代过自己。

  这些文化人,的确屁事多。

  王信知道有求于人,主动笑道:“府台大人海涵,上回末将未能及时拜见府台大人,实乃军情紧急,也是末将懈怠,未能及时来说明原由。”

  与别的知府不同,应天府知府是三品文官。

  无论是文武有别,还是单纯的品级而言,贾雨村都高于自己,也能看出前些年四大家的底蕴,哪怕失去了底子,照样能让一个丢官的知府复起,而且升任的应天府知府。

  虽然是在金陵,也就是四大家的老家,关系本来根深蒂固,可反过来说,贾雨村担任应天府知府,也让四大家在金陵的根脚更深。

  贾雨村放下了茶杯,缓缓道:“你不见我,原因我清楚,有林公为你说话,所以我不跟你计较。”这话说得不客气,王信倒是平静呢。

  见王信态度可以,贾雨村才继续说道:“你虽然年轻,可观你作为,并不是不懂事之人,当知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你有今日的成就,不是因为你打仗的本事,而是因为林公,因为我,因为你姓王。”

  这话说的的确不好听,可自己也的确用不着反驳。

  世道本就是如此。

  总比春秋才更叫底层人绝望。

  血脉是一切。

  生来是什么地位,一辈子就注定了。

  而科举虽然缺点很多,特别是自前明限定了八股文取士之后,也让底层人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可以改变自身地位,可无论如何改变,有些事本质上是一样的。

  贾雨村说话难听,其实才是真话,既然说真话,说明才是真心实意的要求,王信当然也不会生气,听得很仔细。

  “你惹了麻烦,不光是你一个人的麻烦,会变成我们所有人的麻烦,我们这么多人,都要为你善后,所以我对你的要求并不多,不要再一意孤行。”

  贾雨村理解眼前的年轻人。

  谁不想往上爬?

  他想当将军没有错,所以抱上了朱伟的大腿,靠着朱伟的承诺,提前几年升官到了游击将军,如此的话,未来成为总兵不在话下。

  扪心自问,换成是自己,自己不一定忍得住。

  可敲打还是必要的。

  王信点头回道:“林公交代让我安心留下来,把我和我带的一营调入地方备倭军,到时候有林公和府台大人的看顾,末将不会行错一步。”

  王信的表态,出乎贾雨村的意外。

  年纪轻轻的游击将军,贾雨村原本以为多少会有点脾气,打算趁机敲打,好好磨一磨他的脾气,以免日后又发生前番的事。

  任何人做事,都要与上头保持一致。

  负责带兵关乎兵事,更为关键。

  一个不听话的将领反而是大隐患,如果不是此子姓王,加上有林如海的一再保下,贾雨村实在是不愿多给机会的。

  以文制武是天下读书人共识,不愁手里没有听话的将军。

  “加入备倭军,原来倒是简单,如今谁也不敢说能做到,且看着吧。”贾雨村没好气的说道,又瞪了一眼,“还是你的原因,那兵部尚书张吉甫盯着,他要是出手,谁能应对他。”

  生气是好事,生气说明还在意。

  王信嬉皮笑脸的笑道:“我的事先不提,我手下的功劳簿,还请府台大人帮帮忙疏通下。”

  如此这般,贾雨村没有了话说,倒也是收下。

  “你们提督朱伟倒是对你不错,一个也没有卡,如数上报。”贾雨村翻了一番,皱着眉头说道,不卡就是人情,毕竟朱伟盖章递上去的功劳簿越多,平摊了功劳的效果后,作用就变小了。

  朱伟向朝廷报功五百人,与报功两百人,区别还是很大的。

  “可能是觉得对我不够意思吧。”

  王信无所谓的提出。

  贾雨村看了过去,王信解释说:“现在灭倭的名声,好多戴在我的头上,军门报我的首功,颇有推波助澜的意思。”

  “林如海告诉你的?”

  “小子最近没有回扬州,是小子琢磨出来的。”

  贾雨村终于动容。

  难怪林如海看重此人。

  武夫一般脾气火爆,能耐得住性子,还能有如此精力琢磨事情,此人才二十几岁吧,自己在他这个年龄不如他。

  “知道事情凶险了?”贾雨村态度温和起来,竟然露出笑容笑着问道。

  “并不是多大的道理,无非还是原来的因果,都不想承担皇帝的愤怒,哪怕是军门的身份,也不敢被皇帝记恨在心。”

  如果是普通的百姓,他们夸奖自己,王信会欣然接受。

  可来自同僚们的赞誉。

  自己就不敢受了。

首节 上一节 107/1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