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兵圣

红楼兵圣 第13节

  “我原是一个穷小子,想要谋一份前程,所以才从军,三生有幸,能在义乌招募到诸位,对诸位极其严苛,无论以前如何,今日之军风,希望诸位去何处也能保持下去。”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谁能做到这一点,我王信,替百姓们先拜谢诸位。”

  说完。

  王信当即就拜。

  “将军。”

  “切勿如此,将军。”

  “将军,我等听命即是。”

  屋内。

  众校官皆动容。

  纷纷向将军跪拜,势必磕回去。

  南通城外。

  道路两旁尽是百姓。

  百姓拜我。

  今日我为百姓磕回去。

  王信不觉得自己还有什么欠百姓的了,笑着离开。

  远处。

  营房士兵站岗。

  王家军军纪严格,哪怕士兵站岗也要纹丝不动,正因为如此,所以鸳鸯阵配合的严丝无缝,倭寇有多锋利的长刀,多精湛的武艺,也只能在稳如泰山的鸳鸯阵前以卵击石。

  一名老兵站在旗帜下,见到将军的身影,想起这年余的变化,一辈子都未感受过的尊重,仿佛重生似的,忍不住露出微笑。

  精神一松,老腿竟然一滑。

  摔倒在了旗帜下。

  “噗通。”

  众校官神情低落的跟在将军身后,结果又遇到哨兵站岗都能摔倒,岂不是说王家军士兵无能,各个不满的瞪过去,连汤平也一脸怒容,不顾对方也是矿工出身。

  那老兵头发花白,原本是矿山饭都吃不饱的老矿工。

  本没有资格加入军队。

  奈何众人苦苦相求,王将军当初在义乌招兵,年轻心软,最后还是放宽了年龄限制,于是像他这样年纪的老兵不少。

  老兵也觉得羞愧,正要爬起来,可能是摔狠了,竟然有些吃痛,折腾了两下,不但没爬起来,越发疼的厉害。

  慌张中,视线里出现了一双靴子。

  老兵抬起头。

  竟然是自家将军。

  老兵有些惶恐,也有些惭愧,嘴角颤抖,想要忍着痛爬起来,越急越乱。

  将军说的没错。

  的确要安置这些老兵了。

  众校官忍不住想到,将军心思很细。

  虽然王家军风气好,可谁整天能把这些老兵放在心上,多少有些嫌弃,影响了王家军的形象,还减少了王家军的战斗力。

  将军突然离开众人,在众人的目光中。

  将军在老兵身前弯腰,搭着老兵的胳膊,让老兵靠在将军身上,慢慢搀扶起老兵。

  老兵从开始的惶恐,逐渐变得镇定,眼神看不见的深处尽是笑意。

  “老爷子,该退了。”

  “就退,就退。”

  老兵这回轻易的松口。

  当初死活要加入年轻军官的队伍,大家都知道老家伙想混饭吃,因为年纪太大,矿上已经不要了,不曾想,后来啊,老百姓把这支军队叫王家军。

  他们每个人的待遇都不错,甚至是丰厚。

  老兵更不退了。

  今天可能是觉得丢了人,不好意思不退了吧。

  校官们有人想到。

  仿佛回到一年多前,一位笑呵呵的年轻人,满脸和气的进入矿山,到处招募士兵,幸亏当初自己答应跟着将军走,没有人后悔。

  王信拍了拍老兵的肩膀。

  校官们要谋前程,他们也需要自己的帮手,年轻人也不会想着回乡养老,以前留着用来扩兵购买军备的钱银,一部分转给校官们,发挥原来要发挥的作用,一部分用来安置军队里的老弱。

  不过这件事情还没有结果,不适合公开。

  所以王信没告诉老兵。

  校官们也被要求保密,等合适的时候,才会通告全军。

  老兵目送将军等一众人离开。

  真舍不得王家军啊。

  舍不得将军。

  老兵老眼浑浊起来。

  不过自己的确老了,不能再耽误将军,他们这些老兵离开了军队,将军招募到更多的年轻人,以后啊,王家军越来越厉害。

  老兵衷心希望。

  “唐老爷子,哨官让我来给你换岗。”

  不久,一名士兵跑来。

  老兵点点头,以前他是绝不换的,免得认为他不中用,不要他了。

  士兵一脸意外,没想到老兵轻松答应。

  老兵深一脚浅一脚的离开。

  “唐老爷子,回去让你儿子给你养老,这回敢花光你的积蓄,以后不管你,你来军里找俺,俺去教训你儿子。”士兵趁着还未上岗,忍不住喊道。

  老兵回过头,露出缺了几颗牙齿的笑容。

  “王家军胜在军纪,单兵能力其实不强,所以总镇大人下手要快点,等别人把那些好苗子抢走,剩下有些歪瓜裂枣,咱们要来也没意思。”

  浙江。

  回来后的赵雍,如实的说道。

  他的身前,案几之后坐着一个人高马大的将军,一身红色军袍。

  罗明手里拿着兵部的卷宗。

  大周承平日久,勋贵子弟早已不堪用,军中风气懈怠,加上这几十年来的党争,朝堂的不稳,大周的军队早就失去战斗力。

  各处还能瞧得上的精兵,也因为前些年的损失伤筋动骨。

  “勋贵子弟啊。”

  罗明叹了一口气。

  “占着茅坑不拉屎。”

  赵雍没规矩的接话笑道,这是他家总镇的老话,得罪了很多人。

  罗明没有责怪的意思。

  “本镇原以为林如海算个好的,没想到还是与勋贵同流合污,想来也是,他自己不就是贾府的女婿么,这些年虽然亲近皇上,多少有些两头下注的意味。”

  “那俺们怎么办?”

  “此事,蔡先生会处理。”

  “他想两头讨好,蔡先生可不会容他这么轻易,至于那叫王信的,的确是个人才,可惜出身王家,否则本镇倒也会用他。”

  “王家军的名声还是不错的。”

  罗明没有搭理。

  王信靠着林如海发家,罗明认为林如海此人狡诈,最为可恶的那种,明着靠近皇上,实则勋贵两头下注,越是如此,越是不能用王信。

  大周国事如此艰难,至少一半坏在勋贵身上。

  没有勋贵的胡搅蛮缠,太上皇与皇上之间两头嚼吧,大周局势何至于此。

  一个高门大妇而已,一句话就逼得国家重地的长安守备让出自家儿媳妇,虽然未过门,可已经板上钉钉,如此大辱,那守备也只能咽下去。

  勋贵子弟自身又不愿从军,嫌弃军队里苦,离不开温暖富贵乡。

  也就罢了。

  偏还要祸害军队。

  那长安守备身居要职,却经此大辱,岂能还有报国之心。

  王信这种靠着勋贵发家的人,越是有才,越是朝廷的祸害,何况王信此子也是实实在在王家旁系子弟,终归姓了个王字。

  这种人一定用不得。

  最好找个机会解决掉,毕竟此子的确有些本事,万一哪天复起,又为勋贵献出一份力,终是国家大患。

第15章 薛家

  浙江省与金陵省关系紧密,商业一体,繁华无比。

  金陵省的应天府更是东南首府。

  浙江总兵领平倭之责,负责两省之军,由应天府兵部尚书督抚,应天府知府贾雨村则有保障大军粮草之责。

首节 上一节 13/1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