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第110节

  这老小子,当年是向代清请兵平定反贼。

  还说只打贼寇,不打明军。

  多尔衮起初让阿济格监管他,然后又将其闲置锦州。

  后来将吴三桂调至汉中,也让李国瀚这个汉八旗盯着。

  尚可喜出声道:“顺治帝在世时,咬紧牙关才拨给你三百多万军饷。”

  “现在朝廷哪去找那么多粮饷供应二十万大军。”

  代清平定中原北方才十年。

  湖广江南这些税赋重地才安稳四五年。

  三年前郑延平都还在兴兵攻打南都呢。

  去年顺治勒紧裤腰带,才向东南郑延平,和西南李定国,共派出三十万大军。

  结果地方回馈给死不瞑目的顺治,只有两场大败。

  眼下,地方和朝廷都没人没粮没钱了。

  吴三桂也是硬着头皮说:“尚兄,此前我上报朝廷说大明回来了,但谁能想到他回的这么快啊。”

  “以朱慈煊的能力,半年能从洪沙瓦底打回来。”

  “若给他一两年休养,谁能不怕他是下一个孙可望。”

  “这次残明可不会内乱了。”

  尚可喜再次沉默。

  良久方无力道:“我试着和你一起上书朝廷吧。”

  ……

  大明回来的太快。

  何止出乎清军的预料,连云滇的大明遗臣和土司百姓们也万万没有想到。

  清明前,吴三桂遭遇大败。

  五月中,明军就打到了昆明。

  六月初,清军就全退至滇东边府,滇西滇南尽都重回大明。

  仅仅两个月,大明就逆转攻守之势。

  反倒是吴三桂和代清,扼守曲靖,生怕明军出滇。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摆在了朱慈煊和大明朝廷面前。

  永历帝朱由榔南狩洪沙时,大明整套班子还在云滇。

  此时,一个监国太子,一个弃国天子。

  阿瓦的临时朝堂官员,滇西的整套文武群臣。

  太子继位,是否要提上日程?

第97章 闲论

  永历十五年,顺治十八年,夏至。

  从去年十月,吴三桂得到残明皇帝的消息,开始往滇西派兵,屯军边境。

  到明军三路入滇,代清固山贝子阵亡,清军转攻为守。

  半年时间,局势变化的不可谓不快。

  但1661这个辛丑年的剧变,在经历了甲申国变,明顺清的你方唱罢我登场,云滇的大明朝臣还是很快的适应过来。

  反倒是云滇的百姓有些无所适从。

  永历十二年清军三路入滇,大明节节败退,天子南逃狩缅。

  在经过吴三桂和清军的劫掠屠杀圈地,土司百姓们似乎能稍微喘一口气,但紧接着大明又重新打回来。

  太子殿下免除税赋,赈济百姓,当然让地方能继续活下来。

  但代清平西王撤至滇东边府时,可没放过楚雄昆明武宁等地的百姓。

  明清双方都开始抢民之争。

  滇中滇西自然又是哀嚎遍野。

  而景栋府夹在两山之间,虽易守难攻,但粮秣运输,派兵遣将也是十分不便。

  大明朝野浅浅商议,决定迁都至,永历帝情愿逃至异邦,也不想移跸的大理府。

  苍山之巅的皑皑白雪,洱海之畔的粼粼波光。

  端是大好风光。

  但却难以让大明的文武群臣心生沉醉。

  甚至暑气烘人,让众多文武愈发烦躁不堪。

  却说,半辈子都在逃跑移跸的永历帝,在大西军联明抗清后,被孙可望挟持软禁安龙。

  虽不自由,但好歹没有危险了。

  大明朝廷大臣,也不像瞿式耜陈子壮他们一样,时刻为殉国做准备。

  而十八先生案后,永历帝的朝臣班子也是安稳运行了四五载。

  如果永历帝朱由榔死在夷荒,这套班子也能完好的继承到太子麾下。

  但永历帝这不是在阿瓦城活的好好的嘛。

  朝臣当然愿意拥护能带大明再次中兴的太子殿下。

  然而太子朱慈煊好像对他们不太信任,或者对他们的能力有所怀疑。

  如果不是太子打回来的太快,吴三桂撤退的太果断。

  外患未除下,朝臣们也能和太子慢慢接洽。

  现在暂时没有军事威胁,安稳下来后,南明的旧事传统又要重新开始上演了。

  至少很多文武对太子在阿瓦城设立的临时七卿阁臣很不满。

  陈安德、任国玺、邓士廉。

  这三人有资格入阁,做六部尚书吗?

  ……

  大理作为茶马古道的关键节点,马帮和茶商往来的必经之处。

  食店客栈是不缺的。

  一间以土锅鱼为招牌的食肆,有三名大明朝臣此刻却很是轻松。

  金维新招呼着另外两人:“玄初、惟馨,快来尝尝这洱海之鱼。”

  “可是十分有大理特色。”

  刘玄初望着红青相间,木瓜乌梅点缀的土锅鱼,口齿生津,听了招呼直接夹上一块鱼腹肉。

  而字惟馨的刘苣瞥见鱼汤飘着的番椒,犹豫几下,还是转筷向另一盘鲜美的鸡肉。

  太子想吃番椒,蜀人的太后皇上也喜辣,从南洋南蛮朝贡来的番椒并不少。

  部分商人也是趁机在云滇打开市场。

  且说,这三人早先是无论如何也尿不到一块去的。

  甚至彼此就是政敌。

  刘玄初的故主蜀王刘文秀,是被晋王李定国幽禁而忧愤病故的。

  而金维新本身就是李定国的军师,难说其中有没有其出谋划策。

  金维新此前与奸贼马吉翔结纳为党,驳斥了刘苣移跸川南汇合攻打重庆的夔东十三家的方略。

  金维新本人,就是刘苣言说亡国奸贼之一。

  即使不谈政治,论出身,三人也很难坐在一起。

  金维新是大西军在云滇时,地方推举上来的。

  刘玄初是川蜀秀才,早先混在川南军阀之中,刘文秀平定川蜀,才加入永历大西政权的。

  至于刘苣,是根正苗红的大明永历臣子。

  永历三年,兵马倥偬之际,朝廷开科取士,刘苣就是彼时考上,做了庶吉士,后来官至佥都御史。

  光是吃食,刘苣这个粤东进士,就和川滇的刘玄初金维新,坐不到一桌。

  但这不是他们三人被太子看中重用了吗,不说朝臣非议的参谋小内阁。

  就是这些天混在太子书房献计献策,三人也摒弃了过往,互相结交。

  酒过三巡。

  金维新不无感慨道:“也是太子的动作太快了,才引得朝堂此时有些混乱。”

  依照他和太子在木邦时的计划。

  太子奇兵搅乱清军后方,迫使吴三桂缓慢撤兵,李定国慢慢收复滇西,然后和元江府的沐天波一起收复滇南。

  至少也要到下半年才能收复滇西滇南。

  但谁能想到太子如此英勇,云滇人心如此思明。

  所到之处,旧臣依次来附,失地迅速恢复。

  这也是大明遗臣们还是按着永历朝的旧历行事,不习惯大明在洪沙瓦底的作为风格,与太子产生的矛盾。

  刘玄初浅饮一杯黄酒,止了止辣。

  “那是维新不知道吴三桂在云滇如何倒行逆施?”

  就吴三桂一人,短短一年时间,还不至于多祸害世守的地盘。

首节 上一节 110/1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兵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