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第18节
“晋王可知东汉末年的董卓曹操?”
李定国等大西军都是泥腿子出身,政治属性低,但行军打仗半生,含有计谋战略的话本三国演义几乎是他们经常让人讲读的。
在朱由榔目瞪口呆中,朱慈煊轻声道。
“父皇前日告诫孤,须小心李定国和孙可望一般,是擅权夺位的曹操。”
李定国一时怔住,视线落到已经骇然失色的永历帝身上。
张嘴不知说些什么。
皇上竟猜忌我到如此地步。
其旁边已经坐下大快朵颐的靳统武和其二子李嗣兴,顿时放下碗筷,扶着刀怒视朱由榔。
白文选也是茫然无措,但瞧见二人的动作,右手也悄无声息的握住刀柄,侧对两人。
周围的文臣武将也想不到骤然发生这般变故,纷纷望向天子。
太子又疯了?
不妙,太子弑杀洪沙王就是在宴席上,怪不得他要我们好好筹办一番,犒赏大军。
气氛愈发凝重,朱由榔正要开口劝解辩述。
朱慈煊抢先出声。
“但看见晋王带来的勤王军队,孤问父皇,曹操可会如此救援汉献帝。”
“晋王,你可知董卓与曹操的区别,曹操为何终为汉臣,临死也不曾篡夺汉室?”
已经因永历帝猜忌,心中破防的李定国惘惘摇头。
“三国里说董卓敢最后篡汉窥伺帝位,只因汉献帝为他所立。”
“他的权柄来自于他立的皇帝,来自他自己。”
“曹操自始至终不敢让汉献帝禅让传位,盖因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威望,是汉献帝给他的。”
“他不能损害自身权柄的宣称。”
“父皇说你是曹操,在孤看来不如做董卓。”
等朱慈煊说完又吃下一块猪皮肉。
李定国方才醒悟。
和其他人一样目光复杂的注视吃烤猪肉的朱慈煊。
这是为君为子能说的话吗?
况且董卓废帝立帝,这是他们大明能做的吗?
世宗皇帝年幼继位,便以大礼议轻松收拾朝臣,牢牢握住皇权。
经过三千年的体制摸索,大明朝早就皇权专制,中枢集权了。
什么首辅外戚,在皇帝登基之后,权力都会慢慢聚拢在帝王手中。
于少保都是骂赞参半。
孙可望拥兵十余万,一朝窥伺大统,不也瞬间众叛亲离,天下所弃。
李定国单膝请罪:“臣万不敢行此悖逆之举,望陛下殿下,去臣兵权,以归巩昌王。”
朱慈煊扶起李定国,纯真的目光直视李定国满是疲意的双眼。
“卿乃国之柱石,天下板荡,华夏沉沦,卿若言辞,何以复国统旧?”
“靠那些只会争权夺利的文臣武将,还是靠弃国的天子。”
莫名又被逆子说到的朱由榔缩了缩脑袋。
他是明白了。
逆子这是拿他作踏脚石,收拢军心,稳固监国。
“只有靠孤,靠你,靠你,靠你们。”
朱慈煊手指依次点过李定国白文选,和贺九仪靳统武等人。
最后指向北方。
“靠夔东力战东虏的十三家,靠南粤山林的郭之奇,靠浙东沿海的张煌言,靠闽粤岛上的郑延平。”
“收复故土,驱逐东虏,只有靠孤举起大旗,联络各方忠贞志士,齐心协力。”
朱慈煊环顾若有所思的大西军将士,朗声说道。
“孤不怕与你们说这些蝇营狗苟,为什么,我们心里敞亮。”
“为什么敞亮,因为我们心里干净。”
“我们心里没有什么争权夺利,只有反清复明的大事业。”
李定国有些愧疚的避开太子纯真无暇的目光。
他以前在滇省还是有些私利的。
远不及太子殿下这般纯粹。
白文选蜡黄的脸已经涨红,俯身单膝,右手握拳。
“臣惭愧,大明倾覆待亡,臣等还有所顾忌,殿下推心置腹,赤诚相待,愿随殿下杀虏抗清,光复汉室。”
李定国咬咬牙,紧跟道:“殿下英武,犹似二祖,残疆败土,惟殿下中兴复国,臣民爱戴,仰承天意,臣愿奉殿下监国,追随左右,誓死抗清。”
朱慈煊扫了一圈跪地的文臣武将,再次扶起李定国。
八尺高躯对还没成年的朱慈煊来说略高。
伸手拍着李定国的臂膀。
朱慈煊道:“卿不是董卓曹操。”
“孤也不愿让卿去当病死五丈原的诸葛武侯。”
“孤不是乐不思蜀的刘禅,你们也不是姜伯约诸葛瞻。”
“孤当为太祖,驱逐窃据华夏的虏寇,尔等当为大明开国的六公二十八侯。”
【你眼神纯真,言辞恳切,感动李定国白文选。】
【你成为大明正式监国太子,你获得大明军队两万,大明六慰土司。】
第19章 我还用系统你教我开车?
永历帝朱由榔在逃入洪沙国后,大西军诸将分别率领部下士众转入边境土司,继续抗清。
滇西滇南留守的诸将被清寇隔绝,已不知是否还在坚守。
靠近洪沙国的李定国白文选率军来救身陷外邦的大明行在,攀爬雪山,翻林越河。
加上洪沙国炎热瘴气,所属兵马只剩数千人。
如果不是广国公贺九仪撤走桂省南宁,走元江出边外,与李定国在孟艮汇合,带来万余兵马。
大明大概只剩残军败将了。
要不是洪沙国人菜瘾大,李定国靠劫掠土司蛮人作为补给,抓捕壮丁。
可能南明行在最后的残军早就在木邦分崩离析了。
朱慈煊也明白李定国白文选对他监国的顾虑。
如果说李定国是南明朝堂争斗中一朵满心抗清,忠君爱国的奇葩。
那白文选就是来源繁杂的大西军中的一个异类。
孙可望在滇省黔省大搞营庄,屯粮爆兵,大西军大士卒兵马几乎大半是云贵之人。
但诸将就来自天南地北了。
永历帝出身藩王,没啥亲军,但身为残明最后的旗帜,五湖四海的残军败将都逃到他麾下。
如首辅邓士廉一个蜀人粤官。
永历大西政权有李成栋反正后的东勋武将,有湖广总督何腾蛟殉国后投奔的江楚军阀。
就连大西军内部也是数个山头。
四王中的艾能奇在平滇征战中毒早亡。
秦王孙可望,蜀王刘文秀都是能与李定国一时争雄。
李定国虽囚刘驱孙,斥秦兵尊晋兵,但秦蜀二藩的旧将却都还在。
就在此番的犒军宴席上,有万余军队的广国公贺九仪就是秦将。
其他农民起义的靖远伯武大定,曾降孙传庭,后投李自成,转战陕蜀,后面才归大西军,算是蜀将。
败亡洪沙,心中亦然是对晋王李定国有所芥蒂。
一心追随李定国勤王救驾的白文选,实属异类。
要知道他与庆阳王冯双礼为张献忠麾下的五都督,权位只在四王之下。
冯双礼对李定国在滇省昆明独揽大权不满,朝廷撤军滇西边境时,没随大部,而是带着自己所部兵马北上川西南的建昌一带。
朱慈煊不早点收拢军心,怕是等东虏一来,便又会内讧。
“如晋王所说,吴三桂不会派大军来犯。”
李定国拱手道:“吴三桂在滇西虽屯重兵,但能入洪沙的兵马不会超过三五万。”
“好叫殿下知道,东虏乃辽东之人,洪沙瓦底天热瘴密,八旗难以适应此地气候,吴三桂能动的只有绿营和我们投降的旧军。”
“然大军出动,数以月计。”
“眼下才过十一月,气候凉爽,瘴气消散,但等其滇西重兵行军边境,翻越八关,就将需两个月,等彼辈攻克六慰土司,抵达阿瓦城,就到来年二月了。”
“那时天气将转凉为热,瘴气重升,不能短时间覆灭我军,擒获皇上和殿下,纵使二十万大军也将亡为洪沙鬼。”
朱慈煊估算一番。
“那便是来年八九月份,才是东虏大军出动的最好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