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第72节

  但为天下,愿意出兵协助平西王。

  援剿四镇右都统,早在吴三桂镇守辽西时就在麾下任职的吴国贵出声道:

  “大明伪太子屯兵在木邦,孟艮孟琏孟定已经归顺大明了,多半还是伪太子的计谋。”

  “离间王爷和代清。”

  吴三桂起身,走到祥瑞石碑铜鼎前面,大拇指划过青铜鼎上的刻纹。

  “我找了十几个老师傅,都说这铜鼎石碑上的仪制字迹,花纹雕刻,与汉晋没有什么区别?”

  吴应麒讶然失色:“父亲,你也被这些谣谶迷惑住了?”

  吴三桂摇头:“准备如此充分,非大家所能为的。”

  “明廷流亡洪沙瓦底,哪里去找那么多老师傅。”

  “多半是明廷在昆明,乃至安龙就准备好了的。”

  短短一年多时间,吴三桂不信永历帝和李定国一边流亡打仗,一边花费精力在这些谣谶符瑞上。

  “李定国没有这份心计,朱由榔没有这份谋略,如果贺九仪没有虚言。”

  吴三桂回头看向自己的心腹们:“那就是太子朱慈煊所为了。”

  “那时他才几岁,十五还是十三?竟然能预料到我会留守云滇。”

  吴国贵等人顿时面容严肃。

  好可怕的谋划。

  未卜先知。

  简直恐怖如斯,智如孔明。

  吴国贵思虑道:“那他为何此时就用了这份布置,再过两三年,等清廷真的猜疑王爷,离间效果不是更好。”

  吴三桂轻吐一口气:“你说的对,他在离间我和代清,此时想逼我提前去洪沙和他打上一场。”

  “马宝估计已经把朝廷派来八旗精锐的事,告诉他了,朱慈煊不想等我们军队集齐,想错开主力而战。”

  “甚至可能想着我麾下大西旧军为主,好策反他们。”

  吴应麒先骂了一声马宝两张皮。

  旋即冷笑道:“他是找死,真以为打了个异邦小国,就能对付父亲了。”

  “不用八旗,父亲捏死他也跟捏死蚂蚁一样。”

  吴三桂摆摆手:“先把贺九仪叫来吧。”

  不管贺九仪真投假投。

  朱慈煊就这么放他回来,必定是要游说的。

  一炷香的功夫,撤走石碑铜鼎后,早在王府中等候的贺九仪才步入大堂中。

  互相问候寒暄,吴三桂关切一番家宅眷属安好没。

  才开口询问明廷在洪沙瓦底的实际情形。

  等听完朱慈煊计杀平达力,阵斩莽白,三月灭国。

  吴国贵等人已经震惊的合不拢嘴。

  吴三桂更是前所未有的皱紧眉头:

  “如此说,大明不但在阿瓦城安稳,还有了十余个小国朝贡。”

  “还能和郑延平经营海上贸易一样,经略南洋。”

  贺九仪点头道:“没错,听说大明太子已经广招南洋汉人,造船制炮,还有西洋红夷人协助。”

  火炮,火枪啊。

  有了朝贡和南洋,军饷粮草也不会缺了。

  吴三桂愈发蹙眉,少顷冷脸道:“那你为何叛明投清?”

  “留在洪沙,也是数代繁盛,朱慈煊少不得为你们这些大将联姻小国王室。”

  贺九仪瞬间站起身,惶惶道:“我是畏惧王爷,怕与孙可望时,只得一时荣华富贵,便又不得不逃亡。”

  “彼时就更不知会逃到哪里去,我连洪沙都水土不服,遑论南洋或者西洋了。”

  吴三桂微微颔首,转而询问贺九仪木邦叛投的细节。

  听到三四千投清的军队仅带回来千余人。

  吴应麒骇然出声:“朱慈煊他一哭,就哭回去三千兵马?”

  其余人也是一时恍惚。

  这是什么人主啊?

  一哭劝三千兵,两诗服李定国。

  比皇太极让老婆劝降洪承畴还夸张。

  假以时日,就算皇太极复活的代清也赢不了朱慈煊领导的大明啊。

  如果残明四帝,有三分这等风范。

  只怕代清固伦要重新退回关外。

  贺九仪眼见时机成熟,斟酌开口:

  “王爷,太子说你若愿意反正,代清能给的,他也能给。”

  “不单云贵,桂粤也能许给王爷世代镇守。”

  “只要王爷给他三五年休养生息,等到代清八旗沉沦堕落,不复入关之势。”

  “到时起兵反清,纵不得天下,也能划江而治。”

  “那时长江以南,朱与吴共天下。”

第65章 假龙死,真龙升

  等贺九仪离开后。

  吴应麒咧嘴道:“说的倒好听,结果全是打空条。”

  “清廷给父亲云贵,是因为云贵已经是代清的领土,他朱慈煊有什么吗?”

  “等他打下桂粤,再说桂粤的事吧。”

  说着,吴应麒又不屑道:“这贺九仪连蒋干都不如。”

  “爱新觉罗家好歹把长公主许配给大哥,朱慈煊连给我吴家女一个皇后都舍不得。”

  “还说什么朱与吴共天下?”

  堂中众人纷纷赞同。

  世子平时嚣张跋扈些,但看事情还是真知灼见。

  别管朱慈煊多么英明神武,自古就没有丢了天下还能重新打回来的。

  耶律大石一代雄主,不也只能盘踞河中地吗?

  汉光武能再造大汉,也是王莽倒行逆施,以致人心思汉。

  代清虽然也搞得天怒人怨。

  但现在不是十几年前,天下反正抗清的时候了。

  连王辅臣这个反正的猛将都安分守己起来。

  夔东的十三家,沿海的郑延平,洪沙的朱慈煊。

  怎么能对付整个中土天下。

  吴国贵见平西王若有所思,洞中肯綮:

  “王爷可是想到洪经略的话了。”

  吴三桂愣了一下,缓缓点头。

  洪经略,洪承畴是也。

  平定云滇后,去年初也因目疾而返京。

  离开时私语平西王。

  “不可使滇一日无事。”

  挟贼自重,挟寇自重。

  吴三桂一直贯彻这套方略。

  清廷一问,就说云贵土司仍心怀大明,起兵造反。

  本来去年下半年他们已经要去征讨贵黔的土司,结果得到莽白的来信,知晓明廷占据阿瓦城后,又将军队调往边关。

  吴国贵犹豫道:“其实大明太子如此作范。”

  “清廷必然不会削藩,而且必会年年发放粮饷给王爷。”

  “王爷你在云滇坐大,将朱慈煊赶至桂粤。”

  “如果他联合郑延平,真能在彼处立足,王爷也未尝不可择二选一。”

  “甚至与代清大明,争夺天下之主的位置。”

  吴应麒一时有些激动,望向自己的父亲。

  大哥在京城作人质。

  那父亲的江山就会落到他手里。

  吴三桂倒是神情平淡,点了点头,又摇头。

  思量良久,方才缓缓道:

  “不要想那么久远的事情,我家世守云滇已经很满足了。”

首节 上一节 72/1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兵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