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第57节
后世官府难道有权替太祖高皇帝决定他的土地归属?
倒反天罡啊?
黄册他得认,这个的确不好耍赖,毕竟他编的黄册,但地契他不认,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都是他的,就算后代皇帝承认的,那也得有玉玺啊。
你们地契上连玉玺都没有他当然不认。
官府盖章了?
官府无权替皇帝做决定。
过去没这规矩?
谁说的?
我就是太祖高皇帝,我当年就定过这规矩,我人就在这里,我就说我以前定过这规矩,你说我没有,那你是质疑我的诚信还是质疑我的身份?至于为什么朝廷以前没这么说,那关我屁事,我在天上我怎么知道这些奸臣互相勾结,篡改甚至隐匿我旨意这种事情?
“太祖爷开恩啊!”
“太祖爷,您不能这样啊!”
……
那些地主们哭着喊着。
杨丰很不耐烦地看看周围看热闹的……
“朕要收回朕的田,作为军功赏赐给你们,这些人不肯,你们该如何自己看着办吧!”
他说。
然后他径直转身走了。
那些看热闹的……
“揍他们!”
“打死这些狗东西!”
……
他们毫不犹豫的爆发了,然后一个个怒气冲天的冲向那些地主们,在后者的惊愕中,直接按倒开始了暴打……
第47章 我大清的梦醒时分
地主们的挣扎最终以混乱中自相践踏死亡上百结束。
至于这个自相践踏的原因……
当然是围观百姓因为支持太祖高皇帝的圣旨,与反对圣旨的地主们展开激烈辩论,结果辩论中发生意外导致的。
地主们的确是和平请愿,太祖高皇帝也只是和他们讲道理,同样围观百姓也是和他们讲道理,绝对没有使用暴力,更不会殴打他们,但人多了发生点意外踩踏也是很正常。
这是个悲剧。
仅此而已。
然后太祖高皇帝一家赏了二两银子做丧葬费。
当然,这只是个开始,谁都明白但凡是去请愿的,那都是还对他抱有一丝希望的。
不抱希望的这时候都已经准备反抗了。
但反抗也是注定毫无意义的,毕竟现在光南京城内,就有四十万正在排队枪毙化的御营在等着地主们的地,太祖高皇帝是给他们要的这些地,江南土地都在士绅手中,太祖高皇帝的确没有良田可以赏赐给他们,所以就逼着地主们以这种方式献上部分土地然后分给将士们。
不同意?
你们是觉着四十万全副武装的士兵不能杀你们全家吗?
再说太祖高皇帝要求很过分吗?他只是要你们献上部分,献上一百亩就可以换一份军功,然后让你们多保留一百亩,所以事实上只是要一半而已,最后还是给你们留下一半。
良田万亩变成五千亩而已。
你们还不愿意,既然这事难办,那就别办了。
杀你们全家所有田都是太祖高皇帝的,分你们五千亩你们不愿意,那就分你们一万亩好了。
这件事又不是杨丰拍脑门的,实际上这是他和韩信设计好的,真正要做这件事也没那么简单,牵扯到复杂的操作,光把那些士绅手中的土地厘清,就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拍脑门容易,操作才是最难的。而杨丰这招的最大优势,就是把这件事变成目前这个军功集团的事,不需要他做什么,他只要放出这道圣旨,四十万御营就会毫不犹豫地去给他解决剩下的。
“反抗吧,你们越反抗我越快乐啊!”
承天门城楼上,太祖高皇帝得意地看着朝阳门,那里列队整齐的士兵正源源不断走出。
这是去平叛的。
要求地主献地换军功的圣旨到达宁波后,宁波士绅怒发冲冠,然后公推前太仆寺卿谢三宾为盟主,在宁波举起反抗大旗,并传檄各地,以天祸大明,妖人妄称太祖高皇帝,欲行李代桃僵之事,窃夺大明江山,故邀天下忠义共举义旗匡扶社稷。
当然,暂时还没有响应的。
不过他们已经攻陷绍兴,或者说在绍兴士绅不抵抗的情况下,一支由宁波出发的所谓平妖军进入绍兴。
据说还是敲着鼓,吹着号,伴着鞭炮声进入的。
然后大明相国齐王毫不犹豫地下令出兵,而御营四个卫的士兵,也毫不犹豫的踏上了征程。
一队队头戴笠盔身穿红色军服外面套着折线胸甲,肩扛上枪刺的仿造褐贝斯的御营士兵,整齐走过朝阳门。
而城外的大路两边全是为他们欢呼的百姓。
这些士兵可是为了他们,这里面大部分都是他们的亲人,在等着那一份军功百亩的土地……
虽然内部平叛没有土地分。
不能鼓励内战,否则他们终究会发现杀自己人比杀清妖容易,实际上也用不着终究,之前就已经有不少杀良冒功了。
不过这并不能阻挡士兵和百姓的热情,毕竟他们去平叛的结果,是无数军功获得者可以分浙东的富饶水田,士兵要等着这些地兑现他们杀清妖的军功,工匠也要等着这些地去兑现他们制造军需的军功,就算承包军需运输任务的商人也等着兑现他们运输军需的军功。
这是一个渴望战争的集团,从上到下,无论男女,都渴望着战争。
毕竟女人一样可以获得军功,甚至此前跟随太祖高皇帝守卫承天门的那些都有因为军功封爵的。
而工厂里那些参与制造军需的女人,同样也和男人一样计算军功。
军功就是一切。
财富。
土地。
荣耀。
甚至世代延续的这一切。
而仅仅半年前,他们还只是一群面对异族不战而降,甚至引颈就戮恍如羔羊的孱弱之民。
“半年,半年就恢复了两百七十年前他们的祖先扫荡漠北,横行天下的武德。”
杨丰对此也很震撼。
所以改变真的不需要太久。
只要把皇帝的雄心壮志变成他们自己渴望的东西,那仅仅半年一群被视为孱弱的平民,就会变成一支悍勇的军团,一座连几十个倭寇都能吓得风声鹤唳的城市也会变成一座战争机器,此刻的他们就像两百七十年前,同样走出这座城市的祖先一样满怀豪情步伐坚定,而他们的亲人也像两百七十年前为远征漠北而送行一样在为他们欢呼。
“不过就算如此,这江南还是会留下众多良田万亩甚至数十万亩者,据我所知,苏州府土地最多者,一年甚至收租九十万石,而数十万石者各府皆有,而朝廷在各府所收赋税除了苏州等寥寥几个府,其他全都不如这一家,纵然逼其献上一半还是一家收租超一府赋税,更何况他们也不会献上一半,无非将田产尽可能分给子孙拆分家族,宁可便宜宗族也不会便宜朝廷。
这时候南京周围已经有地主在做,抢在朝廷清算田产前,把他们的田产尽可能分割给子孙并拆分户籍。
我倒是觉得还是得杀。
杀了就全是朝廷的了。”
韩信说。
所以衮衮诸公们对齐王和太祖的评价其实是个错误,太祖只是疯了点,但齐王是狠毒啊。
太祖爷可是现代人,跟齐王的世界观就不同。
太祖爷只是觉着你有罪所以才该杀,但齐王觉得你死全家对他有利,他就会毫不犹豫的杀你全家,和齐王的价值观相比,太祖爷其实就是个三好学生,齐王的好说话是建立在他觉得不需要杀全家的情况下,一旦他觉得需要,那时候把老弱妇孺都扔大锅里烹,他也是不会有丝毫觉得不妥。
太祖爷才是心善。
“也给老朱这个牌位留个面子,等我走了以后再杀。”
杨丰笑着说。
韩信笑着点了点头。
这些大地主就是待宰羔羊,什么时候拎出来放血都可以,倒是的确不急于一时。
至于理由……
想杀你全家还需要理由?
你出门时候先迈左脚属于对太祖高皇帝大不敬够不够?
对于韩信这种人来说,理由才是最不重要的,他只是需要得到杨丰的许可而已,毕竟他很清楚,自己就算在杨丰离开后,依然可以在大明做相国齐王执掌大权,也还是逃不过杨丰背后那个神的视线,后者能把他们送来,并随时为他们提供帮助,那当然也能随时监控这个世界,一旦杨丰发现他做的事冒犯了自己,想过来把他打回原形也是很简单的。
而浩浩荡荡的红色军团,依然在源源不断走出朝阳门。
“太祖爷,齐王,清妖派使者到凤阳,想前来觐见太祖爷。”
韩赞周在他们身后毕恭毕敬的说道。
“觐见?”
杨丰有些意外的说。
我大清现在事实上已经完全撤到了黄河以北。
包括之前在武昌的鳌拜也在得知阿济格全军覆没后迅速撤退,而且在襄阳遭到反正的王光泰部偷袭,不过后者明显跟鳌拜差距有点大,损失惨重后又逃回襄阳,但鳌拜从武昌运走的物资,大半被那些跟着北撤的投降明军洗劫,后者抢完后接着就不知去向。
或者说一哄而散了。
至于武昌已经被马进忠部收复,就连湖广巡抚何腾蛟都已经返回武昌,但他们至今也没到南京觐见太祖。
至于理由和马士英差不多,对太祖高皇帝降临这种事情无法确认,而且现在湖广战乱未平息,等解决完湖广的战乱,他们再来南京,如果确认是太祖高皇帝降临再正式觐见。此外闽粤桂及川黔滇六省,同样也是以这种理由,至今没有正式觐见太祖高皇帝,说到底杨丰搞得有些太刺激,他们都有些不知所措,在没有想好怎么面对他之前,只能是拖一天算一天。
关键是这个太祖高皇帝的味实在太正了,以至于大家都在回忆起被太祖支配的恐惧。
而江北原本还有屯齐部,但他还没等阿济格全军覆没,在后者从芜湖跑路后接着就跑路,跟随他的李本深部撤到归德后,被屯齐留下守归德,当然,事实上就是抛弃在后面,毕竟他并不可靠。然后李本深血洗归德给高杰报仇,许定国阖族无论男女老幼数百口,都被李本深驱赶进一个大坑烧死,而归德豪门如宋权等家族,除了此前就已经南逃在弘光朝为官的袁可立儿子袁枢一家,其他可以说无一幸免。
包括之前刚返回不久的侯恂父子,全都死于李本深的屠城,然后李本深部重新沦为流寇西逃,事实上消失在豫陕之间。
而南征集团的几乎可以说全军覆没,也摧毁了我大清一统江山的梦想。
多尔衮完全放弃黄河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