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416节
“好了,知道你不容易。”李世民笑笑,说道:“去忙吧,朕和你舅舅,还有房相多聊会。”
“是!”李承乾起身,然后拱手道:“儿臣告退。”
倒退了三步,李承乾才转身走出内殿。
武媚娘站在殿中,到了李承乾出来,立刻福身道:“恭送陛下。”
李承乾看都没有看武媚娘一眼,直接从甘露殿走了出去。
武媚娘看着李承乾远去的背影,不由得轻咬下唇。
那一日的事情,难道真的是意外?
……
两仪殿中。
神色平静的李承乾从侧殿步入,最后走到了御榻之上。
面前的御案上,摆着密密麻麻的奏章。
李承乾顺手拿起一本,想了想,他看向侧面的窦知节,问道:“杭州那边的丝绸运的怎样了?”
“启奏陛下!”窦知节上前,低声说道:“国丈已经将丝绸夹杂在贺礼当中送到了洛阳,目前已到九批,剩下的每月三批,年底最后一批,由国丈亲自运送。”
李承乾的岳父,皇后苏淑的父亲苏亶,如今任杭州刺史。
“将今年九月之前丝绸,除了皇庄生产的,其他的全部和绸商结清,剩下三个月的,告诉他们等到明年二月之后,才会结清。”李承乾目光轻轻一抬。
“臣明白。”窦知节点头,说道:“杨家罚铜万斤的事情,臣已经让人在洛阳传开了。”
“还有皇庄里面的秘密……”李承乾的眼神幽微起来。
窦知节没有说话,轻轻拱手。
一阵沉快的脚步声在殿外响起,通事舍人张大安站在门口,对着李承乾拱手道:“启禀陛下,监察御史皇甫德参求见。”
“皇甫德参?”李承乾皱了皱眉,说道:“今日不是休沐日吗?”
大唐每五日一休沐,一月休沐六日,遇其他假期,假日更多。
今日正是因为是休沐日,李承乾这才前往终南山,将李世民接回来。
如今在宫中,只有几位宰相在,过一阵太上皇休息,他们也就都回去了。
其他人根本不在。
也不应该在。
“启奏陛下,皇甫德参说有要事禀奏,他说很急。”张大安认真拱手。
“宣!”李承乾微微抬头,张大安立刻拱手告退。
很快,张大安又领着一名身材魁梧的监察御史进入殿中。
“臣监察御史皇甫德参参见陛下,陛下万安。”皇甫德参站定之后,面色严肃的拱手。
“有事说。”李承乾抬起头。
“是!”皇甫德参躬身,说道:“臣今日本在曲江池散心,偶尔听到有儿童在四周奔跑,同时传唱童谣,‘唐传三代,女武代唐,天下安定,五娘子……’”
“好了。”李承乾猛然站了起来,盯着皇甫德参问道:“这事是在曲江池有,还是在其他地方都有?”
“曲江池因为长安东南,但臣察查,在东北,西北,西南,还有四处城门,都有儿童在传唱。”皇甫德参拱手,说道:“臣也是从早年过来的,对于这些谶言自然清楚,但是如今,其他都好,但多了一个‘五娘子’。”
皇甫德参早先是洛阳县尉,如今才一步步升为监察御史。
“五娘子?”李承乾侧身看向一侧的帷帐之后,平静的说道:“丘神勣,你去查,五娘子究竟是谁?”
“喏!”丘神勣从帷帐之后站出,走到皇甫德参身边,低声道:“皇甫御史,一起去吧。”
“喏!”皇甫德参抬头看向皇帝,李承乾轻轻点头。
等到两人的脚步声离开,李承乾才平静下来。
这件事,他处理不了。
得父皇处置。
第427章 你对李君羡无恩,你要施恩于他
甘露殿中,李世民靠坐在软榻上。
奏本翻开放在他的双腿上。
“皇帝,你知道什么是谶言吗?”李世民转身看向李承乾。
“知道。”李承乾拱手,说道:“谶言是上苍对未来的预言启示,预告天地未来,但也有野心人捏造谶言,意图达到不轨目的。”
谶言对李唐而言并不陌生,当年高祖皇帝起兵反隋,直至征服天下,有一句谶言始终跟随。
“桃李子,洪水绕杨山。”李世民轻叹一声,说道:“谶言预示无差,最后也的确是李姓得到天下,但瓦岗李密,唐王李弘芝,都是为王先驱,世人也曾被其迷惑,但天命最后归了我们这一脉。”
“儿臣知道,当年在杨广登基之初,这一句话谶言便已经出现,只是杨广得天下之初,正值志得意满,即便是有术士劝告他杀尽天下李姓之人,他也并未理会。”李承乾轻轻拱手。
“杨广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李世民微微抬头,说道:“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还有遍及天下的李姓子弟,又哪是那么好杀的,更别说彼此姻亲勾连,便是他杨广和我李家也是姻亲之属。”
李世民点点头。
“然而即便是如此,真正的天命之人,也很难确定。”李世民淡淡的摇头,目光看向跪在殿外的武媚娘说道:“唐传三代,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若真要此言而论,朕应该杀尽天下姓武之人才对,不管男的女的……”
殿外的武媚娘猛然间一个寒颤,然后沉沉的叩首下去。
李世民转头看向李承乾,面色沉稳的问道:“皇帝,是你,你现在会杀了李君羡吗?”
李君羡,李五娘子,武昌郡公,早先被封武连县公,河北武安县人,曾任左金吾卫中郎将。
怎么看,所谓的“唐传三代,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也不可能什么真的女王代有天下,所以要么是姓武的,要么就是李君羡。
“不会!”李承乾很明白,这个谶言,真正指的就是武媚娘。
李君羡,说好听点,是为王先驱,说不好听点,就是替死鬼。
“武昌郡公自大唐建国之初就跟随父皇,在介休打破宋金刚,东伐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北抵突厥,任左金吾卫中郎将,管理禁军,守卫玄武门,讨伐吐谷浑,多年来护卫左右,功勋卓著。”李承乾拱手,道:“儿臣又怎么会因为谶言,而擅杀功臣。”
李世民目光看了两侧的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一眼,然后点头道:“你继续!”
“是!”李承乾深吸一口气,神色严肃的说道:“抛却之前那些,武昌郡公如今已经年纪已然不小,再有十年,儿臣便会让他彻底的放下军权,然后归乡养老。”
“曹叡也是这么想的。”李世民轻轻地看了李承乾一眼。
李承乾摇摇头,说道:“那不一样,司马之心,如今看来,阴险狠沉,谋算惊人,但李君羡呢,他在多年征战之中,是以勇力称雄,几番大战,总是冲锋最前,说他有司马昭的野心和算计,儿臣很难相信。”
李世民点点头,然后继续问道:“如今情况便是如此,你呢,你会继续让他做右卫将军吗?”
一句话,李承乾沉默了下来。
十六卫,左右卫最强。
虽然左右千牛卫,左右金吾卫,都另有职司,也多受帝王信重,但在对外征战事中,不论是哪位帝王,用来征伐天下的主力都是左右卫。
李君羡如今任右卫将军,权限所定,他在长安城四周,掌管五千有些骑兵,随时可调动八百骑兵。
若是假传圣旨,恐怕长安洛阳两地的上万右卫骑兵,全部都在他的调动之下。
如果他真的心思一动……
“谶言这种东西,其实最可怕的不是什么预言未来。”李世民淡淡的看向殿外,然后轻声说道:“最怕的是他动摇人心的能力,那‘桃李子’的谶言,杨广登基之初便有,为何前隋末年才爆发,一方面是杨广横征暴敛,另一方面,何尝不是有人自己代入了那谶言,被谶言迷惑了自己心智。”
“父皇所言有理,但若是真的因此杀人,恐怕会有不教而诛之嫌。”李承乾微微抬头,有些担忧的说道:“若是此后,任何人编造谶言,构陷他人,那岂不是朝中争斗将永无止休。”
前世,李君羡就是这么死的。
朝中争斗,皇帝能够控制还好,一旦皇帝失去控制,朝中争斗不休,那么什么手段都能够用的出来。
“你打算怎么办?”李世民盯着李承乾。
“先将李君羡调任左金吾卫将军,这谶言联系到他,是在长安城四周先起来的,然后才传入城中,这才让人无法阻止,所以,便让他去查,看看能不能查出究竟是谁在暗中阴谋算计。”李承乾神色冷了下来。
现在这个时候,在长安城弄这些阴谋手段,目标其实不多。
“你觉得可能是谁?”李世民平静的问道。
“儿臣不妄加揣测,让李君羡自己去查吧,查出谁,就灭了谁的三族。”李承乾神色严肃的看向李世民,说道:“任何妄动谶言的人,都该死。”
“好!”李世民点头,阴谋者都该死。
“现在左金吾卫已经有两位左金吾卫将军,你打算将谁调出去?”
“李君羡如今任左金吾卫将军,长安城中还是有人制衡的好,戴国公就别动了,宿松县公如今人在安西,随时可能杀入吐谷浑,这个时候调他任右卫将军,更适合一些。”李承乾眼神思索的抬头。
“便如此吧。”李世民点点头。
“是!”李承乾躬身,说道:“儿臣这就去召见武昌郡公。”
“等等!”李世民摇头,叫住李承乾,问道:“你和李君羡关系如何?”
李承乾一愣,随即说道:“有过几次共事,儿臣说话他会听,但仅此而已。”
“他们那些瓦岗降将,不是不能用,但你要会用。”李世民稍微松了口气,说道:“像英国公,他做你的太子左卫率多年,身上你的烙印很重,所以不需要担心什么,但李君羡,你还是等等,等他听到这些谶言再说,看看他的心思,若是他前来请罪,你再去看他,但若是他不来请罪……”
“儿臣懂得。”李承乾神色严肃起来。
若是李君羡觉得自己没错,连请罪都不请罪,那他就真的该死了。
不要说什么心胸坦荡,遇到了这种事情,从来没有心胸坦荡的,有的只有被谶言迷惑了心智。
做贼心虚。
那样该如何弄死李君羡,一旁的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有无数的手段。
“如此,儿臣告退。”李承乾起身,微微拱手,然后才转身朝殿外走去。
武媚娘跪在地上叩首,看着李承乾的脚步从面前走过,一直绷紧的心弦,终于稍微松了口气。
太上皇心中闪过杀她的念头。
武媚娘身体微微有些颤抖。
反而是皇帝,更加宽容一些。
“陛下仁孝。”内殿之中,长孙无忌抬起头看向李世民道:“诸事依旧向陛下请教。”
“他是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李世民摇摇头,轻声一声:“这种事情,谁也不知道最后的结果会是怎样?”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相互对视一眼,面色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