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1092节
他们舟车劳顿,邓子龙只给他们准备了热水洗漱,就让他们先休息,晚上准备了丰盛的酒宴招待他们。
邓子龙只是亲自安顿巴克尔一行人,至于带来的苏禄国士兵,自然有下面军需的人安排,苏禄国带来的大量粮草也都搬进军中粮库。
之后,邓子龙就带着林百户去了自己营帐,他要详细了解他们这次远行发生的全部事情。
自己带兵围剿海盗,对方国王都亲自来了,是在有些不对劲。
大帐中,让人给林百户端上茶水,让他心喝点水,吃了两块点心,这才开始了解情况。
虽然,他们之前的经历,邓子龙已经详细了解过了。
只是,当时还在问他们的经历,那米格尔就带着船来了。
他只能匆忙先安排如何糊弄夷人,就没详细了解情况。
是的,在米格尔到来时,先前回来报信的水师战船已经和他们相遇,并被带回这里。
邓子龙很鸡贼的没有说出还有五千大军即将抵达的消息,自然就让西班牙人做出一些误判。
实际上,若是真让西班牙人知道大明还联系到苏禄国出兵,已经在菲律宾有了七千人的军队,他们会选择怎么做,还真说不好。
毕竟,大明的影响力、号召力他们已经领教过了,没别的心思真不好说。
召集千多人,多少还算在他们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一开始,那个巴克尔国王就说要跟过来吗?”
仔细听完林百户讲述他们这段时间的经历后,邓子龙就直接问出他思索良久的问题。
“这个.”
林百户略作迟疑就答道:“大人,当天,巴克尔国王并没有说要随我一起过来,只说要派出国中两位将军率军随我来。
第二天也是,不过到傍晚,他在王宫再次设宴招待末将的时候,他才提到这个事儿,说是想亲自带兵过来。
等围剿了林凤海盗集团,还想随我们船队回大明,朝贡大明天子。
还说多年没有朝贡了,担心大明已经把他们遗忘,所以打算亲自前往大明,述说这些年的情况,并非他们苏禄国不愿意朝贡,而是缺乏渡海大船。
他这个请求,末将是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只能把人带过来了。”
“无妨。”
邓子龙挥手笑道,示意他不必担心什么。
藩属国去大明朝贡,其实大明从未拒绝,还都以礼相待,所以并不犯忌讳。
“你观察,这些日子苏禄国国内是否安定?”
邓子龙又问道。
“还算好,准备期间末将也和手下逛过苏禄国王都,感觉还算繁华,也没听说国内有什么地方混乱,或者有谋反的迹象。”
林百户立即说道。
他眼中的苏禄国,其实还算不错,至少当的起国泰民安四个字,老百姓似乎也很忠心他们的国王。
至于原先的两家王,都是因为各种原因绝嗣,才没有传承下来,过去三王并立的体制变成一王独裁。
不过,这样的体制,其实更加符合林百户这些人的心思。
大明不管是官府还是地方百姓,其实也都信奉天无二日的说法。
小小一个苏禄国,怎么能够有三个国王并立。
当然,这也就是下面人这么认为,如果是内阁阁臣,不管是张居正还是魏广德,亦或者其他人,都不会这么认为。
外藩,事儿越多越好,王,越多越好,这样他们的实力才会被分摊下去,变得更加弱小,事事都要仰仗大明。
魏广德能够说服宫里宫外掌权者,还不就是因为莽应龙已经几乎统一了东南半岛,要是任由他继续发展,等那里被他占领完毕,视线可不得看向东北方向的大明。
不能再养虎为患。
不管大明官员多么看不起西南蛮夷,但也知道要尽力避免他们做大,成为影响大明西南稳定的因素。
魏广德都把辽东总兵安排过去了,费了这么多精神,自然也要有实际效果才好,分割东吁王朝,让他们恢复原来的样子才是最好的情况。
“人都安顿下去了?”
邓子龙看向自己的军需官问道。
“苏禄国的士卒都安排在北面扎营,距离这边较远。”
那人当即抱拳答道。
“通知下去,大家嘴巴封严实点,千万别再米格尔来的时候说漏嘴。”
邓子龙只是吩咐道。
至于巴克尔的到来,好吧,这不是他该关心的事儿。
等俞大猷来了,让他安排好了。
邓子龙如是想到。
第1007章地图
“大人,海边传回消息,夷人的船来了。”
安顿好苏禄国国王和他带来的军队已经过去两天,这天邓子龙正在军帐里思考接下来的应对之策,帐帘掀开,一个亲兵进来禀报道。
听到是米格尔来了,邓子龙当即起身就往外走,边走边吩咐,让他们派人去找林百户等人去苏禄国国王那边。
邓子龙当然不会在此时暴露他们的实力,苏禄国这张底牌他要在最后才打出来,现在可不是让夷人知道他们到来的时候。
苏禄国军队的营盘,是在距离明军大营十余里外,中间有树林阻隔,不过去就根本发现不了。
苏禄国王的营帐,也是安排在那里,用邓子龙的话来说,就是方便巴克尔指挥他手下的军队。
能够住在自己军队之中,巴克尔自然也是高兴的,这代表着他更加安全。
现在邓子龙安排林百户去巴克尔那里,也是为了稳住他,免得他听到消息跑到前面军帐来。
巴克尔此行的目的,邓子龙在当晚酒席上已经猜出个七七八八。
在喝酒后,巴克尔在听到邓子龙吹嘘他治国能力的一通彩虹屁后,终于还是忍不住向邓子龙诉苦,其中主要就是要面对来自吕宋岛上西班牙人的威胁。
因为苏禄国面临巨大的外部威胁,所以在知道大明需要他提供帮助后,就义无反顾选择全力帮忙,借此和大明恢复联系,得到来自大明官方的支持。
既然知道对方的目的,邓子龙自然也就可以放心。
大明要不要为苏禄国背书,这不是他一个军将可以决定的事儿,得京城的大老爷们才能决定。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完成此行的目的。
所以,邓子龙拍胸脯告诉巴克尔国王,他在完成追剿林凤海盗集团的任务后,带他回到大明,请求觐见大明皇帝的事儿,没有问题。
巴克尔也不担心到了大明会回不去苏禄国,此前苏禄国三次出使大明,使臣大明都派出战船送他们平安归国。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大明看似对他们完全没有觊觎,没有要占领他们苏禄国的意思。
否则,早些年大明就该派出军队到来了,而不会拖到百多年以后,还是因为追剿海盗才意外来到苏禄国。
没有侵略的企图,对于这样的天朝上国,苏禄国自然也是全心全意奉承的。
还能有比这更好的事儿吗?
没有。
邓子龙到了海边,接到米格尔中尉到了营帐,让人准备面巾擦汗,又让人泡好茶送上。
“亲爱的邓,我国撒韦拉司令官已经同意了你们的建议,北面由贵国负责,我们只负责东面和南面的防御。
海上依旧是我们组成联合船队进行封锁,突袭海湾,击毁海盗林的船队,让他们不能再坐船离开这里。”
休息片刻,米格尔就拿出撒韦拉司令官的书信,也可以算是一份手令。
不过在这个时候,西班牙人貌似也不想节外生枝,让明国人误以为他们要侵夺他的指挥权,所以是以司令官书信的方式向邓子龙确认他们的计划。
邓子龙接过来看了眼,上面是用他看不懂文字写了很多东西,不过在下面,还是贴心的汉字翻译了书信的意思。
大致意思,和米格尔告诉他的没有差别。
显然,西班牙军营里,应该是有熟悉汉人官场的人,所以才会给他们这个建议。
或许,他熟悉的不是大明的官场,而是前朝的。
但实际上,中国朝代更迭中,有一点始终不会有太大变化,那就是官场。
因为所谓的官场,始终都是有千千万万读书人构成的,他们通过读书了解前朝旧事,知道怎么样给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也就是皇帝可以换,但是当官的还是那些人,读书人。
后面还有一份西班牙人绘制的附近地图,上面详细标注了明军要负责防守的位置。
看到这份地图,一开始邓子龙还有些迷糊。
毕竟,西班牙人会知道地图,和大明国内使用的地图,多少还是有区别的,不习惯也正常。
在米格尔一番讲解后,邓子龙也很快就熟悉了西式地图的辨认。
和明军自己绘制的地图两相比较,邓子龙竟然隐隐觉得,似乎西班牙人的地图更好一些。
毕竟,大明自己绘制的地图,很多时候考虑美感而非实际,到了地方以后会发现和地图标记相差甚大。
不过,观看夷人地图,邓子龙首先还是注意到地图上标注的点和由这些点划出的一条条直线。
对于这些点和线条,邓子龙也询问了用途,不过得到的回答是什么线,按照什么规律画出来的。
或许是因为米格尔也不大懂,或者认为没必要详细解释,毕竟东西方文化差异很大,若是解释就太麻烦了。
当然,如果魏广德在这里,就会大致猜到,其中一些线条可能就是这个时代的经纬线。
而地图上标注的一些点和直线,则是测定位置用的,实际上这是西方这个时期航海图上必须要标注的东西。
因为现在来到菲律宾的西班牙人,大多都是海军官兵,所以他们更加熟悉航海图,顺手就把这种海图上常见的图形也画在了地图上。
虽然地图其实都是遵从数学法则用图画和符号代表索要表达的东西,但绘制方法东西也有差异,中国古代绘制地图的的方法独树一帜,与西方绘制地图的方法一样。
西方在很早的时候,其实就怀疑地球是圆形的。
当然,这个理论只是一些学者私下讨论,并不敢公开说。
但是,因为有了这个理论的支持,所以西方绘制地图的时候,很高就创造出所谓投影法帮助绘制地图,其中喜帕恰斯创立投影法,提出将地球圆周划分360度。
在西方,古希腊时期的地理学家开始使用航海图制作技艺,随后又发展出兴趣点法、三角测量法等多种制图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