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1125节

  因为,在此以前,他也是这么对这些人说的。

  此时推翻自己原来说过的话,那现在说的话的可信度,也是值得怀疑的。

  不过他的尴尬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邓子龙已经大声对城楼下的百姓喊道:“朝廷旨意,若是被海盗裹挟的无辜百姓,自然不算是海盗同党,应验明身份放回。”

  邓子龙的话传到下面百姓耳中,大多数人却是不信的。

  毕竟,谁说的,谁又认识他。

  这一刻,大家的眼睛都盯着站在墙头上的林逢春。

  不过,现在有了邓子龙的话,林逢春说话的胆气也就足了,至少有人背书,就算说错了,貌似而他关系也不大。

  于是,按照邓子龙的话,林逢春就这么想着下面喊道。

  费了不小的功夫,才终于把城楼下聚集的百姓数百名百姓劝服,让他们又原路返回。

  等这时候邓子龙才想起那些逃出城的海盗,已经晚了。

  他丢下这边散开的百姓,邓子龙跑到外墙墙头向外张望,除了吊桥下不时传出几声哀嚎外,北城外已经看不到逃走的海盗。

  “唉。”

  邓子龙右拳狠狠砸在左手掌心,他知道这次怕是放走了大鱼。

  也就是在这一刻,陈璘派来报信的人终于到了。

  “你说什么?林凤不在宅子里,爆炸也是宅子里发生的,是陷井?”

  先前下面堵着无数暴民,着明军根本没法靠近城墙,只能等到人群渐渐散开,他才敢往这里跑。

  不过显然是迟了。

  “来人,马上跟我去追。”

  这时候,邓子龙心中懊悔不已。

  跑了林凤,自己的功劳怕是泡汤不说,还会有罪责加身。

  就在这是,远处出现一处光电,随后越来越大,变成一条长龙。

  看到这幅景象,邓子龙心中一动,他知道这是大营里派出的第二波支援到了。

  “放下吊桥。”

  邓子龙大手一挥,对身边的亲兵下令道。

  增援到了,不可能还把吊桥高高挂着,不让人进来。

  现在又有了可以调动的兵马,也可以马上派出这支部队去追击逃走的海盗。

  下完命令,邓子龙又对旁边的士卒问道:“知道刚才跑出城那伙人是往哪个方向去的吗?”

  事才邓子龙有些指挥失措,只关注城下战况,忘记注意那伙出城海盗去向了。

  不过也没关系,手下这么多人,总有人看到了。

  果然,不远处就有亲兵过来禀报道:“将军,人是往东北方向去的。”

  “东北?”

  邓子龙先是微愣片刻,随即脑海中就勾勒出玳瑁城北面,特别是东北面的地形图。

  来到这里多时,他早已把周围地形完全掌握,只是在瞬间他就意识到海盗可能选择的逃跑路线了。

  “那条河有蹊跷。”

  邓子龙嘴里呢喃一句,他知道那条河,明军也沿河搜查过,没有发现海盗巢穴,但是也没有继续深入。

  显然,海盗选择在这里筑城,除了海湾的优势外,那条淡水河也是原因之一,甚至他们可以顺着河道进入吕宋岛内陆。

  此时,邓子龙还没有意识到林凤只是在这类布置了一些小船,在他们搜索的时候,海盗就驾船往里面跑去,明军自然发现不了。

  而林凤的打算,则是直接坐小船逃离这里,这是邓子龙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

  或许,也正是因为谋算上天然存在的差别,导致原本历史上他在大明抗倭援朝战争里,在和日本海军激战中战死。

  不过,就算是俞大猷在这里,怕是也想象不到,林凤胆大到居然敢驾小船逃离吕宋。

  这种胆量,除了海盗外,别人还真不敢尝试。

  邓子龙下了城楼,此时吊桥落下,没理会正在等待救治的伤员,他直接奔出城门,对过来的门崇文喊道:“门将军,你来的正好,马上调一队人马往东北方向去追,有伙儿海盗从那个方向冲出城去,我怀疑里面有林凤。”

  “什么?”

  门崇文闻言就是一惊。

  这次他们到来的目的就是抓林凤,若是在这样的大好局势下还让林凤走脱,干系可不轻。

  “邓将军,你说林凤可能往东北方向去了?”

  门崇文身后的王望高急忙开口问道。

  “刚才城中混乱,有伙儿海盗杀出北门往东北方向去了,应该是那条河里有他们布置的船只,毕竟尽快追赶。”

  邓子龙说道。

  “那好,我带人去追,王望高,你走前面,附近地形你熟悉。”

  门崇文当即扭头对王望高下令道。

  “跟我走。”

  王望高此时也是立功心切,当即带人就往东北方向追了出去,门崇文带着明军还一部分当地仆从军也紧随其后。

  剩余千余当地仆从军被邓子龙接手,开始派到明军控制的街道巡逻,避免再有百姓聚众冲击城门。

第1033章最后的攻防战

  “跟我走。”

  王望高立功心切,带人就往东北方向追了出去,门崇文带着明军还一部分在当地招募的仆从军也紧随其后。

  剩下的千余名当地仆从军被邓子龙接手,立即派到明军控制的街道巡逻,避免再有百姓走出家门,聚众冲击城门。

  吃了这次教训,邓子龙是再不敢疏忽大意了。

  而王望高带着人急速奔向明军和夷人军营的空档位置,这里其实算不上宽阔,不过里许,两边军营也都有人日夜把守,要想神不知鬼不觉从这里穿行,其实并不容易。

  不过,当王望高带人赶到这里的时候,见到的却是地上零零散散几具尸体,有仆从军的,也有明显是海盗的穿戴,甚至有两具明军士卒的尸体。

  显然,对方已经从这里冲过去了,一小旗的兵马,哪里能够挡住这么多逃命的海盗。

  “他们过去多久了?有多少人?”

  到了明军军营栅栏前,王望高大声喝问道。

  军营里还有明军士卒带来的当地人仆从军,不过他们已经不敢冲出军营迎敌,只能固守营寨。

  见到有明军赶来,领头的小旗快步上前,隔着栅栏答道:“回大人,约摸半柱香前有数百海盗突然出现在这里,想要往外冲。

  营外巡逻的弟兄们已经很努力了,但是敌众我寡,根本拦不住。

  小人只能带着本部士卒靠着营寨勉强维持,不让他们进来偷营,也派人向中军求援”

  “那他们往哪个方向去了?”

  王望高不想多言,直接了当问道。

  本来现在主要兵力都投入到攻城战之中,军营兵力空虚,就算消息传到俞大猷那里,怕是也抽不出更多的人马赶来支援。

  毕竟就在明军大营之后,还有粮草辎重需要有人看守,那里剩下的千余人是绝对不能动的。

  “他们往那个方向去了。”

  那小旗伸手指出一个方向,其实不管他怎么指,那里都是一条小河。

  不过,王望高在知道大致方向后,马上带着人就往那个方向追去。

  在这些残兵败将还在犹豫,要不要打开这里的侧门,出去给同袍收尸的时候,远处又是一条火龙游了过来。

  和刚才对话差不多,门崇文只是简单问了突围海盗逃跑方向,就带着人马向那里追了过去。

  等门崇文带领的兵马过去以后,小旗官这才缓过劲来,一脚踹在身旁一个仆从军的屁股上,吼道:“还不马上去开门,帮弟兄们收尸,没点眼力劲。”

  刚才他担心还有海盗冲过来或者那群海盗又杀个回马枪,现在不怕了,过去了两队兵马,那后面再出现海盗的可能性就很低了。

  那个挨踢的吕宋并没有因此恼怒,而是嬉皮笑脸的数着小旗官听不懂的吕宋话,一副谄媚的样子,一路小跑过去打开了军营小门,又招呼着其他人跟他出去收拢那些尸体。

  就在这时,军营里有快马过来,后面还有百余名明军跟随在后。

  “大帅。”

  看到来人,小旗急忙跪倒行礼。

  “起来,你说有倭寇从这里冲出去了,我来问你,他们有多少人?可知带头是谁?过去多久了?”

  赶来的正是南海水师俞大猷,他还没有收到玳瑁城的报告,只是听到军营里有人送来消息,东营外有海盗向外突围。

  听到这个事儿,俞大猷本能的感觉不好。

  不过,此时他更多的考虑还是会不会是东门那边的海盗眼看事不可为,开了城门往外逃窜。

  只是不管什么情况,他都要亲自过来看看,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和邓子龙的担心一样,俞大猷也潜意识的认为,这伙出逃的倭寇,里面很有可能就有林凤那厮的存在。

  “大帅,那伙海盗有二三百人之多,我们势单力孤,实在没办法拦下他们”

  那小旗还要纷说,就被俞大猷不客气打断,道:“过去多久了,他们朝哪个方向去了。”

  那小旗官被打断说话,也是不敢吱声,急忙又说了刚才的说辞。

  就在俞大猷要纵马追过去的时候,那小旗官还算机灵,马上又说道:“先前已经有两位大人带兵追过去了。”

  “谁带的兵马?”

  俞大猷一愣,现在大营里可没什么兵马可派,他也没有安排人带兵去追,谁去了?

  “前头那一位是个百户,后面那个好像是我们门崇文门将军。”

  那小旗不认识王望高,但是门崇文还是知道的,毕竟军营里的将军就那么些,以往操练的时候也不是没见过。

  就算是俞大猷,他其实也没机会出现在他的眼前,不过就是平时他巡视军营的时候见过,被人一说谁是谁,也就记住了。

  话听进俞大猷耳朵里,他一下子就猜到个大概。

首节 上一节 1125/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