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1148节

  也正是因为有葡萄牙人的牵制,亚齐王国虽然想要吞并整个苏门答腊岛,但是在巴章王国没有内乱前,依旧没能力南下夺取旧港地区。

  俞大猷现在谋划的就是明军船队出现在旧港以后,周围包括在马六甲的葡萄牙人和巴章王国,还有雄心勃勃的亚齐王国会采取何种态度对待大明。

  大明的目标是缅甸,不是南洋,南海水师没时间耗在旧港。

  因此,尽力避免围绕旧港爆发战争,才是俞大猷的最优选项。

  俞大猷不由得想到之前王诏说的,他把船队开进海湾,直接就把彭加丝兰海湾里西班牙舰队吓得腿软的事儿。

  虽然肯定是夸张了的,但几百艘战船往哪里一方,不说遮天蔽日,但确实挺唬人的。

  “那就去旧港前,先把爪哇中部的梭罗转一转,之后再去马六甲城外海走一圈,最后才停靠在旧港。

  至于亚齐王国那里,船队北上缅甸的时候,就会从亚齐王国经过,到时候船队在班达亚齐附近过一下,彰显武力就足够了。

  这样一圈下来,相信南洋这些弹丸小国就该知道旧港能不能碰了。”

  俞大猷嘴里喃喃低语道。

  大明虽然很长时间没有顾忌过南洋诸国,但是打探南洋的情况还是易如反掌的。

  巴章王国掌控的区域主要是爪哇岛及苏门答腊岛大部,还有附近一些小岛。

  不过现在爪哇岛上马打蓝地区贵族已经不稳,随时都可能发动叛乱,所以现在驻扎在苏门答腊岛上的巴章王国士兵大部分被调回爪哇,防备可能发生的叛乱。

  而野心勃勃的亚齐王国也因为被葡萄牙人牵制,不敢又发动对旧港的袭击。

  至于南海水师船队南下的道路,就沿着吕宋岛往南走,沿着巴拉望岛过泥丸,也就到爪哇了。

  说起来,这样的安排也非常顺路,不会耽搁时间。

  “来人,去把邓子龙叫来。”

  俞大猷忽然对着屋外喊道。

  “是”。

  门外亲兵答应一声,就急匆匆往海港方向去了。

  邓子龙到来的时候,已经过去差不多一个时辰,他是在船上被俞大猷的亲兵叫回来的。

  “大帅,不知唤末将有何吩咐。”

  邓子龙进入大堂就抱拳行礼道。

  “上次交给你的人,你可以和他了解旧港的情况?”

  俞大猷口中之人,自然就是飞龙国派到大明来的使者,最后是被锦衣卫带回京城。

  在确认他们确实想要投降后,又被送到东南,交到俞大猷手里。

  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让他联系他的那些同伴,方便招降他们。

  邓子龙已经被确定要留在旧港,自然需要从他口中获得更多信息,于是俞大猷就把人交给了邓子龙。

  “末将已经了解过了,他们现在残余部众不过三千来人,根本就没他们吹的那么多,还什么近万人。

  之前他们到了那里,就和巴章王国的军队打过一仗,死了不少人,后来想染指旧港,又和那里的汉人交战。

  汉人手里有一些不知是葡萄牙还是西班牙交易过去的火器,又死了一些。”

  邓子龙把了解的情况说了出来,听得俞大猷直皱眉。

  这么重要的信息,他不明白为什么锦衣卫居然没有查清楚。

  其实,这也是刘守有自己啄了眼。

  这个叫张南的,一开始就显得和配合的样子,毕竟是来投降的,做出一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样子。

  都不用锦衣卫审,直接竹筒倒豆子都说了。

  只不过,其中有少量是假的,锦衣卫也就被瞒过了。

  对于这么配合的人,锦衣卫也没法给人上刑具伺候不是。

  倒是邓子龙留了心眼,连着请他喝了三天酒,灌醉了就问,问来问去才发现破绽。

  “三千多人,那就好,他们也不用再回去了。”

  为了朝廷的脸面,张琏旧部的消息京城一直压着没有传出消息来。

  至于这些人希望活着回到大明,其实从一开始就不存在于明朝统治阶层眼里。

  要报守住秘密,自然是人都死光了才好。

  也不是魏广德、俞大猷等人心狠,还是那句话,为了朝廷的脸面,这三千多人是必须牺牲的。

  就算经过缅甸战争,他们能活下来,也只能生活在缅甸或者旧港,终生不可能踏上大明的土地。

  之前想着人多,俞大猷心里多少还有些不忍,要送这么多人去死。

  “你谋划一下.”

  今天叫邓子龙来,就是说南下旧港的事儿。

  有些知道,有些邓子龙不知道。

  南洋虽然陌生,但是海图还是见过的。

  俞大猷把计划的航线一说,邓子龙心里就有了谱。

  “到时候你作为先锋,带领船队南下,到爪哇岛的行程,可以从苏禄国那边找到向导,或许那里也有去过旧港的人。”

  “末将明白了。”

  “好好计划一下,好为大队做向导。”

第1051章主攻和主守

  大明云南布政使司,永昌府保山城。

  “公爷,罗副使,外面五军都督府左都督李成梁到了。”

  今日,黔国公沐昌祚招来云南道分守永昌府巡按御史罗汝芳商量针对缅军的布防事务,就在两人谭纶只是,外面忽然有国公府护卫进来禀报道。

  “左都督,李成梁,他们到了?”

  沐昌祚一听,先是吃了一惊,随即有些迟疑着又问了一遍。

  “是的公爷,人已经到府门外了。”

  亲卫急忙又说了一遍。

  “快,开中门请进来。”

  沐昌祚已经起身,身旁的罗汝芳也是跟着站起来。

  那报信的亲卫此时转身往外跑,而沐昌祚和罗汝芳也跟着快步追了出去。

  沐昌祚有自己的消息来源,说是刺探京机也好,观察京城风向也罢,反正黔国公府虽然看似常年不在京城,但是却时刻关注着京城的一举一动。

  每年投到这条消息渠道上的银子,也是不少,定期都有快马驰驿把京城的消息传递到云南。

  所以,虽然李成梁来到的消息,沐昌祚还真不知道,可是京城里关于此次云南之事的命令,却是在昨日就传到他的耳中。

  李成梁手里可是有内阁牵头,由兵部、户部和吏部盖章的文书,可以调动云南及周边所有兵马,府库钱粮和兵备道官员的临时任免。

  是的,官员任免是临时的,但有这个权利,落实还得飞报京城等待吏部下文。

  兵备道,五品衙门,官员自然是吏部任免,虽然衙门属于兵部管辖。

  有张居正默许,吏部尚书张瀚也顺理成章的点头,签字盖章。

  毕竟,当初吏部尚书这个位置,本来是轮不到他来做的,全靠张居正出面周旋一番才成功让他上位。

  说起来,张翰虽不是湖广官员,但也算得到张居正器重、提拔的人。

  当初看上吏部的,可还有工部的朱衡,论资历他是够的,不过因为魏广德的关系,加之张居正要推动改革,手里就必须握着官员的任免大权,否则根本很难成事儿。

  至于朝野公推最有资格出任吏部天官的葛守礼,几乎同时被首辅和次辅嫌弃。

  就葛守礼那认真做事儿的性子,真要让他去了吏部,怕是他们两个人私下里关于官员任免的商议,都要作废了。

  有些东西,在葛守礼眼里,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沐昌祚和罗汝芳到达一门的时候,李成梁下马已经上了台阶,两人急忙上前见礼。

  “沐国公,罗副使,成梁有礼了。”

  不过李成梁见到两人过来,却是抢先一步抱拳行礼道。

  “李都督说哪里话,倒是我等失礼了。”

  沐昌祚急忙说道,随即就还礼。

  而一边的罗汝芳也是面带笑容说道:“李都督兵贵神速,到来我们居然还不知道,确实是我们失礼了,没能出来恭迎。”

  “本官收到京城军令,不敢耽误,连夜从永宁州出发,就是要赶到永昌了解现在边境情况。”

  见礼完毕,沐昌祚请李成梁进入府中,边走边说。

  “李都督可去了昆明?”

  罗汝芳问道。

  “顺路自是去了昆明,已经见过王巡抚了。”

  李成梁淡淡开口说道。

  等三人进了大堂,李成梁又介绍了身后跟随进来的儿子李如松和李如桢。

  其余的儿子,此时正督着三省大军进入云南。

  李成梁日前接到京城来的军令,当天就带着俩儿子马不停蹄西进云南。

  先是到了昆明,拜访云南巡抚王凝,出具了京城来的文书,安排云南官府即可动员省内所有卫所备战,同时还要云南全境府库做好准备,随时供应大军所需粮草辎重。

  而运输这些物资所需要的民力,自然也都着落在王凝头上。

  征发民役,本就是地方官府的职责之一。

  把后勤重任丢给王凝以后,李成梁这才又马不停蹄赶到保山城。

  如果放在以前,他肯定是要直接去麓川或者盈江的,因为那里最靠近大明和孟养的边界。

  可惜,这些地方现在其实还是土司在管理的地盘,大明并没有实际控制当地。

首节 上一节 1148/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