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1167节
至于那些官儿员口中的朝廷,他们没有接触过,也不想去接触。
毕竟,他们没有莽应龙那样的雄心壮志。
也只有那些野心勃勃的人,才会有联系明国朝廷的想法,毕竟有些事儿,确实还得是哪个什么朝廷说了才算。
但是明国官员也就那样,给了银子啥事儿干不了。
“大王,对付那帮人,除了用银子玉石买不下昆明,我估摸着就没有他们不敢卖的。”
又有心直口快的人直接说出了这些土司这些年对付云南官员的办法,引得周围人一阵交好。
“我本来还想让大家休整休整的,不过看来都等不及了,呵呵.”
莽应龙开口说道。
这是真话,对付大明,他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轻松,但其实却没真把大明看轻。
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这就是莽应龙对外战争的态度。
藐视敌人,给下面人安心,可以稳定军心。
重视敌人,自然是不想阴沟里翻船。
这些年东吁王朝无往不利,可不就是因此吗。
“大家放心,大明的边境,对我来说根本就不存在,我们随时都可以跨过去。
云南那边,还有我们大家许多人的朋友,他们也是我的朋友。
实际上,我早就和他们有些联系,到时候大军到处,他们都会加入我们。
进了云南,我们的兵马只会越大越多。
昆明,我给你们都留了宅子,大家想什么时候住就什么时候住”
莽应龙只是给土司们透了一个底儿,那就是他联系了大明境内的土司。
但联系了什么人,他可不会在这个场合说出来。
不过,等他的大军到了,大家也都知道了。
这些年的准备,可不就是等这一天吗?
“还是休整几天,我们就去昆明。”
莽应龙大声对下面人说道,此时的他志得意满,眼前仿佛已经看到昆明的城墙,还有里面建造精美的屋舍。
那些,可都是他的,而那些汉人,还有那些明国的官员,都得从他的领地连滚带爬滚出去。
先拿下云南,再是广西,广东,然后就是
“爹,老三传来消息,思个已经被缅军抓住了。”
保山城里,李如松进来说道。
“也好,让他们动手,总好过死的不明不白的。”
李成梁听说思个落到缅军手里,只是淡淡说了句,随即就问道:“老二那边有消息了吗?”
“还没有,但是他应该不会有事儿。
孩儿了解过,孟定府那边就一个耿马土司有些麻烦,平时就桀骜不驯,不服朝廷约束。
如柏只要多防着一手,大军隐藏在孟定府就不会被发现。”
李如松小声说道。
对于云南这边的形势,李如松在具体参详排兵布阵的时候才感觉到头疼。
黔西到处都是土司的安抚司,几乎都是土司的地盘。
而恰恰,现在的大明官员也都极为忌惮这些人。
都不知道这些土司,到底那些已经是和缅甸私下里沟通联系过的,所以只能全部都防备着。
可想而知,不管是李成梁还是李如松,两人都感觉到了极大的压力。
太复杂了。
“父亲,你看是不是在大理府和景东府也做一些安排?”
李如松喊“爹”的时候,一般都比较随意,可是喊“父亲”,往往就预示着他对此事很郑重。
“你想退出土司的地盘?”
李成梁不以为意,依旧是平淡的语气问道。
“是的,这种环境下作战,需要考虑的太多了,孩儿都感觉头疼。”
李如松如实回答道。
“你说的,在辽东或许可行,毕竟那是咱的地盘,想封锁消息很容易。
可是在这里不行,都盯着咱们呢。”
李如松的考虑,李成梁其实早就想过。
不过让出黔西,那云南就无险可守。
没到山势险阻,如何限制缅军四处出击。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在黔西和缅军交战。
听到李成梁这么说,李如松自然不好再说什么。
他是想把战场简单化,可形势不允许,又有什么办法。
可能有人会说,云南是滇,贵州才是黔。
可实际上在明朝时期,云南的称呼既有“滇”也有“黔”,这种称呼的多样性反映了云南地区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特征。
具体来说,云南的简称“滇”来源于其历史上的滇国。
而“黔”则是因为在朱元璋的认知和设定中,“黔”字就是云南的代称。
这种称呼的变化和使用,既体现了历史上的行政划分和地理认知,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对云南地区的不同理解和称呼。
因为朱元璋是这么认为,所以大明的各种典籍,都把云南称为“黔”。
从世镇云南的沐家就被封为黔国公,其实就可以看得出来。
在明朝,云南被简称为“滇”,这个简称源于其历史上的滇国,但大多出现在地方文书上,而朝廷那边是不会这么用的。
李成梁一家初来乍到,自然也习惯用朝廷文书里的称呼,所以他们口中的黔西可不是贵州西部,而是云南西部地区。
“这几天你多注意下京城的消息,让老二老四去孟定,多少还是有些冒险的。”
在知道缅甸已经攻占孟养后,李成梁就坐不住了,来不及等京城的消息,就派兵秘密进驻孟定府。
同时为了保密,还让李如柏派兵封锁孟定府边界,就是放着耿马土司投敌叛国,把明军进入孟定府,意图绕道木邦的消息泄露出去。
毕竟,这么多兵马进驻,要封锁消息其实很难。
就算是李成梁亲自带兵,也没有把握把消息瞒下来。
这段时间,随着三省兵马陆续抵达,李成梁开始排兵布阵,安排部队驻防,命令都是让李如松去传达。
可以说,明军已经完成了前期的军事准备,就等着缅军打过来。
不过,京城的回信一直没有到,这就成了李成梁的心病。
眼下是好此办法做的准备,若是京城不同意,那就还得重新调整。
但是,孟养已经被攻破,留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现在的保山城里,只剩下李成梁和罗汝芳,罗汝芳是永昌分守巡按,现在就在负责明军的后勤军需,而原本云南总兵官沐昌祚已经被派出去巡视云南各府各卫所。
“爹,老二和老四都精的很,离开的时候我都嘱咐过了,不会有事儿的。”
李如松只能这么说了句。
“这些天我翻看了云南所有记录,怪不得缅甸那帮小崽子胆子是越来越大,也难怪朝廷要我过来一举灭了他们,之前朝廷的政策实在是失误太多了。”
李成梁叹气道。
“嘿嘿,朝廷不失策,朝廷也不会派爹你来这里建功立业。”
李如松对老爹的话却是不以为意,反而乐呵呵说道。
“主要还是云南远在遐陬,兴师动众势必影响很大,所需支出超出常规。
英宗时老将王骥征麓川,前后花费十多年,师老财匮,转饷半个天下,这个教训才是令朝廷不会轻易发布军事命令的原因。
这次出手,也是魏阁老预先备下云南及西南各省最近两年的赋役,就算如此,还要从周边各省调集钱粮支应才能展开。
之前,我们还漏算了一个事儿,那就是朝廷钱粮支应不是,会不会催促为父速战。”
不事到临头,往往会忽略掉很多东西。
这也是最近李成梁主要在做的谁人,查缺补漏。
虽还未开战,但钱粮已经如流水般花出去了。
主要还是西南此次调集的兵马有些多,达到十余万人。
“在这里,天南地远,地形复杂多险,我们熟悉的远程奔袭切断敌军粮道、退路的战法,怕是很难实行。”
李成梁淡淡开口,把最近他想到的话都和自己儿子说了下,临了又猛然想起什么,开口快速说道:“你还要从云南本地军卒中挑选那些野外经验丰富的,分派到各营去。
这边林子,和我们在辽东,还有贵州、广西遇到的不一样。
这边林子里毒虫更多,要各营都做好防护,不要出现大面积水土不服才好。”
昨天收到过老三李如桢的书信抱怨,说这边毒虫厉害,他被咬后差点丢了半条命。
幸好找到当地人配了草药擦拭才解决,翻看之前的记载,王骥征麓川时也有类似情况,一些军营近半士卒因为水土不服不能参战。
“找罗御史联系商队,缅甸那边的向导现在就要找好。”
说到这里,李成梁看着李如松说道:“这两件事儿马上去办。”
第1065章魏广德失算
孟养城外,经过十余日的休整,各部缅军都已经疲惫尽去,重新恢复了雄雄战意。
今日一大清早,他们就在首领的指挥下在城外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