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1254节

  魏广德开口说道。

  “也好。”

  谭纶倒也不拒绝,直接点头应下。

  两人各自回了轿子,两乘小轿很快就向着南熏坊而去。

  今日魏广德联系了陈矩,不过回话今晚要在乾清宫值夜,出不来,所以把时间约到明日。

  正好谭纶过来,也懒得他再找人了。

  “砰砰砰”

  滇西盈江江畔,数日前潞江岸边发生的一幕再次上演。

  缅王莽应龙寄希望的潞江防线自然是没有挡住明军的进攻,他前脚刚离开,明军后面就过江,半日功夫就攻克潞江城,继续尾随而来。

  滇西河网稠密,莽应龙虽然督军抢先渡过了瑞丽江,但还是被紧追不舍的明军给堵在了盈江岸边。

  “快,加快速度过河。”

  这次,莽应龙可没心思守在河岸边,安抚手下军士,他直接带着亲兵先一步过河。

  和他做出相同选择的,还有那些将领和土司首领,他们都选择抢先过河,避免被明军包围在对岸。

  甚至,他最为宝贝的象兵,这个时候也是顾不上了。

  什么是兵败如山倒,这就是兵败如山倒。

  即便,现在缅军的兵力和追来的明军还是半斤八两,但他们已经失去了回头再战的勇气。

  看着对岸乱糟糟的军队,莽应龙此时心里五味杂陈。

  为了拖延明军进攻速度,掩护更多人过江,莽应龙已经派出剩余的象兵部队断后,希望利用战象皮糙肉厚的特点尽力拖延时间,一开始他还有些担心对岸兵将不再听从他的号令。

  好在,传回来的消息还是让他放心,象兵部队集结了剩余二百多头战象已经向身后的明军发起进攻。

  此时,河对岸远处传来的隆隆炮声,显然就是明军先锋部队和断后的象兵遭遇了。

  想到费尽心思才练出来的几百头战象就这么白白损失掉,莽应龙心如刀割。

  “罕拔,孟波罗,你们到对岸去,组织士兵过河,现在他们登船速度太慢了。”

  因为对岸没有了什么首领,所以所有人都蜂拥堵在河岸上,缅军的运输船每次离开岸边都颇为费力,因为许多士兵都不愿意放过眼前求生的希望。

  “是,大王。”

  罕拔和孟波罗都抱拳应道。

  “如果,事不可为,你们就带着人沿着盈江从铁壁关退出明国。”

  眼前的盈江下游,一左一右分别是铁壁关和南牙关。

  周围都是崇山峻岭,也就是因为盈江的存在,才在江边有了小片空地可供大军行动。

  而其中最利于大军行动的就是南牙关,而铁壁关道路更加狭窄险要,非必要是没有大军通行的。

  而现在,缅王只能让罕拔他们从铁壁关离开,可见形势已经非常糟糕,不得不兵分两路,希望藉此分散明军追兵。

  这边,莽应龙一边紧急补救,安排有影响力的首领到对岸去指挥,另一边他还得为接下来的行程操心。

  过了盈江,要顺利进入孟养,还得渡过大金沙江。

  不过这段行程相信就会好许多,他已经给儿子莽应里发去命令,让他尽可能找到更多渡船。

  明军阵前,几十门佛朗机炮分两行错位排列,向着对面冲来的缅军战象开火。

  遭遇打击后,许多战象已经在阵中乱窜,相互不断碰撞,不时就有缅军从象背上被甩飞。

  “鸟铳准备,对准象背上缅军,射。”

  明军阵前,游击陈韬大吼道。

第1134章杀俘

  “鸟铳准备,对准象背上缅军,射。”

  明军阵前,游击陈韬大吼道。

  在缅军集结二百余头战象冲向明军军阵后,虽然有些惊讶于缅军此次的大手笔,但游击陈韬还是沉着应战。

  自从知道缅军战象的威力后,明军将官无不费心琢磨怎么对敌。

  几次和缅军战象交手的过程,也被他们仔细研究了个遍,逐渐也发现了战象的缺点。

  以往,汉人对战象兵,大多只能选择在特殊地点设伏,用火攻击败象兵。

  因为大象惧火,终究是禽兽,一旦被火攻击就会失去方寸,完全不再听驭手的话。

  可现在明军是在追击缅军,设伏放火攻的计策当然是行不通的。

  好在,就算皮糙肉厚,刀剑难伤,但终究还是怕疼。

  明军装备大量的佛朗机炮虽然不能对战象一击毙命,但对它们还是威慑力十足。

  远距离打不死,但能打疼它们,战象也会发狂失去控制。

  或许,在战象的思维里,继续前进就是要被疼痛折磨,那驭手就是想要他们去死。

  与其被驭手害死,还不如反抗一下。

  所以,明军火炮对准战象开火以后,原来还算整齐的队列立时就发生了混乱,战象相互之间不断碰撞,乱作一团。

  不过这次冲过来的战象实在太多了,还是很快就冲到明军阵前。

  以往,缅军调动的战象,也会看地形,一次是几十头到上百头不等,但这次显然超出了地形的承载力。

  冲的近了,陈韬也不敢怠慢,再次大喊道:“佛朗机炮全速开火,射杀这些畜生,虎蹲炮点火,射。”

  现在的明军,已经是火力全开,所有的火器几乎都已经用了上。

  除了强盾兵阵后面的弓箭手,可以说所有远程火力都投进去了。

  之所以不动用弓箭手,也是因为明军已经尝试过,箭矢对于战象几乎完全无效。

  是的,这些战象就好像野猪似的,浑身裹了一层厚厚的泥浆。

  湿润的泥浆还算松软,可干燥后就有些坚硬了。

  而且,就算没有这层泥浆,箭矢对于大象也是无甚杀伤力。

  甚至还有人提出过用火箭射象背上的栏子,那是象兵呆的位置,在那里他们指挥战象行动,还可以用箭矢杀伤敌人,用长矛捅刺周围敌军。

  可战象一直在移动,要想让弓手把火箭射到篮子里,还得引燃,这个就比较难办了,上面的士兵也会拔出火箭扔掉。

  就算是集结大量弓手,也是很难办到。

  所以,佛朗机炮依旧是明军对抗战象的利器。

  距离远了只能打疼,可近了击打到头部,还是可能把战象打晕甚至打死的。

  明军也不是没有击杀过战象,甚至在缅军败退后,还曾捕获过几头受伤的战象,不过其中只有两头还能用,明军也正在找人驯服。

  另外几头已经伤重,失去了战斗价值。

  此刻,明军炮手就在慌张的给佛朗机炮的子药筒装填弹药,即便是散热快的佛朗机炮,现在子药筒落在炮手手里,都已经感觉有些烫手了。

  实在是这一段的发射速度太快,看着不断逼近的战象,炮手们手里不慌才是不正常的。

  “砰砰砰”

  就在佛朗机炮手更换子药筒准备再次发射的时候,前方一排十几门虎蹲炮这个时候终于开火后,随后十几个明军炮手丢下虎蹲炮就快速跑了回来。

  “啊”

  “通通.”

  冲在最前面的几头战象,象背上有人掉落下来,是被明军虎蹲炮霰弹击伤后不慎掉下来的。

  “把木车推上来,快。”

  虎蹲炮发射,证明缅军战象距离明军军阵已经很近了,继续这样下去,军阵是一定会被这些畜生冲垮的。

  所以,陈韬只能把他们最后想到的办法搬了出来,那就是独轮战车。

  明军军阵泛起阵阵涟漪,出现了一条条通道。

  通道之中,几十辆前面插着一尺长矛的独轮战车被推到阵前。

  此刻,他们就被放在佛朗机炮旁边。

  战车上,已经堆满了引火之物。

  按照明军将官们的想法,点燃战车,推到战象面前,就算那些个畜生看不到火,可也能感受到火焰的温度,自然会畏惧不前。

  那些战车其实已经被当做一次性工具,点火以后几乎也不会再有回收价值。

  不过这东西造价便宜,对于明军来说也无所谓了,不就是叫卫所匠人再打造就是了。

  独轮车的制造,不要太简单,只需要一些木头和少量铁皮就够了。

  和北方边军使用的独轮战车不同的是,这批战车车把都比较长,车头的长矛因为不是对抗骑兵,所以也缩短了许多。

  毕竟火大了,后方推车的车手也是会被烫伤的。

  车把长些,就可以避免出现这样的伤害。

  只是车把加长,对于推车人来说,操纵就需要更精细,得对准战象前进的方向,要是能把车头插的矛头插进大象身体上,那效果就是最好的。

  北地的独轮战车,车头长矛至少也有五六尺,被当做可以移动的拒马使用。

  “点火,顶上去,鸟铳手掩护。”

  陈韬再次在阵前大声喊道,对手下士兵下达最后的命令。

  是的,现在缅军的战象距离明军佛朗机炮阵地已经不足十步,他们已经可以清楚的看清象背上缅军士兵的脸。

  “啪啪啪”

  又是一阵密集的鸟铳声响起,子弹齐齐飞向象背上的缅军,而车手已经从炮手旁边的火盆里取火,点燃了早就准备好引火的火把,扔到车上。

  这些火把都沾染了桐油,极好引火,一点就着还不容易熄灭。

  除非歹命的遇到大雨天,否则根本就不担心点火失败。

  今天天气可没雨,所以很快的,几十辆战车就被点燃,车手推着独轮战车就冲向正在逼近的战象。

首节 上一节 1254/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